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山論見

中央防疫無方 百里侯造反有理

■ 韓文明 新冠病毒流竄全台,金門縣政府原本宣布5月24日起民眾搭機抵達金門機場須提供3天內檢驗陰性報告,否則要在機場進行快篩,這是當前確保金門防疫安全的唯一途徑,結果竟遭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強行撤銷,陳時中還撂話給金門縣長楊鎮浯「要聽指揮官的指示」。諷刺的是,台灣這一年多來不就是「順時中」,才會落到今天全台灣幾乎淪陷的地步嗎?金門是一個小島,經不起疫情的任何風吹草動,楊鎮浯學習中央的「超前部署」,守住第一線的機場,以最保險的措施阻擋病毒於境外,有錯嗎?金門萬一失守,小三通也就岌岌可危,甚至最後可能變成「台灣進不了、大陸去不成」的最壞狀況,淪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島」,金門人的擔心不是沒有理由的。還記得「台灣沒有社區感染」的神話是怎麼破功的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處理華航機師群聚感染案不當,讓原本可以控制的疫情出現破口,一發不可收拾,兩手一攤拿不出解決辦法。台北市長柯文哲和新北市長侯友宜這時候敢於「逆時中」,自行成立社區篩檢站提供民眾自願檢驗,才每天揪出好幾百個潛藏在各角落的確診者。就連民進黨執政的桃園市、台南市和屏東縣也直接前進社區為民眾免費篩檢,大家一起造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反。感謝柯侯兩位市長,讓台灣人一下子大夢初醒,就連國際也終於恍然大悟,原來台灣大內宣加大外宣自封的「防疫優等生」,竟然是靠作弊得來的,可笑的是,陳時中最近還有臉投書日本和加拿大媒體吹噓台灣的防疫「成就」,簡直是把台灣的臉給丟到國外去了。

蔡英文「520的五道陰影」

■資深媒體人 黃創夏 確診的人數、疫苗的總數、股票的指數、停電的次數…520蔡英文連任周年的日子即將到來,很多人卻開始在猜,「四道陰影」之下,在520講稿當中,蔡英文會有多少次的道歉數?這樣的猜測並非戲謔,這是警告著民進黨的內閣團隊和從政黨員:「民進黨的好日子」到頂了,只要稍有不慎或過度張牙舞爪,「2018」的幾乎滅頂的反撲浪潮,隨時可能重演。徵兆快速浮現了,民進黨的內閣團隊和許多從政黨員錯誤認知「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已經身為完全執政的絕對掌控,「攻擊、攻擊、再攻擊」的慣性模式,只是會累積認為民進黨政府和內閣「鴨霸」的反感,把蔡英文的「謙卑、謙卑、再謙卑」認定是再騙票!更重要的是,以蘇貞昌內閣為主體的治理團隊更輕忽了,雖然台灣防疫成功,這是2400萬台灣人「共體時艱」的偉大成就,說實在話,除了防疫指揮中心和口罩國家隊,眾多內閣大員說得出自己貢獻過什麼了嗎?然而台灣人民雖然願意「體諒」卻不容忽視箇中有太多太多的生活和工作上之「艱難」,咬緊牙關度過這麼500多天,突然出現一個來勢洶洶還越演越烈的破口,憤怒和怨恨必然會想要找出口,「范雲事件」正好躬逢其盛,再多的反擊和辯解,以及側翼亂咬,只會惹出更多的反撲!反撲的能量正在累積,搞了一年多,怎麼負壓病房數量變少了、怎麼500萬劑沫德納疫苗還遙遙無期、怎麼醫護量能還比去年吃緊、怎麼台灣雖然飽受國際讚譽卻口惠而實不至…這些疑問正在發酵,蘇貞昌內閣務必注意,都將是造成「2018年大浪」重來的能量。這些狀況,蔡英文身為總統當然要概括承受,因此許多人都預見蔡英文可能會變成一個「道歉總統」…然而,這些引發民眾累積不滿的事項,事實上都是政府治理的一環,從台鐵太魯閣號事件、到台電跳電成常態、松山之亂、北投之亂、千蟑之亂、雙陳(陳家欽、陳嘉昌)之亂…看似紀律嚴格的「管理」,卻一再浮現雜亂無章與缺乏統整的鬆散「治理」!這樣狀態會發生,身為後解嚴時代後最有權力和被信任的行政院長,責無旁貸,請蘇內閣好好自我檢視,上緊螺絲吧,別忘了,蔡英文和民進黨未來真正最麻煩的陰影,就是內閣了…(轉載自黃創夏臉書)

台灣人已淪為第三世界次等公民?

■ 韓文明 一周全台分區停電兩次,戳破民進黨不缺電的承諾,如果再加上這一陣子面臨的缺水困境,台灣人有如生活在第三世界的次等公民。不缺水不缺電不就是當初蔡英文信誓旦旦的話言猶在耳,殘酷的事實就活生生擺在眼前,沸騰的民怨蔡政府看到了嗎?在久旱不雨下,台灣從三月開始進入枯水期,四月更開始實施減壓供水,管線末端的民宅幾乎無水可用,甚至有的縣市已進入停二供五的階段,每星期得有兩天忍受無水之苦,公私立游泳池及洗車業者更成為第一波因限水而被迫暫時休息的行業。5月13日興達電廠機組跳電,造成全台大停電,台電最後將責任推給基層員工,民進黨政府不但沒有反省,1450順勢傾巢而出,攻擊核四、藻礁公投,只為漂台激進的能源政策,企圖以烏賊戰抹黑真相,模糊事實焦點。5月17日興達電廠再跳機,不少地區瞬間停電,並提早公告第二天可能還要分區供電,這下子紙再也包不住火了,台電終於承認發電能力不足,也間接默認了台灣缺電的現況,直接打臉蔡英文。遮羞布已經被揭開了,接下來有什麼對策?恐怕是蔡政府要好好交待的。缺水缺電不但對民生造成影響,降低一般民眾的生活品質,對高科技的半導體產業更是致命,只要一停機,損失根本無法估計,這些都可以申請國賠嗎?最重要的是,廠商的信心受到打擊,還敢繼續留在台灣嗎?其實,缺水缺電的解決之道,不外乎開源加節流。但在人民生活達到一個水平之後,節流是有困難的,唯有不斷開源才是正途,而不是靠「團結省水」、「保持冷靜」這種八股式的口號,人民對假面文青總統已經無感,繼續與民意脫節只會讓這把民怨之火一路延燒到明年的九合一選舉。

范雲別犯傻 民意代表不是這樣當的

■ 台北市議員 徐巧芯 最近疫情升溫,按照指揮中心說法,來源大多是因為機師、諾富特傳染進來後變成了社區感染。很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麼以前可以把病毒鎖在國門外,最近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導致破口出現?為什麼機組員的檢疫流程改成「3+11」?難道病毒會區分身分決定要不要感染你嗎?後來根據週刊的爆料拿到公文佐證,我們才知道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有開過協調會,邀請衛福部、民航局列席,力主把機組員的防疫措施調整為「3+11」。被批評後,范雲委員說這些是政治口水、是謠言。沒想到現在流出錄音檔,范雲在協調會中是這樣講的:「我們是強烈建議回到3+11」、「希望4月11號就回到3+11」這幾乎已經很明確了。就算採納這個建議的指揮中心當然也有問題,立法委員施壓也不能說不是事實。范雲要嘛是犯傻不知道民代怎麼當,要嘛是明知故范,裝作不知道民代做事的方法。民意代表接受陳情當然是天經地義,但我們也必須負上把關的責任。通常,接到陳情以後的第一件事並不是馬上召開協調會。而是助理會先打電話和局處/部會瞭解一下現狀,確定是否有陳情人所言明的情況,以及陳情的適法性、可行性,如此一來才能判斷要不要進入下一階段當面協調。進入到當面協調的階段有兩個情況:(一)如果民代判斷陳情人的建議合理且必要,可開會討論解決方式。(二)知道事情無法解決,但認為可以讓陳情人向政府反應心聲或意見。重點來了,如果是第一種情況,代表民代本身同意陳情人的訴求,並認為政府的處理「有問題」,協調會的目標就是要求他們改善。這種協調會主持人(也就是立委或議員)不僅會提出政府部門的錯誤,提出明確的主張,也會要求政府在期限內改善。第二種情況,若是單純反應心聲,則是讓雙邊表達完意見之後就結束,通常會議記錄會提到若以後有機會的話再逐漸往此方向檢討。內容會導向雖然陳情人有不同的意見,但政府也有窒礙難行之處請民眾多加體諒,主張不會明確化更不會壓時間要求辦理,或者會給一個很寬鬆的時間,比方說一個月、兩個月後再來檢討看看有沒有修正的必要性。請問看了媒體報導范雲立委的說法,這場協調會是屬於哪一種狀況?很明顯,范雲早就有自己的看法,接受了「3+11」的主張,並不是單純讓雙邊表達看法而是要求政府要比照辦理。現在事情爆發被抓戰犯的時候,才趕快改口說沒有給予任何壓力,就是騙騙一般民眾不了解民代做事的方式和思維。從去年的「口罩五傻」事件(范雲開記者會批評政治人物戴口罩防疫),到現在讓國門洞開引病毒入關,這犯傻已經是第二次了。范雲應該要道歉,民進黨應該要求她請辭不分區立委,給民眾一個交代。(轉載自徐巧芯臉書)

福島核污水排海,日本將成亞洲社會的政治侏儒

■ 轉載自【犇報社評】 (圖/兩岸犇報) 4月13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赴美與美國拜登總統舉行雙邊高峰會談的前夕,突然召開閣僚會議,決定於2年後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污水排放入海。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東亞周邊國家,包含中國大陸、朝鮮、韓國、菲律賓等國的關注與抗議,也遭到國際環保組織、本國漁業團體和「核爆受害者二代」的反彈,韓國學生甚至集結於日本大使館前剃髮明志,要求日本撤回決定。但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日本如此以鄰為壑,甘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措,卻得到美國國務院的表態支持,並對其「決策透明度」表示嘉許。日本福島核災的善後問題,長期受到國際社會的質疑,而負責營運的「東京電力」更成為眾矢之的。早在2017年7月,東京電力公司董事長川村隆就向媒體表示,打算把大量經過處理但仍含輻射物「氚」的污水排入大海。雖然,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評估報告明確指出,此舉將對周邊國家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危害,同時經過處理的廢水中仍含有銫、碘、鍶、鈷等放射性核元素,需進一步淨化處理。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也表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並可能造成人類基因損害。但日本當局對此似乎是充耳不聞,依然故我。據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10年後蔓延全球海域。1982年簽訂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立法精神,是將海洋空間和海洋資源視為全人類「共同財富」或者「公共財產」,不能分割。並要求各國應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在其管轄或控制範圍內的事件或活動所造成的污染,不致於擴大到行使主權權利的區域之外,更明令禁止從船舶、飛機、平台或其他人造海上構築物故意處置廢物或其他物質的「傾倒行為」。而《核安全公約》和《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也都規定放射性污染的最終處置責任應由污染者承擔。去年6月,聯合國關注危險物質處置問題的報告員就曾提出警告,敦促日本政府不要無視在核廢料處理問題上的義務,不要借著疫情之機,不經過國際磋商,就強推核廢水入海。此外,國際原子能機構也曾表示,日本需要同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積極進行溝通,向所有利害攸關方公佈有關核污水排入太平洋的相關信息。可惜,言者諄諄卻聽者藐藐,白費口舌。事實上,日本當局單方面決定以排海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絕非是最佳方案,但絕對是最「便宜」的方案,其風險和後果卻要由全人類所共同承擔。福島事故後,東京電力設置了事故放射性廢水淨化處理裝置,用來去除廢水中的大部分放射性核元素,並設置了大量儲罐貯存處理後的廢水。2013年以來,「APLS淨化水處理小組委員會」就著手對核污廢水處置方案進行評估,提出了6個可能方案:1. 繼續在罐內保存;2. 稀釋排放入海;3. 加熱大氣蒸發;4. 電解大氣釋放;5. 注入深地層;6. 混合混凝土製成板狀埋入地下,並考察了每種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限制。其中,地層注入和地下掩埋是在日本本國領土範圍內處置,對其他國家沒有影響,但經濟成本較高;蒸汽與電解釋放會產生固體廢物,二次廢物會影響日本本國環境,大氣釋放也可能違反「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日本國內法令。因此,在權衡利害之後,東京電力公司寧可得罪全世界,也不願意冒著承擔巨額的經濟損失,甚至面臨被迫歇業的危險,最終以儲罐空間受限為由,選擇了經濟代價最小但環境危害最大的海洋排放方案。歷史上發生的核事故,如車諾比和三哩島核事件,都是大氣釋放,沒有發生過類似福島核災產生大量廢水的案例,因此也沒有核廢水向海洋排放的先例。目前,國際上不存在由第三方機構對處理後核廢水進行檢驗再排海的規定,也沒有相關的檢驗程序和標準。日本之所以敢開惡例,將本該由自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全人類,主要是因為國際原子能機構雖對國際核活動負有監督和管理職能,卻不能對損害結果做最終認定,也不負責賠償裁定。對此,綠色和平組織日本辦公室項目主任鈴木一枝就批評說:「儘管日本有技術、有條件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點及周邊無人區建設更多長期儲存罐,一定程度上將核輻射擴散的風險控制在最小範圍內。然而,政府內閣卻選擇了最節省成本的方式——把核污水傾倒入太平洋。」日本內閣的決定,不僅再次讓福島居民失望,也讓生活在周邊及環太平洋地區的居民暴露在核輻射的風險之中。除了省錢之外,日本內閣之所以表現得如此有持無恐,一意孤行,無非是得到美國老大哥的許可。眾所周知,美國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向海洋傾倒核廢料的國家,還是第一個在海洋進行核試驗直接污染海洋的國家。據統計,從1946至1970年,美國先後在太平洋18處海域丟棄了超過5.6萬桶固體或液體核廢料;在大西洋11處海域丟棄了超過3.4萬桶廢料,總數超過19萬立方米。此外,從1946年至今,美國還在太平洋比基尼環礁進行了23次的核試驗,其中還包含氫彈試驗,導致該地區不適人類居住,居民被迫遷移。說穿了,美國本身就是向海洋中排放核污染的「傾倒大戶」,表態支持日本,無疑是為自己向海洋傾倒核廢料的行徑打掩護。更重要的是,從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修.佩里率領黑船艦隊駛入東京灣,用砲艦打開日本門戶以來,除了太平洋戰爭的短暫期間之外,日本向來都是美國在亞洲的代理人。百年多來日本軍國主義在亞洲地區的軍事擴張,背後都不乏美國人的身影,也一直沒有超脫美國人李先得在1873年獻給副島種臣的《備忘錄》,所謂「東亞文明半月灣」的範疇。特別是韓戰爆發後,美國政府為了實現對中國與蘇聯圍堵的「東亞遏制戰略」,放棄了對日本進行「拆遷補償」以及「民主改造」的初衷,轉而希望通過扶持日本經濟復興,利用日本做為遏制共產主義威脅的前哨站。為了實現這個戰略轉移,美國不僅一手炮製了《舊金山和約》要求盟國放棄對日求償,還推動日本以主權國家的身份和東南亞各國簽署「勞務賠償」協定,變相將東南亞國家的資源和市場雙手奉送,藉以補償日本對華禁運的損失。可以說,戰後日本不僅是軍事上受到美國東亞安全體系的支配,經濟上也從屬於美國所一手擘畫的東亞分工體系,因此,在外交上也只能充當美國東亞戰略的馬前卒,「唯美是瞻」。如何妥善處置福島核電站廢水問題,關係到國際公共利益和周邊國家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切身利益,理應遵守國際規範,以多邊協商途徑和國際互助來解決問題,但是日本當局仗勢著有美國作為靠山,一意孤行的霸道作風,再度向世人展示美國單邊主義對人類社會秩序與安全的戕害,也再度證實了世界做為一個共同體,只有在平等、互利、互助、共贏的基礎上,共同建構一個有包容性的多邊機制和世界新秩序,人類社會的和平與永續發展才有未來。日本政府悍然決定擅自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惡劣行為,引起了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人民的極大憤慨和同聲譴責。近年來,日本當局一方面希望擺脫戰後「和平憲法」的制約,實現國家正常化,以期成為地區大國;一方面有鑒於東亞地區,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經濟崛起,也意識到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數度在重回亞洲國家體系,抑或是,繼續作為美國印太戰略扈從之間徘徊。但是,如果日本不能真心誠意在亞洲侵略的歷史問題上作出反省,在福島核廢水排放問題上改弦易張,做出莊嚴而負責任的承諾,從而重新贏得亞洲周邊國家的諒解與尊重。我們可以斷言,就算日後其經濟實力再雄厚、軍備武裝再強大,終將也只是亞洲國家體系的政治侏儒,一個講不上話的三流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