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海拔3099米!峨眉山最高峰萬佛頂重新對外開放

〔本報特約記者 柴敏懿報導〕近日,四川峨眉山景區最高峰——海拔3099米的萬佛頂重新對外開放,這是闊別15年後再次歸來。萬佛頂比峨眉金頂高20米,海拔3099米,景區內植被豐茂、古樹參天、野藤繞樹、鳥獸眾多,原始景觀保存完好。據瞭解,萬佛頂區域屬高海拔地區,且徒步遊覽行程較遠,為確保遊客安全,暫不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開放。

大陸新冠疫苗「為什麼能」?

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已逾一年,疫情起伏反復,病毒頻繁變異,形勢仍然複雜嚴峻……截至6月4日,中國大陸已累計捐贈、出口新冠疫苗3.5億劑—— ■ 本報特約記者 劉一弟 中國大陸新冠疫苗研發總體進展如何?開展了哪些方面的國際合作?疫苗在真實世界的研究結果怎樣?下一步還會有新型疫苗問世嗎?……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曾益新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回應公眾關切焦點。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我們堅持早部署、多路線,在2020年2月就成立專班部署疫苗研發,中國大陸新冠疫苗研發速度與數量始終處於世界第一方陣。大陸已有21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目前有4個疫苗在國內獲批附條件上市,3個疫苗在國內獲批緊急使用,8個疫苗在國外獲批開展Ⅲ期臨床試驗,1個mRNA疫苗在國外獲倫理批准,實現了境外臨床試驗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技術路線的全面覆蓋。疫苗研發數量居世界前列的同時,研發速度也創下紀錄。新冠疫苗研發項目從啟動,到全球首個開展臨床研究,僅用時2個月;到大陸歷史上首次開展疫苗緊急使用,僅用時4個月;到大陸歷史上首次開展疫苗境外Ⅲ期臨床試驗,僅用時5個月;到獲批附條件上市,僅用時11個月。向全球供應超3.5億劑,90餘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或緊急使用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傳染病大流行,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開展了新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球人道行動,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理念。大陸新冠疫苗已在全球90餘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或緊急使用,並有2個疫苗獲批列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雖然大陸接種的總數量已有7億多劑次,在全球遙遙領先,但每百人接種的比例並不領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根據境內外疫情形勢,統籌兼顧國內國際需求,合理調配疫苗供應。中國大陸新冠疫苗已供應國外超過3.5億劑,包括向80多個國家捐贈,向40多個國家出口。2020年10月,中國大陸宣佈加入新冠疫苗實施計畫(COVAX),承諾供應1000萬劑疫苗,2021年5月7日,國藥中生北京所滅活疫苗納入世衛組織緊急使用清單後,6月1日,該所第一批供應COVAX疫苗下線。大陸在新冠疫苗研發、生產、使用等方面均在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發方面,部分疫苗研發單位元已經與阿聯酋、巴西、烏茲別克斯坦、菲律賓、巴基斯坦等20餘個國家的相關機構合作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生產方面,部分企業生產的原液已運往巴西、印尼、埃及、阿聯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國,並啟動境外分包裝工作。真實世界研究顯示中國疫苗具有良好保護力由於境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要準確統計真實世界保護率並不容易,但有兩個案例可以介紹。智利衛生部曾宣佈,截至5月16日,該國接種科興滅活疫苗約1325萬劑次,研究結果表明,在第二劑接種14天后,預防有症狀感染的有效率為65.3%,預防住院治療的有效率為87%,預防進入重症監護病房的有效率為90.3%,預防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為86%,考慮到當地變異株流行,提示中國大陸疫苗對變異株可能具有良好的交叉保護效果。6月1日,科興發佈了在巴西塞拉納市開展新冠疫苗試驗「S計畫」的初步結果。該市4萬多人中,90%以上的成年人完成了疫苗接種。結果顯示,雖然周邊地區疫情仍然嚴重,但塞拉納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了95%,有症狀的病例數下降了80%,住院人數下降了86%。此外,疫苗接種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及青少年也起到免疫屏障的保護作用。Ⅲ期臨床試驗也顯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月26日,國際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國藥中生研發的兩款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這是全球第一個正式發表的新冠滅活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結果,資料顯示,兩款滅活疫苗保護效力分別為72.8%和78.1%。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全世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個地方不安全,大家都不安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這場抗疫持久戰中,我們必須攜起手來。 Previous Next

兩岸專家共話兩岸休閒漁業產業

〔本報特約記者 鄭江洛報導〕第三屆中國·閩台休閒漁業論壇3日在福州舉行,論壇以「漁旅融合發展和漁業漁村振興」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兩岸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兩岸休閒漁業產業。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邱章泉致辭稱,台灣休閒漁業起步早,產業鏈條發達,產品形式多樣,培育出獨特的休閒漁業區域公共品牌,形成了彙聚人氣財氣的品牌行銷模式。據瞭解,近年來,台灣強化漁港碼頭休閒漁業功能,打造魅力漁港碼頭,促進漁港碼頭功能多元化;在產業服務方面,台灣重視發揮協會作用,協會服務功能、運作機制較為完善成熟,台灣漁業協會功能強大,承擔著漁業輔導管理、漁事技術培訓、漁村青少年培育、家政改進推廣等職能。何種產業是漁村的命脈?在專題論壇環節,台灣開南大學副校長李銘輝通過線上方式進行分享。他認為,漁村經濟發展命脈是發展旅遊。「發展漁村經濟,我們應該留下自己的本土文化,越本土,越國際化。」李銘輝表示,從國際視野來看,漁村產品應該創新,產品開發應具地方共識,應具本土特色,規劃管理應具國際觀。台灣休閒漁業發展協會秘書長何立德也通過線上表示,二十年來,他見證了台灣休閒漁業的發展。他指出,兩岸對休閒漁業的定義、發展方向都不同。台灣目前不斷推動地方創生,休閒旅遊為漁業做加持。何立德表示,在大陸的眾多案例中,漁業產業擁有足夠的空間、條件、環境,但地方的產業支持不足。在台灣,是通過一級生產事業、二級加工製造、三級旅遊服務來發展漁業地域特色,給大陸提供了借鑒。

在川台胞參加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親眼見到發掘現場,太震撼了

在川台胞參加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 〔本報特約記者 川越報導〕隨著三星堆國寶不斷上新,富有傳奇色彩的千年古蜀文明再醒驚天下。在川從事文創相關領域的台胞日前獲邀參加了中華文化全球推廣之三星堆推廣主題活動。「親眼見到考古發掘現場還是第一次,太震撼了」。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台胞謝柏園曾兩次到訪三星堆博物館,與之前不同,此次活動他對三星堆考古發掘新成果、沉浸式夜遊三星堆的奇妙體驗嘖嘖稱讚。「這是全景式瞭解考古工作和文化傳承的最佳機會。活動讓我感到千年文明再次璀璨離不開高科技助力,三星堆文化與現代潮流文化的結合,讓文化傳承有了更好的載體,這就是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的體現」。同樣身為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台灣青年宓欣怡在深入瞭解三星堆考古成就後直言,「有了這次體驗,再看三星堆博物館陳列的文物,更有感,因為每件文物背後都凝聚了考古人許多艱辛的付出,太令人震撼和感動」。她還表示,參加活動的感受到今天都歷歷在目,「這幾天,我逢人就分享自己對三星堆考古新發現和文創相關的感受,用1400㎡的空間詮釋跨越4000多年的厚重巴蜀文化,這樣的體驗令人驚豔,親眼看見世界首次發現的青銅頂尊人像,還瞭解到青銅器上竟有蠶絲蛋白,更感歎古蜀文明和古蜀人的智慧」。未來,她期待能揭開更多三星堆之謎,並以文創為突破口,打造三星堆文化消費新場景,讓相關領域的台商有機會參與其中,傳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傳承創新。兩岸社區營造項目「少年老城」發起人之一、台胞黃柏鈴表示,三星堆文化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考「黑科技」在考古中的運用,以及大家對待文物的態度「令我發自肺腑地感歎與感動」。

在閩金門、馬祖鄉親福建柘榮研修:真切感受大陸鄉村建設魅力

圖為參觀楮坪鄉西竹岔戰鬥遺址 〔本報特約記者 吳小燕報導〕「柘榮縣人傑地靈、山清水秀,這次研修之行讓在閩金門、馬祖鄉親真切感受到了大陸鄉村建設的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政府對民生福祉的關心。」福建省金門聯副會長陳呈4日在福建寧德市柘榮縣如是對記者說。4日,為期4天的福建省金門聯黨史學習教育暨在閩金門、馬祖鄉親國情研修活動在柘榮縣落下帷幕。期間,柘榮縣委統戰部精心安排15個各具特色的研修點,涉及民俗、道教、民間信仰、剪紙、紅色等文化元素及鄉村振興發展諸多領域,展現柘榮「生態高地、養生福地」的地域文化獨特魅力。在「烽火·西竹岔」紅色教育基地,在閩金門、馬祖鄉親一行參觀了西竹岔戰鬥展示館與文創展示館,追尋紅色記憶;在黃柏鄉,參觀游朴紀念館、中華游氏文化園、遊氏宗祠等,增進對兩岸游氏仙姑祈福文化的瞭解;在富溪鎮,走福溫古道,感受古鎮深厚的商貿文化、誠信文化。在東源鄉,參觀古書堂、水滸橋等地,聆聽歷史典故,感受東源「耕讀傳家、明理守德、社會教化」傳統文化精神;在東獅山,參觀馬仙信俗文化廣場、馬仙行宮、崈陽書院,以民間信仰、宗教為紐帶,連接兩岸情;在鄉村振興研修點嶺邊亭村、靴嶺尾村,感受柘榮美麗鄉村建設,城鄉融合發展成果。此次活動,福建省金門聯副會長陳呈、省金門聯秘書長方冷、中國生產黨黨主席盧月香以及常住大陸的金門、馬祖鄉親代表及全省各級金門聯專職工作人員34人參加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