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

兩岸「小廚」以美食為媒共促新交流

〔本報特約記者 陳文韜報導〕這一邊的蛤仔煎出自雲南的「大廚」葉老師之手,賣相出色、口感紮實;而另一頭由台灣美女主播伊庭烹製的蛤仔煎更是讓人品嘗後,仿佛置身於台灣夜市街頭……23日下午,中國台灣網「融融小廚」直播間迎來特別來賓,來自兩岸的「小廚」大顯身手,挑戰台灣著名小吃蚵仔煎,為兩岸網友帶來一場直播「盛宴」。當天,廣州台灣青年之家會長鄭明嘉一行來到中國台灣網參訪交流。交流期間,廣州台灣青年之家秘書長鄭伊庭作為特別來賓參與到「融融小廚」直播中,親手製作台灣特色美食,與大陸嘉賓共同切磋廚藝。「我平時也有在做直播,但在直播中展示廚藝還是第一次,感覺還蠻有趣的。兩岸同胞通過廚藝進行交流,不但能展現當地特色的美食,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鄭伊庭直言,直播也是目前兩岸年輕人特別追捧的一種展現自我的方式,通過直播,兩岸青年能夠增進瞭解、彼此交流。鄭明嘉表示,大陸直播行業發展迅速,兩岸在直播領域有很大合作空間。他呼籲廣大台灣青年擁抱大陸廣闊的市場,特別是在直播領域融合發展,「台灣青年努力跨海築夢,大陸直播平臺等你來!」

兩岸書畫家福建福鼎揮毫潑墨

〔本報特約記者 孫奮華報導〕23日下午,以「加強鼎台文化交流,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的兩岸書畫現場交流會,在福建福鼎市太姥書畫院舉行。福鼎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林乃平,寧德市委台港澳辦四級調研員黃積旺參加活動。活動現場,兩岸和平使者、台灣追墨藝術家李民欽現場創作「兩岸一家親 五福到福鼎」、「峽斷兩岸淚已盡,萬裡江山萬裡情」等追墨藝術作品,福鼎書畫家們攜手創作「習習清風至,兩岸溢茶香」等書畫作品相贈。「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給予兩岸書畫家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是書畫藝術的源泉。」李民欽稱,希望以後有更多機會與大陸的書畫家切磋技藝、增進友誼,共同交流中華優秀書畫藝術,傳承和發揚好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黃積旺表示,此次書畫藝術交流活動在兩岸藝術家之間搭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希望通過活動展現兩岸共榮的美好願景。

第五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在四川鹽亭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楊勇報導〕北祭中華之父黃帝,南祭華夏之母嫘祖。3月22日,農曆二月初十,相傳是黃帝元妃——嫘祖的誕辰日,當天,以「拜謁華夏之母,尋根絲綢之源」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動,在嫘祖文化發祥地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舉行,兩岸嘉賓、專家學者、文化藝術界、工商業界代表以及當地群眾上千人參加。嫘祖,是兩岸中華兒女、海內外炎黃子孫共同的祖先,她「創蠶絲、興嫁娶、尚禮儀,化干戈、輔帝政」的故事在兩岸經久流傳。「近年來,以嫘祖文化為紐帶,推動川台人文交流持續熱絡,搭建起兩岸交流互鑒、合作發展的平臺,構築起同胞心手相牽、守望相助的共同精神家園,有力促進了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融合發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袁明介紹,四川前景廣闊,機遇無限,吸引了一大批台灣同胞來川集聚發展,截至去年,四川省累計台資企業已達2433家。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台胞也來到四川,開創出了一方方美麗新天地。同日,台灣彰化縣鹿港鎮龍山寺廣場也在舉行盛大的祭祀嫘祖活動。通過視頻傳訊,鹽亭活動現場與島內200多位基層民眾進行了線上交流,相互分享活動盛況,共同傳承優良傳統、弘揚中華文化。「通過這個隆重的儀式,讓我感受到兩岸同胞對傳承嫘祖文化的重視。」首獲四川省「三八紅旗手」榮譽的台灣同胞、成都鈞喬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淑美說,希望活動能持續舉辦,增進瞭解,加強兩岸民間交流。

多良車站壁畫金龍今「點睛」 庇護居民遊客

[本報綜合報導]台東太麻里鄉多良火車站被譽為「如神隱少女場景般的海上車站」,24日上午10時擋土牆壁畫揭幕,由鄉長王重仁鄉長為台東女中彩繪創作的金龍「點睛」,賦予靈魂,彷彿神隱少女動畫裡的角色白龍,庇護在地居民及參訪遊客。王重仁說,這次擋土牆的壁畫,由國立台東女中老師康毓庭提出「以藝術之名-傳愛行動實踐計劃」,與鄉公所及部落共同商議後,挑選出最切合在地文化之意象,率領美術班學生花了6天繪製而成,而其中的金龍,即是多良瀧部落​​象徵吉祥、守護之意。至於「騰雲祥龍」一說由來,當地部落傳說中,一條受傷的祥龍飛到當地查拉密部落上方,不小心掉落在部落的水源之地;祥龍為重回大海衝破池塘,造成部落的農耕地、小米田被淹沒,查拉密部落也因此向上遷徙,壁畫中的祥龍由來即是據此傳說繪製。此外,另有一說,從部落眺望太平洋,因洋流屬性,彷彿真有一條龍盤踞在太平洋之中,因此「查拉密部落」又稱「瀧部落」。

醫療業務壓力大 旗津醫院辦理培訓增進志工軟實力

溝通是日常生活相當重要的一門課題,在壓力極大的醫療場所更需要做好溝通,旗津醫院為了幫志工提升溝通能力,日前特別邀請嘉義中正大學兼任講師林妙香,為醫院志工們提供一場精采的「正向情緒溝通」講座,讓醫院志工笑開懷同時,增進同理心與溝通軟實力。講師林妙香引用美國教育家L. 羅恩 賀伯特的溝通資料,以生活化的用語及代入感十足的模擬情境,讓志工輕鬆掌握溝通技巧。志工分享,生活中到處都需要溝通,不只工作,長期相處卻容易疏忽關懷的家人更需要溝通。課程精彩,院長及主任跟著志工一同互動學習。院長蔡忠榮表示,這是相當受用的一堂課程,講師的演講風格不僅可以更有效於生活中的運用外,更透過把溝通模式融入生活情境以及各式各樣的人際互動,這讓志工馬上能夠連結到服務的經驗。旗津社會福利中心卓春嫻主任表示,感謝講師遠從嘉義而來,為旗津注入新資源,相信志工們今日獲得這麼實用的資料後,未來必能運用於志願服務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