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2023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重大專案簽約84個

〔本報特約記者 伍鯤鵬報導〕2023中國國際智慧產業博覽會重大招商專案集中簽約活動9月4日在重慶市悅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共簽約重大項目84個,正式合同額2138.6億元(人民幣,下同),涵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軟體資訊服務、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多個領域。據介紹,以智博會為平臺,今年重慶聚焦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發等重點行業,同中國中車、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五所等多個企業和部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與技術合作協定。在全部簽約專案中,50億元到100億元項目11個,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在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屆智博會共推動簽約專案19個、正式合同額688億元,占簽約總額的32.2%。此外,本屆智博會推動簽約外資合同項目7個、正式合同額96.2億元。

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雪山腳下—— 雪山下 昔日貧困村的蝶變

■陳欣 玉湖村位於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雪山腳下,是一個歷史悠久、保存完整的納西族古村落。曾經,玉湖村是麗江壩區最貧困的村子之一。如今,通過發展旅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玉湖村面貌煥然一新。依託納西族文化資源優勢,近年來,玉湖村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開發遊客服務中心、環村公路、生態馬場、民族文化傳承研學基地、水景觀等專案,同時不斷完善當地就業、教育和養老,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村民留下參與家鄉振興發展。 舒適靜謐的田園村莊、錯落有致的納西民居、碎石鋪就的蜿蜒村道……生態宜居鄉村美景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甚至海外的遊客到玉湖村來旅遊。據統計,2023年1月到8月,玉湖村共接待遊客超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約520萬元人民幣。

兩岸媒體團「熱」探騰沖:台灣網紅為何為熱海溫泉瘋狂「打CALL」?

〔本報特約記者 李昕報導〕「不慕天池鳥,甘做溫泉人」,可能是9月3日探訪騰沖熱海的,很多台灣自媒體達人的心聲。當天,「坐上動車看邊關 探尋歷史話發展」——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採訪活動,進入第二天。除了探訪騰沖熱海的「大滾鍋」溫泉,體驗溫泉美食;更走進司莫拉佤族村落,瞭解當地脫貧攻奔小康的幸福紅火新生活;再走進騰沖文化街,瞭解滇味翡翠琥珀文化,及國家級非遺騰沖皮影。豐富充實的參訪內容,讓兩岸媒體人們目不睱給。但問及團內台灣自媒體人們,印像最深刻的環節,無一例外地給了記者一個統一答案。家在台北陽明山腳下的台灣自媒體人張婉如表示,「去熱海看地熱,發覺跟陽明山有些相像。」熱海讓她又開始思念家鄉,「因為內含溫泉,覆蓋了硫磺水,石頭上會被沖出黃黃的水跡。就讓我想到了家鄉的黃溪,從小我們都會去那邊玩耍,勾起了我很多兒時的記憶。」她覺得,熱海景區的規劃非常用心,「同樣都是溫泉湧口,卻一點不會給人千篇一律之感,建設得很有想像力,所以也非常的出片,讓我們拍得很過癮。」台灣自媒體人林惟綱,同樣覺得熱海是個驚喜,「看到可以直接用溫泉水,泡奶茶給大家喝,真的讓人吃驚。頭一次看到可以直接喝的溫泉水,而且因為富含一些有益的礦物質,有促進人體內分泌的功效等等,我覺得非常奇妙。」本來走地熱穀,要爬山會有些辛苦,「但是到了終點之後,竟然有地方可以泡腳,一瞬間就將整個身體的疲憊感直接釋放掉。一邊泡著腳、拔水罐,一邊吃著用溫泉蒸出的花生土豆,真的是太美味了!景區的文創和服務結合的很好,我真的非常喜歡熱海這個地方。」林惟綱拍攝了大量影片素材,希望將騰沖熱海介紹給更多的島內同胞。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寶島青年,自發地通過短影片VLOG等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介紹大陸真實情況,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也打破資訊壁壘,撐起了兩岸交流的「大樑」。本次兩岸新媒體人滇西行聯合採訪活動,便請到了這樣一些可愛的台灣自媒體人。媒體團內,在兩岸頗具知名度的台灣影片博主「寒國人」張紹群,意外在熱海景區巧遇一批來自寶島台灣的旅客,並被一眼認出。「真的沒想到,能夠在雲南保山騰沖這個地方,遇到看過我影片,而且是來自台灣島內的台灣朋友。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努力讓兩岸的訊息更加通暢的原因,也讓我覺得,一切努力都很值得,是有價值的。」張紹群常在社交媒體上評論時事,在YouTube、今日頭條等網路平台上開設「打假悍將」欄目,專門揭批台灣社會亂象、政治假像,在獲得大量關注的同時,也遭到民進黨網軍的打擊。「實地到訪過大陸後,發現這裡並非台媒描述的那樣,我希望通過自媒體博主的身份,來還原真相,打擊不實之言。儘管這個過程中遭到霸凌和人身攻擊,但做對的事,我覺得應當無懼無悔。」「我會繼續努力,把更多的畫面帶回給台灣同胞,也希望有更多兩岸青年參與進來。有理想,有堅持,我相信兩岸遲早會統一。」張紹群表示。

兩岸智慧製造暨機器人產業合作對接會舉辦 攜手共促智慧製造產業蓬勃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 尹賽楠報導〕金桂飄香,碩果盈枝。9月3日,兩岸智慧製造暨機器人產業合作對接會在山東濰坊舉辦。作為第27屆魯台經貿洽談會九項專項洽談之一,本次對接會以「智慧製造暨機器人與應用領域深度結合」為主題,旨在推動兩岸智慧製造及機器人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兩岸企業家峰會智慧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蘇波,山東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連三,山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一級巡視員靖士寬,濰坊市政府副市長周俊,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韓螢煥出席活動並致辭。蘇波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陸5G通訊、大資料、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山東省特別是濰坊市智慧裝備及機器人使用量快速增長,發展潛力巨大。台灣也在相關領域擁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條和配套體系。魯台兩岸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期望以此次對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兩岸交流與合作,攜手共促智慧製造產業的蓬勃發展。張連三指出,濰坊地處山東半島城市群幾何中心,這裡歷史悠久、區位優越、產業雄厚,是山東省製造業的核心基地,被譽為中國的「動力城」。真誠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到山東、到濰坊多走走、多看看,尋求合作、共謀發展,在齊魯大地這片沃土創業興業,共同譜寫融合發展新篇章,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靖士寬表示,魯台經貿洽談會是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來,借助洽談會,雙方合作不斷加深。希望廣大台上朋友把握山東發展新機遇,融入山東發展新格局,不斷實現新的發展。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雙方擴大交流,融合發展、合作共贏。周俊指出,濰坊歷來尊賢尚功、重情尚義,是一座敢於變革、善於創新的城市。我們誠摯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做濰坊的「城市合夥人」,推動智慧製造產業步伐不斷向前邁進,共用高品質發展機遇,共創合作共贏美好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占全世界製造業的30%到40%,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韓螢煥說,今後我們不僅要在國內競爭,更要走向世界,讓「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實現民族產業的騰飛。

在甘南藏區的心靈之旅:探索藏族同胞的生活點滴

■ 映丞 編按: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這個位於高山與草原之間的地區,千年的歷史在這裡靜靜沉澱,實地深入探訪美麗的寺廟、藏民的信仰與生活,予人撼動心靈的力量與感恩。本報將作一系列甘肅行專題連載,以饗讀者。 在遙遠的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區,我有幸參加了一場令人難忘的旅程,深入了解了藏族同胞的生活狀況,感受了他們與青藏高原的緊密聯繫。這趟旅行不僅讓我對藏民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使我對於藏傳佛教及其在當地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迎接在高原的美麗寺廟之旅第一站,我們來到了拉卜楞寺,一座被譽為藏區文化重要象徵的寺廟。一進入寺廟,我們被壯麗的建築和神聖的氛圍所震撼。在寺廟內,藏族信徒虔誠地跪拜,旋轉著手中的念珠,用他們深沉的信仰感動著我們每一位參訪者。接著,我們來到了郎木寺,一個悠久的寺廟,藏族佛教的重要據點之一。在這裡,我們得以近距離觀察到寺廟內的壁畫和雕刻,這些藝術作品不僅展示了藏族文化的獨特之處,也傳遞著藏傳佛教的智慧和教義。與藏族同胞共度時光除了參訪寺廟,我們還有幸與當地的藏族同胞相處。他們熱情好客,將我們招待得如家人般親切。在他們的家中,我們品嚐到了地道的藏族美食,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傳統的珍惜。我們與藏族同胞交流,得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辛勞和希望。他們多數以畜牧業為生,依靠青藏高原的草原維持家計。這種生活方式雖然艱苦,但他們卻保持著樂觀的態度,與大自然和諧共處。藏民的信仰與生活我們的旅程也深入探索了藏民的信仰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藏族同胞對於藏傳佛教抱持著虔誠的信仰,這種信仰貫穿著他們的日常生活。在他們的眼中,寺廟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心靈的寄託,是帶給他們力量和希望的地方。他們的信仰也體現在他們的日常行為中,如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他人的關懷。這種信仰對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人際關係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讓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保持著堅韌和平靜。 結語這次旅程讓我對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區的藏族同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尊重。他們的生活雖然艱辛,但他們的信仰、文化和人情味都散發著溫暖和力量。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以他們的智慧和堅韌,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豐富和多彩。我深信,這趟心靈之旅將會成為我永生難忘的回憶,激勵著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珍惜每一個生命,感恩每一個瞬間。願我們的心靈,像這片高原一樣,廣闊而純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