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采風

線上線下票房都火熱 大陸影院這個「春節檔」有點牛

[本報特約記者王默玲 程思琪 何曦悅報導]統計資料的節節飆升,社交平臺的超高討論度,購票軟體上「滿座」頻現……這個春節假期,在全家觀影這一「新年俗」的推動下,大陸院線票房創下新高,網路電影反覆運算突破,今年這個有著巨大爆發力的「春節檔」有點牛!——票房牛!「春節檔」首日票房超17億元(人民幣,下同)創紀錄。國家電影局2月13日下午發佈資料顯示,2021年2月12日正月初一中國大陸電影票房超過17億元,刷新了2019年創造的14.43億元的正月初一單日票房紀錄。燈塔專業版資料也顯示,「春節檔」首日觀影總人次達3403萬,同樣創造了大陸影史單日人次的新紀錄。今年「春節檔」首日在票房與觀影人次「雙創」紀錄的背後有不少「就地過年」因素的助力。正月初一晚間,記者在上海徐家匯商圈的一家影城看到,當晚所有場次的電影票全部售罄,觀影人群排成了長隊依次掃碼入場。不僅是一線城市,小城影院這幾天也格外熱鬧。「對於我們這種小城影院來說,正月一個月的收入能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一。」安徽一家縣城影院的何經理說,「現在觀影越來越成為很多人過年的『標配』,這些年『春節檔』影片的品質也都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創新牛!首個「網路電影春節檔」正式推出。此前,中國電影家協會網路電影工作委員會聯合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共同發起了「2021網路電影春節檔」,並公佈了一份影片總數量多達43部的豐厚片單。業內人士指出,「網路電影春節檔」概念的提出,也意味著視頻平臺離真正得到傳統電影行業的認可,向前邁進了一步。

2021年中國大陸電影總票房破百億人民幣

[本報特約記者袁雲兒報導]據燈塔即時資料,截至2月16日上午9時30分,中國大陸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人民幣,總觀影人次達2.29億,總場次1638.74萬。截至目前,排在2021年度票房榜前十的影片分別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送你一朵小紅花》《拆彈專家2》《溫暖的抱抱》《刺殺小說家》《熊出沒•狂野大陸》《心靈奇旅》《大紅包》和《侍神令》。電影落幕,假期結束,新的一年掀開了帷幕,新年新氣象,去成為電影裡無所不能的主角吧,在自己的劇本里過關斬將,牛氣洋洋一路走上人生巔峰!

特別的「春節」特別的「家」 僅北京高校就有7萬學生留校過「特色春節」

[本報特約記者 任敏報導]宿舍窗戶貼上紅色的窗花,烘托年味兒;食堂師傅用心烹製年夜飯,色香味俱佳;不同主題的嘉年華熱鬧開場,一團和氣……這個寒假,多所高校舉辦特色春節活動,特別是北京高校讓約7萬留校大學生過了個暖心年。「爸爸媽媽,快看,這是我們的團圓飯!」大年三十中午,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留校學生王子興迫不及待地舉著手機,給在石家莊家裡的父母展示學校豐盛的自助餐,「這是『牛氣沖天』,這道菜叫『紅紅火火』,還有『年年有魚』。好吃,有家裡做的味道!」「家」的味道,成為各校年夜飯的關鍵字。北京大學家園食堂推出「北京年味美食周」小吃特賣會,甜蜜的薩其馬、軟糯的艾窩窩、酥脆的大排叉,還有八寶飯、豆沙酥,林林總總28種傳統小吃詮釋出北京味道,滿足來自不同地方的學生們的口味。北京科技大學為學生開啟了線上「一對一」「一對多」輔導通道,內容涵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機械製圖等多個科目,50餘名留校學生報名參與。北理工通過徵集視頻、攝影、文章、書法、繪畫等,邀請學生記錄下「我在北理工過大年」「疫情防控獻綿力」「我的豐富多彩寒假生活」等學習生活點滴,並開展「21天習慣養成」打卡活動。北京林業大學組織「集北林新年福袋,贏青春夢想禮盒」系列活動,學生參與線上春聯徵集、家書溫情傳遞、線上燈謎競猜、線上新春歌會、暖心祝福集贊五項活動,集齊福袋即可贏得夢想禮盒。許多師生第一時間隔空為留校學子送祝福——「誰道嶺南應不好,此心安處是吾鄉」「待雪融草青,我們峰頂重逢」……

2021年 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產業合作 座談會在澳門召開

[本報特約記者 陳爾報導]1月30日下午,由澳來塢電影工作者總會和永利澳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辦事處提供支援的2021年海峽兩岸青年影視文化產業合作座談會在澳門永利皇宮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召開。座談會上,《澳門日報》社長陸波、澳門影視協會會長蔡安安、澳門立法會議員馮家超、澳門特區政府文化產業基金會行政委員王勁秋、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陳靖涵以及臺灣著名導演林育賢、吳震亞、臺灣兄弟集團董事長白亨利等兩岸業界人士圍繞「新視聽、新期待、新生態」展開對話討論,就加強兩岸青年影視人才培養、在推進兩岸影視交流合作中發揮澳門特有優勢等提出了許多意見建議。

有信心! 新一年,在閩台胞開年「忙得很」

[本報特約記者 凡帥帥報導]站在新教學場地,留著一頭俐落短髮的臺灣「80後」姑娘陳燕亭說,為自己的跆拳道館「招兵買馬」,「是我2021年在大陸必須要做的事」。來大陸之前,陳燕亭在臺灣邊學邊教跆拳道長達十多年。而她創業開道館的第一站,就在福州。「我是2018年初在福州開道館的。」陳燕亭回憶,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大陸市場廣闊,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健身意識也越來越強,有學習跆拳道的龐大需求。談起2020年,陳燕亭長歎一聲:「不容易……」「疫情有幾次反復,兩岸情況也不一樣,有時孩子們不能來上課,有時我困在臺灣過不來。我乾脆也『趕潮流』,進行線上授課。」她說,「經營肯定受影響,一名教練就退出了。不過我是創始人,不願放棄這60多名學生,堅持了下來。」2021年開年,陳燕亭的道館挺過疫情衝擊,入駐了新的教學場地,面積比老場地擴大了近一倍。「我們打算今年多招100多個學員,既要整理場地,也要做大宣傳……事好多,缺人啊,要趕快再招一名教練!」走進新的一年,與陳燕亭一樣就「忙得很」的,還有她的「鄰居」,來自臺灣的大漆工藝師傅黃守堃。「今年換了這個面積更大的工作室,推出了往年沒有的手工體驗課。」黃守堃介紹,大漆工藝是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而他學習的大漆技法就來源於福州,因此他2016年來到了福建。黃守堃將大漆工藝與文創產品相結合,還為企業開發伴手禮,「將大漆運用到笛子、筆記本等器物上,既實用又新穎,還能讓傳統工藝顯得不那麼呆板,更容易讓這一古老技藝傳承下去」。為在手工體驗課中方便學員快速體驗大漆工藝,黃守堃現在開足馬力在製作半成品:「給這些物件上漆,一般是一天上一道漆,連著上20多天。之後學員對它們就可以直接打磨了。」黃守堃心中,福州是推動大漆文化傳承的「重鎮」。同樣來自臺灣的王量弘,則把這裡看成實現大健康創業夢想的希望之地。「我們建立了可智慧分析各種生理資料的雲平臺,目前還在試用階段。」王量弘解釋,比如,將心電圖等數據傳入手機App,資料就傳到雲平臺進行智慧分析,最後將結果回傳給手機。「今年是我創業的重要節點,如果成功獲得相關認證,就能大規模投入市場。大陸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更快,近年來民眾更加注重防範健康風險,這背後體現的就是大健康理念。」王量弘滿懷信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