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

兩岸相關方面交流合作,台灣地區釋迦恢復輸入大陸取得新進展

■京彩台灣 台東縣長饒慶鈴22日至24日率團來京,拜會有關主管部門,聽取對臺灣農產品改善產品品質、確保產品安全的意見,並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北京華聯集團、本來生活網等單位參訪交流,實地考察農產品物流配送、商超售賣、電商推廣等產業鏈相關環節。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宋濤23日會見饒慶鈴一行。他表示,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始終尊重、關愛、造福臺灣同胞,願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同臺灣有關政黨、縣市、團體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加強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各領域融合發展,一如既往支援台商台企在大陸投資興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增進臺灣同胞特別是基層民眾利益福祉,推動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確軌道。宋濤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國民黨、台東縣等方面均提出希望大陸方面恢復輸入臺灣地區釋迦,我們高度重視、認真研究,主管部門在綜合評估基礎上宣佈恢復臺灣地區釋迦輸入大陸,為臺灣基層民眾帶來實惠,產生積極反響。我們願與饒慶鈴縣長就促進台東縣與大陸交流合作、擴大輸入臺灣地區釋迦等深入溝通,作出妥善安排。饒慶鈴表示,深化交流才能創造雙贏,唯有堅持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強化交流合作,才能為兩岸同胞創造最大福祉。釋迦是台東縣重要農作物,大陸方面因檢出有害生物暫停輸入後,台東縣政府積極從根源解決問題、進行整改,感謝大陸方面善意回應,同意恢復輸入。台東縣希望與大陸有關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推廣美味的台東釋迦,讓更多大陸民眾嘗到寶島的甜蜜滋味。隨饒慶鈴來訪的台東縣釋迦業者表示,大陸市場廣闊、生鮮物流產業發達、電子商務領先世界,兩岸同胞應該攜手合作。此次來訪獲益匪淺,將把所見所聞帶回臺灣與更多業者分享,不斷提升果品品質,為大陸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臺灣水果。台東縣種植業發達,所產釋迦為臺灣代表性果品,受到大陸消費者喜愛。此前因多次從輸大陸釋迦中檢出有害生物,為防範植物疫情風險,海關總署自2021年9月20日起暫停臺灣地區釋迦輸入。經台東縣方面組織業者整改,海關總署在綜合評估相關整改措施的基礎上,決定自2023年6月20日起恢復臺灣地區釋迦輸入。

〔各地風情〕

廣西北流:秋染梯田好「豐」景風吹稻浪,又到了一年秋收時,廣西各地的水稻進入收穫期。北流市民樂鎮的梯田也迎來最佳觀賞期,層層疊疊的金色稻田,分佈於群山綠樹間,村莊錯落點綴其間,交相輝映,美不勝收。鐘勇攝雲南寧洱:秋日雲海壯美如畫入秋之後,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迎來了觀賞雲海和日出的好時節。寧洱縣地處橫斷山脈南段,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海拔差距大,較容易形成雲海。普洱山橫臥在寧洱縣城西側,最高海拔1838.3米,每年秋冬季,在普洱山不僅可以看到壯觀的雲海日出,還可以俯瞰美麗縣城全景。虎遵會攝江蘇南京:金秋十月賞菊時金秋十月正是賞菊的好時節。近日,在南京湖熟菊花展上,2400多種菊花爭相鬥豔,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第六屆湖熟稻花節暨第十一屆湖熟菊花展以「心動湖熟 花趣水鄉」為主題,展期持續至11月12日。湖熟菊花展至今已舉辦十屆,在南京乃至長三角地區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劉偉攝西藏拉薩:載歌載舞歡度重陽10月23日,老年文藝團的演員們表演舞蹈節目。當日,由西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的「我們的節日,關愛老年人」重陽節文藝演出活動在西藏自治區群眾藝術館舉辦,來自全區各地的老年文藝團演員齊聚一堂,載歌載舞歡度重陽佳節。丁增尼達攝

同類型橋樑世界第一 貴州劍河錫繡大橋主拱合龍

〔本報特約記者 塗敏報導〕10月23日,貴州劍河錫繡大橋主拱正式合龍,標誌著該橋距離建成通車又近了一步。據介紹,貴州劍河錫繡大橋位於劍河縣南寨鎮境內,是周邊6個村寨近2萬居民橫跨清水江三板溪庫區至南寨鎮的快捷通道。劍河錫繡大橋全長377米,淨跨度288米,為鋼筋混凝土箱型拱橋。該橋主拱圈斷面為整體式結構設計,採用掛籃懸臂施工工藝,為同類型橋樑世界第一,預計將於2024年9月底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

覃海洋榮膺世界泳聯年度最佳游泳運動員

〔本報特約記者 陳浩報導〕世界泳聯年度最佳游泳運動員評選10月23日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揭曉,中國運動員覃海洋獲得最佳男子游泳運動員稱號,澳大利亞運動員麥基翁榮膺最佳女子游泳運動員。24歲的覃海洋在7月舉行的福岡游泳世錦賽上一舉奪得男子50、100和200米蛙泳3枚金牌,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同屆世錦賽上包攬蛙泳3個項目金牌的運動員。他還打破200米蛙泳世界紀錄,並以歷史第二好成績奪得100米蛙泳冠軍。世錦賽後,他在成都大運會上摘得5枚金牌,在杭州亞運會獲評MVP(最有價值運動員)。在10月22日晚結束的游泳世界盃上,他以3站比賽包攬9枚金牌的佳績成為世界盃年度總冠軍。

今年大陸快遞業務量已超千億件

〔本報特約記者 韓鑫報導〕10月23日上午7時39分,隨著一件網購羽絨服從京東亞洲一號青島物流園發出,國家郵政局快遞大資料平台即時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大陸第1000億件快件產生,比去年達到千億件提前了39天,再次展現出郵政快遞業的強大韌性與活力,彰顯了大陸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今年以來,得益於供需兩側協同發力,大陸郵政快遞業持續快速發展。自3月份起,單月快遞量超百億件,月均業務收入超900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看需求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疊加消費市場不斷復蘇,滿足衣食住行的線上購物需求快速增加,有力釋放了行業發展動能,帶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看供給側,隨著「快遞進村」工程加快實施,消費品下鄉進村、農產品出村進城管道更加暢通。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大陸中西部快遞發展提速,業務量、收占比均有所提升。農村方向的雙向流動趨勢有所加快,更多來自廣大農村的農產品正通過快遞這張網路銷往大陸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