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采風

海峽兩岸記者走進「三聖故里」 探尋傳統文化底蘊

〔本報特約記者 呂妍報導〕金秋十月,秋高氣爽。海峽兩岸記者10月16日至18日走進「三聖故里」臨沂,開展為期3天的聯合採訪活動,感受臨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探訪臨沂商城蓬勃發展的情況。活動第一天,記者們參訪了臨沂市規劃展覽館、王羲之故居、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臨沂商城市場發展史展館、臨沂商城市場,並品嘗了臨沂的特色美食炒雞、糝等。在朝陽糝館,記者詳細瞭解了糝的發展歷程和製作工藝,品嘗了特色早餐糝。一碗熱氣騰騰的糝下肚,秋天清晨的寒冷一掃而光。作為臨沂傳統小吃,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沂人對糝有著獨特的情結,早上排隊喝糝成為臨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臨沂市規劃展覽館,記者們瞭解了臨沂概況、發展成就和發展規劃藍圖。據瞭解,該展覽館是一座集規劃展示、科普教育、文化宣傳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展覽館。館內設置「漫步水城」等9個互動體驗展項,「新時代·新臨沂」等11部多媒體影片,「國土空間規劃」等12組沙盤模型。直觀、前衛、科技是規劃展覽館給記者們留下的印象。王羲之故居是一處古典園林式建築群,亭台樓閣分列其中,古香古色,舊址是「書聖」王羲之出生並生活過的地方。記者們參觀了硯池懷古、曲水流觴、夕陽普照、千秋五賢四大主題景區及王羲之展廳、鵝池等景觀,以及集柳碑、琅琊五賢祠禦碑、蘭亭圖等海內外名碑,深入瞭解「書聖」王羲之生平和書法成就,感受臨沂厚重的藝術文化底蘊。在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記者們觀賞了漢墓遺址與考古成果、《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竹簡兵書以及館藏精品文物等,感受簡牘文化、中華傳統兵學文化。據瞭解,該館是中國第一座以漢墓竹簡為主題的遺址類博物館,設有「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基本陳列」和3個臨時展廳。臨沂有「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稱號。記者們實地參觀採訪了臨沂燈具城、中國教育用品採購基地、臨沂跨境電商免稅店等商城,琳琅滿目、物美質優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據瞭解,臨沂商城目前擁有90處批發市場,4.6萬個商鋪,商城從業人員達30萬。經營商品涵蓋小商品、五金、建材、板材、園林機械、勞保用品等27大類6萬個品種,基本覆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主要門類。物流園區32處,2000餘條物流線路輻射全國所有縣級以上城市,通達所有港口和口岸。此外,採訪團還前往蘭陵縣、郯城縣、沂水縣等地參觀採訪,探尋「大美臨沂」的獨特魅力。

塔里木盆地萬億方新氣區進入全面開發階段

〔本報綜合報導〕10月15日,中國石油發佈消息,大陸最大超深凝析氣田——塔里木油田博孜-大北氣田全面建成投產,標誌著塔里木盆地新的萬億方大氣區邁入規模開發新階段,給西氣東輸安全平穩供氣再添新保障。博孜-大北氣田位於新疆天山南麓,是國家級重點工程。氣田面積超過1.3萬平方公里,位於拜城、溫宿兩縣。氣田全面完成地面工程建設,有力保障了天然氣穩定供應和應急調峰。氣田所屬氣區是塔里木油田近年在超深層發現的新的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塔里木油田已在這裡鑽探深井100多口,預計今年生產凝析氣超過90億立方米,生產凝析油超過60萬噸。

情牽海峽兩岸.緣聚苗鄉侗寨——兩岸婚姻家庭走進黔東南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近日,「情牽海峽兩岸.緣聚苗鄉侗寨」兩岸婚姻家庭走進黔東南活動成功舉辦。中華兩岸婚姻家庭交流協會理事長趙二娟率兩岸婚姻家庭成員一行30人走進黔東南8個縣(市)參訪交流,深度感受黔東南民族文化、自然風光、人文風情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在為期7天的活動中,參訪交流團先後在西江千戶苗寨、肇興侗寨感受苗侗文化,在鎮遠古城、和平村感受「儒釋道」三教合一文化、回顧國共合作抗戰歷史,在紅陽村、岜沙苗寨和加榜梯田感受鄉村振興成果,在榕江「灣灣四季農場」、施秉「花漾河畔」和凱里黔台農業合作示範基地——雲谷田園瞭解台商在黔東南投資興業情況……參訪交流團還實地考察了從江籍台灣油畫家梁全威藝術工作室專案並召開招商引資座談會。「在台20年,我一直在用畫筆宣傳家鄉,這次很高興能夠和台灣各界朋友一起實地感受家鄉民族文化,共同謀劃打造藝術基地,希望以此為平台推動黔台兩地藝術交流」,此次活動發起人台灣梁全威畫院院長梁全威說到。「這次活動,讓我們看到了黔東南秋天最美的模樣……」「親人在這裡,希望讓更多的台灣朋友看到家鄉,瞭解家鄉,希望多交流多走動,讓兩岸情更濃、人更親……」「兩岸婚姻家庭成員肩負歷史責任,要加強兩岸交流往來,增進兩岸民眾瞭解,為兩岸融合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在座談交流會上,參訪交流團成員紛紛發表感言。

這是一次深刻且難忘的參觀!台灣自媒體人天府遊記暨兩岸傳媒人航拍創作交流活動參觀川主寺鎮紅軍紀念館

〔本報特約記者 張曈報導〕「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10月14日,「安逸四川 金秋天府」台灣自媒體人天府遊記暨兩岸傳媒人航拍創作交流活動一行來到往川主寺鎮紅軍紀念館,感受革命先烈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裡,如何排除萬難最終贏得勝利的過程。講解員在為幾位台生和台灣自媒體人講解革命歷史文物。來自西華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劉慶告訴記者,她雖然是四川人,但此次也是第一次到川主寺紅軍紀念館。此前通過課本瞭解紅軍長征的歷史故事,如今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個具像化的物品,一雙雙破損的草鞋,掛在牆上的人名......記錄著紅軍長征的照片和物品將長征精神再次注入到每一個來參觀的遊客心中。在參觀過程中,部分台生表示之前在歷史課本中並未學到過這樣的知識,整個參觀讓他們大為震撼,他們感歎到在那樣一個艱苦卓絕的環境,紅軍還能如此頑強的生存下去,最終完成了偉大勝利,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並表示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參觀學習機會。

兩岸供應鏈金融可建「福建指數」

■第六屆臺胞社團論壇(2023.10.12) 兩岸交流發展基金會會長 李延生 中共中央、國務院9月11日全文發佈《關於支援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明確強調「福建要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在兩岸融合發展道路上創出新路。在以通促融方面,強調適度超前開展交通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大資金等要素的保障力度等,在以惠促融方面,是持續優化涉台營商環境,支持更多的臺胞企業參與閩台產業合作和科技創新合作等,在以情促融方面,強調加大擴大閩台青年的共同的「朋友圈」和「事業圈」。《意見》提出要建設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鼓勵兩岸產學研企業共同制定行業共同標準,並且鼓勵台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發展。鑒於《意見》,本作者建議建立海峽兩岸供應鏈金融「福建指數」,連結兩岸貿易物流數字平臺,驅動兩岸供應鏈金融和貿易物流供應鏈雙鏈科技創新發展,為兩岸融合發展帶來新的動力。「福建指數」,要以創新的思維,和開闊的民族發展觀,共同把兩岸貿易金融科技相關的數字定期形成兩岸的數字「福建指數」,由於台商在大陸佈局,較多都於國際貿易供應鏈有關,所以,大陸生產供應鏈與兩岸供應鏈金融,和國際貿易供應鏈是息息相關的,可以預期「福建指數」的建立,不但可以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資訊精用、通用、巧用,同時還可以共同感受到國際經濟資訊的脈博,從金融服務角度來講,更可洐生更多的金融產品,進而沉澱「福建指數」的公共金融服務平臺價值,為兩岸的經濟融合發展,以及全球經濟創新走出一個新路子,彰顯兩岸和平發展的戰略格局。供應鏈金融的「福建指數」,就是在兩岸ECFA框架協議的基礎上,兩岸銀行攜手圍繞核心企業,管理好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資金流、物流和資訊流,並把單個企業的不可控的風險轉變為供應鏈企業整體的可控風險,通過立體獲取各類資訊,將風險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務,ECFA在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第一階段早收清單中已安排了臺灣會計、電腦及相關服務、銀行、證券、保險等11個服務行業,近年來臺灣出口到內地的貿易總額的12%享於ECFA,遠遠高於臺灣出口到其他經濟體的3∽4%,ECFA更加優於香港和澳門的CEPA,避免了臺灣在於日本、韓國競爭對手中被邊緣化,這充分體現了大陸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的誠意。相信「福建指數」的建立,將促進兩岸更加攜手融合發展,共同管理好兩岸相關的企業金融服務,兩岸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在數字化年代不可缺席。數字化年代是人才、科技、供應鏈的競爭,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年84號)檔要求以來,隨著我國加入WTO《政府採購協議》簡稱GPA的談判和準備加入,我國在5G、工業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數字新技術正在與傳統製造業深度融合,用新型工業化替代傳統意義上的工業化,將繼續推進實體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撐。供應鏈數智和供應鏈金融是未來區域競爭的關健,「福建指數」的建立,可以和「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兩岸共同市場」,甚至可以與正在踐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深港通」、「滬港通」交流學習、借鋻、完善、創新最有全球經濟價值的「福建指數」。「福建指數」定期公佈,將有利於涉及兩岸的銀行提高給企業融資的意願,有利於加強中小企業信用保證的功能,有利於企業輔導有效推升企業成長,有利於信貸資產的證券化,添補兩岸基礎資料不足,金融服務人才缺失的情況,更加有利於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營商環境,也符合《意見》提出要建設兩岸標準共通服務平臺,鼓勵兩岸產學研企業共同制定行業共同標準,並且鼓勵台企業參與數字經濟發展的精神,為了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能通則通,能融則融,讓我們攜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同努力。李延生 於北京 2023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