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運鴻為綠色發展助力!

塑膠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是重要的基礎材料。不規範生產、使用塑膠製品和回收處置塑膠廢棄物,會造成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加大資源環境壓力。從世界環境日網站發佈的資料可知:每年約有800萬噸塑膠垃圾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就有一整輛卡車的垃圾進入海洋,可繞地球420圈。而且,每年至少有10 億個海洋生物因塑膠垃圾而失去生命。解決塑膠污染是解決我國生態環境難題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時值“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和國家“禁塑令”全面落地之際,運鴻集團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建設美麗中國為中心,“運鴻肽家園”品牌再次拓新,一種革新性、純植物、全降解的替塑材料橫空出世。據瞭解,該材料原料來源於秸稈、果蔬莖稈藤等天然植物纖維素料,此項技術完全由運鴻集團自主研發,擁有研發的完整技術專利。具有純植物、全降解、耐高溫等多種優良特性,可廣泛應用于商超、餐飲、物流等包裝,具有低成本、短時間完全降解、健康環保、可廣泛應用等應用優勢。目前,該材料已經投產于全降解吸管、全降解水杯、全降解餐盤、全降解餐盒、全降解碗筷、全降解商超方便袋、全降解大棚覆蓋薄膜、口罩、防護服等產品,而且產品鏈還在不斷延伸。此項技術計畫在全國乃至全球開展生產運營,據估算該項目年產值將達上千億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提出到現在已經有15年了。它隨著時代進步,愈益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讓每一個中國人所信服。企業謀求發展,更應造福人類。多年來,我們始終以發展綠色經濟為使命,在構建高品質發展大格局上不斷開拓創新。禁塑令之下,希望在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持續鞏固禁塑成果,讓綠水青山永駐,讓大地煥發綠色生機。

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政治會議—— 全國兩會,關乎國計民生

看今年台籍代表委員談什麼?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我們願做「擺渡人」 ■ 本報特約記者 石龍洪 「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加速,正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幫助臺胞在大陸落地生根,我們願做『擺渡人』」「同心同行,大道無垠,兩岸同胞定能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談及兩岸融合發展,多位在北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台籍代表委員受訪時道出了心聲。兩岸融合發展近年來提速近年來,兩岸融合發展提速。這一議題成為今年兩會台籍代表委員的熱門話題,他們的不少提案建議聚焦於此。「過去一年,我們不斷就如何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進行深入調研,認真協商後,把調研結果帶到會議上來,通過參政議政方式,形成的許多提案建議就可能成為政策措施,解決許多臺胞關心的問題。」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委員介紹說。在他看來,大陸方面一如既往地以「兩岸一家親」為宗旨,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和兩岸融合發展,持續出臺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政策措施,讓廣大臺胞有獲得感,也看到未來發展希望。期待更多島內青年到大陸看看「大陸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變化世界矚目,未來發展前景可期,越來越多島內青年為實現自身價值選擇來大陸打拼。」江蘇省台聯會長鄒振球代表說,近年來,大陸不斷推進落實同等待遇、出臺惠及臺胞的政策措施,為臺灣青年樹立信心,讓兩岸融合發展進程不斷提速。「儘管臺灣當局限縮兩岸交流,打壓兩岸合作,但阻擋不了兩岸融合發展的大趨勢。眾多島內青年克服困難和壓力,堅持理性選擇、用腳投票,就證明了這一趨勢。」鄒振球期待更多島內青年來大陸看看,多管道、多方位瞭解真實的大陸,融入到大陸發展中來。臺灣的長遠發展前景在大陸河北省台聯會長廖海鷹代表認為,兩岸深化融合發展需要增進彼此的溝通、交流、互信。「每個來到大陸的臺灣青年都懷揣著實現夢想的初心,他們看到了真實的大陸,也感受到兩岸交流的春風。」他說,臺灣的長遠發展前景在大陸,「兩岸一家親」不是一句空話。許多來大陸發展的台青,深入瞭解大陸後,感受到大陸發展的真實狀態、充沛的發展活力和巨大的社會變遷,選擇紮根大陸。兩岸融合發展正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要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對此,福建省台聯會長江爾雄委員說,這些承諾莊嚴而鄭重,從中充分感受到溫情和善意。江爾雄長期關心來大陸發展的台青,以實際行動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去年她提出的推動臺灣青年搭上大陸直播電商發展快車的提案,實現有效落地,促成海峽兩岸(廈門)直播電商產業合作園的設立,幫助許多台青抓住機遇。「祖國大陸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廣大臺灣同胞特別是臺灣青年來說,是一個巨大利好,也是時代賦予的機遇。」江爾雄深信,越來越多臺灣青年會主動地融入和參與到大陸的新經濟、新業態發展中來,這是大勢所趨。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重慶市台聯會長許沛代表說,兩岸融合發展將為兩岸走向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奠定基礎。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充分體現大陸願意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這些善意都是兩岸融合發展理念的重要體現。「相信隨著兩岸融合發展不斷深化,更多的臺灣同胞會參與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來,共用發展機遇,同心共創民族復興美好未來。」許沛說。名詞解釋台籍代表委員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此時留在大陸或後來從海外回到大陸的臺灣同胞擁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戶籍,稱定居大陸臺胞,目前有4萬多人。由於至今兩岸分治,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全國兩會)在代表委員名額選舉分配時,暫由定居大陸臺胞代表臺灣地區參與選舉。目前,共有13位台籍全國人大代表、35位台籍全國政協委員。 Previous Next

最大牽引500噸 四輪「小黃車」拉著一整列火車跑

見過火車拉著汽車跑,但你未必見過汽車拉著火車跑。近日,中國鐵路曬出了新型公鐵兩用牽引車,由柳州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研製,主要用於軌道車輛牽引、調車作業、新線建設和後期維保時使用。這輛「小黃車」採用黃色塗裝,駕駛室視野開闊,一名司機便可完成掛調任務。與內燃機車相比,人工成本和維修成本更低。「小黃車」選用65千瓦經典柴油發動機,機械傳動功率強,低速牽引性能好,最大牽引品質可高達500噸,相當於一次性可牽引10輛滿載貨物的貨車。並且採用了公路、鐵路「兩栖」設計,在車架上設計了前、後軌道導向裝置,實現了鐵路、公路行走的轉換,以及鋼軌間換道的要求。

中國大陸北方單體容量最大 海上風電專案即將開工

[本報特約記者 劉靜 霍壽垚報導]中國鐵建港航局近期發佈,由該公司承建的華能大連莊河海上風電場址IV1項目即將開工,標誌著大陸北方海域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該項目由華能集團東北公司投資建設,位於遼寧省莊河市石城島東側海域,平均水深30米,場址中心離岸距離約35.2公里,規劃面積55.8平方公里。專案裝機容量為350兆瓦,總投資59.6億元人民幣,計畫安裝25台6.2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和26台7.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並建設一座上部模組鋼結構重量超3900噸的220千伏海上升壓站。專案場址周圍地質情況複雜,地層中溶蝕作用較為強烈。為確保項目有效推進,中國鐵建港航局大連莊河海上風電專案部制定了詳細的專案實施方案,選派技術骨幹充實到施工一線,並調配大型風電安裝船等船機設備進行協同作戰。據瞭解,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力促進當地能源結構轉型升級,也將為大陸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4200米高原上「一帶一路」 甘肅至青海「咽喉」要道全線貫通

Previous Next [本報特約記者 李琛奇報導]近日,G213線肅(甘肅肅南)祁(青海祁連)公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東山隧道順利貫通,這標誌著國家「一帶一路」甘肅至青海「咽喉」要道全線貫通。國道G213線肅祁公路項目全長62.769公里,起點位於甘肅肅南縣城北白莊子,終點與青海S215省道相接,穿越祁連雪山,是國家“一帶一路”上的咽喉要道,建成後將成為連通甘肅與青海的重要通道。項目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祁連山脈深處,平均海拔4000多米,屬於高寒地區,是國道G213線肅祁公路關注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項目進出的主要通道狹窄崎嶇,路面寬度僅有4米,加之山上長年積雪,一側懸崖一側峭壁,物資轉運十分困難。施工方在道路的所有坡面掛設安全防護截攔網,組織人員及時清除坡面鬆動危岩,在重點交通路段安排專人指揮車輛運行,確保了專案順利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