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資訊

懂得捨棄是種理性美

(人生感悟)■ 聖鷹上騰 沒有人能通過外表來肯定你的優秀,真正的優秀是那種內在的理性美。所以,你既要保持整潔優雅的外表,也要修煉一顆美麗的心靈,陶冶出一份淡然理性的情操,這是你做人最起碼的本質。懂得捨棄是種理性美,知道一個人虛偽沒有必要去揭穿,抵觸一個人沒有必要去諷刺。人生,總有看不順眼的人,就像別人看不慣我們一樣。人的理性不是年齡,而是懂得捨棄,學會圓潤,在得與失之間掌握平衡。有些傷痛藏在心中,不是不想說,而是明白說與不說都沒有區別。那些苦衷,只是自己懂得去慢慢的修復。懂得捨棄是種理性美,成敗得失,聚合離散,都是一種磨練。每個人對待人生的觀點不同,每個人所在的角度不同,各有各自的理念和價值。不過分地要求別人,不盲目的要求自己,保持隨和,做到真誠,對別人要寬容,對自己要嚴格,人生中的蜿蜒曲折,都是在歷練成長,看淡一切,心情就會愉悅,生活才能充滿色彩。懂得捨棄是種理性美,心是一朵花,芬芳只有靠自己去綻放。人生活著不是單純的依靠身體,而是擁有一顆舒暢的心。許多時候,有個好的心情,你才會更加快樂。心是一朵花,靠自己去澆灌,靠自己去滋潤。如果你有一顆寬容的心,有一顆正直的心,有一顆充滿洋溢的心,你就會開出嬌豔的花朵,就會彌漫飄香的芬芳。胸懷決定氣魄,境界決定高低。有寬廣的心胸,容納的快樂多了,煩惱自然就少了,容納的舒暢多了,憂愁自然就少了。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就是修心,有一顆坦然理性的心,幸福無處不在。心情愉悅,則時光美好。追逐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順其自然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旅途,順理成章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智慧,淡泊寧靜是一種優雅的生活姿態。遇事不慌亂,保持一顆淡然的心,無論人生如何起伏跌宕,守住心中絢麗的花朵,快樂相伴。風雨人生,關鍵是心態。人生因理性而從容,因從容而高雅。淡然于心,穿梭於紅塵。雲淡飄悠閒,水淡滋萬物。世俗之事,眾說紛紜,是非對錯,各持己見。若總是想要事事求滿意,反而會陷入斤斤計較的沼澤,越陷越深。只要凡事無愧於心,在得失之間不耿耿於懷,小事面前展現一種風格,既落得清閒又感到快樂。人生不要在於眼前,而在於開闊自己的視野。一些得到的不一定會長久,懂得捨棄,才是一種理性之美。讓心靈在天空中學會飛翔,讓身體在痛苦中學會微笑,用一份淡然編織溫馨快樂的人生。

誰是旺來財神早知道 (外一首)

(詩歌) ■ 謝明輝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執行長、中國國民黨公教警消委員會副主委、全國公教軍警消聯合總會副總會長、全國公共政策學會常務理事、孫文南院理事 三月的春風來敲門,告知旺來財神不報到,臺灣農民全亂了套。綠媒政要,罵中國禁止進口太霸道,中央忙裡忙外轉內銷。名嘴提議更離譜,建議全民分配全吃了。一天十八公斤,升鬥小民吃不消。吃壞肚子血糖高,全民健保淘腰包。就是沒人要檢討,為何財神往外逃?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人愛財神是正常,人棄財神是反常。貪財怕死愛當官人性,違反人性叫稀有動物。以前的財神叫美國,現在的財神叫中國。美國開動印鈔機,中國製造印鈔機。美國開動中國製造,美金滔滔大江東去,人民幣不盡長江滾滾來。親美抗中財神跑,仇中反中財神跳。兩岸共識缺不少,九二共識少不了。九二共識到,財神來報到。誰是旺來財神早知道。

一切變化都是生命對我們的要求

(抒情散文)■ 聞泣 好像太陽下擁有一堆夢,卻需要我的雙手在泥土拋出希望。往來在筆尖寫在紙上,不論多少年,甚至於一輩子,我的故事永遠都壓不穿一張紙。或許是這麼多年我積攢多了惆悵,回頭看歲月都是帶著傷的。我用真心所走過的每一步,都把真心走的剩下了余溫,溫存裡還有的情深,感動不了別人,我卻被往事感動著。回想那一抹憂傷,都被歲月遺失成平常,可我還是不會運用平常心去看待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事,就如我想要遺忘的那些事,這麼多年還是沒法遺忘。漸漸的回憶,淡淡的痛,被淺淺的緣分刻劃了深深的痕。歷經風雨擦拭心鏡,人生猶如風過境,我愛上的那人她在我心中,而她又活在我的故事裡。繞不過的回憶,懷念不忘的她,在腳步即將要走散的時候,在揮手說再見的那一刻,這種感覺都像是在我的心情上狠狠刮了一刀,靈魂無肉,卻比斷了手指還要疼。我跟隨希望前行,就像是個被心願牽扯的紙鳶。跟隨時代的搖晃,我也嘗試做過太多改變,望著那些拾不起的遺憾,我的心情也安慰不了遺憾。就是無法彌補才把它們看作是謊言,曾說過的誓言逐漸被自我背叛。在我堅持的時候,我想過放棄。在我放棄了之後才發現那是多麼美好。如果心中想起你,只道當時是從前,懷著悔恨去彌補,不如換個勇氣去嘗試,人生有太多的選擇,而我最怕否定了我的過去,可是也沒有人願意活在往事裡。只有一段最美好的記憶,只屬於我和你,或許每個故事的趣味性都在其中,因為失去讓我們都無法創造出更多精彩的回憶,所以我選擇把它記著。睹物思人只恨時光匆匆,一隻茶杯,或者一張舊照片,就仿佛看到了那些往事和那個人,記憶緩緩流淌在心中,這是愁的衍生。舉杯只能賣醉,人生無處消愁,我為舊事添新愁,悲痛琵琶傷心在酒樓,辛辣的滋味頭一次嗆落了淚,後來、我又喜歡上了這種辛辣滋味。千言萬語變成一個人的冷冷清清,被沉默覆蓋著,也被心思捉弄著,我還是來不及感受愛意,就已經習慣了失去。顧影自憐笑春風,吹的花又紅,紅塵若夢時,我夢浮生。用所有的熱情去迎合我所希望的每一個可能,好像這個世界並不歡迎我,能有多少真心,還剩多少真情?在這個你爭我奪的天地,爾虞我詐的世界裡,我的那一抹善意早已千瘡百孔,就像是腐蝕在心底的恨,我心有多痛,或許就會有多少恨。恨過別人,恨過天地,恨過友善,恨過自己。最過可恨的是,我對這種恨意也是無可奈何,一輩子就像有一千萬種無可奈何,我們所能做的,只有改變自己。茫茫人生十年風雨,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可人生卻無法著急。我已經無法設想未來的路,該怎麼走?有著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我以前相信自我,現在我相信變化,仿佛這一切變化都是生命對我的要求,把人生當作過往,再把這世道品嘗,讓每個不甘寂寞的心思與寂寞為伍。常聽雲抒意,執筆寫詩,疑問紅塵夢,落款為癡。當人生就是一場修行,首先的管好自己的心。

《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 在臺北科技大學展出

〔本報特約記者 傅雙琪 吳濟海 曹典報導〕近50幅以高品質數位技術複製的唐代墓室壁畫作品5日在臺北科技大學展出。這是這批唐代壁畫作品2021年在臺灣巡展的第一站。名為《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的展覽精選了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等唐代皇家和高官墓室發現的壁畫,多為20世紀中期以來在陝西西安及周邊地區發掘出土。其中包括陝西歷史博物館珍藏的多幅國寶級壁畫,例如《馬球圖》《闕樓圖》《狩獵出行圖》《客使圖》和《宮女圖》。展覽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和臺灣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共同主辦,去年9月以來,展覽已經在臺灣3所高校展出,獲得熱烈反響。2021年的巡展5日在臺北和北京同時舉行開幕式,並以視頻連線方式實現兩岸互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于群在北京的開幕式上表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唐代壁畫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巡展活動能為臺灣青年搭建一個瞭解和探索唐代壁畫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平臺,以增長知識,啟迪思考,開拓視野,追求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此次展覽在臺北科技大學展出至4月6日,此後還將赴新竹和雲林巡展。活動將持續至今年6月。

李國修半自傳京戲啟示錄重演 王月含淚領軍演出

[本報綜合報導]李國修半自傳經典「京戲啟示錄」塵封10年,今年將重新啟動,遺孀王月被導演李小平說服將擔任二大媽一角。王月淚說李國修從未為她寫戲,「沒想到冥冥中我已經在他的半自傳裡。」王月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年輕她熱愛表演,以榜首考上北藝大戲劇系,畢業後與李國修結婚,「嫁給編導,以為會有很多戲可以演,但其實只有拉班走唱,顧前顧後,頂多代打演出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