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鳳梨被禁是警訊 蔡英文一意孤行必將走上絕路

■ 韓文明 本報特約記者 大陸從三月已對台灣鳳梨下達進口禁令,雖然表面上是以植物病蟲害檢疫為理由,事實上和兩岸關係不佳多少有點關係。如果兩岸目前仍保持暢通的協商管道,這種小事都是可以坐下來解決的,不至於弄到如此地步,但蔡英文就是不願意說出「承認九二共識」的通關密語,未來兩岸可能還會有更多貿易上的衝擊,民進黨準備好了嗎?台灣人民準備好了嗎?兩地之間貿易往來,本來就會有很多爭端處理機制,特別是農產品的檢疫,其實都是要靠雙邊磋商的,但是原本運作順暢的大陸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這兩個半官方的單位,因為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剛上台的蔡英文認為九二共識有自我矮化之虞,一再強調台灣絕不接受大陸定義的「九二共識」,不承認「一個中國、一國兩制」。蔡英文一竿子打掉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卻又提不出能讓大陸接受的新方案,反而有向台獨勢力靠攏的意圖,兩岸關係自此陷入低潮,終於導致海協、海基兩會的溝通線路中斷,兩岸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已多次發生誤解,包括口罩、疫苗及鳳梨問題,都是長期累積不信任之後所產生的結果。馬習會已屆滿五週年,大陸官方再次重申九二共識對兩岸交流的重要性,但民進黨繼續以「不預設政治前提進行有意義的對話」繞開九二共識,這種駝鳥心態只會讓兩岸交流出現更多障礙。兩岸關係目前陷入低潮,溝通管道卡關,才會爆發這次鳳梨被大陸全面退貨的事件。根據統計,自2018年至2019年一年間,台鳳梨出口中國就遽增兩萬公噸,來到五萬公噸的高點,打破歷年紀錄,民進黨一方面拿來當成外銷政績,一方面卻又處處和大陸作對,這說得通嗎?把大陸當成塑膠做的嗎?台灣鳳梨外銷大陸的金額一年大約十億新台幣,跟全年度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上千億美元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一年被台灣賺走千億美元都不在乎了,還會在乎鳳梨交易這區區十億新台幣嗎?民進黨一直帶風向說訃就是政治操作,未免太小看大陸了,大陸如果真的要出重手,台灣恐怕會哀鴻遍野。其實,誤會都可以化解的,甚至可以事先避免的,但是只要兩岸一天沒有恢復正常的協商管道,更多的誤解還會繼續在彼此之間滋生,兩岸關係想要走上正軌也難。重開兩岸正常協商大門鑰匙就握在蔡英文的手上,繼續耍大小姐脾氣只會讓兩岸關係更僵,是與事無補的,平心靜氣回到務實面,理性面對兩岸未來的路,才是台灣人民之福。

中國連續11年 成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家

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大陸工業和資訊化發展情況。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介紹,回顧過去的五年,工業和資訊化的成績是非常顯著的。總體看,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重點領域的開拓創新取得了新的進步,發展動能持續增強,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為促進實體經濟乃至整個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一是工業增加值由23.5萬億增加到31.3萬億,連續11年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製造業的占比比重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比重接近30%。二是「十三五」時期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平均增速達到了10.4%,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速4.9個百分點。在規上工業增加值中的占比也由「十三五」初期的11.8%提高到了15.1%。三是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的增加值,也有明顯的提升,由約1.8萬億增加到了3.8萬億,占GDP比重由2.5提升到3.7。

六個關鍵字帶您瞭解 中國疫苗的國際合作

近期,中國新冠疫苗陸續運抵多個國家,為有關國家抗擊疫情作出積極貢獻。應世衛組織方面請求,中方決定向「新冠疫苗實施計畫」提供1000萬劑疫苗,主要用於滿足發展中國家急需。此外,中國正以不同方式同各國開展疫苗合作,攜手共克疫情,促進疫後共同發展,目前已經或正在向53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向27個國家出口疫苗。六個關鍵字帶您瞭解中國疫苗的國際合作。「承諾」——中國新冠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為實現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擔負性作出中國貢獻。「合作」——中國始終對疫苗國際合作持開放態度,積極支持中國企業同外國同行開展合作。「共用」——中方開展疫苗國際合作,目標是使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信任」——多國領導人帶頭公開接種中國生產的新冠疫苗,為中國疫苗投下信任票。「希望」——對於眾多缺乏疫苗研發生產能力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疫苗正為他們帶去希望。「安全」——中國始終把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在第一位。

櫻花季滿地垃圾 居民怒喊封山 協雲宮籲要有公德心

[本報綜合報導] 苗栗縣獅潭鄉協雲宮櫻花季期間吸引大批遊客到訪,但附近居民指出,部分遊客為自身方便,把車輛停在通往民宅路口,讓人有家歸不得;目前即使花季結束,但滿地垃圾至今還撿不完,希望民眾賞花別把方便當隨便。協雲宮周邊種植約3000多株櫻花,原本是苗栗賞花秘境,經口耳相傳及網路分享成為賞櫻熱門景點,今年花季於農曆春節假期間盛開,花況比往年更好,遊客站在停車場或是山徑步道旁,就可輕易拍下櫻花美景,不過沿途道路蜿蜒曲折,加上停車位有限、免費參觀無專責單位管理,許多入山賞花的民眾,直接把車輛停在路旁導致交通阻塞,或隨意丟棄垃圾,讓附近居民不堪其擾。

福建100個村莊 招募臺灣鄉建團隊「陪護式」成長

〔本報特約記者 林春茵報導〕記者3月1日自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稱福建省住建廳)獲悉,福建省將鼓勵100個村莊引進臺灣建築師團隊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陪伴式服務。業界觀察人士認為,這將激勵越來越多臺灣建築專才及文創業者西進福建。據知,福建鼓勵臺灣建築師(含文化創意)團隊為村莊提供1年以上陪護式服務,且平均每月指導服務不少於10天,以提升農房建築風貌為主要服務內容,開展陪伴式設計服務指導。福建省住建廳將為每個村莊或項目予以省級補助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服務費用。截至目前,福建累計引進68個臺灣建築文創團隊,2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共服務122個村莊專案,覆蓋31個縣。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秘書長劉炳輝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福建省青年建築師協會因應牽頭成立「海峽建築師家園」,為臺灣團隊來閩創業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和交流平臺,「說明臺灣團隊紮根」。目前,海峽建築師家園已聚合76個臺灣團隊逾200餘名臺灣專才,協會服務點佈設于臺北及福建閩清、永泰、永春、平潭等地。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福建省和福州市分別出臺系列惠台措施,其中都有鼓勵臺灣投資者以及建築師、文化創意團隊等參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方面的內容。福建惠台力度也越來越大:2019年有10個村莊上榜,2020年增至30個,2021年受益村莊或專案數目則激增至1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