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

兩岸共祭松山媽祖行宮千年慶典在福建霞浦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吳允傑報導〕20日,海峽兩岸共祭松山媽祖行宮千年慶典在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舉行,1000餘名兩岸嘉賓、學者和信眾同謁媽祖、共敘情誼。「觀摩完祭拜活動,有想哭的衝動,很激動。」來自台灣桃園的信眾遊束花說,活動的舉辦將促進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兩岸本就是一家人」。作為媽祖信俗的重要發祥地和傳播地,霞浦松山天后行宮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西元1023年),距今已有1000年歷史,是繼莆田湄洲媽祖祖廟之後的第一個天后行宮,素有「媽祖行宮之尊」的美譽。2005年被公佈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霞浦縣相繼開展了30多場兩岸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先後與60多家台灣媽祖宮廟(協會)建立常年聯繫,推動兩岸民間信俗的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媽祖是海峽兩岸共同敬仰的海上和平女神。」霞浦縣松山天后行宮董事會秘書長陳傑對記者說,千百年來,媽祖文化在海峽兩岸代代相傳,不僅寄託了兩岸民眾對美好精神的嚮往,也是維繫兩岸民眾的精神紐帶。

「2023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創意登場

■記者/游宏琦 高雄報導2023年10月21日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及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為全台首創印刷設計特展。此次展覽匯聚國內卓越印刷品牌,以「印刷設計加值」為核心,呈現產業精湛技術與發展趨勢。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陳正剛董事長與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林伯瑜理事長表示:「今年首屆展覽以「印刻美好生活」為主題號召,單元涵蓋「台灣金印獎—2023獲獎精選」、「未來進行式—創新數位印刷」、「擁抱低碳—綠能永續」、「印刷精品—台灣印刷設計量能」、「玩美技法—專精印刷加工」、「創意生活—美感文創」,展現台灣印刷產業巨大的量能,讓更多民眾更能親身體驗印刷與設計的獨特魅力。」 印研中心陳正剛董事長、高雄市政府市長室李幸娟與南部印刷設計學界、產業界代表共同出席活動開幕。印研中心提供 這次活動機會印研中心也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四校簽署策略聯盟學研合作MOU,藉此縮短學術與商業應用用的落差,加強產業連結,為產業育才,提升產業競爭力,串連產官學界三方,促成未來多元合作夥伴關係。國際交流面向上特別規劃「AAD跨界國際展區」邀請來自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台灣、中國等9位設計師與高雄在地獨立服裝品牌IDENTITY STUDIO合作,共同創造出8件服裝作品。 印研中心陳正剛董事長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四所學校單位代表簽署學研合作意向書。印研中心提供 透過每一位設計師獨一無二的風格開展出多元的美感語彙,發掘不同亞洲文化的深度量能,展現了台灣印刷產業在織品服裝領域的卓越能力。「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品牌識別以「Print」、「Design」為設計主軸,取用字首「P」與「D」、加入「輸送紙夾」元素意象,融合為貫穿品牌核心的識別標誌—「印」。標準字以明體為基調,傳遞品牌專業性與卓越價值,並同時定調了本展之於產業既有展覽品牌所對應的品牌高度。 如何符合永續低碳的世界趨勢,是此次展場中一個關鍵重點。 展覽期間將帶來印刷設計交流小聚,邀請業界專家、設計師和印刷愛好者交流經驗洞見;亦透過體驗工作坊,帶領民眾一探印刷用品如何豐富我們的日常風景!高雄市政府市長室李幸娟主任也歡迎大家除了觀賞本次活動,順道在駁二藝術特區感受設計美學及文藝氣息。美好生活的構築擔落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我肩上。「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以專業、創新的姿態展示台灣印刷設計產業實力,描繪永續價值的展新篇章,一同感受台灣印刷設計的影響力!展出日期:10月21日至10月29日展出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B6蓬萊倉庫展覽開放時間:平日10:00-18:00假日10:00-19:00

〔各地風情〕

新疆尉犁:沙海胡楊惹人醉      10月14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沙漠、胡楊、河流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近年來,隨著塔里木河中下游綜合治理,下游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復,呈現出綠進沙退的景象。汪志鵬攝江西仙女湖:金秋魚滿倉10月15日清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網秋捕現場呈現一派魚躍滿倉的壯觀豐收景象。據悉,今年仙女湖秋季捕撈持續近40天,秋捕起網100萬斤左右。採用網眼直徑16釐米的巨網捕魚是仙女湖傳統的捕撈生產方式,以捕大留小為特點,每年盛產的鱅魚、鰱魚、青魚等魚類暢銷大陸市場。趙春亮攝四川南充:第一所大熊貓學院成立近日,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與西華師範大學攜手共建的大陸第一所大熊貓學院在四川南充揭牌成立。大熊貓學院是大陸踐行生態文明思想,高品質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實踐。四川是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和現今分佈中心,肩負著保護好大熊貓的任務和職責。成立大熊貓學院,開啟了四川大熊貓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新征程。南海流沙灣:巨無霸「糧倉」助力向海圖強在南海流沙灣,巨型智能養殖平臺「海威2號」載著約100萬尾、20多萬斤金鯧魚苗「遊牧」深藍。據瞭解,「海威2號」為半潛桁架式漁業智能養殖平臺,長86米、寬32米、高16.5米,養殖水體3萬立方米,單個週期可養魚百萬斤以上。「海威2號」通過搭載太陽能電力系統,可實現綠色能源的自給自足,同時也可實現無人值守和即時遠端監控。劉大偉攝

月光輕撫

(抒情散文)■方華 回鄉。離村還有一截距離時,因夜深路窄,車難入,只得下車徒步。出車門,抬眼一望,滿天星光,一輪明月,不禁心頭一震。哦,月兒月兒,該有多長日子未與你親近了?居住在越來越高、越來越茂密的水泥森林裡,有多少人像我一樣,幾乎忘記了月亮的模樣?我們只顧低頭趕路,追趕生活,有多少人會在匆匆的步履間抬頭望天?又有幾人會坐在燈火闌珊的窗前,把月兒追尋?月色灑在鄉村的大地上,融入了稻穀的醇香、草葉的氣息,沁入肺腑。村莊朦朧、田野綽綽,像一首含蓄的小詩。而腳下的路蜿蜒著,像一行明快的詩句,把我帶入一份清新美好的意境。想起童年的鄉村夜晚。與小夥伴們頭頂繁星,腳踏月光,在無垠的田野上奔跑。捉蟋蟀,罩瑩火蟲,斬泥鰍,下黃鱔籠子……或是坐在門前的月色裡,聽牛郎織女的故事、嫦娥奔月的傳說……城市裡的孩子們,恐只能在這樣優美的詩句裡背誦月色了,而故鄉這個溫馨的詞,在他們的心中,該是月光背後那片看不清的灰影吧?城市的夜晚是不缺少光亮的。日未暮,即華燈齊放;天已明,仍霓虹閃爍。但就在這無數光源的交織中,城市的夜色被污染。清純的月色在燈紅酒綠中失落,清新的月光被摩天的高樓屏蔽。「月色就折疊到大衣裡了」,史蒂文斯的這句話突然冒了出來。感觸有多少美好的時光被我們折疊,收藏在生活的衣櫃裡,被一個個的日子堆壓,以致在匆匆的歲月裡遺忘,褪去了曾經的香馨與鮮豔。古人的一句話竟道出了現代都市人的心境。而此刻,月色正明,故鄉也正在向我走近。落滿衣襟的月光,多像一雙鄉情的手,輕撫我的雙肩,要將我一路的風塵拂去。

思鄉(組詩)

(現代詩歌)■張新貴 五絕.思鄉沃土育新苗,蕊爬枝滿條。紅花千百朵,不負綠撐腰。七絕.思鄉天邊彎月照樓臺,夜寂林深踱步徊。尚見星光偎碎影,心頭意亂夢君來。五律.思鄉身居鬧市旁,心系老家忙。日俏宜收麥,天陰好插秧。良田肥有賜,曲徑險多藏。只要勤研細,前程永向陽。七律.思鄉煙花三月雨無增,水美鄉村紫氣升。字畫繪牆迎墨客,詩文載冊勵新鷹。臨門拜訪謀同道,鬥膽塗鴉掘潛能。借問輕風誰識我,感懷前輩勇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