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點短評

【社論】口口聲聲「還稅於民」為何人民怨聲載道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還稅於民」相關議題熱度居高不下,蔡英文才重申不會普發現金的政策,卻在沒幾天後出現180度的態度大轉變,行政院長蘇貞昌表明扣除必要規畫後將「把剩餘的錢共用給大家」,對此政策的轉變就是民進黨正在走下坡的跡象。台灣去年稅收超徵4500億,不論國民黨、民進黨都期待政府「還稅於民」。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在3日受訪表示,在可動用的1800億要預留不時之需,同時也規劃在這個額度,跟全民共用,用發現金的方式,不過需要有法源依據及預算的編列,經立法院同意,不是私下發紅包,希望整體做好,同時讓全國民眾共用經濟成長果實。蘇貞昌說,台灣稅收去年超徵4500億元,其中700億元屬地方、1000億元用於補貼勞健保電價、1000億元分配於強韌經濟,另外1800億元除了預留不時之需外,也規劃振興、全民共用。蘇貞昌說明,將用發現金的方式和全民共用,不過他也表示,作法要有法源依據,需要經立法院同意,相關規劃需要整體做好,並非私下發紅包。其實這次決定還稅於民的措施,在蔡英文的記者會上,蔡英文完全不提到,是要把球做給蘇貞昌,來挽救現在呼聲極大的換揆風波?因只要蘇貞昌在位的一天,就能幫蔡英文擋「子彈」,況且現在在民進黨黨內新生代還有誰願意接這個「爛攤子」,每個人不是考量自己的政治前途,就是在為民進黨垮台後,為自己的前途找出路。但這個相關消息引爆討論,網友湧入臉書相關新聞連結留言:「才6000!連1萬都沒有,非常失望!」「還個錢囉嗦一堆,4500億變成1800億」、「政府寧願撒大錢蓋蚊子館,也不要好好還人民1萬大紅包」、「錯誤的能源政策,搞得民不聊生,應該把能源政策的錢拿來都還人民」、「6000元太少,沒破萬都沒誠意,繼續不投民進黨」、「這些反對的聲音真不知民間疾苦,有沒有想過有多少的家庭指望年前能有一筆錢入帳,能過個安穩年!」

【如視我聞】民進黨嘉義選戰再次落敗 源於側翼囂張還死不認錯

■ 映丞 被視為九合一「延長賽」的嘉義市長選戰,日前落幕,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慘敗作收。對此,醫師蘇一峰在臉書指出,選民原本希望民進黨在敗選後能反省,卻看到檢討的是黨內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與立委高嘉瑜、綠營側翼更繼續出征,因此,他們最後氣到用選票懲罰民進黨。此次嘉義市長選戰投票率為43%,國民黨籍現任市長黃敏惠最終以得票率63.82%、5萬9874票,超越上屆5萬8558票的得票數,成功連任;民進黨李俊俋則拿下3萬2790票,得票率僅34.95%,以不小的差距落敗。蘇一峰認為,民進黨在嘉義一役輸得比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更慘,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家希望民進黨在九合一敗選後,能自我檢討並反省。結果民進黨選後檢討的是高嘉瑜和王世堅、綠營側翼繼續用囂張的嘴臉到處出征,仇恨值不停累積,選民最後氣到繼續用選票懲罰。此文一出,許多網友紛紛留言回應,「他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錯,以他們的邏輯,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繼續出征」、「已經輸到脫褲了!2024直接輸到連褲子都不見」、「『廁液』聽不懂人話很正常」、「政府官員也很囂張,死不認錯」。

政府保證台灣不缺電! 專家狂打臉「這樣說」

■ 鍾德榮 陳文越 還記得蔡英文2016在競選總統時告訴大家,「在非核家園的規劃下,台灣未來絕對不會遇到缺電的危機,電價在10年內也不會大幅上漲」,當年的說法,現在看來似乎沒了說服力,因為從頻頻跳電的狀況,到計算電價的收支,這些民眾與企業的擔憂,在2023年只會更加嚴重。從2021年無預警的513大停電,到2022年的33全台大停電,從北到南超過5百萬戶受到影響,業界更損失超過百億元,而這樣的不安動盪,還在持續擴散。記者陳文越:「而前兩年的停電事件不僅影響到民生、經濟,也影響到台灣的選舉,我們看到最新的民調顯示,有高達6成5的民眾,對現在政府能源政策是沒有信心的,擔心會有缺電的問題,而如果台灣真的發生缺電的話,也有高達4成8的民眾明確表示,會影響其2024的投票意願。」儘管蔡政府再三拍胸脯「保證不缺電」,但質疑聲浪越捲越大,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就多次示警,還公開呼籲政府必須關心五年後電夠不夠用,而這樣的擔憂其來有自,尤其蔡政府至今仍拒絕調整,現行能源政策。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這兩年下來我們的供電大概都在瓶頸,大概都在黃燈到橘燈,看業界是最清楚的,包括像這兩年你說台商好像回流台灣,可是他們在要規劃工廠的時候,他們也向台電問,他們說台電沒有辦法給他們一個供電的保證,所以他們也非常的憂心,然後你又看到最近在一年內吧,其實這些台商也陸陸續續的,不把台灣當作最優先的考量,他們可能到東南亞去,可能到美國去,這是因為他們可以給他們水電的保障。」儘管經濟部能源局,12月召開「2050淨零關鍵戰略會議」,從內容及規劃也都被指持續在畫大餅,完全沒有清楚的說明,專家進一步列出,台灣能源安全潛藏隱憂四大重點,包括電力排碳係數走揚已背離減碳目標、天然氣接收站負載率偏高,安全存量遠低於國際水準,加上油、煤、氣價同期大漲,國際能源價格仍可能維持高點,最關鍵的是太陽光電和風電的實際值,與目標值連五年落後。清大原子科學院院長李敏:「大潭8號機,原來預定去年的9月蓋好,到現在還沒有,大潭9號機,原來預定112年要蓋好,來填補核二廠2號機退下來的缺口,但是一定會拖延,今年的年底,還有一些機組要退,那他講說他要把興達1號機要上,我看也上不來,我們為什麼說會缺電限電,因為規劃它的工期沒有辦法確實的掌握。」攤開台灣再生能源發展兩大主力,分別為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從最新資料來看,光電裝置容量達成率為81%,風電裝置容量含離岸與陸域的達成率也僅39%,兩項能源想順利達標明顯沒希望,不論是未來的用電需求,或是電源開發規劃,都被點出過於樂觀,尤其影響層面不只是缺電,更衝擊著全民的荷包。能源專家陳立誠:「電價是一定會漲,那目前這個經濟部它就賴說電價漲,就是因為國際燃料漲,沒有錯,可是這只是一塊,核電的話大概1塊多錢,1塊到1塊半,綠電的話,現在太陽能是4塊多,離岸風電是5.6塊,所以中間是差好幾倍,那你現在要取代的核電,是400億度,你1度電差個4塊錢,就1500億啦,電價漲可能只有十幾%是你的電費,台灣主要的電是用在這個製造業,還有商業,比如說你去百貨公司,便利商店,他們會漲價,那他們一漲價,會反映在物價上面,每家要負擔2.3萬塊是一定的事情,所以這是更可怕的一件事情。」電一漲萬物跟著漲,經濟民生一環扣一環,這顆越滾越大的缺電雪球,也和民眾手中的選票,緊緊綁在一起。(轉載自TVBS新聞網)

台積電3/4奈米廠被帶去美國的傷害有多大?

■ 轉載自臉書/工程師看政治 一是直接流出的投資金額高達1.2 兆台幣。二是人才被奪走,首批工程師赴美約有1000人,到2023年末人數預計翻倍。三是這上看2000人的家庭與其後代,總計3~6000人,他們的消費,以及未來的研發勞動力,也很可能大多會留在美國。四是相關供應鏈廠商外移會造成大約5000個工作機會流失,不外移的,也會增加額外的營業成本。五是台積電未必能如預期守住營業機密,因為身在敵營,又領對方補助,美只要一紙禁令,或停止付錢,台積立刻就會大失血。六是台積將會面臨Intel當地的挖角競爭。七是美國製造成本會高出50%以上,台積營利必會受到影響,我們政府流失對應稅收,將會貢獻給美國。八是高階晶片廠見奪,矽盾減損,也連帶降低台灣的國防地位/能力。綜合所有面向,我們可以看到未來損失的金額,遠不只那1.2兆,失去的人才,也不只是飛機載去的那些,美國巧奪台積電,無論說詞如何潤飾,物理上都是一個世代的、天文數字的資產掏空。美國透過長臂管轄權/貿易禁令/貨幣地位,直接掠奪資源,我們難以抵制,也無處申訴,國際只講實力,不講法律,只談利益,不談道義,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如此,尤以美國為最。侵略固然令人氣憤,但最令人痛心的,是黨的媚美態度,還有那些御用學者的洗地文宣,不要忘了,赴美設3/4奈米廠,從頭到尾都不是台積電的主動意願,我們被搶走了一個世代,而佔據政府高位以及媒體資源的那群人,竟也幫忙為掠奪者開脫,若非主犯,亦為幫兇。另外,美國先前建議兵役延長,國防部立刻展開研擬,今天若不是黨選舉落敗,我想應該早已拍版定案,最近又有消息,美國明年將派官員長駐台灣,要「進立法院工作」,擺明想伸手進內部,美國干涉經貿外交還嫌不夠,行政/立法它全都要碰。對蔡元首也不用多所期待,黨沒有拒絕的打算,我們政府好像某種兒皇帝,對外進貢金銀錢帛,對內奴役思想壓迫,一切以宗主利益至上。就像核電一樣,最大的災難都是慢慢發生,慢慢侵蝕的,它透過媒體包裝/認知作戰,深入骨髓,人們無知無覺的被掠奪,資產一天一天的消逝,今天的一切,早在2013就埋下種子,在2016開枝散葉,2020透過政變守成,如今高歌收割果實。不管怎麼看,在美國推手之下,台灣一天天被削弱,一步步往戰火前進,而至少有4成民眾,仍能笑而視之,即使自己沒拿到半點好處,還是可以找到理由接受這一切,無論島內島外,詐騙都是最快最好的賺錢方式。2024大選將至,很多人都希望在那一天把問題解決,但檯面上既然是朱立倫/侯友宜/賴清德,我想無論結果是什麼,台灣都難逃這個被侵略的模式,政治多數時候都是雙面人獲勝,錢權主導一切,民主不代表自由,投票也不代表有選擇。魚爛河決,時代巨輪常不能如我們所願,我們只能保護自己資產,自主應變。

【社論】從心慌意亂辭去黨主席 看蔡英文權力核心日漸衰弱

民進黨2022年底大選大敗,民進黨檢討雙北市長人選遲遲未決是一大問題,外界對此也議論紛紛;繼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表態不參選新北市長後,更傳出大熱人選衛福部長陳時中也不想參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黨內有弱化現象,有人稱之為「放棄領導的蔡英文」。我們發現「羅致政被幹掉了」。這是一個先行指標,也就是說,蔡英文在黨內有弱化現象。原因在蔡英文本人「心慌意亂」;從民進黨在中執會後召開的記者會上,蔡英文口誤將沈慧虹說是「林慧虹」,還稱她是「五星旗副市長」。蔡英文是很小心的人,但這個事情發生,就足以證明,她現在心慌意亂。坦言來說,台灣現在缺電,缺電已經證明蔡英文所主持的「綠能政策」全面崩盤,但卻完全沒人管,蔡英文也根本不管,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台灣恐怕會完蛋。民進黨現在內鬥不斷,政策失針,全部在搞人事鬥爭。感覺這個政府完全沒在關心將來的發展,通通都在關心自己利益的問題;而蔡英文卻「躲起來」了,搞得群魔亂舞,整個台灣一塌糊塗。現在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基本的權力基礎已經被侵蝕掉了,雖然民調還不錯,但實際上民進黨內沒人怕她,「權力核心正在衰弱」。她是「放棄領導的蔡英文」。此外,行政院長將會由蘇貞昌繼續做下去。由於蘇貞昌的強勢造成蔡英文退縮,加上蔡現在只想「安全下莊」,不要得罪人、不出事情就好。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實際上也符合賴清德的利益,因為蘇貞昌年紀大了,卡住這個位置,讓鄭文燦、陳建仁沒機會,所以賴清德的挑戰者永遠在台下,才是最重要的,「保障賴清德可以順利出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