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集錦

「仿佛是在現實中閱讀課本」——台商台青走進山西領略中華文化魅力

〔本報特約記者 柴逸扉報導〕近日,參加2023年「台商台青走晉來」系列活動的數百名台商台青走進朔州、大同、晉中等地,感受山西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大家紛紛表示,來到山西,「仿佛是在現實中閱讀課本」。雁門關是古代中國北方著名的咽喉要塞,同時也是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交匯點,折射了古代邊貿的興衰,見證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發展。從胡服騎射到昭君出塞再到楊家將鎮守邊關,具有數千年歷史的雁門關留下道不盡的傳奇和說不完的故事。「古人雲,『得雁門而得中原,失雁門而失天下』。來到這裡我真切感受到這是一座雄關要塞,非常險峻。」廣東技術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台籍教師謝雅卉表示,北宋楊家將保家衛國、鎮守雁門的忠義故事家喻戶曉,小時候在歷史課本中讀到過,那時候就很感興趣。這次能夠現場打卡,她對這些歷史故事有了更深的體會。不只是雁門關,山西的不少古跡都讓前來參觀的台商台青興趣十足。應縣木塔是中國現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築,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距離其50多公里的懸空寺,是世界上現存建在懸崖絕壁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群,也是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廟。在這兩座建築面前,台商台青們頻頻驚歎,不停地按下快門拍照留念。「這些建築可以說是『巧奪天工』。很難想像古人是如何憑藉當時的技術條件建造出這些工藝精湛的建築的。」台青吳宥璿說,希望未來我們可以利用越來越先進的技術,讓應縣木塔和懸空寺一直屹立不倒,讓中華兒女都能欣賞到這些世界建築中的奇跡。「門口的木雕,雕刻著一串串葡萄,寓意著多子多孫。」「影壁上雕刻著貓和蝴蝶,取諧音『耄耋』,寓意著健康長壽。」……在晉中喬家大院,講解員介紹喬家建築風格時,台灣藍雀新傳媒副總經理彭成平總是湊到最前面,帶著好奇的目光仔細聆聽。「走訪這些晉商院落後,我發現山西人很低調,也很講誠信。大家都嚴守家訓家風,為的是讓子孫後代有好的德行。」彭成平說。晉中的平遙古城城牆在歷經多次水災後,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保護下來,依然保留著城牆古色古香的風貌。對此,台灣中華時報總編輯鐘東榮嘖嘖稱讚:「山西是大陸古建築保存最多且最完好的省份之一,許多古跡依然保留著歷史原貌,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除了對古跡原貌感興趣,部分台青和從事文化創意工作的台商對古建築「活化」、文旅產業創新發展也很關注。在大同古城的東南邑街區,不少台灣嘉賓喝著咖啡,看著戲劇節的演出和穿著漢服來來往往的人群,在古色古香的氛圍裡感受愜意與閒適。「這裡的歷史建築經過修繕和微改造後有了新的活力和業態,整個街區既保留了歷史文脈,又創造了新的人文價值。這樣的結合會讓年輕人更易於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謝雅卉說。

續寫山水情 美麗橫山行 第三屆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 協作會議在常州舉行

9月6日至8日,以「續寫山水情 美麗橫山行」為主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同名鄉鎮「橫山」互動協作會議在江蘇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舉行。來自台灣新竹縣橫山鄉、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廣東省廉江市橫山鎮、廣西壯族自治區陸川縣橫山鎮、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橫山鎮、陝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四川省遂寧市安居區橫山鎮、浙江省龍遊縣橫山鎮、江蘇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等海峽兩岸9個同名橫山區、鄉鎮(街道)的代表130餘人參加會議。海峽兩岸「橫山」因同根而相知,因同名而相聚,因同心而相約。開幕式上,常州經開區橫山橋鎮與台灣新竹縣橫山鄉締結友好鄉鎮。會議期間,舉行了鄉村振興主題演講,兩岸嘉賓共同分享鄉村發展經驗,探討助推鄉村發展的思路和舉措。與會嘉賓還前往橫山橋鎮芳茂山沐心園,共揭「同心石」,共栽「同心樹」;參觀了常州天寧寺、青果巷、常州大運河工業遺產展覽館;觀看了反映兩岸「橫山」鄉鎮近年發展成果的攝影作品展。這次會議是海峽兩岸互動交流合作的一件盛事,兩岸橫山鄉鎮可以藉助這座友誼與合作之橋,在產業發展上共享機遇、在經貿合作上共謀突破、在文旅交流上共創繁榮,使鄉鎮人民生活得越來越富足和美滿。

重大突破!鄭州發現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遺存

〔本報綜合報導〕記者日前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鄭州商城遺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新發現迄今為止商代早期最大水系遺存,填補了對鄭州商城南部空間佈局認知的空白。距今3600多年的鄭州商城遺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老城區中心,總面積達25平方公里,被學界普遍認為是商代第一位君王湯所建的亳都,以黃河流域為中心的商文明在這裡形成與發展起來。與同時期的偃師商城水系相比,新發現的鄭州商城水系規模更大、覆蓋範圍更廣。該大型水系兼具排水與城市區劃的功能,其發現改寫了以往對於鄭州商城整體佈局尤其是南部格局的認知,對於深入探索商代早期都城的規劃理念、功能分區等具有重要意義。

第六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開幕

〔本報綜合報導〕9月14日,第六屆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在天津空港經濟區拉開帷幕,吸引了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350餘家企業參展。本屆直博會以「創新引領發展,合作實現共贏」為主題,全球主要直升機主機廠和配套企業全部參展,通過集中展示全球直升機領域的最新技術、產品、成果和解決方案,搭建創新合作、產業對接、技術交流和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國際直升機產業的合作與發展。本屆直博會展覽為期4天,展區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共展出65架飛機,包括直升機49架、大型無人機13架、多旋翼垂直起降航空器3架。一批知名企業的發動機、飛行模擬器、機載和航電設備、特種車輛和裝備等近50台(套)大型展品也同步展出。其中,AC332直升機、直-11E、AW189公務型直升機、旋戈500C無人機,軍事KVD型多用途無人機、垂直起降無人機,中國航發的渦軸-16發動機、氫燃料發動機均為首次參展。直博會是中國大陸唯一的國家級國際直升機專業展會,自2011年以來已成功舉辦5屆。

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全名單公佈

〔本報綜合報導〕9月12日,第十九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正式公佈。馬龍等老將再次出征亞運賽場;張雨霏等中堅力量向金牌衝擊,為明年的奧運會調整狀態;不少亞運新人將在本土迎來自己運動生涯的里程碑時刻。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1329人,其中運動員886人(女運動員437人,男運動員449人),包括36名奧運會冠軍,630人為首次參加亞運會。運動員平均年齡25歲,年齡最大的是橋牌運動員戴建明,60歲;年齡最小的是滑板運動員崔宸曦,13歲。參賽運動員中有來自回族、蒙古族、壯族、苗族、滿族、維吾爾族、藏族等19個民族的71名少數民族運動員。代表團將參加除卡巴迪、板球以外的38個大項、407個小項的比賽。中國體育代表團參賽的總體目標是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