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見影

重慶市開展2021年兩岸婚姻家庭母親節交流活動

〔本報特約記者 余慶報導〕在重慶市婦聯和市政府台辦的指導下,重慶巾幗園日前舉辦了「巾幗心相連 兩岸情相融——2021年兩岸婚姻家庭母親節交流活動」,25組兩岸婚姻家庭等參加了活動。大家講故事、聊變化、談體會、話發展,分享了在渝工作生活情況,感慨來自「娘家」的溫暖和關懷,表達了對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期盼,也為兩岸融合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重慶籍配偶李熙容嫁到台灣二十餘年了,她認為祖國大陸正處在發展的春天,具有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社會治理能力明顯,發展有規劃、有潛力。台灣籍媳婦彭秋玉現跟隨丈夫在重慶致力台青創業工作,她表示,祖國大陸的惠台政策真好,為兩岸年輕人發展提供了廣闊天地和機遇,台青、台商到大陸發展是大勢所趨,她真誠地願為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會後,兩岸婚姻成員們體驗了茶藝品鑒、健康照護、藝術插花等項目,大家非常感謝活動方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藝術修養,不僅在歡笑聲中結交了新朋友,更加深了渝台兩地聯姻家庭的融合交流。

台中捷運小故事

■ 行政院政務委員 張景森 (20210426) 台中市第一條捷運昨天通車,雖然遲到了很久,還是真的很恭喜。小弟心中一直想要打電話給盧市長,請她一定要邀前行政院游錫堃院長參加通車典禮。不過一忙就忘了打電話。在這裡補敘一段歷史,以兹紀念!其實台中捷運是當時游院長主動提出來的。2002年他擔任行政院長後,立即要求經建會規劃國家中長程的發展計劃綱要,叫做「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他親自參加規劃討論會議,討論到交通建設時,他說,台灣人口百萬以上的都會應該就要啟動捷運建設,不能像台北都會區,人口都已經到五六百萬了才在興建捷運。當時捷運建設只有北高,獨缺台中。小弟是當時實際負責規劃「挑戰2008」的人,在台中市做過副市長。按照院長的想法,小弟跟胡市長討論好幾次。當時台中在前省政府時代已經規劃了紅線和藍線,我認為紅線跟藍線是典型的「紙上畫畫、牆上掛掛」的計劃,困難度太大。建議先做文心路捷運,連接烏日跟北屯,與台鐵構成環線。小弟還親自率隊去勘查路線,希望把這一條線列入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劃。胡市長很高興中央主動要幫台中建捷運,但是台中市當時的財政狀況不佳,他非常擔心台中市無法負擔興建和營運的經費,他建議能否先列入規劃工作。但是院長認為國家建設計劃,是政府的建設指導藍圖,不能只有規劃工作。我記得很清楚,在「挑戰2008」要拍板的那一天晚上,院長要我打電話給胡市長,市長決定做就列入,不做就刪除。我打電話給胡市長,告訴他院長的想法。電話中可以感受到胡市長天人交戰,最後他應該是深呼吸了一口氣,決定請院長把台中捷運列入挑戰2008計劃。我得到胡市長的確認,再跟游院長報告,院長當場就同意將台中捷運列入「挑戰2008」。當天晚上應該就是台中捷運綠線誕生的那一刻!搞了將近20年,今年才通車,台灣的建設真是不容易啊⋯⋯(轉載自張景森臉書)

張大千〈墨荷〉首度公開!518佛陀紀念館登場

(圖/翻攝自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官網) 〔本報綜合報導〕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合辦「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將於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在高雄佛陀紀念館隆重登場,一次展出晚清至當代逾50位名家、共74幅精彩作品,由佛光山所珍藏的國寶級藝術家張大千〈墨荷〉與〈荷花〉兩幅作品更將首度公開。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荷花在佛教是極崇高與殊勝的象徵。這次在「大千風采」主題中,將展出九幅張大千作品,除可一窺他少見的卷軸〈水殿暗香〉,〈墨荷〉與〈荷花〉兩幅畫作,更是張大千致贈給好友星雲大師的珍品。如常法師表示:「這兩幅作品用色、尺度、布局都非常奇特,與過往史博館的館藏風格都不同,也是佛光山首度對外公開展示」。此次參展名家除張大千外,還有吳昌碩、趙叔儒、溥心畬、王震、沈耀初、張穀年、吳梅嶺、吳平、陳丹誠、鄧雪峰、趙松泉、胡克敏、鄭曼青、金勤伯、劉延濤、楚山青、歐豪年、黃磊生、鍾正山、李奇茂、黃光男、黃才松、董夢梅、張德文、江明賢、戴武光、王濟遠、常玉、李苦禪、張杰、吳幼之、管執中、趙二呆、席慕蓉、梁丹丰等大師手筆,以寫意、工筆、水墨、油畫、水彩等不同技法,共同演繹荷花的千姿百態與文人情懷。

「春季獻血在重慶·兩岸熱血守山城」無償獻血活動在渝啟動

〔本報特約記者 余慶報導〕由重慶市台協青委會、市台協渝中區聯誼組共同主辦的「春季獻血在重慶·兩岸熱血守山城」無償獻血活動暨2021年重慶台青獻血日日前在渝中區得意世界廣場啟動。重慶市台協青委會蔡承峻主委表示,一個偶然機會聽到臨床醫生說「明天就要用於手術的用血,今天還不知道在哪裡」,這讓他深深地感觸到血液是生命之河,比血液更珍貴的莫過於其中的點滴愛心和真情。在蔡承峻主委的號召下,重慶台青們積極回應,組織開展了重慶台青獻血日活動,為更多急需血液救助的病人們帶來生的希望。重慶市台辦巡視員張敏表示,海峽兩岸山水相連,兩岸同胞血脈相通,這個獻血活動充分展現了台灣青年愛國愛民、無私奉獻、報答社會的民族情感,印證了渝台同胞血脈相連、血濃於水的深厚感情,同時,也是渝台同胞血濃於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認同的重要體現。據悉,重慶台青獻血日活動於每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分別舉辦一場。參加活動的渝台青年和廣大市民們紛紛表示,獻血是奉獻社會的重要體現,使需要的人得到説明,甚至搶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物質來衡量的,將自己的血液無私奉獻給社會公益事業是件開心和驕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