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新疆棉,來啦!畫面極度舒適!

■ 本報特約記者 于超 天山南北 棉田吐絮又是一年金秋逐白浪在我國最大的產棉區——新疆採棉機轟鳴穿梭新棉收購工作正有序進行下面請跟隨記者的鏡頭一睹新疆棉花熱鬧的收購現場見證棉農收穫勞動幸福的時刻。幸福就藏在這些巨大的圓柱體棉包裡。它們被棉農戲稱為「金蛋」。個頭大的「金蛋」單體約重2噸。由採收打包一體的採棉機自動完成。以新疆棉花重要產區沙灣市為例,今年棉花種植面積超過176萬畝,巨大的棉花運輸量意味著商機。山東、河南、上海等地的卡車也紛紛加入運棉隊伍。滿載著「金蛋」的車隊,從棉田駛向當地棉花加工企業。最終棉農一年的辛勤成果得以兌現—— 採棉機在棉田裡作業 棉花收購現場,「金蛋」成堆 網路主播在棉田推介新疆棉花 新疆棉農在棉田展示即將採收的棉花 新疆棉田夕照 運棉車隊行駛在新疆沙灣市大泉鄉

見證和推動戲劇繁榮: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圓滿閉幕

〔本報特約記者 付雅報導〕10月24日晚,第八屆烏鎮戲劇節閉幕式於北柵絲廠——夜遊神音樂現場舉行。來自各地的戲劇人、嘉賓、媒體朋友歡聚一堂,齊賀這場戲劇盛事的圓滿落幕。時隔兩年,這一以戲劇之名打造的文化盛宴,再度成為業界內外關注的焦點。8屆,177部特邀劇碼,124部青年競演入圍作品,167場小鎮對話,超1萬場古鎮嘉年華表演……從2013年起,「文化烏鎮」著手打造世界聞名的「烏鎮戲劇節」,以特邀劇碼、青年競演、古鎮嘉年華、小鎮對話四個單元為核心,成為當前大陸最負盛名的戲劇節之一。千年烏鎮,在保存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同時,完成了傳統與現代完美融合的蝶變。一片片黛瓦白牆的枕水人家,因烏鎮戲劇節而注入了豐盈的文化。

在輪椅上起舞!90歲還可以這樣打開?

■ 本報特約記者 夏廣正 重陽節來臨之際,一段老人們坐在輪椅上跳舞的視頻火了!坐在輪椅上跳舞的老人平均年齡91歲,來自上海市楊浦區社會福利院。淺米色的帳篷、黃格紋的野餐墊、玩飛盤的狗狗、清涼悠揚的吉他和鍵盤音樂……這些「小年輕」最愛的露營元素,出現在了「85後」、「90後」的爺爺奶奶身邊,老人們充滿活力的樣子,感染了許多人。拍照片、錄視頻、玩cosplay……再發出去與朋友們進行互動,是養老院老人的日常。不僅如此,以前每年的重陽節,老人們還會坐著湯瑪斯小火車轉圈兜風,遊園會上的糖人、棉花糖、小風車……仿佛帶著老人們一下穿越回童年。今年的重陽節,院裡的老人們推陳出新,一起出了《輪椅上的舞者》的MV。老人們將露營場景直接搬到院裡的草坪上,坐在草坪上曬太陽,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年輕時候愛唱的歌。 知道自己要化妝,有的老人早上五點多就起來了,興奮得像要去春遊的孩子。「穿上新衣,抱著鍵盤,我像年輕了20歲!」94歲的陳奶奶非常高興,「化完妝跳舞,感覺不僅自己的身體靈活了,精神也跟著年輕了!」MV一發佈,她成了院裡的「明星」。 現場,老人們與年輕的護理員、護士一起「團舞」,共同享受音樂、舞蹈,這是多麼精彩的生活!這支「舞蹈天團」雖然有時記不住動作、很難跳整齊,需要一遍遍地重新來過,但他們百分之百地全身心投入,對舞蹈充滿熱情。在編舞者眼裡,他們認真、專注、可愛,而且樂在其中,「老人們都變得開朗了」。參演的一位爺爺說,想要通過參演MV來告訴社會,即便自己年紀大了,也可以不怕老、不服老,將退休生活玩出精彩。即使需要依靠輪椅助行,也不能影響在陽光中享受音樂、舞蹈。這就是《輪椅上的舞者》要傳達的信念,老人也可以嘗試新事物,並收穫掌聲、笑容和快樂。 人們紛紛感歎「看了他們,好像都不那麼害怕變老了」年輕是一種心態,快樂更不分年齡值此重陽佳節祝願所有的老年人節日快樂,幸福安康!未來的人生旅途,更加精彩!

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在珠海開幕

〔本報綜合報導〕9月28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在珠海開幕。本屆航展由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廣東省人民政府等多方主辦。共有線上線下近40個國家和地區近700家企業的數千件展品參展,室內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展館數量從上屆的8個增加至11個;室外展覽面積36萬平方米,地面裝備動態演示區12萬平方米,參展飛機107架;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準的航空航太及國防領域的「高、精、尖、新」產品、技術和服務將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民航產業、軍民兩用技術、航空製造配套、MRO、無人系統和海事防務等主題展區集體亮相,「陸、海、空、天、電」展品全領域覆蓋。目前,中國航展已成為代表當今國際航空航太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太業發展水準的國際盛會。多年來,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國航展躋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價值、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