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財經

百工百業民間國是論壇1/5將在台北張榮發基金會登場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然而對於義務延役、台積電赴美、青年低薪就業不易、退職公教年金被砍、與美日等外力涉入等議題,需要公民自發自立自強。 著眼民生議題,籲請全民關切,孫文南院等民間團體將於2023年1月5日(週四)上下午,在台北市張榮發基金會1006會議室舉辦「百工百業和平發展台北論壇」,以現場與線上併行方式,邀請海內外各行各界朋友共同探討。 「百工百業和平發展台北論壇」分為五大議題:(一)產業科技組。由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大陸通商總經理蕭引鳳共同主持。在中美博弈下,「台積電」儼然成了「美積電」,台灣頓失「護國神山」,在這塊美麗的寶島上,台灣人民能否再建造另一座「護國神山」?台灣是一個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無論哪一黨執政,大陸始終是台灣依存的主要市場,當前兩岸沒有官方溝通管道,百工百業如何謀求生存之道?(二)義務延役組。由陸軍官校前校長陳良沛、黃復興黨部前主委臧幼俠共同主持。台灣在美方的壓力下,執政黨難逃「義務役延長一年」的命運,美國試圖將台灣「烏克蘭化」,挑起海峽爭端,台灣人民有義務要求執政黨尋求智慧外交,推展兩岸和平紅利,並呼籲大陸以王道偃息海峽緊張,台灣面對義務役延長所帶來的衝擊,產業界、教育界、社會、家庭該如何因應?而役男又要如何調整其生涯規劃?(三)青年創業組。由陸委會前諮詢委員蘇偉碩、國家政策基金會前諮詢委員黃士修共同主持。2015年,大陸推出「兩岸青年創業園」政策,對台灣青年祭出許多優惠辦法,旨在吸引台青登陸創業,但經過這幾年的運作,媒體報導,其成功率不到一成,充其量只是大陸對台政策的一項「大內宣與大外宣」,台灣青年是否應審慎評估,以「立足台灣,放眼世界」做為職場的首要選項?(四)退職公教組。由考試院前秘書長林水吉、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共同主持。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後,再次挑動台灣族群對立,謂退休軍公教人員之退休俸將拖垮財政負擔,不斷製造世代仇恨,最後利用其國會優勢,沒收「政府與退休公教人員之退休俸契約」,大砍其退休俸,呼籲這些受影響的退休公教人員,應繼續為社會公義而奮戰!(五)外部介入組。由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黃復興黨部前主委臧幼俠共同主持。二戰結束,台灣光復,但有一批具有日本血統的「台籍人士」卻鼓吹「台灣地位未定論」,謂國民政府是外來政權,並與「外獨會」合流,企圖動搖國本,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後,鼓動社會「抗中保台」,而近日美國又通過「國防授權法」、對台「學人計劃」,這都讓大陸找到民進黨「依美謀獨」的藉口,使得共機不斷升高擾台演訓態勢,呼籲各界勇於發聲,為「兩岸和平」而請命。論壇五大議題由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做總結。 應邀出席並開幕致詞的嘉賓有:前立法委員劉盛良、統促黨榮譽主席張馥堂、考試院前秘書長林水吉、前新聞局局長鍾琴、全國公教警消聯合總會理事長陳合良、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銘傳大學社科院前院長紀俊臣;中國美術協會理事長李沃源、金門台澎兩岸交流協會執行會長李正圻、資深政治評論人士林深靖。 「百工百業和平發展台北論壇」籌備會連絡人:孫文南院 汪明生  手機 0932816245

2022第七屆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圓滿收官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2022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總決賽日前在上海灣區高新區舉行,來自大陸的高純度納米球形矽微粉產業化項目問鼎冠軍,獲得20萬元人民幣大獎!團隊以中科院白春禮院士、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潘革波博導為技術核心,主要產品為「高純納米球形矽微粉」材料,應用於5G通信、積體電路、汽車電子、物聯網等領域,項目填補了國內1微米以下球形矽微粉市場。據介紹,今年大賽除了光電晶片、生命健康、智慧製造、文化創意四大賽道外,更貼近最新產業熱點,增添了「數字經濟」賽道,首次引入「元宇宙」概念。大賽自7月4日透過線上發佈會啟動以來,吸引了海內外創業青年和團隊踴躍參賽。截至8月15日,徵集到來自海峽兩岸和海外青年創業團隊的報名項目共計627個,同比增長155%!其中大陸專案335個、台灣專案247個、港澳項目12個、海外項目33個。8月20日至21日,大賽展開線上評審,經過一輪輪激烈的角逐,80個優秀項目斬獲佳績,晉級複賽。8月29日至31日,上海、台北、廣州三地分賽場進行複賽路演,最終20個團隊脫穎而出,12月2日參加總決賽。據統計,入圍今年20強決賽項目中兩岸合作項目3個、港澳專案2個、海外項目2個、台灣項目5個,大陸項目8個。20支團隊共有254項專利,94項著作權。170多名海內外博士、碩士和國家建設重要人士參加了大賽。據悉,每屆大賽結束後,上海(金山)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都會與優秀專案對接,積極説明有潛力專案落戶基地。入駐初期,青創基地會最大限度降低創新創業成本,更有一站式落地配套政策和全方位代辦服務。青創基地還積極整合政府部門、行業協會、知名企業、高校院所及媒體資源,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撐、政策扶持與宣傳熱度,助力打通市場通路。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於2016年創辦以來,七屆共吸引3403個項目報名參賽,8000多位海內外青年參與專案。

兩岸創業青年雲端相聚 共商融合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 張堃報導〕近日,第三屆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高峰論壇暨南京都市圈兩岸青年合作交流會在南京成功舉辦。活動以「彙聚青創力量 智創美好未來」為主題,邀請眾多兩岸青年創業孵化器負責人、台灣企業和南京都市圈兩岸青年代表們雲端相聚,通過系列創新驅動案例的分享,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思辨。G20YEA菁英人才、世界(達沃斯)經濟論壇傑出青年、MSC諮詢創始人兼CEO譚亞幸以《確定的挑戰和不確定的應對:青年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講述了青年人如何踐行可持續發展。野城建築事務所創始人、中國首個元宇宙城市「元邦」的總規劃師野城做了《虛實相生的元宇宙探索》的主題演講,為正在追逐元宇宙熱點的兩岸青年帶來啟發。兩岸青創企業最大的痛點之一就是如何用好的專案融到資金。首鋼基金母基金管理合夥人,宜信母基金創始人、總經理侯琳從投融資的角度切入,和兩岸青年共同探討「雙迴圈格局下企業如何打造創新力」。 上海麥可將文創園執行長、廈門透明島予總經理劉亦展分享的主題《以台灣溫度、台青熱忱活化城市文化記憶,打造城市更新示範點》引起了線上線下觀眾的熱議。南京台灣青年創業學院運營總負責人徐錦萍則以「雙迴圈格局下台青創業基地的發展與突破」為題分享了南京青創基地的成果。南京台青會主委、亞克眾創碼頭總經理何思穎,滁州創業台青李沛承作為南京都市圈台青代表,面向兩岸青年發出倡議:「希望更多台灣的有志青年到南京和南京都市圈追求青春夢想、創造美好生活,共用時代機遇;立足南京,聯動兩岸青年,推動南京都市圈一體化,擴大兩岸朋友圈,共建兩岸幸福圈……」合肥台青會主委、滁州學院創新藝術學院客座講師臧泳榮從大二開始就組織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南京市各大高校的港澳台學生走進安徽省馬鞍山市,大學畢業後更在馬鞍山開了一家台灣餐廳。他向更多台灣青年發出邀約:「期待更多兩岸青年以及島內的優秀青年抓准發展時機,親身體驗南京一小時都市圈的強大能量。」「作為在南京生活多年的台灣青年,深刻體驗和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希望和台青朋友們一起把在南京和南京都市圈的親身經歷傳遞回台灣,成為台灣青年在大陸發展的體驗官、見證者和傳播人。」何思穎受訪時說。

聚焦綠色數字新經濟 兩岸企業家共拓產業合作「新藍海」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數字科技應用無所不在,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台企在大陸內需市場大有可為。」參加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台灣大學科技政策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詹文男如是說。在20日於廈門舉行的2022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開拓大陸內需市場、共拓數字經濟「新藍海」、探索兩岸產業融合新模式等議題,成為兩岸工商界人士關注的焦點。詹文男認為,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了生產力的提升和產業的創新發展、轉型契機;數位科技應用滲透到城市治理、公共交通、醫療、智慧製造、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台企可積極佈局雲計算、物聯網、元宇宙、積體電路、健康醫療等產業。是次年會以「建構產業合作新模式,打造綠色數位新經濟」為主題,推動兩岸企業在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數字經濟、低碳產業等領域的合資合作。多位元兩岸企業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經濟融合密不可分,廣大台商應更積極主動融入大陸新發展格局,擁抱內需市場,分享發展紅利。廈門東亞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紮根廈門30年的台資企業,一直探索數位化轉型。「搞好數位化研發、生產和管理,這是一條光明大道。」該公司董事長韓瑩煥稱,通過數位技術對傳統生產線進行智慧升級後,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自動化和資訊化水準大大提高。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說,提升數字科技可有效促進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推動低碳化可大幅釋放數位技術的發展潛能,加速產業的數位化應用創新和轉型進程。兩岸應攜手合作,共同挖掘這兩個極具長期發展潛力的新產業商機。台灣中原大學國際貿易與經營學系榮譽教授、工商協進會顧問林聖忠表示,大陸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走在世界前列,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佔有重要地位。「兩岸互補性強,可共同打造晶片產業鏈。」林聖忠建議,兩岸產業界更多聚焦綠色減碳、生物科技等行業領域,構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兩岸產業合作新業態和新模式,增強兩岸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著力提升兩岸產業融合的層次。「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建宇亦建議,兩岸企業家攜手掘金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共同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產業鏈,推動兩岸綠色低碳產業又快又好發展。不少與會台商認為,在2050年前將工業化以來的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以內的淨零轉型,需要企業投入一定的成本,這既是挑戰也充滿機遇;未來,兩岸企業可以攜手合作向綠色低碳、數字賦能轉型升級,尋覓新的商機。在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大陸明確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新能源、人工智慧、生物製造等重點產業。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秘書長林軍表示,希望雙方產業小組聚焦數位化轉型、智慧製造、節能減碳等領域的產業鏈合作,從單個企業、單個專案、一個地區或一個城市開始,逐步擴大合作領域,爭取獲得務實成果。

「鯤龍」AG600M飛機獲5架購機訂單

〔本報特約記者 肖思思 胡拿雲報導〕12月15日,航空工業通飛華南公司與江蘇祥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5架「鯤龍」AG600M(滅火型)飛機購機合同。這標誌著AG600項目「三機總裝、三機首飛、三架訂單和三大試驗」的年度任務圓滿收官。此前,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太博覽會現場,雙方完成了5架AG600M飛機銷售協定簽署,此次正式簽訂5架購機合同,為AG600飛機的市場化應用邁出了最堅實的一步,代表AG600M已做好提供服務的前期準備工作,並將在大陸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