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法律人協會專職秘書長 郭鴻儀
2023年3月4日,是蔣萬安市長上任後,首次為社子島開發案「剔除區段徵收」召開地方說明會,然而說明會仍然打著柯市府的三大堅持:「同意比例過半」、「面積達500平方公尺」以及「不影響防洪計畫及主要計畫」前提下才符合剔除資格。導致本件將近五百六十五份陳情書申請剔除,卻僅有個位數區域通過剔除。且剔除後必須負擔公共設施的成本費用。
開發或不開發的無謂僵局
社子島到底該不該開發?是一個假議題。因為社子島多數的居民都認同因長期禁建的窳陋,居住空間必須獲得改善;不肖地主提供土地供污染業者傾倒事業廢棄物以及具高污染性的違章工廠必須撤離社子島地區等問題都必須解決。
然而,社子島同時也是台北市少數重要的綠地環境,淡水河與基隆河的兩河交會處,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都市內少數的農業生產區,百年發展下的緊密鄰里結構以及地域性文化傳承,仍是不少社子島居民身為「社子島人」引以為傲之處。
但窳陋環境的改善卻被綁上「土地開發」的大旗。在柯市府團隊的推動下,「全區區段徵收」以及「全區剷平式的開發」居然成為改善社子島環境的唯一解方!無數次的說明會形同政策「說服會」,要求居民必須接受柯市府的都市規劃。
另一方面,柯市長一面禮遇開發業者、議員進市政府會議室喝茶大聊開發願景,另一面則是無視同樣人數眾多的自救會,只能在市府門口吶喊柯市長聆聽訴求。從原本雙方還能在2019年4月13日的聽證會,共同討論擘畫社子島的未來,演變成每次開會的叫陣對立。這正是柯市府團隊操弄下徹底撕裂社子島居民的傷痛。
市政府是開發的推土機,還是溝通的中立平台?
問題回到社子島開發案,真正要解決的,是現居社子島居民的居住品質和環境,而不是為著「土地開發的價值利益」。換言之,打從生態社子島計畫,將社子島規劃為大量住商用地以及科技產專區,壓根不是為著改善環境,而是圖土地變更後的龐大利益而來。
柯市府背後是不是有太多的政治算計?在八年的交涉下來,我們早已看盡,也不想知道是聲稱智商157的市長被矇在鼓裡,還是這一切本來就勢在必行?最終,柯市長面對議員質詢社子島開發態度,大聲宣示:「就輾過去,不管了啦!」也不令人意外了。
而今,有能力改變強勢作風的蔣萬安市長,能不能重新搭建起折衝對立居民多元利益的溝通平台,是社子島案能否前進的關鍵因素。早在柯市長任期末,北市府公民參與委員會試圖進場扮演居間溝通的角色,但也因為市府內開發優先的態度,讓溝通破局。市政府到底是開發的強力推土機?還是能凝聚地方共識,共同擘畫未來發展願景藍圖的居間角色,恐怕是蔣萬安市長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
重點不是九大聚落而是居住事實
自救會所謂「九大聚落全數保留」的訴求,恐怕也是個假議題。但這議題背後,彰顯的是市政府必須考量「此刻」社子島居民的居住權保障。更具體而言,就是現在社子島地區實際的居住現況,必須在盡可能不影響居民生活下進行環境改善。所以重要的不是到底有幾大聚落,或者要以哪一年的「聚落」作為聚落保存的依據,而是回到現在的居住事實,從全體社子島居民的居住權角度出發,看待社子島都市計畫規劃的正當性及必要性。
蔣市長的「柯舊」還是開創新局?
自救會已經清楚於3月1日表明,市政府如果又拿相同的剔除區段徵收條件以及既有的都市計畫來說服居民,絕對會杯葛會議到底。但勇敢的蔣市府團隊,依然秉持著「說服」看看的決心,挑戰柯市府屢開屢敗的溝通說明會。果不其然,又以失敗收場。蔣市府地政局長陳信良甚至加碼演出,再三對社子島居民表示:「這裡環境這麼差!」更揚言要動用警力驅逐杯葛說明會的民眾。
如果,蔣市府不能正視地政局長這樣的發言品質及態度,那麼,蔣市府非但未能撕下過去醜化社子島的標籤,甚至放任底下官員抹黑社子島原有的自然環境、純樸富有緊密的社區連結、鄰里結構等無形社會資產。
蔣市長上任前對社子島的承諾以及口口聲聲的人權保障,似乎也將流於土地炒作的幫手,忽略社子島開發所為何事?究竟能否為社子島開創新局,帶給在地居民環境改善的實質政策,又或者又是一位始終看不見社子島沿街張貼道路用地、農地、甚至畸零地收購買賣等土地交易市場,操弄社子島開發案的幕後黑手,就端看蔣市長能不能真的脫離既有的窠臼了!
(轉載自臉書/環境法律人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