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采風

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片區拿到「戶口名簿」

〔本報綜合報導〕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片區近日完成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資料更新及公告登簿工作,正式拿到「戶口名簿」,成為甘肅省第一個完成登簿的自然資源登記單元。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大陸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範圍橫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經授權,由自然資源部委託三省人民政府代理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資源所有者職責,涵蓋森林、水流、草原、濕地、荒地、礦產等六大資源領域。其中,甘肅片區面積為255295.90公頃,占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面積的9.41%。今年年初,甘肅省組織相關單位開展相關成果資料收集工作,依據大熊貓國家公園甘肅片區勘測定界成果,利用最新國土調查等成果確定資源類型、分佈,形成自然資源狀況和權屬調查成果。

兩岸智慧製造暨機器人產業合作對接會舉辦 攜手共促智慧製造產業蓬勃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 尹賽楠報導〕金桂飄香,碩果盈枝。9月3日,兩岸智慧製造暨機器人產業合作對接會在山東濰坊舉辦。作為第27屆魯台經貿洽談會九項專項洽談之一,本次對接會以「智慧製造暨機器人與應用領域深度結合」為主題,旨在推動兩岸智慧製造及機器人領域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兩岸企業家峰會智慧製造及裝備產業合作推進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蘇波,山東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張連三,山東省工業和資訊化廳一級巡視員靖士寬,濰坊市政府副市長周俊,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韓螢煥出席活動並致辭。蘇波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陸5G通訊、大資料、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山東省特別是濰坊市智慧裝備及機器人使用量快速增長,發展潛力巨大。台灣也在相關領域擁有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條和配套體系。魯台兩岸各有優勢、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闊。期望以此次對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強化兩岸交流與合作,攜手共促智慧製造產業的蓬勃發展。張連三指出,濰坊地處山東半島城市群幾何中心,這裡歷史悠久、區位優越、產業雄厚,是山東省製造業的核心基地,被譽為中國的「動力城」。真誠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到山東、到濰坊多走走、多看看,尋求合作、共謀發展,在齊魯大地這片沃土創業興業,共同譜寫融合發展新篇章,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作出貢獻。靖士寬表示,魯台經貿洽談會是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近年來,借助洽談會,雙方合作不斷加深。希望廣大台上朋友把握山東發展新機遇,融入山東發展新格局,不斷實現新的發展。我們將一如既往支持雙方擴大交流,融合發展、合作共贏。周俊指出,濰坊歷來尊賢尚功、重情尚義,是一座敢於變革、善於創新的城市。我們誠摯邀請廣大台灣同胞做濰坊的「城市合夥人」,推動智慧製造產業步伐不斷向前邁進,共用高品質發展機遇,共創合作共贏美好未來。「中國的製造業占全世界製造業的30%到40%,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韓螢煥說,今後我們不僅要在國內競爭,更要走向世界,讓「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實現民族產業的騰飛。

大陸暑期超8200萬人次出入境

〔本報綜合報導〕據大陸相關部門統計,自7月1日至8月29日,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8241.3萬人次,日均139.7萬人次,環比增長19.88%。今年暑期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後的第一個暑期,大陸公民出入境證件辦理需求不斷攀升,出入境流量同步大幅增加。自7月1日至8月29日,大陸出入境管理機構共簽發普通護照342萬本、往來港澳臺通行證及簽注1858.5萬本次,環比分別上升7.1%、27.5%。邊檢機關共查驗出入境人員8241.3萬人次,日均139.7萬人次,環比增長19.88%。查驗出入境交通運輸工具411.9萬架(艘/列/輛)次,日均7萬架(艘/列/輛)次,環比增長6.85%。為應對暑期「辦證熱」和「出境遊」高峰,大陸相關部門部署指導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科學部署警力,增開辦證視窗,延長服務時間,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暑期旅遊、留學等辦證需求。同時,對因重要商務活動、參加重要會議以及赴境外就醫等緊急事由需出境的,還為申請人提供加急辦證、集中辦證等服務。通過優化勤務組織、及時發佈通關提示指引、開足邊檢查驗通道、加強出入境客流疏導等多項措施,全力保障暑期口岸通關順暢。深圳、珠海等地邊檢機關還加強與港澳特區出入境管理部門聯絡協調,共同應對暫態客流高峰,確保了口岸通關安全有序。

2022年大陸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2.93%

〔本報特約記者喻思南報導〕記者8月31日從中國科協獲悉:第十二次大陸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大陸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2.93%,較2020年的10.56%提高了2.37個百分點,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6.73個百分點。公民科學素質水準的持續快速提升,為大陸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並向前列邁進,奠定了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礎。調查顯示,大陸超過2/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公民科學素質水準超過10%。與2020年相比,大陸東、中、西部地區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均有較大提升,分別提升了2.04、1.84和1.8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的科學素質增速高於城鎮居民。2022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分別達到了15.94%和7.96%,公民科學素質的城鄉發展不平衡狀況進一步緩解。大陸各年齡段公民的科學素質水平均有明顯提升。2022年18—29歲和30—39歲年齡段公民的科學素質水準分別達到24.26%和16.77%。本次調查對象為18至69歲的大陸公民,採用抽樣入戶面訪為主,與配額線上樣本推送結合的方式開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