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陳玉珍自行宣佈當選金門立委 辦公室佈置融入浯島意象

[本報綜合報導]11日,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金門縣選舉區國民黨立委候選人陳玉珍晚間自行宣佈當選,擊敗無黨籍候選人陳福海及陳滄江。正確當選名單以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為准。陳玉珍素有「金門女戰神」稱號,而她的國會辦公室陳設佈置也獨樹一格,標舉「珍愛金門」融入濃厚金門(浯島)意象,還有金門最高峰太武山上著名地標「毋忘在莒」勒石文字。陳玉珍國會辦公室的陳設佈置,充滿豐富的金門元素,包括辦公室入門以紅底白字「金門」二字作為造型;辦公室的外部牆面,則融入金門最高峰太武山上著名地標「毋忘在莒」勒石文字,並納入了在金門街景可看到的「法古今完人」對聯文字。進入陳玉珍國會辦公室,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會議室,牆面設計使用許多議事問政,選民服務及參與活動照片鋪排而成的金門圖形,並寫著「珍愛金門」,相當醒目。陳玉珍說,主要是想表達對家鄉的心心念念、飲水思源概念,不能忘記自己的根。陳玉珍說,很多鄉親到國會辦公室拜訪時、會特別注意她寫下的「珍愛金門」,所有金門鄉親不管來到台灣多久,第一代、第二代或第三代,都以金門為榮。談及新一年在國會問政方向,陳玉珍表示,比較重大的有兩大重點,一是「醫療」,另一是「交通」。她呼籲,「離島建設條例」修法,同意金門設立「國際醫療特區」,讓金門成為「醫療觀光島」,也希望兩岸和平促進交流發展。

2020年大陸「萬億俱樂部」添6位新成員 大陸23座城市GDP超萬億元人民幣

■ 本報特約記者 徐佩玉 大陸「萬億俱樂部」再擴容。「萬億俱樂部」指的是中國大陸全年GDP達到或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城市。截至2019年底,大陸GDP超萬億元的城市共有17座,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佛山。近日,泉州、南通、福州、西安、合肥、濟南等6座城市先後宣佈晉級「萬億俱樂部」。專家指出,這張不俗的「成績單」不僅彰顯了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穩定態勢,也為「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增添了信心。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為何是這6座城市?2019年全年數據中已初現端倪。截至2019年底,上述6座城市GDP已經突破9000億元,距離「萬億俱樂部」僅一步之遙。新年伊始,好消息紛至遝來——1月18日,福建省泉州市統計局發佈資料,2020年泉州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158.66億元,增長2.9%;1月19日,江蘇省南通市宣佈202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036.3億元,增長4.7%;1月20日,福建省福州市統計局通報,經初步核算,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10020.02億元,同比增長5.1%;1月22日,陝西省西安市統計局發佈資料,2020年西安市生產總值10020.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1月26日,安徽省合肥市統計局發佈「2020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顯示,2020年合肥市生產總值10045.7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3%;1月26日,山東省濟南市統計局發佈資料顯示,2020年濟南市實現生產總值為10140.91億元,同比增長4.9%。一番迎新後,如今中國「萬億俱樂部」已有23名成員。其中,位居東部的城市有16座,中部4座,西部3座;看城市群,8座城市位於長三角城市群,3座位於粵港澳大灣區,2座位于京津冀地區,2座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區域關係來看,中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漸形成。 產業基礎好,政策紅利多這些城市是如何拿到「萬億俱樂部」入場券的?產業基礎好——泉州雖不是省會城市,但GDP連續22年位居全省第一。實體經濟,是泉州發展的關鍵。目前,泉州已經形成紡織服裝、鞋業、石油化工、裝備製造、建材家居、工藝製品、紙業印刷、電子資訊、食品飲料等9個千億產業集群。安踏、特步、鴻星爾克等泉州品牌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備受消費者青睞。與上海隔江相望的南通,造船業、紡織業、建築業等產業基礎好,近年來更是引進了阿裡巴巴、騰訊、京東等一批互聯網龍頭企業,進一步夯實了城市產業基礎。合肥正在打造大陸最大家電製造業基地,已經吸引了美菱、榮事達、海爾、格力、長虹、美的、華淩、三洋等家電巨頭落戶。同時,新型顯示、積體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集群也在積極培育中。政策扶持力度大——古都西安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大開發核心城市,近年來享受了多重政策紅利,發展迅速;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城市,在人才、產業等各類資源聚集方面具有「先天優勢」;作為長三角城市群一員,隨著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南通迎來發展機遇,與上海形成同城化發展效應;泉州和福州所在的福建省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域。 帶動區域經濟發展這些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將為區域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對記者表示:「GDP破萬億元,意味著這些城市的總體經濟實力邁上了新臺階,對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將進一步增強,對資本、技術、人才等各種資源要素的吸納能力也將進一步增強。」福建省此次一口氣拿下兩張「萬億俱樂部」入場券,意義非凡。「福州和泉州兩座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使福建省有了2個名副其實的經濟核心,將對福建省『十四五』期間實現高品質發展發揮領軍作用。同時有利於福建省打造一批龍頭企業和領軍企業,甚至可能會培養出一批跨國公司。」張建平表示。山東省省會城市濟南終於成功晉級。濟南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馬黎明表示,濟南的崛起將吸引周邊區域更多資源,這對做強山東經濟、做強北方經濟、彌合南北差距都有重要意義。此外,濟南在承接京津冀和長三角產業轉移方面,也將有更強的承載能力。「GDP表面看只是一個數字,但它表明了一個城市的能量和等級。」誰將拿走下一張「萬億俱樂部」入場券?1月29日,東莞市統計局發佈最新資料,2020年東莞市生產總值為9650.19億元,同比增長1.1%。距離「萬億俱樂部」就差「臨門一腳」的東莞,無疑是2021年晉級的「第一人選」。「大陸經濟仍處於中高速發展中,未來幾年預計將有更多城市GDP破萬億元,帶動大陸經濟更好發展。」張建平表示。

秘密開發新科技?

■ 羅卡雷 特約作者 近年不少人認為 Apple 的產品欠缺讓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不再像以往般創新,根據日前的最新報導,Apple 似乎正在秘密籌組團隊,聘用了十數名衛星、航太科技、天線設計的專家去研發衛星技術,希望可以利用衛星將數據傳送到 Apple的裝置。相關報導指出,Apple 希望將團隊研發的衛星技術,在5年內部署好和推出。這個祕密研究項目當前還在早期開發階段,Apple不一定會打算實行這項計劃,不過Apple CEO Tim Cook據說對團隊的工作感到興趣,意味著衛星技術研究項目可能會成為Apple的重點。據瞭解負責領導秘密衛星技術團隊的,是前航太工程師Michael Trela和John Fenwick,兩者都是Skybox Imaging的一員,這公司在 2014 年被 Google 收購,二人為Google的衛星項目工作到2017年,之後加盟 Apple。在Apple現任CEO Tim

看好「十四五」新機遇 廈門台商持續增資擴產

[本報特約記者 張思相報導]2021是大陸「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台商投資大陸最活躍城市之一的廈門,台商台企看好新機遇,紛紛表示將持續增資擴產,共用大陸發展紅利。「新的一年,公司將在大陸投資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5000萬用於擴大廠房;另外5000萬,我們將購買自動化設備,持續推進智慧製造的更新換代。」鋼宇集團總裁李曜君談及公司發展計畫時說。鋼宇集團位於廈門海滄的生產基地,眼下一派繁忙景象。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鋼宇集團生產的健身器械和戶外烤爐的銷售額同比仍增長70%。李曜君說,公司幾年來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從代工企業成功轉型為持有多個自有品牌的企業。他認為,「十四五」期間,大陸大健康產業將加快發展,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大健康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前景廣闊。「今年開始,公司將更加注重健身產品與互聯網結合,打造智慧健康運動器材。」李曜君說,大陸所宣導的「雙迴圈」對鋼宇這樣的外銷企業是很大的機會。據介紹,公司線上廣告費投入將增長50%,打開產品在國內的知名度,也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打造旗艦店,通過線上、線下的整合行銷機制,讓產品更快地走向消費者。李曜君透露,公司計畫在廈門翔安或漳州長泰新建工廠,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今年1月,總投資5.4億元的建霖家居廚衛產品線擴產專案在廈門集美奠基。建霖集團總裁陳岱樺介紹,預計2022年7月投產的這一項目,將為公司發展增添新的智慧製造發展要素,助力廈門市廚衛千億產業鏈發展。台企建霖家居2020年在大陸上市。「我們希望透過A股市場的資本力量,繼續做強實業基礎和家居能力。」陳岱樺說,廚衛產品線擴產專案是建霖A股募集資金後第一個增資擴產專案,後續還會推動資訊化研發中心、淨水項目的投入、投資。「因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我們更要思考如何提供綠色智慧的好產品給消費者。」陳岱樺表示,建霖家居在深耕大陸市場的同時,還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說,「十四五」對廣大「登陸」發展的台商臺胞而言,是理解和把握大陸未來發展方向的機會,更是一個可以積極參與的機遇。「大陸始終是台商臺胞投資的最優地。大陸經濟持續向好、穩定增長的態勢不會改變,大陸市場前景只會越來越好。我們應順勢而為,深入佈局,和大陸共同成長。」吳家瑩說。

新能源裝機占比超六成 光伏成青海第一大電源

〔本報特約記者 張蘊 王宏霞報導〕近日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總裝機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2445萬千瓦,占比超過全網總裝機規模的60%,達到60.7%,光伏超過水電成為省內第一大電源。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裝機規模的擴大,青海電網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已達到3638萬千瓦,占比超九成。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腹地,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水力、風、光等清潔能源資源蘊藏豐富,發展清潔能源優勢突出。在貫徹落實「生態保護優先」的新發展理念下,青海大力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打造海西、海南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2020年12月30日,世界首個新能源遠距離輸送大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全面建成投運。該工程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為支撐青海新能源大規模開發規劃建設的第一條特高壓輸電大通道。這條特高壓通道工程以及配套新能源輸變電工程相繼建設投運,有力支撐了青海能源支柱產業、綠色產業發展和脫貧攻堅。2020年,青海電網新增並網新能源場站87座,裝機容量861萬千瓦,青海兩個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全面建成。新能源裝機規模的增加,也讓青海清潔能源發電量在2020年達到847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發電量達249億千瓦時。847億千瓦時清潔電量相當於替代原煤3811萬噸,促進減排二氧化碳6268萬噸,推動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受經濟增長和極寒天氣疊加影響,青海電網負荷水準快速增長,自進入2020年11月,青海電網最大用電負荷19次創新高、日用電量17次刷新紀錄。2020年12月29日,青海新能源日發電量再創歷史新高。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說,新能源促進了省內消納,對電力穩供提供了有力支撐,這與青海電網持續加大建設力度,帶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