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台胞:兩岸命運共同體成為日益生動的現實

〔本報特約記者 朱曉穎報導〕2日,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江蘇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共同舉辦的「江蘇省台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座談會」在南京舉行。與會台胞表示,兩岸命運共同體已經日益成為生動的現實。南京大學社會學院人類學專業教授楊德睿說:「作為中國人,我感到自豪和驕傲,對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感到欽佩。」他在受訪時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如今大陸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消除了絕對貧困,經濟社會發展成績為世人矚目。楊德睿從台灣的大學畢業後前往英國留學。2005年,他來到南京大學工作,成為一名人類學專業的老師。在他看來,兩岸就是命運共同體。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鎮江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劉賢忠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大陸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民生極大改善。

大陸A級旅遊景區達13332個

〔本報特約記者 余俊傑報導〕記者5日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截至2020年末,大陸共有A級旅遊景區13332個,比上年末增加930個。其中,5A級旅遊景區302個,增加22個。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佈的2020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年國內旅遊人數28.7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國內旅遊收入2.2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61.1%。市場方面,截至2020年末,大陸共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0.89萬家,從業人員160.91萬人,營業收入9967.49億元,營業利潤1699.70億元。其中,娛樂場所6.54萬個,從業人員53.23萬人,營業收入419.25億元,營業利潤5.33億元。演出市場單位2.23萬個,從業人員49.52萬人,營業收入2157.50億元,營業利潤351.15億元。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0.97萬家,從業人員31.49萬人,營業收入7137.22億元,營業利潤1331.13億元。非遺保護方面,2020年末,大陸共有國務院公佈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2項,共有文化和旅遊部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68名。其中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名冊)42項,位居世界第一。據公報顯示,公共文化方面,截至2020年末,大陸有公共圖書館3212個,比上年末增加16個;圖書總藏量11.79億冊,增長6.1%。大陸共建成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5384個,2578個縣(市、區)建成文化館總分館制,394個文化館組建理事會。此外,截至2020年末,大陸有文物機構11314個,比上年末增加752個;全年接待觀眾人次61631.70萬,比上年下降53.2%。2020年大陸文化和旅遊事業費1088.26億元,比上年增加23.51億元,增長2.1%;大陸人均文化和旅遊事業費77.08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長1.3%。

京新高速全線通車 成為連接東北、華北、西北最快捷大通道

〔本報特約記者 喬雪峰報導〕6月30日,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建成順利通車,打通了京新高速的「最後一公里」,標誌著京新高速全線通車。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是北京-烏魯木齊高速公路的最後一段,全長515公里,採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120km/小時,是新疆採用PPP模式實施的第一條通車運營的高速公路,也是中國大陸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的經營性高速公路。據交通運輸部有關專家介紹,連接北京至烏魯木齊的京新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的第七條放射線,也是大陸西部大開發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長2822公里。京新高速沿線經過北京-張家口-烏蘭察布-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臨河)-阿拉善-酒泉-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北京段於2014年5月24日通車,內蒙古至新疆臨白段於2017年7月15日全線貫通。2019年,京新高速新疆境內最後一段高速公路梧桐大泉至木壘段正式開工建設。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新高速全線通車後,將是連接東北、華北、西北最快捷大通道,打造了一座天津港通往荷蘭鹿特丹港最為快捷的亞歐大陸橋,「與G30連霍高速相比,走京新高速烏魯木齊進京里程縮短1300多公里」。京新高速全線貫通對打造新疆「一帶一路」核心區,帶動天山北坡經濟帶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結束了巴里坤縣、伊吾縣無高速公路的歷史,東天山北麓老百姓期待的幸福路、致富路、夢想路終成現實,絲綢之路煥發新生機,增添新活力。京新高速梧桐大泉至木壘段通車後,新疆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6000公里,路網構架更加順暢,「疆內環起來、進出疆快起來」目標更加清晰。

大陸贈台大熊貓的「二女兒」周歲了,猜猜「抓周」結果

〔本報特約記者 陳鍵興 姜婷婷報導〕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圓圓」的「二女兒」——「圓寶」6月28日迎來一周歲生日,台北市立動物園當天為它舉辦了有趣的「抓周生日活動」。記者從台北市立動物園瞭解到,因疫情關係,動物園5月以來封園至今。為了讓喜愛大熊貓的台灣民眾一睹「圓寶」的可愛模樣,園方28日上午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了「圓寶抓周生日活動」網上直播。園方介紹,根據民間習俗,孩子滿周歲這天最重要的儀式是「選才」,或稱「抓周」。園方準備了多個竹筒,分別刻上不同職業,包括動物醫生、營養調配師、保育員、企業CEO等。這一設計是考慮到「圓寶」成長過程中受到許多人的説明,「抓周」內容選擇的都是與動物保育相關的職業,希望深受民眾喜愛的「圓寶」能帶動大家對動物保育的重視,為瀕危動物保育盡一份心力。通過視頻直播可看到,保育員進場架好「抓周」竹筒後,「圓寶」在棲架上遲遲不下來,最後是保育員把它抱著移動到「抓周」位置。「圓寶」先一把抓下「營養調配師」竹筒,因為震動較大,前一天網上預測得票最高的「保育員」竹筒掉了下來。「圓寶」還將「動物醫生」竹筒一把扯下,追逐著滾動的竹筒玩了起來。保育員精心設計了雙層冰塊蛋糕,上面有用蘋果雕刻的「平安快樂」四個字和用葡萄鋪成的「stay home」字樣。園方說,這些祝福也是希望眼下台灣的新冠疫情早日結束,大家生活恢復正常。最上層的「1」字形甘蔗,象徵周歲與愛的祝福。冰雕小熊置於中間並戴上奇異果雕花口罩,旁邊掛上窩窩頭做成的輪胎圈等「圓寶」喜歡的玩具,口罩與水果雕成的酒精噴罐是要提醒大家加強自我防疫。媽媽「圓圓」也出現了。「圓寶」看到自己的第一個生日蛋糕,顯得非常好奇,馬上靠近享用,隨後「圓圓」一口咬住中間支撐的甘蔗,蛋糕瞬間被推倒在地。保育員介紹,「圓寶」喜愛甜食,甘蔗是它出生以來第一次碰到的食材。因為甘蔗比較甜,只有在這種特別日子裡會做成特製蛋糕給它們享用。蛋糕墜地後,「圓寶」馬上吃起了葡萄,也嘗試吃了甘蔗,吃蛋糕的初體驗圓滿落幕。「團團」、「圓圓」2008年12月赴台,2013年7月6日生下第一胎,是雌性的「圓仔」,2020年6月28日產下第二胎「圓寶」。

京杭大運河北京段全線旅遊通航

〔本報特約記者 田晨旭報導〕26日上午,隨著停靠在北京市通州區甘棠船閘的遊船順利啟航,京杭大運河北京段40公里河道迎來全線旅遊通航,即日起遊客可乘船飽覽全線旖旎風光。「遠看通州城啊,好大一條船啊,高高燃燈塔呀,是條大桅杆……開船嘍。」通航儀式上,一曲「運河號子」再現了古代運河漕運景象。現場演繹的原創詩朗誦,歌頌了通航建設工程中優秀的人物和事蹟,展示了通航建設者的風采。北京市位於京杭大運河最北端,千百年來流淌的運河水彙聚於此,凝結了深厚的運河文化底蘊。近年來,北京市水務局、交通委及通州區政府聯合制定了大運河北京段全線旅遊通航工作方案,並在此基礎上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建設船閘和碼頭,佈設助航標識,配套相關保障措施,確保通航順利進行。目前大運河河北廊坊段也與北京段同步分段試通航,明年6月遊客可實現「乘船至河北」的願望,實現京冀互聯互通,遠期還有望實現京津冀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