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猴痘病毒粒子。(圖取自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網頁cdc.gov)

〔本報綜合報導〕全台猴痘確診已7例遍及南北,皮膚科醫學會似乎感覺到疫情來勢洶洶,這幾天罕見的非常臨時通知,將於3月31日召開「猴痘研討會」,為疫情備戰。

國內猴痘本土病例數已累積7例,已超越境外移入的5例病例數。日前新增的4例猴痘本土病例,雙北各有1例、新竹1例、另有1例為雲林縣,有北部雙北與高雄都會區活動史。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猴痘目前正在散發流行,疫調也難以串連出關聯性。

雖然感染科醫師目前建議可將猴痘當「性病」防治,但由於猴痘初期會出現丘疹或水泡,可能會疼痛或發癢,且生長部位除了生殖器、肛門,在患者的手、腳、胸部、面部或嘴巴等處也都可能長。

皮膚科醫學會發言人、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去年國際爆發猴痘疫情時,皮膚科醫學會曾為此召開講習,製作懶人包,告知國內的皮膚科醫師該怎麼因應猴痘。面對國內猴痘本土疫已發散流行,黃毓惠表示,由於過去皮膚科在看診時,若要接觸患者皮膚,都會戴口罩和手套,因此大部分的皮膚科醫師「心情平靜」但還是得夠謹慎。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佳璋表示,猴痘除了皮膚接觸,也可能經由體液或唾液傳染,通常都是透過性伴侶傳染。感染猴痘的高危險群包括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也就是愛滋感染者,因免疫力低下較容易感染;感染猴痘除了皮疹,也可能伴隨發燒、畏寒、淋巴結腫大、肌肉痠痛、頭痛等症狀。他提醒若耳朵、腋下、腹股溝等淋巴結位置出現腫大,也得特別當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