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成都大運會博物館開館儀式在世界大運公園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朱虹 王洪江報導〕7月24日,世界大運歷史上首家在大運會開幕前向公眾開放的大運主題博物館——成都大運會博物館,在世界大運公園東安湖體育公園舉行開館儀式。國際大體聯代理主席雷諾·艾德出席開館儀式,並出任成都大運會博物館名譽館長。成都大運會博物館位於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D區,緊鄰風景秀麗的東安湖,大門正對大運火炬塔,館名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題寫。成都大運會博物館展陳以大運會成功申辦、緊張籌辦和精彩舉辦為主線,按「時代使命」「責任擔當」「全球盛會」3個篇章進行布展,整個展陳面積達3300平方米。截至目前,成都大運會博物館已收集各類實物藏品1000餘件,影像及電子文檔資料近8萬件,除本屆大運會的珍貴實物外,博物館還徵集到世界大運歷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的獎牌、火炬、會徽、吉祥物等藏品。國際大體聯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成都大運博物館的建設。

大陸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穿越北極圈

〔本報特約記者 魏弘毅報導〕根據「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駕駛台廣播,北京時間7月24日16時34分,中國大陸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穿越北極圈,進入北極海域航行。7月12日,中國大陸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從上海出發,前往北冰洋執行科學考察任務。過去12天裡,「雪龍2」號經東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等海域一路北上,穿越白令海峽,順利抵達北極圈。進入北極圈後,考察隊將繼續向著預定作業地點航行。根據排程,「雪龍2」號於26日航行至楚科奇海盆,考察隊將正式開展大洋科考作業。

兩岸近百少年兒童會聚西安 習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本報特約記者 郭碧娟報導〕近日,由全國婦聯主辦,中國兒童中心承辦,陝西省婦聯、陝西省台辦協辦的第四屆「攜手共進 築夢未來」海峽兩岸少年兒童習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系列活動暨第四屆「龍騰華夏」展演活動在陝西西安舉辦,來自北京、山西、遼寧、台灣等全國11個省(市)的近百名少年兒童參加。本屆活動以「龍騰四海一家親 中華文化我傳承」為主題。兩岸少年兒童同台表演了經典朗誦、戲曲、舞蹈、民樂等精彩節目,孩子們以飽滿的熱情、曼妙的舞姿,唱出了心中的歡樂、舞出了內心的喜悅。兩岸少年兒童合唱《龍的傳人》將活動推向了高潮,台上台下齊聲歌唱,孩子們真摯的情感贏得了觀眾陣陣掌聲,現場呈現出兩岸兒童交流交融的美好氛圍。據介紹,此次到訪的島內小台胞將與大陸兒童一起參加為期6天的交流活動,從唐代大雁塔到明代鐘鼓樓,從秦兵馬俑到漢陽陵……陝西眾多的人文勝地與自然景觀將讓台灣小朋友們的這個暑假變得與眾不同。中國兒童中心黨委書記叢中笑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脈。」她表示,長期以來,中國兒童中心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開展兩岸兒童交流活動,「龍騰華夏」展演活動連續舉辦四屆,累計參與人數達2000餘人次。希望在本次活動中,兩岸少年兒童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時光,互相學習、積極交流、增進友誼、共同進步,立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

台灣中小學生探尋天府文明 詩寫成都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炎夏七月成都走,杜甫草堂歷史留」「寬窄巷子熙熙攘攘,熊貓基地歡笑一堂」「成都的美、多得數不過來、多得寫不下來,我對成都的愛啊、說也說不完」……這些詩句雖顯稚嫩,但卻是台灣學生真實的內心情感表達,充滿了對祖國大陸、對四川成都的喜愛和留戀之情。日前,由成都市台辦與成都市台聯共同主辦的「詩寫成都.2023台灣中小學生祖國大陸行」活動在成都舉辦,這是疫情後台灣來成都交流的首個學生團組。來自台灣雲林縣的學生家庭與在蓉台胞家庭一行30人攜手同行,以詩歌為主題,親身感受古蜀文明、天府文明的獨特魅力。在四天的時間裡,同學們參觀了杜甫草堂、武侯祠和金沙遺址博物館,吟誦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聆聽盪氣迴腸的歷史故事,感受中國古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義利觀;打卡熊貓樂園、寬窄巷子、錦裡古街、春熙路和環球中心,領略成都的現代感、科技感和時尚魅力,品嘗愛慕已久的美食「三大炮」「老媽兔頭」和「火鍋」,欣賞獨具特色的川劇變臉秀。台生和家長穿越在歷史和現代之間,既感受到中華歷史的久遠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又體會到祖國大陸的發展早就今非昔比。分享會上,他們用毛筆將自己的詩作寫在宣紙上,逐一展示和吟誦,抒發了對祖國大陸和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的熱愛。台胞家長們也紛紛賦詩,表達了兩岸血濃於水不可分割的情誼,並表示此次活動獲益匪淺,期望有機會能夠參與到更多的蓉台交流活動中。據悉,結束成都之行後,台灣中小學生集體乘坐高鐵,從成都東站向北京出發,一路盡情領略祖國的大好山河。

台灣大學生徽文化(宣城)體驗營交流活動成功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胡曦祥報導〕近日,由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宣城鷹鵬集團主辦的「2023台灣大學生徽文化(宣城)體驗營」交流活動成功舉行。來自台灣西螺農工、海洋大學和東吳大學等高校的18名師生共同參與,通過為期7天的參訪,深度瞭解宣城,感受祖國大陸發展新面貌,體驗宣城人文風貌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此次交流以「文化交流+台企參訪」為主要內容,體驗營一行到江南詩山敬亭山、宣紙文化園、省對台交流基地上莊鎮等地,邊走邊看,近距離感受宣城的文化底蘊與人文情懷,赴宣城鷹鵬集團、泰河閥門、磐石油壓、廣德台牙等台資企業參訪,邊聽邊記,實地瞭解台資企業在宣發展現狀和台灣青年就業創業情況。體驗營成員紛紛表示,此次大陸之行收穫頗多,感受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蘊,看到了宣城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再到宣城,加強交流與學習,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城市台辦主任王學娟表示,台灣大學生來宣深度體驗交流活動已成為宣台交流的一項品牌活動,成為台灣青年學生瞭解大陸就業創業環境、增強同根同源民族認同感的有效途徑。宣城市將積極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持續落實好各項惠台利民政策措施,一如既往為兩岸青年朋友交流交往搭建橋樑,進一步助力台灣青年在大陸築夢、追夢、圓夢,以青春力量助力宣台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