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麥蕙蓮:2月14日是我跟北京的定情之日,我在這裡過得很好

■京彩台灣 http://www.newstw.org/wp-content/uploads/2023/08/mda-phm1w69hwy00gu5q-1.mp4我是麥蕙蓮,我是2017年2月14號初次抵達北京,我目前在泰康健投做市場行銷的工作,主要負責的是銷售培訓板塊的內容,簡單的來說就是我教別人怎麼樣把東西更好地推薦給我們的客戶,怎麼樣把我們的產品更好地推向市場。冬奧會(前)的時候,我親臨到現場,參觀速滑館奧運的一個運動場地,我身為一個在京的臺灣青年,我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參與到北京的發展,能夠參與到北京的這種大型的運動賽事,對我來說更加融入了北京當地的生活,也更加融入了我在這裡的一個發展。我覺得我跟北京之間的關係又更上一層樓。在去年7月的時候,我到廈門參加了海峽論壇的兩岸交流活動,很高興能夠看到兩岸有這麼多的人通過這個會議的形式進行了交流,(看到)更多的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的一個機會,不管是從就業上、從生活上、就學上、創業上,其實在大陸都有非常多的一個機會等著我們去探索,也有更大的一個舞台等著我們去做發掘跟發揮。給大家一個很強的信號就是說我在這裡過得很好。更多的是給大家一個信心,我今天麥蕙蓮一個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孩子,在北京能夠做到的事情,我的學弟學妹們是不是也可以跟我一樣。在我內心的想法裡面,兩岸人民是要一直不斷交流的,有交流才有心靈契合,有交流才能夠更加融合發展。回臺灣的時候我也跟我弟弟交流,也是鼓勵他能夠在自己還沒畢業的時間內能夠到北京來看一看。一是拓展自己的視野,二也是了解大陸這邊的一個文化。我也希望他通過自己的雙眼,通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從媒體上去了解大陸,去了解北京是什麼樣的一個地方,所以這是我近期的小小的一個成果。2月14號是情人節,但我覺得2月14號是我跟北京的一個定情之日,因為在這一天我開始了我的北漂之旅,在這一天也是每年我的一個新的開始,我在北京的一個里程碑,讓我堅定我要繼續留在北京發展的一個決心。心安之處即是家,我是麥蕙蓮,希望未來在北京也能有一個家。

新疆阿勒泰:牧民開啟轉場

〔本報特約記者 劉是何報導〕8月20日,牧民正趕著牲畜行進在新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切木爾切克鎮拜格托別牧道上。據瞭解,阿勒泰地區是一個畜牧業大區。入秋以來,阿勒泰地區廣大牧區再次進入轉場季,數百萬頭(只)牲畜從高山夏牧場轉往山下春秋過度牧場,之後再遷徙至冬牧場,此次秋季轉場將持續至9月中下旬。

金磚國家經貿合作展現較強韌性

〔本報特約記者 鄒多為報導〕全球經濟復甦面臨多重挑戰之下,金磚國家經貿合作展現較強韌性。大陸相關部門8月21日發佈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與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四個金磚國家進出口總值2.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9.1%,遠超同期中國外貿0.4%的整體增速,占中國外貿進出口比重提升1.6個百分點至10.1%。其中,前7個月,中國對其他金磚國家出口1.23萬億元,增長23.9%;進口1.15萬億元,增長14.3%,均保持較快增長。具體來看,機電、勞動密集型產品拉動中國出口增長;能源資源、農產品有力促進相關國家產品輸華;民營企業持續開拓金磚國家市場,與其他金磚國家貿易往來活躍,成為中國「金磚貿易」的主力。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平潭)跆拳道交流大賽開賽

〔本報特約記者 鐘欣報導〕8月18日,2023年第十一屆「稀白杯」海峽兩岸(平潭)跆拳道交流大賽暨第十一屆福建省大眾跆拳道錦標賽在福建平潭舉辦,海峽兩岸41支隊伍共594名跆拳道選手參賽,切磋交流跆拳道技藝。比賽共設品勢、競技、雙截棍、跆拳舞、特技、擊破六個項目,按選手的年齡、公斤級等分組對戰,設有幼兒組、兒童組、少兒組、少年組、青年組、成年組等六個組別,全方位展示選手的跆拳道技藝。海峽兩岸跆拳道大賽始於2012年,是基於拓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管道多樣化而搭建的新型平台,致力於打造以跆拳道運動為載體的全民參與的娛樂、體育、旅遊盛會。賽事協辦方、誠忠跆拳道董事長李誠忠介紹,本著搭建兩岸體育愛好者交流平台的初衷,比賽每年邀請的台灣隊伍都不一樣,希望借助這個比賽,讓台灣同胞多來福建走動,進一步推動兩岸跆拳道運動交流。平潭是大陸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地方,當前正圍繞「一島兩區三窗」戰略定位,探索打造以旅遊產業為載體,以文化底蘊為靈魂,以體育運動為活力的體育旅遊文化產業,將體育塑造成平潭國際旅遊島的核心競爭力。本屆賽事由福建省體育總會、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台灣體育總會主辦。

群山環抱、錦繡天成,兩岸媒體人與台青共同走進多彩貴州

〔本報特約記者 高嘉鴻報導〕多彩貴州,一城一「色」!其中的一抹亮色——畢節,位於烏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鎖鑰,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門戶,匯烏江、北盤江、赤水河之源流,多民族聚居、歷史文化燦爛。大山深處神秘的民族文化,也讓人有著無限的遐想。8月18日,由貴州省台辦主辦、畢節市台辦承辦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之看畢節」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兩岸的媒體人和在陸在黔台青20人齊聚貴陽,將在未來一周內共同欣賞多彩貴州的人文風情和旖旎風光,體驗獨特的畢節色彩。面對眼前的好山好水,暨南大學台生林卓萱不禁感歎,「祖國的大好河山讓我很震撼,真的很美!我是第一次來貴陽,這裡讓人感覺很舒服、很閒適。拍了照片就趕緊和家人朋友們分享,他們讓我下次一定帶他們過來!」暨南大學台生彭翊如表示,「之前對貴州的印象可能是沒有那麼發達,而現在來到這裡第一眼就覺得與眾不同。實際感受到貴州別致的美食、美景和文化,這份『獨特』在其它城市體驗不到。」秀麗山水孕育出能歌善舞的苗家兒女和獨具特色的苗族文化。苗繡、蠟染、手工黃粑……是這裡的神秘寶藏。誰也想不到,幾年前的國家級深度貧困村,如今通過勤勞致富,走上一條以苗繡蠟染、經果林種植、鄉村旅遊等組合的多產融合發展之路。午飯過後,女孩子們換上苗服,「歪梳苗頭」,欣賞當地特色的歌舞表演,還和當地熱情的老鄉們圍在一起跳起了蘆笙舞。彭翊如表示,「以前鄉村振興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名詞概念,我沒有實際體驗過什麼叫鄉村振興。如今發現貴州畢節交通便利,百姓安穩,我不太能想像得出這裡曾經貧窮和落後,現在完全是高端、漂亮,我想拍照打卡。」常駐遵義的醒獅新農人賴翊凡向當地的師傅學了一段苗鼓。「鼓,可以表達人的情緒,像人的心跳一樣,鼓點能夠振奮人心。今天學的苗鼓,和我們漢族打的戰鼓不太一樣,我之前打鼓都是定點式的,很少舞蹈或配合步伐,他們邊打邊跳,輕重緩急,鼓聲和感受碰撞、交融所產生的韻律和意境,這是最難學的。」廈門衛視主持人劉倩伶表示,「苗族服飾講述苗族故事,也把中國地圖繡在了衣服裡。穿上之後沉甸甸的,走起路來叮叮咚咚的響聲讓人心情很好。」在京台青李顏如表示,「苗族的服飾很得女生喜歡,華麗,工藝精巧,希望苗族的衣服受到更多人喜愛。」未來5天,兩岸媒體人和台青將繼續走進畢節,進一步體驗貴州畢節的美麗風景和現代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