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采風

川陝甘開展協同立法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

〔本報特約記者 許祖華報導〕7月31日,四川、陝西、甘肅三省同日公佈了各省制定的關於加強大熊貓國家公園協同保護管理的決定。這是三省開展協同立法,共同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高品質建設的重要舉措,三省的決定將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大熊貓國家公園是中國大陸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地跨四川、陝西、甘肅三省。近年來,三省相互積極配合,開展了聯合巡護等大量工作,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管理取得積極成效。決定公佈後,三省將堅持統籌協調、科學規劃、系統保護的原則,聚焦保護生物多樣性、自然原真性、系統完整性,全面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建設、保護管理、發展利用等工作,加強立法、行政執法、司法、普法、監督等領域的協同配合,共同保護大熊貓野生種群及其棲息地,協同推進國家公園管理與當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這次立法既是國家公園跨區域協同立法的積極探索,也是共同做好新時代地方協同立法工作的一次生動實踐。

浙江溫州兩岸跆拳道公開賽:萌娃與少年賽出「跆」風

〔本報特約記者 張益聰報導〕近日,2023第八屆兩岸跆拳道公開賽在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舉辦,來自兩岸28支跆拳道隊伍、100余位教練員、近千名跆拳道運動員同台競技,共同展現該項世界性運動的勃勃生機。據瞭解,本次參賽選手中,年齡最小的5歲,最大的16歲。聚焦該賽事,台灣地區代表隊運動員、領隊、教練員、裁判員和家長共81人,為歷屆之最。溫州市跆拳道協會主席王守都介紹,比賽採用最先進的大滿貫電子打分系統,按照高級別賽事規則舉行,由17名兩岸裁判共同參與執裁,此舉有助於溫州跆拳道運動水準提高,更進一步助推兩岸跆拳道交流更上一個台階。「第一次來溫州參加比賽,來之前有些緊張,但溫州人熱情好客,讓我一下子放鬆了下來。」台灣地區代表隊的選手陳敏慧首次來到大陸,對溫州這座城市充滿了好奇與期待,希望借助賽事機會加強技藝交流,積累更多賽事經驗。此前,溫台兩地已開展多次跆拳道比賽,賽事期間還會安排一天時間帶隊員去雁蕩山、永嘉書院等地參訪。據悉,兩岸跆拳道公開賽始於2015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該賽事既是拓展兩岸文化交流管道多樣化而搭建的新型平台,融旅遊產業、文化會展、對外推廣於一體,又是一場以跆拳道運動為載體,在促進全民參與的娛樂、體育、旅遊活動的同時,進一步助推兩岸體育、文化交流。

兩岸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相約千年府城:以球會友共同成長

〔本報特約記者 傅飛揚報導〕「1993年,南山中學的籃球隊員來大陸交流比賽。同年,第一屆南山杯海峽兩岸高中籃球名校邀請賽在台灣舉行,來自北京兩所中學的男籃、女籃隊員參與,一轉眼就是30年。」7月27日,台灣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簡稱:南山中學)總務處主任、籃球隊領隊王思元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後撤步、體前變向、遠投三分……當日,浙江台州臨海市回浦中學與南山中學舉行籃球交流賽,兩岸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場上揮灑汗水,以球會友、共同進步。記者瞭解到,南山中學男子籃球隊成立於1970年。自1988年台灣HBL高中籃球聯賽開辦以來,該校隊史29次晉級四強,共獲得7次冠軍、12次亞軍、7次季軍,實力強勁。王思元告訴記者,之所以選擇來回浦中學交流,一方面是因為兩校2016年曾有過交手,對彼此的實力較為熟悉。另一方面是由於在今年5月舉行的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全國總決賽中,回浦中學戰勝清華附中奪冠,「和強大的對手比賽有助於球員們相互學習,提升實力。」南山中學男籃總教練楊宜峰從該校籃球隊畢業,從運動員到教練,他的籃球生涯與大陸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大陸高中籃球水準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2006年,我剛剛擔任教練員時,帶南山中學籃球隊去東北訓練,和很多學校都交過手。那時候,我認為大陸球員身高佔優勢,但速度還是我們快。近年來,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大陸球隊在攻防轉換上的快速,在場上給我們的隊員帶來許多壓力。」楊宜峰說。正值暑假,兩岸青少年在文化、體育領域的交流相對頻繁。在王思元看來,音樂、美術、體育等天生就是兩岸民間交流的橋樑,大家在溝通互動中更能理解對方,彼此的關係也會更加緊密。「這次和回浦男籃比賽,感覺他們的身體強度很高。我們接到球以後,對方很快就選擇身體碰撞。同時,他們的外線(三分線)技術也很優秀,值得我們學習。」南山中學男籃隊員黃瀚陞受訪時表示。臨海素有「江南小鄒魯」和「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的美譽,是一座悠久厚重的歷史名城。黃瀚陞說,臨海和台灣南投縣很像,都有好山好水好風光,希望下次還能再來交流球技,逛逛紫陽街和東湖。「交流才有進步。」楊宜峰說,7月30日,他們還將前往湖南長沙,與當地中學的籃球隊切磋球技,幫助隊員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大運會,成都準備好了

〔本報特約記者 董小紅 李力可報導〕盛夏時節,「大運之城」成都生機勃發,綠意盎然。來自全球的青春之火點燃,夢想激情綻放,共譜大運樂章。7月28日,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正式開幕。這是繼2001年北京、2011年深圳之後,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是中國大陸西部首次舉辦世界性綜合運動會。大運會49個場館中,36個場館為既有建築改造升級,13個新建場館均達到綠色建築二星級標準。作為成都大運會核心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包含綜合運動場、多功能體育館、游泳跳水館和綜合小球館,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承擔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以及體操、游泳等項目賽事。東安湖體育公園內的另一側,成都大運會主媒體中心已於7月25日正式運行,面向全球註冊媒體敞開大門,為媒體記者提供賽事報導所需的辦公、語言、交通、餐飲、技術、商業配套等各類設施與服務。豐富多彩的大運會新聞報導將從這裡傳向世界,讓更多人認識瞭解此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