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論世

【社論】台灣年輕人勞參率排全球後段班 期昐政府提供更多就業政策支持

台灣年輕人就業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選舉將至,希望能將年輕人就業方面的問題彰顯出來。以下是一些可能對台灣年輕人就業情況產生影響的因素:1.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就業市場的基礎,隨著經濟的增長,就業市場的需求也會增加,進而提高年輕人的就業機會。2.教育水準:教育水準是影響就業機會的重要因素之一,高度受到企業尋找人才的影響。具有高學歷的年輕人通常更容易找到工作。3.產業結構:產業結構影響就業市場的需求。例如,一些行業可能面臨人力短缺,而其他行業可能面臨過剩的勞動力。因此,年輕人需要有適合當前市場需求的技能和專業知識,以提高他們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4.政策支持:政府在就業市場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提供就業援助和補助可以促進年輕人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對那些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總體而言,年輕人想要在就業市場上取得成功,需要具備相應的技能、知識和資源,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此外,政府和企業也需要積極採取措施,提供更多的支援和機會,以幫助年輕人在就業市場上取得成功。但其實很多已開發國家,為了迎戰少子化、高齡化的問題,努力把高年級生留在職場,以55到64歲的勞參率來看,像是冰島、日本、德國、荷蘭等等國家都有70%到80%,但是台灣是OECD國家中的倒數第五名,只有49.2%,被形容是「早退島」,學者認為,台灣的職場,年齡歧視很嚴重,甚至是40歲以上想求職轉職都不容易了,有些人是不得不早退休,或是被迫做跟原本差距很大的工作,這對台灣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勞動力危機。年輕人是人才寶藏,根據聯合國定義,15到64歲是可以扶老攜幼的勞動力,其中55到64歲的高年級生,雖然可能已過職涯高峰,但仍有10年黃金期在職場奮鬥;根據勞動部統計,2021年,台灣中高齡45到64歲的勞動參與率是64.7%,高齡65歲以上是9.2%,已經是有統計以來的新高;但是台灣跟OECD國家相比,其實年輕人的就業是後段班,來看近20年各國20到45歲的勞動參與率,冰島維持在80%以上,日本從65.8%增加到79.1%,德國是42.9%來到74.1%,荷蘭有73.8%,韓國68.6%,美國64.6%等等,台灣排倒數第五名,從41.8%到49.2%。年輕人不是不願意工作,是缺乏友善職場,當低薪環境,房價飆漲,大家的經濟負擔只會越來越重,延後退休,可能也是趨勢,而當台灣人口越來越少,企業也必須正視這個問題。總之,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個人共同努力。政府應該實施有效的就業政策和法律法規,提供職業培訓和技能轉換課程,幫助年輕人更好地進入就業市場。企業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培訓機會,幫助年輕人掌握相關的技能和經驗。年輕人本身也應該不斷學習和進行職業規劃,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另外企業也應重新設計職場,而社會必須打破年齡歧視,跨世代一起努力,讓百萬高年級生力軍,留在職場。

【就事論世】土耳其強震死傷慘重 暴露建築抗震標準如同廢紙

■ 映丞 2月6日,土耳其當地時間凌晨4點17分,發生逾84年來首次規模7.8的淺層強震,之後又發生數百次餘震,並在下午1點24分再次發生規模7.5的強震。由於震央位於土耳其東南部與敘利亞接壤地區,造成土敘兩國有5600多棟建築物倒塌,約3萬8044人罹難。土耳其執政黨一直引以為傲的防震建築相關法令形同虛設,抗震承諾如一張廢紙。這回土敘強震,有許多公寓大廈,宛如鬆餅般,高樓層直接往下壓垮低樓層。在土耳其南部,特別是敘利亞當地,有許多建築「完全不符合地震風險區域的建築標準」,幾乎毫無抗震結構。據法新社報導,因當地建築使用未加固的砌體結構(brick masonry),以及較低的混凝土構架,當地震發生時,因為建築材料過於堅硬,無法隨著地震的幅度擺動,反而更容易引發牆體斷裂,造成災難性的倒塌。地質學家長期以來不斷示警土耳其「早該發生大規模地震」。土耳其1999年發生規模7.4強震後,2004年政府強制要求所有新建築都必須符合抗震標準,但這條法律不是被忽視,就是被用以圖利特定團體。更有甚者,艾爾段政府2018年通過特赦法,允許任何未經許可、違反建築許可或相關法規建造的建物獲得證書,且不必被拆除。工程師預估,土國僅1/10建築物符合抗震法規。本次大地震倒塌的建築物,幾乎都是因牆壁和地板不符法規,造成垂直性倒塌,也間接證實該國的建築法規執行不力,造成了本次大量致命性的傷亡。20年來,基礎建設一向是土耳其執政黨正義發展黨(AKP)的主打賣點,6日強震加上劣質建築造成嚴重死傷,這張「建設」牌成為在野黨猛攻標的,加上AKP災前並無絕對民調優勢,因此,執政黨面對5月大選將是場苦戰。

【就事論世】民意基金會公佈最新民調 民進黨民眾支持溫度仍低於國民黨

■ 理應 民進黨因賴清德參選黨主席效應,支持度止跌回升,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民調指出,2022選後一個半月,台灣人政黨支持基本上回歸選前的排序,民進黨重回第一大黨寶座;而因勝選激情所帶動國民黨支持度罕見飆升6.5個百分點已漸平息,但「民眾對民進黨平均溫度只有46.61,居然低於國民黨的48.10,危機仍待克服」。最新民意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的政黨支持傾向中,有26.1%的民眾支持民主進步黨,支持中國國民黨的為21.5%,支持台灣民眾黨的則是有20.3%,有8%民眾支持其他政黨,包括4.3%支持時代力量,4.3%支持台灣基進,另有21.3%民眾沒特別支持哪一個政黨,1%的民眾不知道。與上個月相比,這次各黨支持度變化不大,但國民黨除外。具體地講,民進黨支持度略升1.4個百分點,國民黨支持度下挫4.6個百分點,民眾黨上揚2.6個百分點,時代力量略減0.2個百分點,台灣基進上揚1.8個百分點。整體來說,2022選後一個半月,台灣人政黨支持基本上回歸選前的排序。民進黨因賴清德參選黨主席效應,支持度止跌回升,重回第一大黨寶座;而因勝選激情所帶動國民黨支持度罕見飆升6.5個百分點已漸平息,在下挫4.6個百分點後重回第二大黨位置,民眾黨續挺進2.6個百分點,支持度躍升2字頭,和國民黨支持度只差1.2個百分點,穩居第三大黨。該民調調查訪問期間是2023年1月9日至11日三天;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是以全國住宅電話用戶為抽樣架構,以系統抽樣加尾數兩碼隨機方式抽樣;有效樣本108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

【話山論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太監已經害慘了民進黨

■ 映丞 綠營日前掀起「煎鮪魚(王世堅、何志偉、高嘉瑜)」風波,由民進黨側翼和名嘴發動,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說,民進黨內有一群人利用派系的力量以及行政院的行政資源,豢養特定的媒體、特定的節目,側翼網軍豢養一堆,「這些人先前已經害慘民進黨」,但民進黨卻無人挺身導正這樣的情況,就連賴清德也只希望息事寧人。民進黨內現正上演前所未見「兩個太陽」的情況,王世堅表示,即使現在民進黨內有「兩顆太陽」的效應,但這「兩顆太陽」還是很和諧溫馨的,第一顆太陽也就是總統蔡英文會盡全力的輔佐下一任,把綠色棒子傳承下去。但是現在卻變成「皇帝不急太監急」,因為太監就是身邊一直搶著要來爭取權位的人。王世堅說,這些人先前已經害慘民進黨,但到現在還糾結在一起,他們利用派系有的力量、利用行政院有的行政資源,豢養特定的媒體、特定的節目,還豢養一堆側翼網軍,隨後形成一種像「投名狀」的這一群人,殺我兄弟者必殺之,所以只要不是他們這一族這一派系的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煎鮪魚」風波讓人想起當年的「十一寇」,當時是因為國會減半引發的民進黨派系鬥爭,必須要排除內部的競爭者,但如今的「煎鮪魚」卻是由民進黨側翼和名嘴發動,本質上是譁眾取寵、爭奪一些小利,黨內卻無人挺身導正這樣的情況。王世堅說,「他們一塊一塊的凝結,互相廝殺,我覺得這很糟糕,其實民眾慢慢看得懂,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的支持度會慢慢下滑到和國民黨打平,我其實非常痛心」。

【2024前哨戰】「你選,我就不選」 「侯郭配」很難成真

■ 本刊特別報導 被外界視為「2024藍營最強戰力」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多次傳出密會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搭檔創政壇佳話一說時有所聞,不過如今也有消息指出,儘管藍營內部及一眾支持者都期待「郭侯配/侯郭配」能夠成真,但由於兩人都無意擔任副手,因此搭檔成真的機率也相對較低。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曾分析指出,先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對BNT疫苗大發雷霆時,當時外界就傳言「郭台銘會有重大聲明」,結果時間過了,沒有任何動靜,讓他認為「郭董無志於2024總統大位」。此外,他認為,郭台銘不會屈就副總統,侯友宜也不會挑選郭台銘為副手,加上資深媒體人趙少康先前聲明可看出,郭台銘是他念念不忘的總統人選,但郭台銘對2024年總統大位已經斷念,因此侯友宜也絕無可能配郭台銘。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法師5日辭世,享耆壽97歲。鴻海創辦人郭台銘8日偕妻子曾馨瑩前往佛光山雲居樓弔唁,對是否參加2024總統大選,他回應,政府應給老百姓希望未來,不計較用任何方式服務人民,但目前還沒做最後決定,有機會一定找時間跟大家報告,「佛門聖地不打誑語」。知情人士透露,郭台銘力挺侯友宜,幾乎已成定局,侯、郭在九合一選舉前至少私下見面深談過3次,席間話題更直接切入總統大選的深水區,且明確觸及正、副總統「搭檔」的問題,但最後雙方並未談成搭檔一事,唯一確立的默契就是侯、郭都是堅定的中華民國派,以及「你選,我就不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