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絲路高鐵」迎來新動臥
〔本報特約記者 蔡增樂報導〕6月19日,配備蘭新高鐵運行的首批兩列CRH5E型長編臥鋪動車組列車全部抵達新疆烏魯木齊,用於烏魯木齊至西安的線路客運。
蘭新高鐵是中國大陸重要的鐵路大動脈,也是亞歐大陸橋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高鐵絲綢之路」,全長1776公里,2009年開建,2014年開通運營,2020年開行烏魯木齊至西安北動車組列車。運行6年來,穿梭在蘭新高鐵新疆段上的列車已從最初的6.5對增加至31.5對,累計安全輸送旅客突破4000萬人次。此次進疆的CRH5E型臥鋪動車組列車為16編組,簡潔實用的「座臥轉換」功能,可實現夜間臥、白天坐兩種運營模式,時速可達250公里。
上海:數字體征系統上線
〔本報特約記者 周琳 董雪報導〕記者日前從上海「一網統管」新聞通氣會獲悉,上海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正式上線,這是上海探索城市數位化轉型的新成果。
「如果將城市比作一個有機『生命體』,那麼數字體征系統就像一套『智慧體檢系統』,即時監測城市運行的各項指標,綜合研判城市運行態勢。」據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麗介紹,上海自2017年開始嘗試構建超大城市運行體征體系,如今初步形成遍佈全城的神經元感知體系,從市級、區級和街道三個層面打通了全域資料。這些資料在上海市各級城市運行管理平臺流通,形成預警預報、智慧派單、依責處置、評估評價及應用示範為一體的超大城市治理路徑。
中石油探明地質儲量超10億噸級葉岩油大油田
〔本報特約記者 劉羊暘報導〕記者6月20日從中國石油集團獲悉,中石油長慶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獲得重大勘探成果,探明地質儲量超10億噸級葉岩油大油田——慶城油田,是中國大陸目前探明儲量規模最大的葉岩油大油田。
中石油有關負責人表示,慶城油田地表被厚層黃土覆蓋,溝壑縱橫,勘探、鑽井及壓裂改造難度很大。經過葉岩油勘探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突破,目前慶城油田已累計探明石油儲量10.52億噸。隨著探明儲量快速增長,葉岩油已成為長慶油田高品質發展的新增長極,預計「十四五」末,長慶油田葉岩油年產量將增長到300萬噸。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完成封頂
〔本報特約記者 矯陽報導〕6月17日,深中通道關鍵控制性工程,高達270米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東索塔完成封頂。
深中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個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全長24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橋38公里。其中,伶仃洋大橋為專案關鍵控制性工程,為三跨全漂浮體系特大懸索橋,全部跨徑2826米,主跨1666米,為世界最大跨徑海中鋼箱梁懸索橋。目前,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正持續推進西索塔主塔建設及東西錨碇錨體施工,中山大橋主塔已築至180米高程,計畫今年內完成封頂。島隧工程方面,東、西人工島建設有序開展,沉管隧道已完成共9個管節沉放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