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7.7萬列!中歐班列10年來累計運送貨物731萬標箱

〔本報特約記者 陳煒偉報導〕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9月15日在江蘇連雲港市舉行,大陸相關部門發佈的資料顯示:10年來,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7.7萬列,運送貨物731萬標箱,貨值超3400億美元,通達歐洲25個國家的217個城市,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樑。本次論壇以「深化互聯互通 促進合作共贏」為主題,安排了豐富的交流內容和配套活動,包括主論壇、兩場平行論壇以及新亞歐大陸橋30周年發展回顧等活動。同時,還通過「線上+線下」「展覽+宣傳片」形式,展示國家及中歐班列開行城市取得的工作成效。論壇邀請400餘名嘉賓以線上線下方式參會,其中國外和國際組織嘉賓近90名,來自21個國家、3個國際組織、7個商協會和30家外國知名企業;大陸嘉賓300餘名,包括公務人員以及部分研究機構、智庫專家學者、商協會組織、大型企業代表等。與會嘉賓圍繞中歐班列發展熱點話題開展深入交流、凝聚發展共識,深化形成系列務實合作成果。

台青赴遼寧參訪 重溫抗戰歷史

〔本報特約記者 劉玥晴報導〕「抗聯少年鐵血隊的『娃娃兵』年齡雖小,但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他們不怕犧牲地抗爭,令我震撼。」13日,在遼寧本溪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內,台灣青年陳斯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感慨道。近日,19名台青跟隨台灣青年歷史文化交流營活動,赴遼寧省瀋陽市和本溪市,重溫抗戰歷史、體悟抗戰精神。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次日,中共滿洲省委發出了中國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滿洲省委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佔領滿洲宣言》。記憶從未褪色,歷史仍有迴響。12日,台青走進距離當年日軍炸毀鐵路不遠處的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回顧抗戰歷史,緬懷抗戰英烈。「雖然過去常說『8年抗戰』,但歷史讓我們用眼睛看到了『14年抗戰』的證據,抗戰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不能割裂開來看。」台生杜玉潔表示,自己對抗日戰爭歷史有了更準確的認識。杜玉潔說,「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內的氛圍是凝重和嚴肅的,「參觀時看到日軍殘害百姓的史料,會感到難過、壓抑,但民眾團結起來反抗侵略者,又有從黑暗中漸漸看見曙光的感覺」。東北抗日聯軍,是日本侵華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東北抗日武裝。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9月日本簽署投降書,東北抗聯在白山黑水間、茫茫林海中,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鬥爭。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坐落於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展館內一件件珍貴的文物,訴說著抗聯將士們的英雄故事。楊靖宇是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13日,在他使用過的馬刀前,台青駐足觀看。台青隨後來到本溪市關門山國家森林公園,重走東北抗聯路,感受抗聯將士們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意志。「偉志兮!何能消減。全民族,各階級,團結起,奪回我河山。」講解員一曲《露營之歌》唱罷,台青的掌聲在林間回蕩。台生石立怡邊拍照邊有感而發:「抗聯在關門山的生存條件太艱苦了,不過他們非但沒有被遏制,反而越戰越勇,這種堅持奮鬥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92年後回望「九一八」事變,杜玉潔表示:「學習抗戰歷史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我們要從中汲取力量,警鐘長鳴,更加珍惜如今和平幸福的生活。」通過兩天的參觀,石立怡受到鼓舞。她指出,我們在生活中也要以抗戰英烈為榜樣,不能輕易放棄,堅持不懈就會有希望。陳斯俊認為,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地前行。「台灣曾受日本殖民統治50年,這次回看東北軍民齊心抗戰,感觸良多。」他說,「我們應該主動瞭解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真相,不能忘記這段屈辱的歷史,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抗戰精神,共同捍衛民族尊嚴。」

墨情傳愛-梁美月創作巡迴個展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一樓慈暉藝廊隆重登場

彩墨名家梁美月老師將以充滿深意和詩意的藝術形式,以簡潔純粹的筆觸,表現出深邃的情感和豐富的內涵,以簡略的線條和濃淡的墨色,來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韻味。墨情傳愛-梁美月創作巡迴個展開幕典禮於9/14在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一樓慈暉藝廊隆重登場。開幕典禮中還安排一場別開生面的彩墨人生,梁美月在現場畫龍點睛,舖陳其彩墨創作的精髓,就是要最吸睛,成為最亮眼的焦點。讓觀眾有機會親自感受到國畫的魅力,不僅是觀禮觀展,還能成為一次難得的藝術學習機會。 梁美月師承田金生、黃勝良、賴明郎等名師,今展出三十餘件大作,呈現多年以來努力學習的成果。梁美月表示感謝王錦成理事長以及諸多貴人前輩相挺,透過巡迴個展的方式,讓自己的努力被看見。感謝院方提供藝廊以及充分的協助,讓開幕式得以圓滿成功。歷經數年的學習與創作,融會貫通傳統與現代的精髓,贏得了廣泛的讚譽與崇高的聲譽。透過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視角,呈現給觀眾令人驚嘆的藝術創作如水墨、山水、花鳥等,亦加入了現代元素的創新,此次個展探索了彩墨的多樣性和變化,作品中既有深沉內斂的傳統作品,也有充滿現代感的創新作品,讓觀眾能夠從中感受到彩墨藝術的無窮魅力和靈動之美,使畫作更具靈動性和生命力。 梁老師以獨特的觸角伸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此創作出無數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此次個展精選展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觀眾可以欣賞所創造的精細而有力的筆觸,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藝術魅力。觀眾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的彩墨作品,感受到筆墨間的寧靜與力量,以及對於中華文化及傳統的深刻傳遞。墨情傳愛-梁美月創作巡迴個展開幕典禮 9/14(四)下午2點於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一樓慈暉藝廊登場,展期為9/2-10/30邀請你來一場秋的視覺饗宴,讓藝術視覺效果來觸動你的心靈。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福建廈門舉辦

〔本報特約記者 韓春瑤報導〕金秋九月,潮湧鷺島。9月8日至11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在福建廈門舉辦,來自102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個客商團組、5.8萬多名境內外客商齊聚於此,共同開啟合作共贏和雙向投資的「金鑰匙」。緊扣「擴大雙向投資  共促全球發展」的永久主題和「開放.融合  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年度主題,本屆投洽會旨在打造服務全球發展的國際投資公共平台,促進各國擴大相互開放、深化投資合作、共用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廈庇五洲客,門納萬頃濤。投洽會的形象標識,是一把由開幕日期中的數位「9」「8」構成的「金鑰匙」。未來,相信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政府和企業將通過這把「金鑰匙」,更好打開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開放之門。

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福建廈門舉辦

〔本報綜合報導〕9月9日,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在廈門開幕。本屆論壇以「賡續友好關係 深化互利合作」為主題,繼2019年第七屆後首次恢復線下舉辦。政界、商界、友好組織和婦女、青年代表等近400名中外嘉賓與會,各方圍繞論壇主題深入探討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簽署一系列合作專案和協議,並發佈《第十屆中國-中亞合作論壇(廈門)倡議》和《中國-中亞婦女發展論壇(廈門)倡議》。中國-中亞合作論壇是為了加強中國與中亞多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以求共同發展而在中國與中亞多國之間成立的一個地域性經濟論壇,是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合作平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