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望鏡

劉玉蘭 助人無數的網壇貴人(上)

■ 圖/文 轉載自 四維體育推廣教育基金會網站 她是台灣第一位身穿短裙打網球的選手,也是台灣曾任軟網和硬網球后的唯一一人,更是網球協會自1973年成立以來,唯一連續48年從未間斷過任何一屆的理事。劉玉蘭這輩子秉持「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理念,不斷幫助別人、提攜後進,對網球的使命感也讓她傳奇一生活得精采萬分,了無遺憾。日前落幕的東京奧運在台灣形成一股熱潮,久久未散,許多項目包括羽球、體操、柔道、拳擊、高球、甚至第一次亮相的空手道都創下首度奪牌的紀錄。不過,球迷人數不少的網球至今仍未在奧運獎牌庫開張,令劉玉蘭憂心忡忡,她致電網協選訓委員:「誰配誰最強,網協就應該展現魄力,派出最強組合去打奧運才對。」劉玉蘭雖已高齡86歲,每周仍固定打球三次,原本在之前任職的台灣銀行紅土球場揮拍,近來則前往離家步行15分鐘的市立網球場和友人球敘,年紀平均少她十餘歲的男性球友都說:「劉大姊都快90了,一球能連打十幾拍大氣不喘,面不改色,而且還都不會失誤,實在厲害。」劉玉蘭最早從軟網起家,改打硬網後,軟網的反拍擊球動作改不過來,讓她吃足苦頭,經過苦練,單反切球才終於得心應手,「以前反拍都採單手,現在因為年紀大了,沒力氣,直到去年才換成雙手反拍,很感謝郭繼華總經理送我一支Dunlop的超大拍面球拍,讓我打起來更加輕鬆。」大部分老人的膝蓋多少都有問題,劉玉蘭的雙膝卻十分正常,雖稱不上健步如飛,但連打半個小時球不成問題。劉玉蘭表示,應該是70幾年前就讀新竹女中時,每天上學都必須走很多路所打下的基礎。只不過如果說話太激動,或是太過疲憊,血壓會飆高,就得趕緊服藥降壓。老家在苗栗的劉玉蘭回憶起求學時情景,每天早上5點半就得起床,六點出門,要先步行40分鐘才能走到火車站,準備搭乘6點50開往新竹的火車。有時出門稍晚,還必須小跑步才能趕上火車,這樣每天來回各一趟,度過了初中與高中整整六年。除了上學放學都得千里跋涉,劉玉蘭在學校過得也不輕鬆,由於運動細胞發達,小學時曾贏過新竹縣國小運動會女子六十公尺與一百公尺雙金,還入選省運隊。上初中後,一位愛打網球的田徑老師見劉玉蘭跑得飛快,於是拉她打軟網,「每天中午利用空檔訓練半小時,害我吃飯都得狼吞虎嚥,根本沒得休息。」從13歲初一打到17歲高二,劉玉蘭就成為全省軟網雙打冠軍,也開啟和網球密不可分的奇妙際遇。 高二時贏得全省軟網雙打冠軍 劉玉蘭1935年6月30日於苗栗出生,當時客家人有個習俗:「如果生女孩就要給別人養,也會收養別人家的女兒。」劉玉蘭父親經營陶業工廠,一共生了九個小孩,三男六女,老大是女兒,當然送給別人,老二仍是女兒,由外婆收養,老三是兒子,不料老四又是女兒,還是得送人。劉玉蘭是老五,原本已送出去,但半夜卻哭個不停,一直哭到天亮,人家只好把她抱回原生家庭。當時雖然只是小嬰兒,劉玉蘭也不知道為何一到別人家就哭?「一旦送到別人家,我就會不停的哭,就這樣連續送出去四次,連續四次被送回來,直到第五次時,母親說算了,就留下來自己養吧!」劉玉蘭有位重男輕女的祖母,從小就對這個不一樣的孫女不太友善,但劉玉蘭血液中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倔強基因,她回憶:「家裡人多,我從小一切都靠自己,以前廚房沒瓦斯,只能自己燒木炭做飯做菜,自己帶便當,自己去上學。」也因為劉玉蘭自幼聰穎可愛,不僅讀書呱呱叫,還會畫畫等才藝,又很孝順,母親對她疼愛有加,也就讓她一直待在身邊,「我爸他們家是三兄弟,所生的孩子全部都住在一起,一家人夯不啷噹總共二十幾人,所以能得到父母關愛眼神非常重要。」劉玉蘭說。新竹女中畢業後,由於軟網成績突出,劉玉蘭被當時推展網運的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蔣堅忍網羅至國軍克難網球隊,也從軟網改打較為國際化的硬網,球技日益增進,24歲那年首度擊敗年齡比她大近兩輪的國大代表劉香谷,並在隔年成為新一代的台灣網球球后。劉玉蘭透露,從軟網改打硬網時,由於反拍一時無法調整,常吃悶虧,每次和劉香谷對陣,總是被對手攻至反拍而無法有效反擊,「我下定決心改練反拍切球和抽球,苦練三年才終於擊敗劉香谷。那場比賽雖然只打了兩盤,卻費時三個半小時,因為幾乎每一分都十幾拍來回。」1950年代之前,台灣民風仍屬保守,女網選手都穿短褲打球。來到1960年,一位日本女將送給劉玉蘭一條白色網球裙,這位台灣球后便開始穿著網球裙上場,「因為當時沒有人看過這種短裙,許多小孩都很好奇,一直盯著我看,我猜應該是想看看裡面是穿什麼樣的內褲吧!」劉玉蘭笑說。 劉玉蘭是台灣第一位身穿網球短裙的選手 登上球后寶座前兩年,劉玉蘭已進入台灣銀行工作,她從最低階的櫃台行員做起,當台銀計畫在松山機場成立分行,提供換鈔及匯兌服務,詢問半天卻沒人要去,於是劉玉蘭自動請纓,「那時應該是在民國六十年左右,整個銀行只有我一人上班。」由於劉玉蘭會打網球,松山機場旁邊剛好又有兩面民航局紅土球場,她的人生命運也自此完全改變。某年,愛打網球的日本中央銀行董事長來台訪問,台銀派出日文流利的劉玉蘭陪同,順便在網球場以球會友,劉玉蘭無法被取代的重要性也深植人心。在台銀工作長達42年的劉玉蘭說:「我從民國47年任職,一路做到89年退休,很少有人能在同一家銀行上班超過40年。」當時台銀在重慶南路有三面日據時代留下來的紅土球場,因年久失修,椅子破爛,浴室門壞掉,劉玉蘭告訴台銀總經理何國華:「廁所門壞了怎麼沒人管,人在裡面洗澡都會被看到。」何總聞訊立刻下令派人修復,台銀球場也從此成為劉玉蘭以球敘接待外賓的最佳場合。由於台銀球場位在總統官邸正對面巷內,旁邊就是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舊址為台銀宿舍),屬於博愛特區最佳地段,陳水扁擔任總統任內,曾有意把球場拆除,賣給建商改建豪宅。劉玉蘭說:「好像是台銀高層透過關係,把球場列為古蹟,才免於被拆除命運,不然以植物園旁的潤泰松濤苑來說,一坪就要兩百多萬,如果三面球場全蓋成豪宅,可能價值百億。」在松山機場服務十餘年期間,劉玉蘭除了認識四維企業總裁楊斌彥,還買了人生第一棟房子,地點是在忠孝東路四段統領廣場後方巷弄內的二樓公寓,當時購入價格90萬元,現已飆漲超過3000萬。談起購屋過程,劉玉蘭透露,她大概是全台灣買房速度最快的一人,從進入屋內看屋到下訂只有五分鐘。劉玉蘭說:「因為我從未有過買屋經驗,於是請當時的彗星女網隊領隊楊斌彥過來幫我看看,並提供建議,我身上帶了五萬元準備當訂金。進屋後,房屋仲介原本開價120萬,沒多久卻對我說:『劉小姐,我看你好像蠻有誠意,那麼一口價,90萬賣你,房子如果有問題,我賠你10萬。』」儘管當時屋況亂七八糟,但房子方位坐北朝南,楊董在旁說:「房子好像還不錯,如果你不買,我就要。」劉玉蘭隨即交付訂金,接著就回去上班,只花五分鐘便購入生平唯一一間房子,多年後又花了130萬把整間屋子裝潢得美輪美奐,成為許多外縣市或國外選手前來台北參賽時的落腳處。當年謝淑薇流浪日本時,曾提供許多幫助的日本Big K網球學校校長畠中君代,過去帶青少年選手來台比賽,都是住在劉玉蘭家,「因為客廳很大,七、八位小朋友打地舖,加上住處離台北市立網球場也不遠,走路可以到,替他們省下不少住宿費用。」1960年代初期,位於淡水的英國駐台領事館(現今紅毛城)有一座草地網球場,總領事楊格先生經常邀請劉玉蘭球敘,兩人也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與英國駐台總領事楊格(左)建立深厚友誼 1977年是溫布頓創辦一百周年紀念,聯邦盃剛好也在網壇聖地舉行,當時劉玉蘭因具公務員身分,無法取得簽證,但比賽開打在即,她只好求助總領事幫忙,楊格立刻打電報回英國「關說」,並表示會派人來接機,劉玉蘭的簽證也隨即批准,火速趕往英國。可惜的是,當劉玉蘭趕抵倫敦時,只靠著劉香谷和李秀迎戰巴西的中華隊已經結束賽程,當時65歲的劉香谷還因年紀過大,被大會禁止出賽,中華隊兩場賽事都是以吞下雙蛋做收。 劉玉蘭(左二)1977年參加聯邦盃,右一是劉香谷、左一李秀,右二金恩夫人 (文章未完,下期週六待續)

【就事論世】阿富汗緣何成為「帝國墳場」

■ 理應 自拜登宣佈自阿富汗撤軍後,塔利班迅速攻陷首都喀布爾,並宣佈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這是塔利班第二次執政。1919年8月19日,在第三次英國-阿富汗戰爭後,阿富汗酋長阿曼諾拉汗宣告阿富汗的獨立主權。1973年,巴拉克宰王朝統治的阿富汗王國遭不流血政變推翻,成立阿富汗共和國。之後再歷經軍事政變、蘇聯入侵和軍閥內戰,先後成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阿富汗伊斯蘭國和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也稱塔利班政權)。2001年,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因阿富汗戰爭倒臺。2004年1月26日,美國扶持的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直到2021年8月美軍宣佈撤出阿富汗後,塔利班迅速擊潰政府軍佔領絕大多數阿富汗領土,8月15日攻入喀布爾後總統甘尼逃到國外;8月17日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姆魯拉·沙雷宣佈依據阿富汗憲法就任代理總統,與國防部長比斯米拉·汗·穆罕默迪、阿富汗駐塔吉克大使阿格巴爾組成潘傑希爾抵抗勢力;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的阿富汗常駐聯合國代表古拉姆·伊薩克紮伊(Ghulam M. Isaczai)呼籲聯合國不要承認以武力奪權的政權。在阿富汗這個窮山惡土的國境內,英國曾與其發生三次戰爭,在英阿第三次戰爭中促成阿富汗共和國的獨立建國,英國退敗阿富汗,結束戰爭。1979年末,蘇聯入侵阿富汗並扶持魁儡巴布拉克.卡爾邁勒(Babrak Karmal)繼位。但此時的阿富汗因為政府內鬥嚴重而威信大減,反政府軍聲勢日漸壯大,卡爾邁勒隨即要求並接受蘇聯增加援助鎮壓反政府武裝,準備已久的蘇聯軍隊大舉入侵阿富汗開始戰爭。最終在9年持續不斷的游擊戰,以及美國、中國的援助下,阿富汗個別武裝組織擊退蘇聯而告終。美國因911事件入侵阿富汗,開啟長達20年的美國經營時期(雖美國未直接管理),此次美國的撤軍再次改寫阿富汗歷史,全世界三大軍事強國階在阿富汗戰爭中踢到鐵板。再次冠上「帝國墳場」的阿富汗,是否能如承諾治理阿富汗這個國家,那就不得而知了。對於拜登當局來說,潰不成軍、無心戀戰的阿富汗政府軍,除了羞辱了美國20年在阿國的經營(給人、給錢、給軍事資源),也讓他在舉世譁然之際,能夠振振有詞地替自己的「撤軍」辯護:「如果阿富汗人不能替自己前途打拚,為什麼美國要協助?」為了不讓阿富汗再次成為極端份子的基地,各國需要跟塔利班打交道。趕在美國之前,中國和俄羅斯首先釋出對於塔利班政權的善意:在塔利班和政府軍交戰的幾個星期之間,兩國位於喀布爾的大使館一直保持在運作狀態,做好要與新政權打交道的準備。俄羅斯雖然還沒有承認塔利班是合法政權,該國駐阿富汗大使奇爾諾夫(Dmitry Zhirnov)卻公開表示,喀布爾在塔利班的控制下比前任政府更安全。8月17日,他更成為第一個跟塔利班領導面對面坐下來的外國使節。當然,美國自阿富汗撤軍是自川普時代的政策,但拜登追隨川普的政策卻沒能妥善的安排撤軍、撤僑的事宜,為世人及美國共和黨人士的大舉撻伐。美國的盟軍及阿富汗周邊的鄰國的也群起抗爭,抗議美國把燙手山芋推給他們。塔利班(神學士)閃電佔領阿富汗,各國擔憂阿富汗將重回20年前的「黑暗時代」!當年,塔利班短暫執政採行極端伊斯蘭律法,不僅重現殘暴的「石刑」,而且重創女性地位。難道美國對阿富汗20年的經營只是誤會一場?新執政的塔利班又將如何牽動國際政治?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台灣教練與外籍教練的差別待遇

■ 台灣超馬好手 林義傑 選手跟教練一定是我國最重要體壇上資產,我想這部分,東奧後,大家都能認同吧!是嗎?(還是懷疑的挑眉)今天要跟大家說,教練有兩種,一種是我國國籍教練,一種是外籍教練,前者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在國體法裡面受到保障,亦無在國訓中心或單項協會受到任何保障,但是,外籍教練在台工作時就有受到保障如:國際級教練聘用契約第三條第四項:乙方於契約期間內由甲方投保全民健康保險及勞工保險,並報請主管機關投保意外險。我國教練跟選手呢?外籍教練有稍微可以的契約關係,但是我們是「同意書」簽署!同意書~這是什麼法律概念啊?!另外,上回說明過運動員零用金(類薪資),每月只有幾萬元的事,大家都清楚了,來~零用金有加級,只要你有拿到認定賽事之標準,擇優發給每月多出來的零用金喔~舉例:奧運冠軍多發20,000元,沒錯~兩萬元台幣!那麼,你們知道當外籍教練有指導運動員拿到冠軍時,他的薪資會是多少?新台幣20~30萬,一個月!不知道這樣的比例原則,大家是否認同?同樣都是很重要的資產,我們當然歡迎,並且需要優秀外籍教練精進指導,我認為20~30萬不是重點,但是,是不是我們要討論:「要不要對我們國籍選手跟教練好一點?」(轉載自林義傑臉書)

9月1日開學,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圖/翻攝自Unsplash圖庫) 9月1日即將開學,國內疫苗不足,使得目前仍有3.2萬高中以下教職員工、3.7萬課輔班、安親班人員没打到疫苗。國民黨團在18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儘速讓教師施打到疫苗,且不得強迫施打未經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同時加強校園防疫措施。國民黨團今(20)再度召開記者會,揭露教育部編列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防疫經費僅編列3億444萬5500元,每位學生僅100元防疫費用,根本就不足以建構校園防疫工作。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行政院、教育部,增加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應有500元,僅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約25億元。此外,國民黨團要求教育部加速審視老師疫苗施打第二波造冊,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讓所有老師至少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校園與學生的安全。總召費鴻泰表示,7月1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承諾儘速讓高中以下老師和安親班、補習班老師等相關教職人員施打第一劑疫苗;但是16日國民黨團召開記者會,揭露目前還有3萬2千位教師,補教業、安親班等3萬7千位相關人員尚未施打疫苗,光是台北市就有500位學校導師未打疫苗,教育部如何能在9月1日如期開學?行政院、教育部、疫情指揮中心直到今天沒有任何回應或補救措施,難道漠視孩子們受教權和防疫安全嗎?國民黨團高度質疑,教育部真的準備好了如期開學了嗎?費鴻泰指出,清寒家庭的數位落差,教育部沒有人關心,全面停課特殊家庭子女照顧如何後續?教育部目前剩餘防疫經費只剩下2千萬元左右,夠嗎?費鴻泰指出,教育部全面防疫資源、人力投入不足,包括:一、防疫消毒物資採購不足。二、清寒學生遠距設備採購不足,尤其在偏鄉地區。三、強化防疫用水、用電費預算不足。四、教職員、學生發燒、確診安置費哪裡來?五、補助防疫人員加班、雜支費在哪裡。以上相關防疫項目、費用,教育部完全沒有編列,再過11天就要開學了,所需要的物資,經費到底在哪裡?費鴻泰表示,國民黨團粗略估算學校防疫物資採購需要15億元,數位落差設備採購約10億元,平均每位學生每學期的防疫補助至少500元,總共需要25億元,教育部是否已經向行政院申請到位?教育部必須儘速向全國家長說清楚。副書記長鄭正鈐表示,目前還有3萬2千位高中以下老師打不到疫苗,蘇貞昌承諾的終究還是騙、騙、騙;教育部洋洋灑灑的防疫指引,防疫經費卻只有半套,每位學生每學期只有100元防疫預算,難道教育部要學校割紙箱當防疫隔板嗎?沒有施打疫苗的老師,每7天必須快篩一次,預算從哪裡來?教育部要求學校必須每天至少2-3次清消,而清消工作勢必委外處理,錢從哪裡來?每位學生每學期100元防疫預算投入,教育部的防疫指引根本就是半套指引、半套預算。鄭正鈐指出,現在全國約有296萬高中以下學生,每位學生防疫預算應提高到500元計算,不過15億元左右,只佔整體2600億元防疫預算極小部分。鄭正鈐呼籲行政院長蘇貞昌,既然疫苗採購不足,無法讓所有教育人員打到疫苗,至少因應教育部所提出的校園防疫指引,學校必須有充足的防疫預算。攸關數位落差部分,鄭正鈐指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學校實施遠距教學、視訊上課,但是在偏鄉地區不是有網路就可以上課,很多學校連平板電腦都不夠,教育部必須編列至少10億元的經費替偏鄉學校購買平板電腦,同時建構、補足軟硬體設施,不要讓數位學習因為「數位落差」的關係造成「數位中輟」。藍委林奕華表示,行政院此次特別預算有高達近2600億元,國民黨團一再呼籲行政院,儘速妥適分配到各個部會和縣市政府,不要一把抓在手上,而應讓防疫預算發揮到最大效用。但很遺憾地,行政院分配給教育部開學用的防疫預算只有3億元,一個學生一學期才100元用來防疫。林奕華指出,每位學生100元的防疫預算,要購買隔板、快篩試劑、備用口罩和消毒酒精等,光是買隔板就超過100元,難道中央離基層真的有這麼遠嗎?3萬多名老師沒有施打疫苗,這還不是精算後的數字,包括代課老師、代理老師人數有多少?教育部還在計算中;另外體育班的外聘教練、社團老師、特教班的臨時特教助理、高職兼任老師,都也不在施打名單中,進入校園勢必需要快篩,到底還有多少老師需要快篩?校園必須準備多少快篩試劑?教育部都掌握確實數字嗎?這些老師的快篩試劑錢,到底誰出?縣市政府有辦法負擔嗎?林奕華進一步指出,學校開學後,教室開冷氣必須小開窗讓空氣流通,勢必增加電費;要求學生勤洗手,水費也會增加;每周校園、公私立幼兒園大清消的費用,到底誰來出?教育部到底有沒有想過這些問題?難道教育部只會宣布復學,把所有校園防疫工作、預算甩鍋給地方政府、學校、老師和家長負責?另外,如果家長選擇在開學後,擔心老師或學生未打疫苗而選擇在家上課,學校如何解決?是否必須準備一組老師專門負責線上教學,各種課程規劃?有沒有經費來源?因應三級警戒遠距教學而造成部分學生「學力」不足,教育部有配套措施補強「學力」不足的學生嗎?負責「補強」上課的老師,有沒有鐘點費?關於第二波未施打疫苗老師造冊問題,林奕華呼籲教育部重新審視第二波造冊名單,重新計算開學後,還有多少老師還沒施打疫苗,必須儘快讓所有老師打完第一劑疫苗,確保老師與學生的安全,請教育部必須正視。

【話山論見】國民黨為何喊發現金?謝金河點破:不願見5倍券發揮效益

■ 映丞 (圖/翻攝自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臉書) 振興五倍券正式拍板,免付1000元直接領取代券,「免費」發放給民眾,並承諾加碼數位券優惠,預計10月初上路。然而國內針對「發券」或是「發現金」一直都有許多雜音,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就發文分析在野黨心態,直言是「不願見5倍券發揮效益」。謝金河18日發文分析「振興券背後的政治經濟學」,其中就談到發現金或是發券的問題,「為什麼不發現金?因為政府救助受害產業,已經發出1500億的錢給企業,這個時候,再發現金給個人,如果個人把錢放口袋,這個錢不會創造乘數效果」。謝金河認為「台灣的在野黨不斷杯葛,力主發現金,當然不願見振興五倍券發揮效益」,直言這是政黨角力的常態。過去馬政府發消費券,民進黨主張發現金,現在民進黨執政,變成國民黨主張發現金。對執政黨來說,像雨水飄落在集水區,讓這次受到傷害的產業可以得到救助,這才是真正的核心!謝金河也大讚「蘇院長說5倍券是會長高,長胖的現金,這個比喻很好!」謝金河就舉香港的例子,提到這次香港也發行「電子消費券」,每人5000港元,有很多限制,例如不能拿到國外消費、不能作為個人轉帳、不能作為交通開支、不能購買金融商品,也不能拿去繳電費等支出,規定十分嚴謹,只能作為本地零售、本地餐飲、本地服務業商戶及本地網購平臺等使用,比台灣嚴格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