〔本報綜合報導〕11月17日,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巫永睿研究團隊與上海師範大學王文琴研究團隊合作,在《自然》上發表了重要研究論文。大陸科研人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在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質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關鍵變異基因。

研究團隊破解了高度複雜的野生玉米基因組,經過艱苦攻關,連續創制了超過10代的遺傳材料,構建出野生玉米和普通玉米自交系B73的高世代近等基因系群體。此外,研究團隊在三亞南繁基地開展了大規模田間試驗,將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雜交導入大陸推廣面積最大的玉米生產栽培品種鄭單958中,可顯著提高雜交種籽粒蛋白含量,表明該基因在培育高蛋白玉米中具有重要的應用潛能;同時,在減少氮肥施用條件下,可有效保持玉米的生物量以及植株和籽粒中氮含量水準,這對於在低氮條件下促進玉米高產、穩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