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凱達格蘭大道集會 馬英九發聲:請賴清德好自為之

國民黨26日在台北市發動,舉行「戰獨裁」活動,號稱有超過25萬名民眾出席,在凱達格蘭大道進行為期兩小時的集會活動。

 

馬英九也特別出席,發表演講,指賴清德為「無能」、「不當」並「獨裁」,引發議論。

 

馬英九在臉書發文表示:「我當然知道,這個職位不好幹,但我實在看不下去了!我得說出真心話。我言盡於此,請賴總統好自為之。」,文章分享後引發高達6.6萬名網友按讚,顧眾反應熱烈。

 

馬英九在發表中回顧,在其任八年間,兩岸關係穩定,簡潔有序,成功簽署了23項合作協議,並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兩度會面,「維持了兩岸八年的和平安定與繁榮。」

 

馬英九指出,相比之下,「換成民進黨執政後,臺灣的年輕一代,就在延長兵役的陰影下,擔心會被派上戰場!這雖然不是勢之必然,但也證明賴總統無能失職,已經對全民造成傷害。」

 

馬英九強調,今天的抗議行動,「只是開始」,不應只止於凱達格蘭大道集會。「我們要用民主的選票,把反展變成對賴清德不信任的抗議,讓他知所警惕,完全重新調整工作。」

 

馬英九也指出,將繼續關注賴清德的下一次行動,如果繼續失職,將繼續發聲質詢。

 

關於本次大集會,民進黨方面表示,不論集會人數多少,都是民主社會自由表達的一種,相信民眾有別別判斷利得與否的能力,最終會在選舉時給出正確的回應。

 

馬英九今日明確立場,讓全民看見臺灣自由社會下意見多元,兩岸與國內政治將繼續形成強大影響。本場集會不是結束,而是一段新的活動期開始。

 

 

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涉案引爆爭議 426凱道集會前藍白再掀波瀾

國民黨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因涉偽造罷免連署案遭羈押,引發國民黨不滿,26日號召民眾上凱達格蘭大道抗議,聲援相關人員。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亦到場響應,不過原先表態出席的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之妻陳佩琪,最終臨時取消出席,並在臉書公開批評國民黨兩位議員,引發各界熱議。

 

陳佩琪24日在臉書發文指出,過去一年有兩名國民黨議員(游淑慧、鍾小平)”提著滿滿的私製子彈,送給民進黨中央軍隊對著我們民眾黨亂槍掃射”,直言先生柯文哲是最大受害者,並造成民眾黨”死傷無數”。她亦透露,支持者擔心她若參加426活動,將有可能與這兩位議員同場,引發衝突,故最終決定不出席。

 

針對此事,資深媒體人黃智賢25日發文回應,直指陳佩琪”人不要臉,真乃天下無敵”,認為陳佩琪護短情有可原,但公然指責代表市民揭弊的議員則令人無法接受。黃智賢指出,柯文哲遭貪污起訴,起訴書與證據清單內容明確,市議員揭露相關事證,乃是捍衛民主法治基本價值。

 

黃智賢進一步指出,426凱道集會主辦為國民黨,目的在於對抗民進黨政府的司法迫害與政治打壓,屬國民黨自家場子,民眾黨作為僅有八席立委的小黨,本就不該藉此免費宣傳自身訴求。她質疑,陳佩琪是否因為無法上台演講遂心願,轉而翻臉抨擊國民黨。

 

對於游淑慧與鍾小平遭受批評,黃智賢認為,兩人揭發問題,正是民主監督制度的具體體現,應獲表揚而非遭到責難。她呼籲國民黨應力挺兩位議員,堅持清廉正義的價值,不應因外界壓力而動搖。

 

另一方面,國民黨內部人士亦透露,針對黃呂錦茹案,黨中央傾向將法律責任個別化處理,避免蔓延至整體選戰佈局。至於426集會,儘管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親自到場,藍營人士強調此次活動以國民黨主導為主,將聚焦訴求”反對司法迫害,捍衛民主法治”,不會偏離主題。

 

426集會已於26日下午在凱達格蘭大道舉行,國民黨高層包括主席朱立倫、立法院長韓國瑜等人均有出席並發表演說。活動過程大致和平理性,主辦單位表示,感謝各界支持,並強調未來仍將持續以和平方式捍衛民主價值。

 

儘管藍白陣營間出現齟齬,整體在野力量仍盼藉由此次大規模動員,對執政黨施加壓力,並為後續選戰布局蓄勢待發。後續各界亦將持續關注,國民黨內部對於揭弊議員的態度,以及藍白合作前景能否在波折中穩住基本盤。

 

花蓮罷免行動進入第二階段 民意激昂引爆「民主海嘯」

【記者綜合報導】藍綠大罷免行動持續延燒。至4月25日止,全台已有25個罷免團體宣布達成第二階段門檻。其中,素有「花蓮王」之稱的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近日傳出在短短數天內即突破法定連署標準,成為焦點之一。根據本刊記者綜合報導表示,花蓮民意已經炸裂,這不只是罷免行動,而是一場由基層發起的「民主海嘯」。

 

原本形容花蓮罷免連署的速度如暴風雪,如今認為形容不足,應稱之為「民意爆炸」。他透露,短短數日內,連署數量從18,000份迅速突破24,000份,距離安全門檻26,000份僅剩最後一步。霸團呼籲支持者把握機會,「最後一哩路,我們跟著微光走完。」

 

根據《選罷法》規定,立委罷免案須先達到選區選舉人總數1%以上的第一階段提議人數,第二階段則需達到10%的連署份數,並經審查無誤後進行投票。花蓮縣選舉人數約26萬,第二階段需達約26,000份連署書。傅崐萁罷免案能於數日內逼近此一標準,顯示地方民意波動劇烈。

 

這場行動並非由政黨主導,而是由花蓮在地居民自發發起。參與者包括在市場設攤的民眾、下班後趕來連署的家長、甚至每天收件回家後仍繼續整理造冊的志工。霸團形容,「這一刻,站出來的是人民,而不是政治人物。」

 

分析指出,花蓮地區近期因地震頻繁與公共安全議題引發民怨,加上傅崐萁長期的地方派系經營模式,與部分選民期待的政治改革出現落差,使得罷免行動快速累積動能。尤其在青壯年世代與社群媒體動員下,傳統上較為穩固的基層結構出現鬆動跡象。

 

目前,花蓮罷免團隊正加緊推進,力拚在限定期限內超額完成連署,以應對後續中選會的審查程序。根據現行流程,若連署書經查核合格,即可進入最終罷免投票階段,屆時須有超過四分之一選舉人投票且過半贊成,罷免案方能成立。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民意動能,傅崐萁陣營尚未公開回應。不過國民黨內部消息指出,中央黨部已密切關注花蓮動態,並研擬應對策略,包括動員基層組織、加強議題操作,以及呼籲支持者抵制罷免連署。

 

有政治觀察人士認為,無論最終罷免成敗與否,花蓮此次罷免行動已顯示出基層社會累積的不滿情緒,並對傳統地方政治版圖產生撼動。特別是在全台多地同步出現罷免熱潮的情況下,這波「民主海嘯」未來可能對各政黨的組織運作與選戰布局造成深遠影響。

 

霸團最後呼籲,花蓮罷免行動進入關鍵倒數階段,「真正的巨浪還在後頭。」他並鼓勵支持者把握連署高峰期,為改變地方政治生態付出最後努力。

 

教宗方濟各逝世 享壽88歲 — 他最後一篇精神證言

梵蒂岡/綜合報導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世界第266任教宗,也是首位出身中南美洲的教宗,於日前高齡過世,享壽88歲。

 

報導指出,方濟各教宗生前意志堅強,即使在生命最後階段,也不願放緩步調,堅持持續完成公務,展現「穿著靴子死去」的精神。

 

法新社提供的資料顯示,長年擔任梵蒂岡外交部長的加拉格爾大主教(Archbishop Paul Gallagher)接受英國媒體《BBC》專訪時表示,方濟各教宗相信自己有義務為社會中最弱勢的聲音發聲,即使健康不佳,仍不願停止活動,被譽為「無聲者的代言人」。

 

加拉格爾指出,方濟各教宗性格溫和、謙遜,卻擁有堅定意志,總是親自深入工作現場,優先觀察與驗證,不畏辛勞。儘管不一定每次都同意教宗的決策,但他非常敬佩教宗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

 

自2013年上任以來,方濟各教宗走訪全球超過60個國家,成為現代最為活躍的教宗之一。他特別關心移民、戰爭下的婦女與兒童,並且真切體會他們的痛苦。

 

儘管健康惡化,包括最後罹患雙側肺炎並住院五週,方濟各教宗仍持續關注國際人道危機與教會行政事務,從未暫停職責或休養。

 

方濟各教宗的首次出訪地點為義大利的蘭佩杜薩島(Lampedusa),此地是歐洲移民危機的前線。在最後一次公開現身時,他於本月20日發表復活節祝福文告,隨後傳出辭世。

 

加拉格爾回憶,方濟各教宗曾堅持前往局勢動盪的中非共和國(Central African Republic),對個人安危毫不畏懼,曾直言:「沒有人陪我也無妨,我可以自己去。」最終於2015年成行。

 

雖然在公開場合中時有疲態、甚至打瞌睡的情況,但方濟各教宗始終善於與年輕人及一般民眾互動,遠離形式主義與權貴圈層。加拉格爾表示,教宗經常提醒教廷官員,不可將移民僅視為數據,應從人道立場出發思考政策。

 

教宗的平易形象打破了教會高層與普通人民之間的距離,他是一位「平易近人、非常正常」的領袖。加拉格爾回憶,最後一次與教宗對話時,方濟各笑著說:「別失去你的幽默感。」

 

根據梵蒂岡統計,自教宗逝世後的三日內,已有超過25萬人湧入聖彼得大教堂瞻仰遺容,向這位為世界弱勢奔走一生的宗教領袖致上最高敬意。教宗方濟各的葬禮預計於本月26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