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

進入火星停泊軌道 天問一號成功實施近火制動

[本報特約記者 郭超凱 楊璐報導] 2月24日6時29分,中國大陸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近火點280千米、遠火點5.9萬千米、週期2個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軌道。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停泊軌道上運行約3個月,環繞器7台載荷將全部開機,開始科學探測。同時,載荷中的中解析度相機、高解析度相機、光譜儀等將對預選著陸區地形地貌、沙塵天氣等進行詳查,為擇機著陸火星做好準備。天問一號探測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已在軌飛行215天,距離地球2.12億千米。2021年2月10日,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於2月15日實施了遠火點軌道平面機動,2月20日實施第二次近火制動,目前設備狀態正常,各項飛控工作正常開展。

核二廠1號機降載運轉 6月初停機進行設備維護

[本報綜合報導]原能會22日表示,核二廠1號機運轉執照今年底到期,但受限於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無法運轉至執照屆期日,預計23日開始進行周期末功率遞減運轉,逐步由滿載降至80%功率,預估可運轉至6月5日,後續就會停機進行設備維護。原能會表示,核二廠1號機的運轉執照將於2021年12月27日屆期,因受限於用過燃料池貯存容量不足,在前次大修僅填換約120束的新燃料,比一般約填換180束少,故無法運轉至執照屆期日,將于執行周期末功率遞減運轉(Coastdown Operation)後,即停機進行設備維護。原能會表示,核能電廠爐心周期末的功率遞減運轉,是指爐心燃料不足以維持滿載運轉,而采逐漸減低功率的方式以繼續運轉;國外也有類似案例,如美國Vermont Yankee電廠在2014年機組永久停機前,亦採用周期末功率遞減運轉。

疫苗卡關 都是別人的錯?

■ 鄭正鈐 立法委員 陳時中拋出臺灣買德國BNT公司的輝瑞疫苗,因中國介入生變的談話,引起兩岸論戰。國台辦說阻止臺灣買疫苗是「無中生有」,陸委會反擊是中方一再將疫苗取得的問題進行政治操作。蘇貞昌則說,疫苗採購我們受到的都是一些政治口水困擾。但請陳時中講清楚,到底是大陸官方介入,還是BNT公司授權的陸方藥廠抗議?如果是大陸官方介入打壓,這是政治事件。臺灣全民都會是政府的後盾,請蔡政府大聲向大陸官方抗議,我們一起譴責這種無良的打壓行為。如果是BNT公司授權的陸方藥廠抗議,臺灣因而買不到疫苗,這就是單純的商務事件,陳時中的說法就是牽拖與卸責。陳時中明知道德國BNT公司將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代理權都授權給中國大陸的上海複星醫藥公司,卻跳過擁有代理權的上海複星醫藥公司,直接與德國BNT洽購疫苗,代理商又不是在代辛酸的,怎會不跳腳、不維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在商言商,直接跳過代理商跟總公司談生意,哪一個代理商不會去跟總公司跳腳?被代理商發現後買不到,還可以牽拖到「政治打壓」、「有人不希望臺灣太高興」。陳時中是當臺灣民眾都傻子嗎?購買BNT疫苗卡關,陳時中先是推給「中國介入」,當兩岸開嗆、政治口水飛濺的時候,陳時中又推給BNT總公司自己的問題。但所有問題的關鍵就是卡在意識形態。如果BNT大中華地區疫苗代理的不是大陸的複星公司,而是美國或日本,陳時中還會跳過代理商嗎?只在乎意識形態,卻置全民健康於不顧,這就是蔡政府的本質。買到疫苗是蔡政府好棒棒,買不到就是有人在打壓,一切「都是別人的錯」,這就是蔡政府一路以來的慣用伎倆。(轉載自Yahoo論壇)

福州推動台資招商提質擴面

〔本報特約記者 龍敏 劉可耕報導〕發揮省會城市、近台資源優勢,仍將是福州招商引資的發力點。福州官方2月18日表示,2021年,將推動台資招商提質擴面,新增台資合同項目150項以上。作為大陸距離臺灣最近的省會城市和臺胞的主要祖籍地,福州多年來先行先試,依託台商投資區、台農創業園、台青創業基地等各平臺,持續深化榕台交流合作。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十三五」時期,福州累計新設台資企業897家,合同利用台資20.3億美元。當天官方印發的《福州市「招商效率和招商品質提升工程」工作方案》提出,要精准推動招商效率和招商品質提升,促進產業高品質發展。根據該方案,福州將全面擴大與包括臺灣重點企業在內的97家企業的合作範圍,以總部、區域總部、產業投資、戰略投資、產學研合作、合資合作為重點,著力引進一批提升主導產業技術水準、增強新興產業創新動能、擴大現代服務業產業規模的專案。

5G競爭進入下半場 毫米波將全面賦能北京冬奧會

[本報特約記者 吳衛群報導]2021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021 MWC)2月23日上午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由中國聯通和GSMA主辦,高通、中興、華為、OPPO、紫金山實驗室等39家公司參與的「5G毫米波展區」精彩亮相,集中展示了5G毫米波賦能冬奧的性能與應用。中國聯通研究院無線技術研究中心教授級高工張忠皓介紹,毫米波是5G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指波長1毫米至10毫米、頻率30GHz至300GHz的電磁波。5G毫米波相對於5G新基建上半場主要採用的6GHz以下的頻段,具有更大頻寬、更低空口時延和靈活彈性空口配置等獨特的優勢,可以有效滿足未來無線通訊系統容量、傳輸速率和差異化應用等需求。當前5G技術發展進入下半場,以視頻為基礎的機器視覺、VR/AR、遊戲等業務,對高網路頻寬的需求更加迫切。現有6GHz以下可用頻段頻寬有限,通信頻段必然向毫米波等更高的頻段方向延伸。尤其面向體育場館、會議中心、地鐵等人流密集,需要大容量大頻寬的場所,毫米波擁有突出優勢。中國聯通副總經理買彥州表示,中國聯通將率先在北京冬奧會試應用5G毫米波,為觀眾、媒體轉播者、賽事組織者和運動員、裁判員等提供優質的觀賽體驗和完備的服務保障。日前在張家口外場零下30多攝氏度的極寒條件下,已成功開展業界最全的毫米波網路與終端對接測試,結果顯示,毫米波頻寬達800MHz,下行速率達4Gbps以上,上行速率達1Gbps以上,充分驗證了其優越的網路性能。在5G毫米波多視角賽場直播方案中,記者看到電視螢幕裡崇禮滑雪場的賽道上,由無人機、運動員的頭戴攝像機、360度專業攝影相機組建的拍攝「矩陣」,把雪道的各個角度「一網打盡」,回傳的視頻再通過無線網路與基站通信相連。屆時,裁判、教練可按需切換觀看角度,把運動員的各種動作姿勢一覽無餘,觀眾更可以一邊看運動員比賽,一邊盡賞沿途美景。「5G毫米波的上行速率可達到1Gbps,是原來的七八倍。」張忠皓說,「同一通道可以容納七八個運動員頭戴攝像機傳回來的視頻,不會出現卡頓」。目前全球毫米波產業鏈已基本成熟,全球有130家運營商正在投資5G毫米波技術。今年1月,中國大陸工信部也已經明確,今年大陸將持續組織開展5G毫米波試驗,業內預測,2022年大陸有望發放5G毫米波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