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

2024時輪金剛嘉察法王灌頂法會報名開跑!

覺囊派主辦單位卯足全勁打造一場宗教界的心靈饗宴。 特派記者 /游宏琦 台中採訪報導 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代表嘉察法王出席並說明法會意義。 宇宙是時間軸與空間象限的交錯融合;人類許多科學家總試圖在其中找到時續前進與回朔的秘密。在科學極致發展的現在,AI人工智慧似乎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夯的唯一顯學。然而在另一個面向,如前台大校長李嗣涔教授、享負盛名的長庚生技楊定一博士就從饒場訊息、量子、訊息場、內在心靈力量去找宇宙的緣起與生命的發展。而在宗教界中,藏傳密續中的「時輪金剛法門」正是研究時間與空間的修持法門。在眾多教派中覺囊派,曾被達賴尊者給予推崇與讚揚;甚至在2019年12月7日達賴尊者於格爾登寺時說出:『若要當今時輪六加型的覺受教授之傳承,只能依賴覺囊派。今天在此看來沒有覺囊方丈。雖說我們批評覺囊派是「說他空者」但要解釋時輪六加行的話,只能依賴覺囊派外,並無其他方法。』而目前在覺囊教派中嘉察法王為時輪金剛傳承持有者,也是教派中在海外弘法位階最高的仁波切,被教派推舉為「攝政」仁波切,因此擁有「嘉察法王」之名銜。此次在台灣的時輪金剛灌頂法會就是由嘉察法王擔任主法,極為難的殊勝! 仁珍千寶仁波切,於海報上簽名表示支持! 主辦單位邀集隸屬四大教派的喇嘛、堪布、仁波切,意表融合與支持。 殊勝時輪金剛灌頂法會 報名開跑!2024年7月30日(二)至8月5日(一)在台灣台北科技大學中正紀念館將舉行覺囊派首場台灣時輪金剛大灌頂。此次活動由中華民國覺囊時輪香巴拉佛學會、社團法人台中市寶光山文化發展協會擔任主辦單位。這個法會,在藏傳佛教四大密續中,是屬於無上密續。為期七天法會活動精彩,有跨宗教大師雲集論壇、時輪綠財神灌頂、時輪孺子七灌、時輪金剛四大灌頂、時輪金剛沙壇城製作及展示、白度母灌頂暨長壽法會及公益音樂會,內容堪稱豐富且充實,猶如一場宗教嘉年華的盛宴。不僅如此,主辦單位更結合道教廟會中常見的小型市集,以不定時提供蔬食美食,讓與會的民眾能身心飽滿。主辦單位於6月20日在台中舉辦開跑記者會,現場邀請藏傳佛教隸屬各大教派在台灣之仁波切、堪布、喇嘛們齊聚一堂,共同振臂發聲為此次法會推薦背書的意味濃厚。關於覺囊嘉察法王轉世、就主辦單位表示;嘉察法王年輕時期、曾是戒律清靜主修時輪金剛的瑜伽士、歷任了金剛上師,也被認證為轉世祖古與住持。確吉囊瓦仁波切(嘉察法王),也是上座聖者巴沽拉(漢文經典亦有翻為「諾距羅」尊者),為十六羅漢之一之化身,同時也是全知篤波巴尊者十四心子之一的覺囊法座堪布「索南桑布」之轉世。6月20日此次記者會嘉察法王仍在海外弘法並未到場,由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擔任此次記者會代表,代替嘉察法王出席。仁珍千寶仁波切表示:「此活動由覺囊法王親自灌頂是相當殊勝的,因為他是時輪金剛之專家,修行人要幫助修行人,僧讚僧才能讓教法得以興盛,在此次宗緣和合之下,不同教派,甚至是道教也共同參與,正是時輪金剛融合精神之本意,對世界和平一定有影響,更有所幫助」。其進一步表示,「時輪續是屬於無二續部,不僅如此,更如同一切密咒續部之王、所有顯密諸乘之頂、八萬四千法門中的頂端如意寶。不僅覺囊主修此傳承以外其它藏傳佛教四大教派格魯、寧瑪、噶舉、薩迦亦皆有時輪金剛傳承,此教法從釋迦摩尼佛無間斷的親自宣說無有間斷的傳承至今。此次法會修持,是不分宗派信仰,皆可以接受的殊勝無上密時輪金剛大灌頂。」寧瑪派朱祖吉美仁波切表示,「這是覺囊首次在台灣舉辦七天的大灌頂法會,內容特別殊勝,不僅有完整的灌頂、儀軌教授,還有難得且殊勝的沙壇城現場有專業喇嘛們共同繪製,此外,尊者達賴喇嘛多次直接推崇覺囊嘉察法王要盡力去利益眾生,並以傳授時輪法教為已任。格魯派格西成來嘉措表示,自己與覺囊嘉察法王是超過20多年的圓滿殊勝善知識,相當推崇法王是位具德的上師,當今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更需要這個殊勝的教法傳承,來為台灣祈福人民安康,再者,法王與台灣有著深厚的因緣,此次活動更能有機會利益台灣人民。」這次記者會另一亮點是,台灣傳統宮廟:以神明降駕乩身為信眾辦事的宮廟宮主,也到場祝賀表示支持並且也是此次灌頂法會的協辦單位之一。寶光宮住持田乃文宮主表示,「未來也將在台灣致力推廣,讓欲修持的弟子可以獲得持續的修持與精進。未來將持續維持這個時輪的灌頂後的學習,由台中佛學會、時輪大灌頂籌備會及台北佛學會,每年跟覺囊嘉察法王在台灣請法,且會維持這個時輪灌頂後的學習,課程內容包括外時輪、內時輪、他時輪及他空見教學、大手印禪修及心性指引等;上課的方式則會結合現代化的資訊科技,同步規劃線上及線下的學習。」記者在會後以私下詢問了仁珍千寶上師,「參加灌頂法會有任何禁忌或是該遵守的嗎?」仁珍千寶仁波切表示:「信守五戒本來就是佛教徒的基本義務。願意持戒修行利益是自己的。若是參加法會後無法遵守各項戒律或是無法按照法本儀軌每天持續修法,那就等於是結個善緣;也是有很大的利益。至於算不算犯戒?這是大問題,因為修法所有的利益都是自己的,看自己的心意來決定。」主辦單位,針對記者這個問題也表示:「嘉察法王有開許大家可以踴躍來參加灌頂結個殊勝法緣,既使無法持續每天修法也是被開許的。」 灌頂法會活動報名方法:Facebook官方臉書搜尋『2024台灣時輪金剛大灌頂法會』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8931897321&mibextid=LQQJ4d有各項法會活動即時訊息,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go/2024kalachakraTWab

讓鳳凰起飛-新住民在台扎根創業有成

特派記者 /游宏琦 高雄專訪 泰國華裔林懿玲,為了學中文隻身飛往北京,並在友人鼓勵下在台灣完成了碩士學位後又飛回泰國。在台灣研讀碩士時所結識的台灣郎,侯伯安,為了延續這段緣份又飛往泰國與其相會。這兩人在一來一往之間,林懿玲最後決定脫下俐落的套裝、辭掉了原本在泰國貿易公司享有的優渥高薪由泰國嫁來台灣成為台灣媳婦。兩夫妻頂著南台灣的特有烈日將彼此的熱情貫注在麵條上。先生侯柏安專注在麵條、麵體的製作;懿玲則四處尋訪醬料醬包的口味,尤其是與麵體口感之間的搭配,光是芝麻醬到底要不要加香油?懿玲笑著說,光如何讓醬汁能夠拌開拌勻就不知道試了幾百次,以致讓自己的體重「搏扶搖而直上」讓自己的身材從美少女變成廣場大媽。終於創立了「添玲玲-永康日曬拌麵」品牌。 百貨公司、超商架上的乾拌麵、快煮即食麵是時下非常流行的全民美食,許多知名藝人也爭相創立品牌或是由網紅為其代言。一個原本在傳統市場擺攤賣麵的攤商如何能夠進入如此競爭的通路市場,甚至創立品牌呢?「添玲玲永康日曬乾拌麵」創始人林懿玲表示:她非常感謝台灣政府,台灣政府不但提供貸款機會讓他取得資金100萬元,並且有專業顧問提供免費諮詢,讓他知道何運用產品優勢(日曬Q彈、久煮不爛、獨特醬香包)讓原本的小麵攤生意轉型、提升成為一個行銷通路上的「品牌」。她的永海貿易公司取得了勞動部發展署的鳳凰創業貸款,她先生的萬鴻製麵廠也同時取得了經發局的青年創業貸款100萬,讓麵條的生產可以有效控制品質並且量產。林懿玲,就是透過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輔導計畫的顧問輔導,加上他個人的特質,過人的勇氣與毅力,以及產品本身的優異品質,能夠上架百貨公司及各大賣場通路,她也將在台灣做的麵條、水餃皮外銷到澳洲、泰國、南美洲等地,更將台式的日曬乾拌麵結合經典的泰式酸辣蝦湯、泰式綠咖哩口味,一舉回銷泰國市場,她說能讓遠在泰國的家人與朋友都能品嘗到台灣日曬麵的Q彈好滋味是她非常開心的一個人生成就!迎向新未來,創業夢想由這裡開始在台灣有許多新住民朋友們,對於創業都有著無限的夢想與憧憬,政府為了鼓勵並支持新住民朋友投身創業、在台生活過得更好,特別舉辦「新住民創業資源宣講說明會」,提供專業協助,實現創業夢!高雄市菁英飛雁創業育成協會理事長林玟君表示:「目前有三項貸款方案非常適合新住民;「微型創業鳳凰貸款」,適合有著小額啟動資金需求的新住民,透過鳳凰貸款計劃,以小額貸款方案,快速取的資金讓創業之路一開始的啟動更加輕鬆。「青年創業貸款」:是政府將給予新住民在台配偶,以最優惠的利率與較高的貸款額度,可助新住民夫妻一臂之力,一起追逐夢想。「高雄市政府中小企業商業貸款及策略性貸款」:政府的支持不僅僅止於創業初期,更有針對中小企業的特殊貸款方案,是在創業後的中後期,以資金幫助提升競爭力讓企業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林玟君理事長表示這次接受政府部門委託開辦的專業講座,活動中特別安排了專業講師,讓參加者一次全面了解創業所需的各項資源,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資源在市場中站穩腳步。這次的活動更是邀請了實際取得鳳凰創業貸款創立了「添玲玲日曬拌麵」品牌的創始人林懿玲女老闆為大家做經驗分享。實屬難得! 【活動資訊】活動日期及時間:上午場113年8月17日9時~12時下午場113年8月17日14時~17時活動地點:地址高雄市新興區中正三路36號-高雄市新住民會館(3樓教室)【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HmfWfAJQCFnwebWd7若不會使用電腦的新住民可以來電報名:陳小姐0928-772523【注意】因為場地限制所以名額有限,報名採先到先得以確保您的座位。【主辦單位名稱】指導單位: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勞工局承辦單位:高雄市菁英飛雁創業育成協會

直擊“三丈三超級宣紙”抄制 感受非遺魅力

人民網涇縣 (記者 苗子健),在“中國宣紙之鄉”安徽涇縣,“三丈三超級宣紙”再次啟動抄制。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整個抄制過程需要撈紙及輔助工52人、晒紙工20人、檢紙工4人配合完成,成品紙尺寸達11米×3.3米,是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手工、二帘水的“三丈三超級宣紙”。主要用於創作巨幅書畫藝術作品。據介紹,一張宣紙從原料到成品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宣紙生產要經過一百零八道工序,這些工序基本仍靠人工。中國宣紙制作技藝2009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入選理由中,明確講到“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書法、繪畫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載體,至今仍不能為機制紙所替代”。 點此觀看相關影片

御書房

街角巷弄中一處讓時間靜止的人文藝術空間在動盪不安的人事變遷中悄然走過了四十年 蔬食專欄主筆/游宏琦 專訪撰稿 在御書房可以一次品嘗兩種味道:一個是寧靜,另一種味道是舒服一幅畫、一杯茶、桌上的一盞燈;綠蔭、山澗、流水、清泉、隔著玻璃與室內雅致空間以光影交錯呼應。走進御書坊,仿佛駕著小船穿越時空進入了另一個世外桃源。若問我這裡有什麼吸引人?應該這麼說:「人人都渴望找到那心靈中的桃花源」。而御書房,永遠留著一處靜謐的角落,讓人在此可以享有那屬於心靈的寧靜片刻。腦袋中有許多深層的記憶;其中一個就是舌尖上的味道,這味道因為連結了情感所以倍感深刻兒時記憶有媽媽的味道;逢年過節有家鄉的味道;故人具雞黍把酒話桑麻;是友誼、是承諾、是至交情義的味道。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感傷、是離情依依的味道。吃飯是味覺的饗宴,跟三五好友坐下來一起吃飯更是情感的交流。但是,您是否也跟我一樣,偶爾也想要一個人靜靜地吃飯,就自己一個人?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想法……我會推薦您來,御書房。 這裡有火鍋熱湯、有藥膳、有茴香水餃、有堅果醬拌麵;有熬煮兩天的雲渡野橘茶(台灣本土酸橘)、還有取自台灣山間的野生金桔;有莊園級咖啡可以佐鬆餅,也有普洱茶與手作綠豆糕。這裡還有滿牆的畫作供你發呆,走道上牆邊一隅還有一個籤筒,每一首籤詩或是竹簡上的隻字片語。沒有對不對、好不好、準不準,因為你可以恣意放下,再抽下一支。如果有共鳴,你也可以拿起筆,在一旁的扎記簿中寫下你的心得與他人分享。走到窗邊你會看到庭園造景中,有一尊石雕佛像(廖俊傑老師的陶藝作品,說法佛像),他不會開口,但你似乎知道他想告訴你一些什麼?如果還沒有答案,你可以……先回到你的座位上繼續享用你的美食。或許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弘一大師,李叔同;贈友人詩:「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在享受寧靜的當下……或許,弘一大師在詩中的豁達與洞見,會猶如一道午後暖陽照進你的心扉。一道好的餐飲除了飽足其身,更能夠讓味覺連結情感而閱讀,是打開心扉讓自己心靈得到滋養療癒的良方閱讀不只是打開書本翻開簡冊,能夠打開心扉,讀懂刻劃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每一道印痕,這才是「書房」二字的意趣與真諦!在這個空間中,MENU 菜單上的餐點有價格,舒服、自在、安靜的獨處;在御書房卻是免費的。今天就讓我們在一個充滿人文情懷與的御書房與創辦人 簡秀芽 女士來聊聊關於吃這件事;還有這四十年來在書坊中發生過那些令人感動的回憶與故事。一身素雅恬靜的簡秀芽女士,問筆者喜歡喝什麼茶?她一邊問、一邊說這裡有一泡:「簡嘉文茶師親手製作的白茶,我個人很喜歡簡嘉文作的茶,也很欣賞他對待茶的態度。產量少。每年我只能排到一斤茶。」筆者問:四十年前的簡姐,您是如何開始經營這麼一個茶餐廳,一個這樣的藝術展演空間?這家店與高雄市藝文界的發展近代史幾乎劃上等號,您是如何的規劃與策展?」四十年來,整個台灣、高雄、及您所在的重要景點指標,「高雄市文化中心」,還有緊鄰御書房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都有了許多許多的變動,對你經營這家複合式餐飲藝術中心有沒有什麼影響?「你為什麼會將這家餐廳整個改變轉成為蔬食,由葷轉素?今天您會推薦哪一道主餐給我呢?為什麼?」秀芽姐回答:謝謝你讓我重新回到四十年前,開這家店時我32歲;在當時,還沒有這種複合式的明亮空間,只有室內光線偏暗,著鳳仙裝掛燈籠的傳統茶館。會想開一個空間,是藝廊也是生活休憩空間,是自己的興趣,也是工作,兼及社會服務。 剛開幕時,就知道自己的價值觀並不是為了單一的營利目的,有些自己想要做的想法卻還不夠清楚。一位高中同學來找我,和他聊起自己的一些想法時,他直接的批斷:哎呀!你要做生意就做生意,幹嘛還要唱高調?!另外一個印象深刻的事是,一位師大老教授,進到店裡坐定後,找老闆。當我出現和他招呼,立即挨罵「你這裡不中不西,有中國風有日式風也有現代感,你賣茶也賣咖啡,四不像......。」想當時,還不夠清楚的我,竟脆弱的急哭了!(不知怎麼說明自己的想法)。似乎心中有種篤定的力量,做著自己想做的,尚未有別人做過的,需要做的事。也一心只想做好現在,不是為了明天!儘管現在。也沒有料到,御書房開完三個月,立即有人來找設計師去開了同音不同字的店(砡書房)當時還造成不少困擾。有不少人約了相聚卻因所在混淆而等不到人。隨後的一兩三年,高雄市一窩蜂的流行類似的茶館,不下於20家百坪茶藝館,甚至來量我設計的燒水爐座和拍招牌回去仿造。你來採訪,剛好是書房滿40歲。回顧自己從以前到現在,似乎都沒有改變過,把事情做好!做利益土地與人和自己的事情,透過一個空間我能做什麼?一個平台從自己和生活空間開始吧!微微小小而持續。經常在心中或腦子裡(是腦還是心,也分不清楚)出現兩個畫面:一個是眼前有一條清晰路,只看到路,看不到盡頭;一個是從山上流下來的小溪,潺潺流經所遇的大小石頭或枯木枝葉,激起水花或漩渦,隨即前行,相遇不停留,無心而長流,依自然的法則,流向大海。變化是自然法則,不變是心的原則,以不變應萬變是我的態度。讓我自己保持快樂的其中一個特質是心的平衡。 台灣在2003年經歷SARS風暴後,店裡的生意大落,以前常客滿,忽然變得很清淡,幾乎人人惶恐。當時我的想法是,拿之前賺的錢來養現在的賠錢狀況,只要能讓書房處著,活著。因為我知道,這樣的空間在城市裡有存在必要。城市的變化太快,許多的記憶往往被迫切斷,保養一個可以讓人串起記憶的地方,讓人在城市裡也可以像在自然界般的放鬆。也發現大家在御書房特別容易打開心門,談心變得容易。有好幾次,朋友在離開書房時跟我說:「你要繼續開著喔!以後我還要帶我太太和小孩來。」也有一回,一位常客跟我說:「以前我國中的時候,我媽媽帶我來,現在我帶我國中的小孩來,希望以後他也能帶他國中的小孩來。」在御書房,生命與生活的故事特別多,説一個我很感動的故事:曾經在這個後園(以前是長又深的空間,這一區稱後園)有兩位男士,每天來喝茶下棋,大約五十歲上下吧!每天不間斷的午後悠閒畫面,看起來健康美好。後來,他們不再出現了。有一天,店長跟我說:「我今天在街上遇到那兩位常客之中的一位,我問他最近怎麼沒來了?」他說:「那半年是我在你們店陪伴好朋友度過他最後的歲月。如今他走了!我也不想去了!」聽完,我回顧他們每天下午在書房的畫面,美麗又感動。另一個故事是在2020年整修期間,我收到了一封長信。告訴我她經過原來和平路的御書房時看不到招牌,大門前廊滿地落葉。她心中一驚御書房怎麼了?回頭去看我們門口貼的告示,知道只是在整修,整修後大門從林泉街進入。信中告訴我,在她小時候,媽媽常帶她來御書房看藝術動畫,有很多她成長的記憶,和媽媽一起相處的回憶。後來她北上去唸書,和媽媽通電話時說:「下次回高雄換我帶你去御書房喔!」沒有料到,後來接到的一通電話卻是永遠不能和母親來御書房的消息。他文筆很好,信中描寫搭了13小時的飛機,擁抱到卻是母親已冰冷的身軀......。因此,她再也無法踏入御書房了!但是,但是,當她知道御書房差點失去卻又會再開門時,心中已準備好再次踏進御書房。我看了信,非常感動,立即回訊息給她,表達她若有來,是否能告知我,讓我招待她嗎?書房開門後不久,她真的來了!帶著她的先生和小孩,和我分享事情發生的過程,以及她是怎麼用書寫來療傷。當他告訴我所發生過的事情,我已不忍安慰!覺得太痛了!心中很感謝她的分享,也知道她靠書寫走過來了!此後,每當心中升起她時,總會祝福著她和他的家人。如你所見,這是一個生活藝術空間,也是藝術家、創作者與大家交流的書房與客廳更承載了許多人的記憶與感情。這一路上有許多人,常常在不經意間透過各種方式讓我聽見了他們的故事;這也讓我訝異,原來御書房在自然的運作下竟然也成為他們生命中一個重要的角落、一個心靈綠洲。因此在理想與市場之間,我取得一個平衡就是縮小規模,但讓他與許多美好的記憶繼續存在。 《關於御書房的蔬食餐點》秀芽姐表示:從小在山裡長大,對我的影響也很大,自然而然我所在乎的是本質。飲食又是養生最基本的元素,每天的累積形成我們現在的樣子。因此,不管從前的葷素或現在的蔬食,我皆跟著自己的成長來更新書房的食物,將自己最新的學習,提供給書房的朋友,而自己不想接觸的食物,也不會在書房出現,想給來到書房這空間的朋友「對」的飲食。2020年新冠疫情前的御書房空間較大,約是目前的四倍。葷食還是大部份人的選擇,大約五分之四吧!僅管因為自己隨著內觀禪修,自然的想多吃蔬食,數度有意全面更改為蔬食,最後,我仍是向現實低頭。說到這裡,順提另一位常客楊老師的故事,在前期書房還是葷食時,她便是支持我們的常客。當我升起要葷轉素的時候,第一個想到她每天都吃蒸魚餐,如果我真的轉型,她怎麼辦?於是去問她,沒有想到她立刻以非常篤定的態度回應我:簡姊!沒有問題的,你不管怎麼做我都支持你!直到現在,我都還記得她說話時候堅定的表情。果真,2021年末,御書房轉成蔬食了!楊老師也一樣每天報到,每一樣菜都試過之後,現在的她每天吃麻油猴頭菇餐。過去每日蒸魚,如今每日菇食,她好像是御書房的一股定力,每日餐後發呆或靜靜地坐著,支持著我們,讓大家與御書房都能增長福慧。你剛剛問我推薦哪一道餐?【慢慢燉苦瓜】是用傳統古法醃製的梅乾菜入味加上慢火熬燉,苦瓜會轉為甘甜,糙米拌著梅干菜的醬汁,既開胃又下飯……。筆者我一點都沒有遵照簡姐的建議與指示,貪心的又點了茴香水餃與柴燒蘿蔔糕烤蔬菜,我連晚餐的份都一次點足!因為,我希望能夠繼續一邊吃綠色餐食一邊聽簡姐繼續細說,關於御書房;不!應該說,是關於高雄文化中心這一方土地上,那宛如暗夜中,璀璨星辰照耀人心的溫暖故事。

「梅門」

蔬食專欄主筆/游宏琦 專訪撰稿 「梅門」,是蔬食餐廳?是茶館?都是!都不是!整體氛圍倒像是都市叢林中一處靜慮深謐的禪林花園;在梅門餐飲裡的工作人員行儀猶如道場中的現代修士。將老祖宗傳承千年智慧融入於飲食,讓食物如太極五行在體內運轉生化:用環境空間打開顧客的眼耳鼻舌身,用水火坎離定位讓心意周遊於六虛。李鳳山師父,在台灣創立了梅門一炁養身氣功,功法淵源於中國古老的太極拳法;其中更融合了我中華數千年來淵遠流長的道家養生心法與儒家;孝親、尊師,利他、好禮、行仁、禮運大同的哲學思想。文化即生活、言教不如身教,經典上的文字在梅門毫無違和的如: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瀝瀝現前,舒展出古德芬芳。當筆者走出,坐落於台北市延平南路87號B1的,「梅門防空洞」,再看到廣場對面與梅門「防空洞」餐廳咫尺相望的「中山堂」,我不禁潸然淚下……一股民族情懷的悸動驟然湧上:「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按: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行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51年的台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目前成為展演空間及設置藝廊與咖啡館,歷史意義已漸漸淡漠】綜觀梅門,李鳳山師父令人讚佩的是李鳳山師父化繁為簡,以極其簡單的平甩功,傳習於一般大眾,讓大眾在十五分鐘內就能學會甩手,也因為如此在台灣及海內外有數以萬計的人因為平甩功而受益,「平甩功」真實體現了大道至簡的奧義。除了透過練功禪武合一,李師父進一步將養身與日常飲食文化互相結合,接連創立了「梅門防空洞」、「梅門六調通」、「梅門食踐堂」用最親民的方式引人入勝,接觸蔬食。梅門在北京第一家合作的餐廳,「熊抱大地蔬食館」也於2023年正式開業。 梅門的素食養生餐廚,緣起一碗蕃茄豆腐湯梅門餐飲的文化教育志工組長也是武術教練,陳俊穎師兄表示:「練功不只是肢體動作更是身與心的高度協調。而吃進身體的食物是否能夠在體內生化成為滋補的能量?食補得當等於是療癒身心的大藥。食在梅門,就是依循中國老祖宗藥食同源的理念與智慧並佐理於中醫藥養生,講究互補與和諧作為根據。而每一位在梅門的廚師都要先從熬煮一碗番茄湯開始。」禪武不二 禪廚不二 禪茶不二既然梅門的番茄湯番茄(一番鬥腐湯麵)是入門是經典是餐廚工夫的起手式那我一定得來好好嚐嚐,並且親自會一會梅門蔬食餐飲的主廚,有廚房裡的太極張三丰稱號的這位,溫光辰主廚。 溫光辰主廚檔案:2002年6/6日開始接觸梅門練功2005年2/28正式加入梅門全職人員2007年從廚房人員正式升任廚師一職2012年習武十年後從學員升任成為正式教練梅門成人太極拳教練梅門兒童武學教練梅門主廚梅門茶人,喝茶 泡茶 製茶 種茶梅門氣功老師梅門餐飲聯盟總監2023身負重任進駐北京,擔任,「熊抱大地」餐廳總廚 功夫主廚,溫主廚表示:梅門的每一位廚師都要習武都要練功,為什麼李師父強調每位廚師都要練功?因為切菜的刀工要有手勁,動作要快、要專注,這是功夫。廚房的各種燉煮、烹調講究的是火侯,要有耐心,這是功夫。在練功房甩手,氣要長、心要平、呼吸要勻;這些練習主要是練一個心境。要先有一個不燥不熱的心,才能為客人烹調出能化能養的食物!洗菜、切菜、烹煮、炒菜、收鍋、洗碗……這些動作熟能生巧其實沒什麼了不起。我的母親曾經胰臟發炎,導致新陳代謝出很大問題,病情非常嚴重,完全沒有胃口,也無法順利進食。古老的養生藥膳有一句話:「千滾豆、萬滾肉」意思是食物必須完全熟透,軟爛。要讓它變成小分子讓生病的人進食時,胃腸能夠沒有負擔並能夠化養滋補身體。廚師的真正的修練就是在此,烹飪食物的奧義也是在此。我將古法烹調的食物一口一口送進母親嘴裡,我的母親就是在這樣的調理下慢慢恢復健康。【一番鬥腐湯麵】食材簡單卻是飪養之道的經典番茄裡有茄紅素,好處多多,如抗氧化、保護心血管......等,攝取茄紅素,關鍵在於茄紅素屬於脂溶性,需用油燉煮,才能讓人體吸收。至於在口感上,食材挑選台灣最古早的番茄品種-黑柿番茄,味道較一般番茄濃厚、番茄與豆腐皆切成微口可食的大小,如此便容易烹調入味,豆腐選用非基因改造,要先控制火侯炒出豆的香味,要不斷翻炒又不能過焦不能讓豆子變老。再跟番茄一起熬煮4小時以上,將其茄紅素完全釋放出來。 色香味化養,其中化與養就要透過刀工與火候,讓人體易於吸收。取名為「鬥腐湯」就是要讓人吃了補充足夠氣力可以繼續奮鬥!老實說,因為筆者看多了種種繁複的食材或是各式異國創意料理,一開始聽到番茄豆腐湯麵,心裏真是沒有太多的期待。但是當筆者吃下了這一碗湯麵後,甚感訝異!湯體非常濃郁,麵條卻完全沒有下水後糊爛的現象,條條分明還帶著嚼勁,表示下麵條的時機掌握得恰到好處。吃了有滿足的飽足感,但是卻不覺得脹,肚子非常舒服;喝完最後一口湯,也不覺得鹹膩。嘴頰反而會回甘生津。完全沒有出現,一般食客,喝完湯吃完麵總會習慣性地抓起旁邊水杯,再喝兩口水解渴的習慣。功夫廚師,溫主廚這一碗麵著實令我感到驚豔,讓我見證了原來刀功與火候的掌握可以令簡單的食材呈現出化養生津的美味。 爽口養身的【清宮涼麵】筆者光聽這名就覺得有趣,且聽功夫廚師溫主廚說故事:「歷史記載皇帝用繕,遵循著天地運行之氣,以四季當令食材,達到養生的效果。話說清朝時期,炎炎夏日暑氣特別強,皇室成員們個個昏沉,食不下嚥。有位御廚大臣是養生素食專家,為此,調製了一道素麵,把麵煮熟後用冷水沖涼,搭配三種蔬菜,切成細絲,擺成一道美味可觀的佳餚,敬呈皇上。皇帝吃完胃口大開,稱讚不已,從此,清宮涼麵就成為宮廷的必備料理,後來經由在宮庭中的大學士口中漸漸流傳開來。涼麵搭配五種顏色,選用小黃瓜、紅蘿蔔絲、黑木耳、銀芽及豆干絲等五色菜蔬,賞心悅目。淋上道地獨家調配的醤汁:芝麻醬、花椒醬油、陳醋,美味可口,成為梅門的招牌菜之一。」一道好吃的涼麵,有人說首重醬汁,我問溫師父是這樣嗎?溫主廚,面無表情冷冷地說,「游記者,難道你沒有吃出來每一個配色的蔬菜與麵條交錯在口中呈現的豐富層次與口感嗎?」這時候的溫主廚像極了周星馳電影中的食神;提醒我,「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原本我是大口大口地把麵條「塞進」口中,當我放慢速度一口一口將麵條拌著五色蔬菜「送進」口中時……好吧,我也用電影畫面來形容;「就像很多五彩星星,頓時出現眼前!」【清宮涼麵】,纖纖爽脆,彈牙不黏牙。有著花椒香氣的淡醬油左上陳醋緩緩淋在五色蔬菜上,而麵體裹上芝麻醬,拌著這些五行蔬菜讓整個味覺變得非常有層次。我突然明白,原來「梅門防空洞」另一個意義是希望讓客人在這個環境中,好好靜下來,讓自己好好地享用一頓飯。防空洞不是填飽肚子而已是讓自己稍事休息。讓自己的身體充電,享受那個當下,讓心與自己的身體,重新連結。防空洞的空間布置也甚有巧思;在一樓您會以為是一個展演空間,菜單的位置,遠不及各種文化藝術海報的醒目,進入後一步步走下了樓梯,一階一階的樓梯讓人將心一步步沉澱下來,轉角處是一個兒童甩手的銅雕,意味著進入防空洞將轉換回歸到那本有的赤子之心。武術教練兼梅門主廚,溫大廚說:「很好,游記者我們可以往下一個地點,梅門六條通前進了。我們到六條通品茗、喝茶,哪裡有豐富的茶點。」我莞爾一笑,心想:「我是個來踩點採訪的記者啊,但在溫主廚面前,怎麼像是來此考試?」對於【廚禪不二】的防空洞已經有所意會,所以準備到下一關。而待會的茶點就是我考試過關的禮物與獎賞。 梅門六調通中國人的飲食文化離不開茶,許多的傳統美德與情感也兼容含蓄在那-一杯雙手奉上的清茶中。梅門六調通的店長藍謹逢師姐,行禮如儀的站在樓梯引導,梅門總是有著一面牆,映照著幾個字;「尊師重道  傳承文化…..成就大同。」可以想見李鳳山師父希望透過這光,也將這文字印燙進每個顧客的心。六調通,眼耳鼻舌身意;是為六識。簡單的說,透過這個空間的飲食茶點,能夠調和身心。在梅門吃蔬食,是讓自己身體與食物重新建立一種新關係;在梅門喝茶,是讓人與這片土地、環境、與天地重新找回連結。 從一位年輕的茶師養成來看這一杯茶與茶點易安,今天我們的茶師。說到泡茶的動作其實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這個單眼皮,滿滿中國風的女孩在舉手投足間除了清麗典雅,隱約還透出一股英氣;原來這位27歲的茶師,從八歲就跟著李鳳山師父習武。一路走來,目前已經是一名在師父見證下合格的兒童武術教練。在茶道的資歷,從種茶、採茶、室內萎凋、室外萎凋、甩茶、大浪、手工揉捻、翻炒,龍眼木的碳焙;每一個過程茶師都必須親自參與學習。易安說,茶師要真的懂茶,這個「茶」等於「察」,我親自採過茶,我知道每一個過程與細節,真實體察了茶園中的風雨天氣,體察了茶葉在翻炒及甩過後茶青的變化,我自然能聞出茶葉香氣在細微處有哪裡不同;我沖茶時,溫度的控制靠的就不是溫度計而是我的體感與嗅覺。我當過茶農我對這杯茶自然充滿敬意!來,游大哥請喝茶,各位座上賓請喝茶……。端起,易安茶師恭敬遞來的這一杯茶,這時候似乎再多的語言,都已是多餘。 【梅門餐館資料】:梅門防空洞店址:台北市延平南路87號B1訂位專線:(02) 2389-7788 梅門六調通 店址:台北市林森北路107巷69號1F訂位專線:02-2563-3838梅門食踐堂(全素 Vegan)店址 : BELLAVITA 寶麗廣場百貨 地下2樓 美食廣場 (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8號B2)訂位專線: (02) 8729-2734北京.熊抱大地蔬食館店址:北京市通州區觀音庵南街4號院2號樓108號門店用餐聯繫電話:182103681177營運助手:1368153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