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凱道集會黃珊珊未現身 臉書發文引發內外爭議

國民黨於26日舉辦「反綠共、戰獨裁」集會,號召支持者齊聚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率領黨籍立委出席聲援,然而,同為民眾黨立委的黃珊珊,當天未現身現場,只在臉書發文表達支持,因此引發在野支持者與「小草」群組內的廣泛批評。

根據資料,黃珊珊26日並未出席「426上凱道」行動,但她在個人臉書發文指出,賴清德政府執政即將滿一年,然而這一年來,中央政府的整體施政表現讓民眾普遍無感,甚至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

黃珊珊表示,在民主社會中,當執政者開始濫用權力、司法機關針對異己進行整肅時,任何公民都不應袖手旁觀。這種行為侵害了民主自由與法治價值,無異於宣告以王權、威權取代民權,威脅所有人民的基本自由。

她進一步指出,臺灣的民主不應只剩下政治鬥爭。相反地,當前司法機關大動作進行搜索、調查與聲請羈押,更加壓縮了民主政治運作的空間。

黃珊珊強調,人民走上街頭,應是對濫權施政的警告。無論政治立場如何,社會各界都應共同抵抗政治清算與司法追殺。這場對抗並非為了某個人或某個政黨,而是為了守護整個社會最基本的公平與正義。

然而,黃珊珊的臉書發文一經發布,立刻引來大批在野陣營支持者與「小草」網友的不滿留言,包括:「請問今天你在哪裡?」「今天好像沒有33哦」「會有今天這種局面,你是大功臣」「賴清德能當上總統,不就是你一手造成的」「白營臥底」等批評聲浪。

在內外夾擊的壓力下,黃珊珊的政治立場與行動,迅速成為各界討論焦點,也進一步暴露民眾黨內部的分裂與立場歧異。

回顧過去一年的施政成績,中央政府的表現將可能成為未來臺灣內政與社會情勢變動的重要案例。從「426」活動出席與未出席人士的不同反應,可清楚看出在民主社會中,政治行動與社會評價之間交錯複雜的多層次結構。

朱立倫要求罷免連署列考核 鍾小平點名黨內同志須表態

全台大罷免行動持續推進,目前已有多個選區罷免國民黨立委的連署活動跨過第二階段門檻,各地仍在朝向”安全份數”積極努力。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28)日進一步宣布,將此次罷免第二階段連署成果列入地方民代考核,期盼藉此激勵藍營支持者與地方組織士氣。

朱立倫強調,罷免行動是對民進黨執政不滿的展現,也是鞏固國民黨基層力量的關鍵環節。他要求各地藍營民代積極協助罷免選區推進第二階段連署,並將成果公開列入考核公告,讓支持者明確了解各地民代的努力與貢獻。

在26日國民黨與民眾黨聯手發起的「反綠共 戰獨裁」凱道集會中,號稱湧入超過25萬人參與,現場聲勢浩大,被視為成功振奮藍軍此前因罷免低迷而顯得疲弱的氛圍。藉著此股動能,朱立倫迅速要求地方民代加速推進罷免連署,企圖擴大戰果,形成滾雪球效應。

對於考核制度的推動,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鍾小平今日公開表態支持。他受訪時指出,「國民黨已經被民進黨欺負太久了,我們都應該團結起來支持這個行動,加上426活動辦得不錯,青年軍再拚個幾千份連署書沒問題。」

不過,鍾小平話鋒一轉,直接點名同樣為台北市議員、來自大安文山選區的鍾沛君。他表示,若鍾沛君有意在未來更上一層樓參選立委,應該主動表態並展現行動力,「至少要拿個幾萬份連署書來,展現自己的底氣。」

鍾小平進一步指出,目前罷免行動已是「各地開花」,地方民代應做好區域聯防,「支持反罷免,不能再軟弱,否則很快就被民進黨吞噬。」他並強調,「五千份連署不會有壓力」,呼籲黨內同志積極投入,不僅是捍衛黨的整體利益,也是自身政治未來的重要籌碼。

據了解,目前國民黨內部對於考核連署成果的方式仍在研議,但方向上傾向將完成度高、表現積極者作為未來黨內提名及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此舉被視為朱立倫企圖重塑黨內紀律、強化地方組織動員力的一環。

在罷免戰線上,根據黨內掌握的最新統計,已有數個罷免案進入二階尾聲,預計未來一至兩週內將有更多選區跨越門檻,進入第三階段正式投票。若大規模罷免成功,將可能重塑未來國會布局,亦成為國民黨挽回社會支持度的關鍵戰役。

黨內人士分析,朱立倫此舉可謂「以罷制罷」的升級版,透過制度化的連署考核,迫使地方民代選邊站,亦能藉此篩選出真正具有基層動員能力的未來戰將。

然而,此舉也引發部分地方民代私下抱怨,認為在地罷免連署進展受多重因素影響,單純以數字考核,未必能全面反映地方民情與個人努力,恐有失公允。

對此,國民黨高層回應,考核制度設計仍會兼顧量化指標與質性評估,並強調此次罷免行動攸關藍營整體命運,「唯有同心協力,才能讓國民黨在未來選戰中重新站穩腳步。」

隨著罷免連署活動持續升溫,藍營內部也同步進入新一輪整隊與洗牌期,未來各地罷免成果,勢必將深刻影響國民黨內部勢力板塊的變化與新局布局。

北韓首次證實正式參與俄中戰,指符正義之戰

北韓官媒《朝中社》(KCNA)今(28)日首次證實,依照國家領導人金正恩命令,已正式參與俄羅斯戰爭,助力俄羅斯收復庫斯克(Kursk)區域,將其視為正義隊營的勝利,並顯示北韓與俄羅斯之間最高層級的軍事友好關係。

綜合外媒報導,俄羅斯近日首次確認,俄軍在收復庫斯克的戰役中,有北韓士兵參與作戰。根據烏克蘭預估,基輔當局已涉送超過1萬名軍力前往戰場,然而,基輔當局則否認庫斯克已全域落入俄軍控制。

《朝中社》今日引述北韓勞動黨說法,指金正恩根據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簽署的「戰略夥伴協議」,下令涉與戰爭,為「解放庫斯克」貢獻軍力。

勞動黨指出,收復庫斯克是「正義隊營」的勝利,北韓與俄羅斯共同奔鬥,抵抗西方勢力的軍事計畫,顯示兩國軍事合作與緊密情誼。

報導繼續引述金正恩對北韓參戰士兵的讚揚,指:「為正義而戰的所有勇士,都是祖國榮耀的模範。」北韓政府也表示,與俄羅斯這樣強大的國家繫盡相合,感到無比榮幸,希望通過此次合作,進一步加強兩國軍事聯繫。

據朝中社公告,北韓政府將計劃為戰陣中陣亡士兵設立紀念碑,表彰其為正義奮戰而壯烈犧牲的英勇精神。

據外媒分析,北韓此一舉動,深層意在與俄羅斯合作,抵抗西方壓力,並向國際示意,企圖提升軍事地位。

相關動態預期將持續推動國際社會的關注,而北韓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合作,是否會帶來大規模的地區劇變,仍有待觀察與分析。

川普第二任期首百日:多元選民仍堅定支持,期待與憂慮並存

美國第47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初再度就任,重新掌權。經過首個100天,多元背景的選民群體——從卡車司機、退伍軍人到小型企業主——依然堅定支持,並對其施政表現展現高度關注與複雜情緒。

BBC近日回訪五位在2024年大選中挺身而出的川普支持者,探討他們對總統兌現承諾的看法,以及對未來施政的期待與隱憂。

移民政策受肯定,經濟憂慮猶存

路易斯·奧利維拉,一名在1980年代合法移民至美國的巴西裔咖啡館經營者,對川普強化邊境管控及加強驅逐無證移民措施表示高度支持。他認為,這些行動有效遏止了「非法入侵」。

然而,面對川普祭出高關稅政策,路易斯坦言對短期經濟影響感到憂心。他指出:「這會帶來痛苦,不會像他說的那麼快見效。」並補充,若成效未達預期,他不排除改變立場。

撤銷DEI政策,軍人退伍者表達支持

34歲的海軍退伍軍人阿曼達·蘇·馬蒂斯則對川普撤銷多元、平等、共融(DEI)政策大表支持。她強調,美國應回歸「以能力為基礎」的社會,並肯定限制跨性別政策的行政命令。

阿曼達表示,儘管她目前對總統表現感到滿意,但若未來施政出現問題,她將毫不猶豫地提出批評。

關稅爭議中期待長期回報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39歲貨運卡車司機本·毛雷爾,因川普推行關稅政策、力促製造業回流而堅定支持。他認為,美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徵收高額關稅,是重新贏得國際尊重的重要手段。

儘管短期內物價上漲,市場震盪,他相信長遠來看,「美國仍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削減支出受關注,對馬斯克態度保留

70歲的加州藝術家朱恩·凱里,支持川普削減政府開支,並對由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成果表示認可。不過,她坦言對馬斯克個人風格仍抱持觀望態度。

朱恩關切削減浪費,但也強調,社會安全福利如社會保障金,應予以維護,不應列入削減範圍。

堅信短痛換長治

45歲、在緬因州經營汽車維修與二手車行的傑里米·史蒂文斯,長年支持川普。他認為,關稅政策雖帶來短期痛苦,但批評者只看到眼前問題,忽略長期效益。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美國經濟存在40%陷入衰退的風險,傑里米仍堅信:「這是暫時性的痛苦,終將過去。」

烏俄停火現曙光 川普曝澤倫斯基有意放棄克里米亞

本週被視為烏俄戰爭的重要轉折點,雙方停火談判出現重大進展。克里姆林宮今日宣布,將自5月8日起暫時停火三天,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為和平談判鋪路。

同時,美國總統川普透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日前出席教宗葬禮期間,雙方一對一會談中似乎有意放棄克里米亞主權,以此作為停火協議的一部分條件。

此外,北韓官方首次證實,已派遣兵力協助俄羅斯作戰,此舉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根據CNN報導,本週將是戰局定調的關鍵時刻。川普表示,期望最快兩週內敲定停火協議。

法國總統馬克宏與英國首相斯凱爾也分別與澤倫斯基會面,展現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並推動和平進程。

在戰場前線,烏俄雙方仍持續膠著。烏克蘭亞速旅部隊在托列茨克(Toretsk)地區與俄軍激烈交火,期間俄軍使用無人機偵查並發動攻擊。另有畫面顯示,俄軍士兵騎乘四輪摩托車,卻在地雷區遭遇爆炸,顯示戰場局勢依然險峻。

美軍退役上將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James Stavridis)分析指出,川普與澤倫斯基此次會談時的肢體語言顯示氣氛和緩,雙方投入程度遠勝於兩個月前,顯示和平希望有所增強。

針對克里米亞問題,川普透露,澤倫斯基似乎準備在談判中放棄對克里米亞的主權要求。川普指出,克里米亞問題已存在多年,自歐巴馬政府時期即被俄羅斯吞併,至今已成為既定事實。

然而,專家認為,即使澤倫斯基願意做出讓步,仍需經過烏克蘭國內的憲法修正程序及全國公投,民意與國會接受與否仍是一大變數。

與此同時,北韓領導人金正恩透過官媒發布聲明,稱北韓出兵俄烏戰場是為了正義,間接承認有士兵傷亡。俄羅斯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廣泛宣傳招募廣告,吸引外籍傭兵參戰,並承諾每月高薪。不過,一名中國傭兵受訪時坦言,俄軍裝備落後、後勤支援薄弱、貪污嚴重,令他深感後悔。

川普在接受訪問時批評俄羅斯無差別轟炸行為,並重申希望以”胡蘿蔔加大棒”策略,促使雙方盡快重回談判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