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山論見

【社論】最新「信任度」民調三分天下 國民黨急需提升侯友宜的選情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賴清德在信任度方面排名第一,而侯友宜和柯文哲的信任度則相對較低。這份民調顯示了侯友宜的信任度出現了大幅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民眾不僅僅評估他個人的形象,還會考慮到國民黨整體形象。在過去,侯友宜作為新北市長獲得了相對高的信任度,但作為國民黨的參選人,他與國民黨形象的聯繫可能導致他的信任度下降。近期公布最新民調,針對2024參選人的信任度,問卷以「您對○○黨的參選人○○○是信任、或不信任」詢問受訪者,結果顯示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以51.3點信任指數排序第1(16.6%很信任、34.7%還算信任)、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的信任指數則為46.1(6.6%很信任、38.4%還算信任),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46.1並列第2(8.2%很信任、37.6%還算信任),對此負責此次民調的民調專家戴立安於〈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YouTube直播中表示,侯友宜的信任度大幅降低,因為民眾檢視的不只是侯友宜這個人,還包括國民黨的形象。戴立安表示,信任度算是政治人物最後一個保衛戰,因為信任度通常被放在喜好度之後,喜好度被折損後才會輪到信任度。而賴清德信任度遠高於其他兩位參選人,柯文哲則是得到最高的「極不信任」。此外,戴立安指出,民眾對政治人物的評價通常會考慮職稱和事蹟等因素。柯文哲作為個人形象鮮明的政治人物,他的形象已經超越了民眾黨或台北市長等頭銜,因此他的評價相對穩定,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根據這份民調,在民進黨受到型平事件的攻擊後,賴清德的信任度相對較高,這可能反映了他在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和聲望。然而,請注意民調結果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政治環境的變化、選舉活動的發展等。因此,在2024年的選情中,還有許多其他因素需要考慮,如候選人的政策主張、選民對政黨的態度等等。賴清德在信任度方面排名第一可能有幾個原因。首先,賴清德在政治舞台上擁有較長的歷史和經驗,曾擔任過行政職位,包括台灣的行政院長。這種豐富的政府經驗可能使人們對他的專業能力和領導能力產生信任感。其次,賴清德在民進黨內部擁有一定的支持基礎和聲望。他在民進黨中擔任重要職位,並參與過多次選舉活動。這種黨內支持和經驗可能使他在黨內外的選民中贏得了信任。此外,賴清德的政策立場和價值觀可能與部分選民相契合,尤其是對於支持民進黨的選民而言。他在提倡社會正義、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議題上的立場可能獲得了一定的支持和共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任度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可能會受到不同時期和事件的影響。在選舉過程中,候選人的形象和表現、競選活動的發展,以及其他政治和社會因素都可能對信任度產生影響。因此,雖然賴清德在目前的民調中獲得了較高的信任度,但在選舉期間,情勢仍可能發生變化。侯友宜在民調中排名第三,他可以考慮以下策略來提升自己的信任度和選情:提升形象和政治聲譽:侯友宜可以加強自身形象的建立和提升政治聲譽。這可以通過展示他的領導才能、政策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實現。他可以強調自己的政績和成就,以增加選民對他的信任。推行具體政策:侯友宜可以提出一系列具體且具有吸引力的政策,以回應選民關注的問題和需求。這些政策應該能夠解決民眾關切的社會、經濟和民生問題,並能為國家和社會帶來積極的改變。加強與選民的互動和溝通:侯友宜可以加強與選民的互動和溝通,包括參加各種選民活動、舉辦座談會和公開辯論等。他應該傾聽選民的聲音,回應他們的關切,並解釋自己的政策和立場,以贏得選民的理解和支持。強化團隊合作和內部整合:侯友宜可以加強和國民黨內部各派系的合作和整合,以增加選民對國民黨整體的信任。他應該與黨內重要人物和支持者合作,形成團結一致的形象,向選民展示團結的力量和共同的目標。積極參與選舉活動:侯友宜應積極參與各種選舉活動,包括競選演講、造勢活動和政見發表等。這可以增加他在選民中的曝光度,並提高他的知名度和形象。總之,侯友宜可以透過提升形象、推行具體政策、加強與選民互動、團隊合作和積極參與選舉活動等策略,來搶救他在民調中的排名。這需要時間、努力和持續的努力,並且需要對選民的需求和關切有深入的了解。侯友宜應該建立真誠的連結與選民,表達他對他們的關心和承諾。這可以透過個人接觸、社交媒體、網絡平台等方式實現。他應該主動回應選民的問題和意見,並提供解決方案,以建立信任和支持。侯友宜應該利用媒體的力量來宣傳自己的政策和理念。這包括與媒體進行採訪、發表文章、參與電視和廣播節目等。他可以透過媒體的廣泛報導來提高自己在選民中的知名度和形象。侯友宜可以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形象管理,包括言行舉止、形象造型和形象宣傳等方面。他應該注意言辭的選擇和表達方式,以及展現領導風範和親民形象。此外,他可以考慮聘請專業形象顧問來提供意見和支持。另外,可以尋求與其他政黨或獨立候選人的合作和聯盟,以擴大他的選民基礎和政治力量。透過建立政治聯盟,他可以獲得更多支持者的支持和推薦,並擴大他的選舉資源和影響力。侯友宜應該積極回應對他的批評和挑戰,並提供具體的回應和解釋。他應該以事實和數據來支持自己的立場,並積極參與辯論和討論,以展示他的才智和能力。侯友宜有很多需要加強部分,並沒有善用國民黨資源,例如國民黨有很強的智庫人才,對很多議題都有深入討論;在他當黨團副書記長時,常常到智庫開會,大家常針對許多議題寫了很多論述,侯友宜應該认真去吸收,並在受訪時簡短說出來。侯友宜現在比較不討喜的部分是,不管媒體或記者他回答幾乎都千篇一律,久了大家會感到厭煩,大家不想聽他說話,就不會受到關注,「柯文哲常常會有金句,賴清德則是四平八穩」。侯友宜這樣下去,選民會對他講話失去興趣,明明很多事情可以講,也可以講得很有意味,因此這部分必須加強。另在攻擊火力部分,侯友宜的選戰團隊,應盡快將不分區立委,以及未角逐連任的區域立委納入,這些人近年來與民進黨攻防,像性騷擾案黨團就可馬上找出提案曾被民進黨否決一事,並且進行一個攻擊的工作。也應該串連全國,重要的意見領袖也要去拉攏,如近期韓粉事件發酵很快,要真心誠意找到源頭來溝通,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部分也是,侯友宜應該趕快去做。主持人王淺秋說,侯友宜昨致電前高雄市長韓國瑜聊天,但暫時沒有見面計畫。很明顯社會上支持政黨輪替的人過半,民進黨策略則很清楚,賴清德支持度在35%上下,在此情況下策略當然就是打侯友宜,若侯友宜、柯文哲兩人差不多綠的就贏了;因此,民進黨做法是先打侯,讓他變成第三名。

內政部、北市府懸崖勒馬 勿輾壓社子島萬人聚落!

■時代力量立委 陳椒華 昨天下午,我邀集社子島自救會居民、相關專家學者,以及內政部代表召開「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案開發範圍及抵價地比例研商會」,針對長久以來爭議未絕的社子島開發案進行討論。如果大家還有印象,2013年,苗栗大埔事件,正是使用區段徵收強拆民宅,造成居民家庭與家園破碎。蔡英文總統上任後,主張落實土地正義,並將大埔張藥房原地重建,一時之間蔚為佳話,然而,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之後,全台各地因錯誤的土地徵收政策,造成大量迫遷個案,嚴重影響人民權益。如今的社子島徵收案,同樣採用早已過時、違憲的區段徵收手段,牽涉到超過一萬位居民的權益,自救會自2020年起進行家戶拜訪,簽署了超過4000筆、800多戶反對徵收的連署書,要求北市府落實安置、保留聚落紋理。然而,內政部主管的徵收程序不斷推進,北市府卻仍未與居民取得共識,恐將直接輾壓社子島萬人聚落,造成居民大受影響。今日會議當中,我強烈要求中央主管機關的內政部,必須嚴格敦促北市府,妥善面對社子島開發爭議,並做成五點結論:內政部須要求北市府落實地方溝通、和居民達成共識,未達共識之前,不進行土地徵收後續作業程序。「地上物查估」是土地開發重要程序,依北市府新聞稿顯示,社子島地區目前仍有高達834棟建物所有人拒絕查估,顯見社子島既有聚落當中,仍有高比例反對本開發計畫,因此內政部應要求北市府妥處社子島既有密集聚落劃設再發展區之議題。2022年9月,內政部土徵審議小組針對社子島案召開第二次專家小組會議,與會委員要求北市府應應參酌500多位陳情人所提九大聚落剔除及不參加區段徵收等意見,重新檢討原訂剔除原則,並與民眾溝通說明,然而北市府卻遲未動作,因此我要求內政部在北市府確實檢討之前,不得繼續進行任何社子島地區區段徵收案審議程序。有關先行區段徵收,以及逕以區段徵收實施辦法於徵收計畫書提出和都市計畫公告前,即核定區段徵收範圍之適法性及合憲性,應再予以釐清。要求內政部敦促北市府落實2022/6/26社子島都市計畫結論的附帶決議,重新斟酌既有聚落情況(不限於所謂九大聚落)並依據現有居住事實,檢討應保留之聚落範圍。(轉載自陳椒華臉書)

【如視我聞】性平案件震撼台灣政壇:反思、改革與追求正義之路

■ 理應 近期,台灣政壇再次被一連串的性平案件所震撼。這些案件不僅揭示了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嚴重性,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性平議題在政治和社會中的重要性。這些事件引發了公眾的憤慨和呼籲改革的聲音,並使政治圈成為重新檢視制度、推動改革的焦點。也震憾了民進黨、國民黨甚至民眾黨的2024選情。目前所遭爆料的當事人包括聯、綠、白的政治人物及黨工等。背景與問題:這些性平案件的曝光讓台灣社會深感震驚和痛心,因為它們不僅發生在一些政治家和公眾人物身上,更凸顯了性騷擾和性侵害的普遍性。這引起了許多問題:我們的制度是否足夠健全,以防止這些事件的發生?政府和組織是否有足夠的支持和保護系統,讓受害者能夠安全地舉報並獲得正義?我們的文化和價值觀是否容忍了這些行為的存在?反思與改革:這些性平案件所帶來的衝擊迫使政府、政黨和社會共同反思,並推動改革。首先,加強性平教育和宣導變得至關重要,不僅在學校中,也要延伸到工作場所和各個組織。價值觀的轉變需要時間和努力,但這是建立一個尊重和平等的社會的基礎。其次,制度性改革也是必須的。政府和組織需要建立完善的機制,以預防性騷擾和性侵害的發生,並提供支持和保護給受害者。這包括建立檢舉和舉報機制,設置專業的支援熱線和諮詢服務,加強培訓和教育相關人員,並確保公正和迅速的調查和司法程序。追求正義也是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性平案件的曝光引起了大眾對於受害者的關切,並呼籲社會給予他們正義的追求。司法應該是公正和獨立的,確保案件得到適當的調查和審判。當受害者敢於站出來分享他們的經歷時,我們必須相信他們,並提供他們必要的支持和保護,以確保他們能夠獲得公正和公平的待遇。在政壇中,政治家和公眾人物的行為尤其應該受到更高的標準。他們的行為和道德操守應該成為整個社會的典範,而不是淪為性騷擾和性侵害的加害者。政治圈應該嚴肅對待這些問題,制定更嚴格的倫理規範和行為準則,並加強監督和紀律處分機制。同時,媒體和社會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媒體有責任揭露真相、提高公眾意識,並推動改革。社會應該鼓勵對性騷擾和性侵害的討論,支持受害者發聲,並推動整個社會對於性平和性別平等價值的認同和實踐。最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責任。性平問題不僅僅是政府和組織的責任,也是每個個體的責任。我們應該努力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為,尊重他人的尊嚴和自主權,並積極參與到推動性平和反對性騷擾的行動中。性平案件的曝光震撼了台灣政壇,但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重新思考和改變。我們應該以反思為出發點,推動制度性改革,加強教育和宣導,並堅定地追求正義。我們必須確保受害者的聲音被聽見,他們的權益得到保護,而加害者則必須承擔適當的責任和懲罰。這需要一個公正、透明且迅速的司法程序,讓每個案件都經受嚴謹的審查,以確保公義得到伸張。此外,社會也應該提供支持和庇護給受害者,讓他們能夠穩定、安全地走出陰影。這包括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和社會支援,以幫助他們重建自信和生活。追求正義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但我們必須持續努力。政府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建立更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受害者的權益得到保障。同時,個人和社會各界也應該發聲,呼籲改變,推動性平意識的普及,讓每個人都能在尊重和平等的環境中生活。在這個性平案件震撼台灣政壇的時刻,我們必須以反思為契機,推動全面的改革,從個體到組織、從法律到文化,共同努力打造一個尊重和平等的社會。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為未來的世代建立一個更美好的台灣。性平案件對民進黨的牽連可能對選情產生一定的影響。當政黨或政治家被牽連到性平案件中,公眾對其信任度和形象可能會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其在選舉中的表現。這種影響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案件的嚴重程度、公眾對案件的關注度、政黨和政治家的回應和應對措施等。如果案件涉及高層政治家或有重大證據證明政黨在處理案件上存在不當行為,這可能導致公眾對該政黨的不滿和失去信心。然而,選情的影響是動態和多變的,還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政黨的整體表現、選舉期間的議題討論、候選人的個人魅力等等。此外,選民的關注重點也可能因為其他重要議題而轉移,進而減少對性平案件的關注。因此,雖然性平案件對民進黨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最終的選情結果還取決於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政黨和候選人應該重視並積極應對這些案件,並在政策和措施上展現出對性平和性別平等的關注,以維護公眾對他們的信任和支持。賴清德曾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積極推動性別平等相關政策,例如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增加女性參與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機會等。他強調性別平等是社會進步的重要議題,並表示應該全面檢視和改善社會對於性別平等的不足之處。但本次事件卻重創形象,恐影響2024的選情。

執法者掌有公權力必須更加潔身自愛及廉潔自持 否則對人民危害更大

■立法委員 游毓蘭 imB平台詐騙案負責人曾國緯的所作所為彷彿翁茂鍾的翻版富商翁茂鍾與司法界多次的醜聞,除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外,還有許多審、檢、調、警人員與他關係密切,嚴重傷害司法獨立、公平與正義。然而歷史殷鑒不遠,現在又冒出一個imB詐騙平台的負責人曾國緯,除了與政商關係良好,甚至傳出有調查局人員投資該平台1300萬元,也傳出有檢察官與曾國緯出入高檔餐廳。若這些事情屬實,身為執法者、維護公平正義的檢調人員,真的會讓人感到非常失望。法務部部長蔡清祥日前說明,刑事部分已由台北地檢署偵辦,另外調查局、高檢署也已經在進行相關行政調查。那我們就等著看看調查結果究竟是如何!我真的很希望這些都只是假消息,法務部身為廉政署的主管機關,應該要想盡辦法在日常就落實、貫徹公務員廉潔的要求,否則這些執法人員掌有國家大權,若品性惡劣、違法亂紀、貪贓枉法,往往對國家、社會、百姓造成更嚴重、更難以估計與彌補的傷害!陳水扁多次違反保外就醫的應遵守事項卻還能被核准可以保外就醫 簡直是讓監獄行刑法的規定形同具文另外,矯正署在5月4日第34次核定陳水扁繼續保外就醫,展延期間自5月5日到8月4日。對此我實在感到非常疑惑與不解,陳水扁保外就醫前,被要求必須遵守「不進會場、不上台、不演講、不談政治、不受訪」的5不原則,陳水扁不僅都沒有遵守,甚至還擔任廣播節目的主持人,每周都還有更新影片!監獄行刑法第63條第5項是規定,受刑人違反保外醫治應遵守事項者「得廢止保外醫治之核准」,裁量權限在監督機關或監獄,但陳水扁多次違反保外就醫應遵守事項,為何矯正署仍然繼續核定展延保外就醫?矯正署長是閉著眼睛蓋章嗎?裁量權可以這樣濫用的嗎?法務部也都沒意見?矯正署核定保外就醫的原因是「病情複雜、難以控制、隨時有致死之危險」!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陳水扁不僅可以開廣播節目、談論政治、訪問來賓,甚至上凱道、行政院、立法院遞交請願書,行動自如,口才無礙、侃侃而談,頭腦清晰,根本與常人無異。這何來所謂保外就醫的必要?再說,約定要遵守5不原則,基本上已經違反了好多次,對於這種屢勸不聽、屢屢再犯的行為,換成一般人,早就不知道被廢止保外就醫幾百遍了,但看看我們的台中監獄、矯正署、法務部,卻任由這樣的受刑人在外不斷違反規定,卻完全沒有積極作為,竟然還可以核准第34次的展延保外就醫!這些核定的官員,是不是應該要出來對人民好好說明清楚到底是怎麼審核的?只拿出醫囑及診斷書,顯得非常薄弱啊!「監察院」該出面查查公務員是否怠忽職責、違法濫權了吧?(轉載自游毓蘭臉書)

【社論】「郭柯合」可能是戰勝賴清德的唯一方法

目前根據提供的資訊,我們可以得出郭台銘的未來動向尚未確定。儘管國民黨已經結束徵召,但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仍在積極行動。據瞭解,他邀請彰化縣議長謝典林和屏東縣議長周典論在信義區的家中會面,討論未來的方向。媒體人士持續勸說郭台銘獨立參選,但也有藍營人士建議他先以輔選挺郭立委為優先。因此,郭台銘將在未來幾天的討論中決定他未來的方向。在國民黨正式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2024後,郭台銘的團隊就開始發佈郭與黨主席朱立倫會面的消息。有各種地方派系對郭台銘抱有期待,而郭本人也相信自己可能被徵召。原計劃於20日舉行的大團結造勢活動因郭遠赴日本而破局。郭台銘在21日晚回國後仍在積極行動。據瞭解,原計劃郭台銘與謝典林等人的會面安排在22日進行,但由於一些原因推遲到23日下午四點,在郭台銘信義區的住所中進行。媒體人士不斷勸說郭台銘獨立參選,但也有藍營人士建議他先以輔選挺郭立委為優先。因此,郭台銘的未來動向尚未確定,下午的討論可能會決定他接下來的方向。郭台銘與柯文哲合作的機會目前仍然存在,但具體的合作可能性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影響郭台銘與柯文哲合作的因素:首先,政治立場和政策觀點:郭台銘和柯文哲在政治立場和政策觀點上可能存在差異。他們可能在一些問題上意見相左,這可能會影響他們是否能夠建立合作關係。其次,選舉策略:郭台銘和柯文哲都是具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他們在選舉中的策略和目標可能有所不同。合作的可能性將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夠在選舉目標和策略上達成共識。第三,黨派歸屬和支持基礎:郭台銘是鴻海集團創辦人,目前沒有黨派歸屬,而柯文哲則曾經是臺北市長並參與了台灣民眾黨的組建。他們各自的支持基礎和政治背景也會對合作產生影響。儘管存在一些挑戰和差異,如果郭台銘和柯文哲能夠找到共同的利益點和目標,並願意在一些重要問題上達成共識,他們合作的機會仍然存在。然而,具體的合作形式和可能性需要根據雙方的實際行動和進一步的政治發展來確定。郭台銘與柯文哲合作勝選的機率,可能由以下因素影響:一是政治氛圍和民意:選民對於郭台銘和柯文哲的認可度和支持度將直接影響他們合作的勝選機率。政治氛圍和民意可能會隨著時間推移和不同的政治事件而變化。二是選民的認同和期望:選民對於郭台銘和柯文哲的政治理念、領導能力和政策主張的認同程度也會影響他們合作的勝選機率。選民對於兩位候選人合作的期望和期待也是重要的因素。三是競選策略和組織能力:郭台銘和柯文哲的競選策略、團隊組織和資源調配能力將對勝選機率產生影響。他們能否有效地組織和動員支持者,以及在選民中建立廣泛的共識和認同,將對合作的成功與否起到重要作用。四是政治合作的可行性:郭台銘和柯文哲之間的政治合作的可行性和具體形式也會影響勝選機率。他們是否能夠在政策議程、政治目標和權力分享等關鍵問題上達成共識,並能夠協調好各自的支持基礎和利益關係,將決定合作的成效。需要強調的是,政治選舉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勝選機率的評估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無法進行準確的預測。只有在實際的選舉過程中,通過選民的投票結果才能最終確定候選人的勝敗。如果郭台銘和柯文哲沒有合作,而選擇獨立競選,他們的勝選機率將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候選人的競選平臺和政策主張對選民的吸引力和支持度至關重要。他們能否提出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方案,回應選民的需求和關切,將直接影響他們的勝選機率。再者,候選人的支援基礎和選民動員能力對於勝選至關重要。他們需要能夠吸引到足夠數量和廣泛性的支持者,並能夠有效地動員選民參與選舉活動,包括投票和宣傳等方面。另外,競選資源和組織能力是決定勝選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候選人需要有足夠的財力和人力資源,能夠有效地組織團隊和開展選舉活動,包括廣告宣傳、造勢活動等。最後,政治氛圍和對手競爭也會影響獨立候選人的勝選機率。如果其他候選人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廣泛的支持,獨立候選人的勝選機會可能會受到壓制。需要強調的是,具體的勝選機率需要在實際的選舉過程中,通過選民的投票結果才能最終確定。政治選舉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預測勝選機率是複雜而困難的。因此,以上提到的因素只是一些可能影響勝選機率的因素,具體的情況仍需根據選舉活動的發展和選民的選擇來確定。國民黨沒有提名郭台銘作為候選人,作為國民黨未獲提名的候選人,郭台銘將失去黨內正式的支持。這意味著他無法以黨派身份爭取黨內資源、組織和人力支援,可能會面臨來自黨內的競爭。國民黨作為主要政黨擁有一定的組織和資源優勢,包括黨務支持、財務援助和廣泛的黨員網路。郭台銘沒有國民黨的提名,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來組建自己的競選團隊,並且可能缺乏黨派的廣泛支持。國民黨作為政治黨派的認可度和影響力會對候選人的選民支持產生影響。郭台銘沒有國民黨的提名,他可能面臨來自一些支持國民黨的選民的質疑和不認可,這可能會影響他在選民中的競選形象和支持度。郭台銘將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他的競選策略。沒有國民黨提名的情況下,他可能需要尋求其他政黨或獨立選民的支持,並制定相應的競選策略來爭取選民的支持和信任。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一些可能的後果,具體情況取決於郭台銘本人的決策和行動。在政治競選中,候選人可以根據形勢和資源進行調整和適應,以爭取選民的支持。目前依照民調的結果,民進黨還是領先國民黨與民眾黨,若國民黨與民眾黨沒有採取合作的態勢,那民進黨就穩操勝券。因此,「郭柯合」應是戰勝民進黨唯一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