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論世

反對「下架民進黨」 是希望台灣不再陷入藍綠比爛的泥淖

■前台北副市長 黃珊珊 超越藍綠,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努力,但我跟台灣民眾黨的夥伴們不會放棄,柯P也不會放棄。最近我收到很多迴響,很多人誤以為柯P所說的「反對『下架民進黨』的口號」就等同於「認同民進黨」,甚至開始有耳語部隊在網路上擴散「柯文哲就是民進黨側翼」的認知作戰。事實上,去年選舉我也面臨這種荒謬的耳語傳播,某位國民黨前立委說我是「小英女孩」,立刻就有鋪天蓋地的文宣配合到處散播。很顯然的,他們完全低估了台灣選民的思辨能力,不用提出任何政策,不用對城市的發展發表任何願景,只要不停的貼標籤、抹藍抹綠抹黑抹紅,就能箝制選民的思想,達成他們最終的目的。面對這種惡質選風,我選擇的是正面迎戰,我們競競業業的發表政策,我們寫出了三位候選人中最完整的政策白皮書,我們談論的都是台北市的發展,我們捨棄空洞的口號,就是相信每一位選民都是自由的,每一個人都不應該被政黨意識形態給綁架。我不是不理解,煽情的口號與負面的選舉語言,能夠在短時間吸引最高的關注與聲量,但我們選擇最難走的這條路,就是希望台灣總有一天能夠脫離藍綠對立的泥淖,就事論事的討論台灣所面臨的挑戰,能源危機、永續發展、司法改革和經濟轉型,任何一項,都比起那些仇恨的口水更值得討論。反對「下架民進黨」的口號,當然不等同於認同民進黨執政,而是我們反對高舉這面大旗的政黨,對台灣的未來沒有主張,沒有願景,沒有任何解決方案,只用這種選舉語言欺騙選民,就如同柯P所說的:「下架了民進黨,然後換國民黨上來貪污嗎?」身為台灣人,藍綠之外,你值得更好的選擇,這就是台灣民眾黨存在的價值。這個價值,已經獲得台灣超過158萬選民的認可,我相信,這樣的趨勢只會持續成長,而且在2024年開花結果。(轉載自黃珊珊臉書)

【社論】美國蘋果公司再次入侵世界金融體系 能否確保金融市場穩定發展值得關注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蘋果公司近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宣佈了一項新的金融服務,即推出高盛儲蓄帳戶,讓Apple Card用戶能夠增加Daily Cash獎勵,並提供高達4.15%的年收益率。根據許多財經專家指出,美國透過蘋果公司,再次入侵世界金融系統,各國不得不注意。蘋果公司推出的高利儲蓄帳戶方案,提供高達4.15%的年收益率,沒有費用、最低存款或餘額要求,讓用戶可以直接在錢包App中管理儲蓄帳戶。此舉也標誌著蘋果公司進軍金融服務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但是,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條例,最高存款額度為25萬美元。此次台灣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上,黃天牧主委強調,目前還沒有收到蘋果公司申請的相關檔,但金融監管的原則是「同樣行為、同樣風險、同樣監理」,不論是金融業還是科技業,只要行為和風險相同,就必須遵守同樣的規則。對於這樣的新興金融服務,金融監管機構必須要針對其風險評估、消費者權益保障、合規執行等方面進行監管和管理。雖然黃天牧主委強調了金融監管的原則,但在國民黨立委李貴敏的質詢中,他也表示,如果這項新服務在台灣落地,就必須要遵循銀行法的規定。黃主委表示,現階段仍需要進一步瞭解該新興金融服務在台灣的情況,因為蘋果的高利儲蓄帳戶目前只在美國推出,而且其監管主管為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因此,如果該服務在台灣推出,需要遵守台灣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銀行法、金融監督管理法等,以確保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受到保障。黃主委進一步表示,金融監管機關將會持續關注新興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以確保消費者權益不受損害。他也呼籲金融科技業者要秉持透明度、公平競爭原則,遵守監管法規,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事實上,隨著金融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新興金融服務和業態層出不窮,如虛擬貨幣、區塊鏈等等。對於這些新興金融業者,黃主委也表示,金管會將會持續監管並強化規範,以確保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總體而言,新興金融科技產業的崛起為金融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元、更便利的金融服務選擇,但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和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監管機關需要堅持原則一致、規則一致的監管思路,加強對新興金融業者的監管,以確保金融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綜觀上述報導,蘋果在美國推出高利儲蓄帳戶的舉動引起了金融監管機構的關注,其中包括台灣的金管會。黃天牧主委在受訪時提到了金融監管的原則,即「同樣行為、同樣風險、同樣監理」。這個原則的核心是確保金融服務供應商在監管上受到一致性管理,無論是金融業還是科技業,只要行為是相同的、風險相同的就要受到同樣的規則。在此背景下,蘋果的高利儲蓄帳戶若在台灣落地後,必須遵守台灣的銀行法規定,同時也需要接受金管會的監管。黃主委明確表態,金管會將會研究並瞭解蘋果的新興金融服務在台灣的具體情況,如果符合金融監管原則,則可以繼續在台灣提供服務,否則金管會將會進行監管和規範。不過,蘋果公司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在金融領域推出新興金融服務,肯定會引起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注。目前,蘋果的高利儲蓄帳戶計劃在美國的規模還不算太大,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也相對有限。但隨著這類新興金融服務的推出越來越多,全球金融體系的格局可能會因此發生變化,因此各國金融監管機構需要密切關注這一趨勢,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以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這項新興金融服務的出現反映了科技和金融行業的融合趨勢,也表明了消費者對高利率、低成本的金融服務的需求。但是,這也意味著金融監管機構需要不斷地加強監管能力,及時跟進金融創新,避免出現金融風險。只有確保新興金融服務的合法性和規範性,才能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以及在台灣的實施可行性。至於是否再次入侵世界金融體制,我們必續提高警覺,避免再次落入美國的金融遊戲圈套。

環保出遊成國際趨勢 旅宿業未來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

■ 本刊資料室 為達永續環保目標,減少塑膠廢棄物,環保署已公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自今年7月1日起,旅宿業者將不能主動提供11項一次性備品,包括小於180毫升且一次性包裝之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如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個人衛生用品如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以及一次用拖鞋等。但觀光局認為,如果沒有足夠宣導期,客訴恐會增加,衝擊國際形象,而進口備品的業者則認為,緩衝期至少要有1年。一次性塑膠污染危害生態環境 國際承諾共同減塑近年來在國際上,「減塑」成為重要議題,塑膠製品的廣泛使用,限制了人們生活的模樣。台灣最早的限塑政策從2002年開始,環保署針對部分場所規範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塑膠類免洗餐具,2019年,四大場所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近來也持續推出相對進步的限塑政策。根據2019年統計,旅遊人數高達8000萬人次,民眾在外住宿,使用大量一次性盥洗、衛生等用品,這些用品本體、容器或包裝多使用塑膠材質,不但只用一次就丟棄造成資源浪費,且旅遊中所產生的塑膠污染,更容易進入海洋和陸域水體中,造成環境及生態危害。每年有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不僅對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塑膠在水中分解成體積比沙粒、塵埃更細的「微塑膠」,進入食物鏈各階層,並隨之轉移。許多研究證明,微塑膠已廣泛出現在全球所有海洋與海洋棲地,也進入人類食用的海鮮及調理用海鹽內,影響人體健康。因此,聯合國環境署及世界旅遊組織於2020年推動全球旅遊減塑倡議,邀請旅遊產業鏈業者及協會和非政府組織一起加入,對一次用旅宿用品提出使用環境友善的旅宿用品取代一次性塑膠的承諾等,希望解決塑膠污染及減少垃圾產生。聯合國於2022年第五屆環境大會154國共同承諾,將於2024年前制定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塑膠公約、2030年大幅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環保署「限用一次性旅宿用品」草案 分兩階段實施環保署因應國際趨勢,減少塑膠廢棄物,今年初預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草案,自7月1日起,將分兩階段,第一階段是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11項一次性備品,第二階段則是「自備應有至少5%價差優惠或提供需求者選購」,並由地方環保局提報實施日期。環保署表示,此次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1條授權訂定「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內容規定旅宿業包含觀光旅館業、旅館業及民宿及其他住宿業如露營地、休旅車營地等。第一階段——旅宿業者不主動提供11項一次性備品環保署說明,第一階段自2023年7月1日起,不能在客房內主動提供或客房外讓消費者自由取用一次用旅宿用品,僅於消費者有使用需要時再提供;限制的一次用旅宿用品品項,包括小於180毫升且一次性包裝之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如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及乳液、個人衛生用品如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及浴帽以及一次用拖鞋等品項。第二階段——自備應有至少5%價差優惠或提供需求者選購第二階段規定,明定業者應提供未含一次用旅宿用品房型之價差至少5%優惠;或於營業場所或客房內標示各項一次用旅宿用品價格供消費者選購,實施日期則由地方提報環保署核准發布。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表示,第二階段實施日期,期望是2024年前全面實施,因為部分縣市如南投沒有焚化爐,且使用過的備品需要丟棄,對旅館業者也是很大的負擔,因此溝通好就能提早實施,但部分縣市旅宿業者多,還待環保局一一溝通降低衝擊,而旅宿業者也可以自行提前實施。王嶽斌提醒,若業者不配合,可以依照《廢棄物清理法》第51條第三項規定,處分1200元至6000元罰鍰,但環保署目的不是處分,還是希望不要浪費資源,根據疫情前旅遊人數統計,每年會有8000噸一次性備品廢棄物,待新制上路後,每年有望減少2000至3000噸。觀光局:宣導期不足 客訴恐增加但疫情後觀光旅遊潮正強力復甦,觀光局擔憂,7月1日實施,宣導不夠,恐怕會增加客訴,讓服務人員疲於奔命,更可能衝擊國際形象。交通部觀光局副組長簡瑛誼建議,環保署可以把「整個宣傳期加長」,並取消第1階段,直接限制不再提供,讓大家了解及準備。備品業者:得知消息如當頭棒喝 緩衝期至少要1年環保署今年1月6日預告草案內容後,品牌洗沐用品代理商Lucas邀集主要備品廠商開會討論,業者一致的想法都是7月1日的上路日期太倉促,「我們所得知的就是大家的備貨量多則可以到今年年底,少則最起碼都到今年的6月、7月」。不只觀光局認為宣導期不夠長,恐怕引發消費者糾紛,備品進口與供應商,也不滿1月通知、7月就要實施,直說消息令人措手不及,已到貨的庫存消化不了,未到貨的商品也已經下訂單,環保署限用政策來得突然,業者無奈也只能自己吞下百萬損失。南部最大的備品廠商,供貨的飯店和民宿多達4000個房間,受草案影響的產品佔總品項5至6成,備品業者表示,從新聞得知草案的施行消息時如同「當頭棒喝」,1、2000萬的庫存不說,有些飯店訂單因為樣式特殊,加上全球原物料價格上漲的預期心理,原物料備貨量一口氣就是3年;另外內部看好疫情解封的旅遊潮,年初比去年多訂了至少10個貨櫃的貨量。多數備品業者認同減塑是國際趨勢,不過7月就要實施上路,準備期實在太短,庫存也消化不了,強調環保署應考慮業者處境,將緩衝期延期至少1年。業者針對延長緩衝期、加強宣導、強制規定不提供備品、不要有5%價差、二階段變為一個階段等提出建議,認為今年7月1日倉促上路後,還未宣傳好將造成旅宿業者困擾,如需更多人力應付需要備品的旅客、及想像體驗落差導致客訴增多,以及不提供一次性拖鞋恐有衛生及安全問題等。回應觀光局與備品業者 環保署:研議延期實施觀光局與多數備品廠商業者憂心緩衝期不夠,環保署回應,原本預計明年開始實施第2階段,目前不排除取消第1階段上路,就有至少1年緩衝。至於正式公告、詳細規劃時程將會在法規程序後對外公布。此外,對於多數備品業者喊冤要自行吸收成本,環保署強調,此次草案絕非禁用、禁賣一次性備品,不免費提供,仍可有價賣給有需要的消費者。響應減塑減碳目標 飯店業者推廣「選擇無備品 贈下午茶」北投大地酒店今年邁入第八個年頭,大地酒店以SDGs——「2030永續發展目標」為努力核心,並將今年訂定為「大地永續年」,計畫陸續完成友善地球的8件事,包括捐血響應公益、淨山活動、節約能源、減少碳排放、使用小農食材、告別瓶裝水、餐具環保化、汰換一次性備品。大地酒店表示,疫情後永續專案響應熱烈,「永續慢旅」專案在線上訂房平台(OTA)銷售情況佳,可見旅客的環保意識有所提高;未來雖然會要求旅客自備一次性備品,但飯店也會將一次性的沐浴乳、洗髮乳等改為大罐裝的環保材質,雖然成本預計會提高兩成左右,不過不會調整房費,藉此回饋旅客。另外,若選擇不提供備品的住宿專案,將附贈價值1580元的下午茶,藉此鼓勵旅客捨棄一次性備品。而餐點也多使用當地的低碳食材,讓旅客感受不同季節之餘,同時達到減塑減碳的目標。

【就事論世】美元霸權地位或面臨挑戰 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有待時間檢驗

■ 理應 自1944年佈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以來,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和主要的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但隨著美國和其盟國對俄羅斯等國家的金融制裁,部分國家開始採取「去美元化」行動,尋找替代貨幣。此外,一些觀察家也開始關注人民幣是否有機會取代美元成為新的全球儲備貨幣。然而,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指出,人民幣要挑戰美元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大的關鍵在於中國資本帳戶是否完全開放,以及人民幣是否能夠自由兌換。目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結算的比重雖然越來越高,但仍然不足以挑戰美元的主導地位。在美元霸權面臨挑戰的同時,馬鐵英分析了美元未來的走勢。他指出,過去一年美元走強的主要原因是美國升息。隨著美國升息接近尾聲,他預測第二季度美元將呈現盤整走勢,美元指數將在100至110之間盤整。下半年,美國與新興市場經濟基本面會有所分歧,而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經濟復甦會更加廣泛。因此,美元可能走軟,而人民幣等新興亞幣則可能走強。儘管人民幣有望在未來成為更重要的國際貨幣,但要取代美元仍需時間。馬鐵英指出,人民幣要挑戰美元地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尤其是在中國資本帳戶開放和人民幣自由兌換方面。中國政府需要進一步推進金融改革和市場開放,讓人民幣更便利地在國際間流通和使用。此外,人民幣的國際化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程度、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的信心程度、中國的財政及金融體系是否健全穩定等等。但無論如何,中國政府已經提出了多項措施來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並且在全球經濟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人民幣是否能夠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然而,從目前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已經得到了顯著提升,並且未來還有極大的潛力。

【2024前哨戰】國民黨2024候選人大概率是侯友宜

■ 本刊特別報導 國民黨2024候選人之位究竟鹿死誰手?日前國民黨通過首波立委提名,邀請新北市長侯友宜等藍營首長到場,黨主席朱立倫與侯友宜在中常會罕見緊密合體,朱立倫更再三強調團結,加上近期國民黨內由北到南有不少立委積極串聯拱侯,不難看出是為了營造出侯「最強母雞」的態勢。然而,不久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才宣佈參選,如今等於提前出局?傳言已有「郭粉」群起串連,希望郭拼連署自行參選。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13日上午出席公開活動時,談到黨內提名議題表示,黨主席朱立倫說的很清楚,國民黨是有步驟的,第一階段先整合黨內,現在黨內的態勢也很明顯,就屬「侯友宜實力最堅強」。此話一出引發各界熱議。黃健庭幾個小時後卻又親自出面,強調「國民黨的提名作業,基本上我們可以分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絕對不要非誰不投。」特別搬出三個階段,就是要強調侯友宜只是在「第一階段」的黨內勝出,接下來二三階段,還得與泛藍跟非綠人選比對,得通通贏下來才有機會。但罕見重新解釋一回,是不是很怕得罪誰?畢竟想披藍袍參選的郭台銘,才在臉書放上出訪日本,拜會政商界代表的幾張照片。黃健庭說,國民黨基本上完成第一個階段,黨內可能人選有共識應該就是侯友宜,最能代表國民黨。第二個階段整合泛藍陣營,包括前監察院長王建煊、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當然是藍營裡面非常重要、有實力、有很多支持者的可能人選,因此也是國民黨考量的人選之一。第三階段,必須整合非綠陣營朋友,他也呼籲支持者不要非誰不投,不管最後提名是侯友宜還是郭台銘,都要團結,才能勝選實現政黨輪替。民進黨主席賴清德12日正式被提名為民進黨2024參選人,國民黨人選也確定以徵召代替初選,最晚在6月18日第三波立委提名前宣佈人選。目前黨內高度共識支持侯友宜,儘管還有第二階段整合泛藍、第三階段整合非綠,但未來要排除侯友宜的可能性已經非常低。黨務人士透露,8成機率就是侯出線,而跟朱侯都有交情的文傳會副主委暨新北市議員葉元之更直言,95%以上機率就是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