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財經

粵港澳大灣區將首次舉辦全球性招商大會

〔本報特約記者 陳育柱 劉森君報導〕2022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將於12月21日至22日舉辦。本屆大會是粵港澳大灣區首次召開的全球性招商大會。大會以「投資大灣區,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推介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建設的重要成果,宣傳橫琴、前海和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開放創新舉措和重大政策利好,全面展現大灣區的雄厚實力和發展潛力,與全球投資者共用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機遇和發展紅利。大會得到了各國企業和社會各屆高度關注。截至12月14日,已有1000多名企業代表報名參會,包括埃克森美孚、巴斯夫、強生、沙特阿美、西門子能源、亞馬遜、松下、沃爾瑪、寶潔、現代汽車、日立、樂金顯示、三菱商事、三菱電機、矢崎等世界知名企業代表。

聚焦前11個月大陸國民經濟運行資料

〔本報特約記者 魏玉坤報導〕大陸相關部門12月15日公佈的今年前11個月經濟資料顯示,大陸國民經濟頂住內外多重超預期壓力,保持恢復態勢,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態勢。統計資料顯示,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全年糧食產量13731億斤,比上年增長0.5%。投資增長總體穩定,1至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3%。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球貿易動能轉弱背景下,大陸積極擴大開放,外貿發展韌性彰顯。1至11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增長11.9%。工業生產「形」有波動,但「勢」仍平穩。11月份,國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比上月回落2.8個百分點。不過,從累計看,工業生產總體穩定。1至11月份,多數行業和地區工業保持增長,41個大類行業中,28個行業保持增長,占68.3%;31個省區市中,25個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占80.6%。就業保持總體穩定。1至11月,大陸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145萬人,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目標任務。但11月份,受疫情大面積反彈、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影響,大陸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隨著疫情防控優化政策和穩經濟各項舉措進一步落實,大陸經濟逐步恢復,將帶動就業需求擴大,增加就業崗位。各地區各部門強化就業優先政策,積極拓展就業空間,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也為就業穩定提供有力保障。

大陸多家銀行積極試點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本報綜合報導〕11月25日,大陸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首批23家商業銀行可正式開通個人養老金帳戶。根據銀保監會此前通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可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由參加人通過資金帳戶購買。試點銀行表示,後續將向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開展。11月30日,中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試點城市推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此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三家試點銀行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已分別於11月20日、11月29日在這五個試點城市正式發售。根據銀保監會規定,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產品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人民幣。

2022年長三角兩岸企業家溱湖論壇在泰州召開

(新聞通稿) 11月19日,2022年長三角兩岸企業家溱湖論壇在江蘇泰州召開。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出席論壇並致辭。峰會生技小組大陸方面副召集人孫咸澤,全國台企聯會長李政宏,中共泰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浩分別在論壇上致辭。峰會台灣方面副理事長陳瑞隆發來書面致辭,峰會中小組台灣方面召集人李育家通過視頻致辭。國台辦經濟局對論壇的舉辦發來賀信。兩岸健康和生技產業的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和知名企業家200餘人與會,圍繞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展開交流探討,共話合作。江蘇省台辦主任練月琴,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文浩,泰州市領導張余松、盧佩民、張小兵、徐克儉等出席論壇。論壇由峰會中小組大陸方面召集人張衛國主持。 張平在致辭中指出,上個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立足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方位,深刻分析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擘劃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不少台灣同胞特別是青年朋友聆聽了二十大報告後,對近十年來大陸的發展變化感到振奮,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信心,表示願意更加主動地融入發展大局,把握時代機遇,在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追夢圓夢,書寫美好人生。當前,祖國大陸經濟穩中有進,今年前三季度,大陸GDP同比增長3%,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3.9%;前十個月實際使用外資1683.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對外非金融類投資943.6億美元,同比增長7.3%,外貿進出口總額、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均創歷史同期新高。事實證明,大陸仍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場、最具潛力的經濟體和最有前途的投資地。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誌。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本次溱湖論壇以「融合創新 健康共贏」為主題,邀請兩岸醫藥健康產業界朋友,積極探索產業合作新思路,共謀產業融合新路徑,必將有利於蘇台、泰台優勢產業合作,實現互利雙贏。大力發展醫藥健康產業,契合兩岸同胞的民生需求;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符合高品質發展的時代要求;兩岸醫藥健康產業優勢互補,合作前景廣闊。兩岸企業家峰會將繼續大力支持包括泰州在內的長三角地區在兩岸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等方面的有益探索,為兩岸企業界人士開展務實有效的產業對接合作搭建平台。相信中華民族「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的文明之光定會照亮兩岸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征程。陳瑞隆在書面致辭中說,近年來大陸將「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出台了重要的政策檔,為大陸健康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勾勒出十分明確的發展方向,也為泰州進一步擴大和延伸既有的健康生技產業優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跳板。泰州彙聚了許多醫藥企業和高端人才,形成了優勢的醫藥健康產業集群,搭建了兩岸健康生技和中小企業的合作平台。台灣的醫療健康產業發軔相對較早、發展活力蓬勃,泰州與台灣在大健康產業方面的合作遠景相當廣闊、前途十分看好。期待泰州能夠更好地掌握大健康產業集聚示範區的建設契機,致力推進大健康產業的高品質發展,以及兩岸健康醫療產業的融合創新發展,達成互利雙贏的長遠目標。 人民健康,是兩岸同胞共同的願望,特別是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推進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已成為兩岸回應民眾訴求、增進人民福祉的共同戰略選擇。孫咸澤指出,論壇為兩岸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的行業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家,提供了共敘同胞情誼,共商合作大計的平台。黨的二十大報告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專門強調,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構建包括生物技術在內的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希望論壇能夠促進兩岸交流、凝聚發展共識、加強經貿往來,為兩岸生物醫藥健康產業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兩岸企業家峰會生技小組將繼續支持泰州發揮既有優勢,在推動兩岸生物醫藥健康產業交流合作上積極探索,爭取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為兩岸生物醫藥健康產業交流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李育家在視頻致辭中指出,長三角地區是台胞高度集聚、台資企業重點投資地區,在兩岸經貿交流中長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領頭羊角色。兩岸企業互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我們應該用智慧共同面對問題,尋找對策,開創新合作契機。國台辦經濟局對論壇的舉辦發來賀信,賀信中指出,溱湖論壇突出兩岸企業家主體地位和特色產業合作,為兩岸企業家提供對話交流機會,已成為推進長三角地區對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兩岸嘉賓圍繞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研討,對促進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廣大台胞台商積極參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融入新發展格局,參與高品質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加強與大陸企業合資合作,在民族復興新征程上實現自身更大更好的發展。李政宏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深入交流,內容豐富精彩,必將進一步凝聚共識、促進兩岸相關產業深化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有關兩岸關係的講話溫暖人心,大陸「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講話讓廣大台胞深受感動、備受鼓舞,更加堅定了深耕大陸的信心與決心。全國台企聯願以本次論壇為契機,與兩岸企業家峰會、泰州市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聯繫與合作,讓更多的台商參與到兩岸醫藥健康產業的交流中來,參與到泰州高品質發展中來,實現共同發展、互利雙贏。劉浩在致辭時說,「泰台一家親」,兩地人緣相親、文化相通、經濟相融,一批傑出鄉賢活躍在台灣多個領域,泰州已累計落戶台資專案876個,協定利用台資84.58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超過31億美元。泰州與台灣有合作的產業基礎,有合作的良好平台,更有合作的廣闊空間,期盼兩地發揮各自優勢,推動實現資源分享、優勢互補、人才互動,促進大健康產業發展,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祉。泰州將努力把長三角兩岸企業家溱湖論壇打造成泰台交流合作的橋樑和紐帶,讓更多的兩岸企業家攜手並進、互促共贏。(領導講話以現場為准)論壇舉行了兩岸合作簽約儀式,台灣大健康產業聯盟協會、上海台協會大健康工委、台灣生技產業聯盟和泰州醫藥園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深圳力野精密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零部件項目、江蘇三灃源新材料特種新材料項目等6個項目現場簽約,項目總投資1.2億美元。論壇邀請了業界專家分享他們對兩岸生物醫藥交流合作的觀點、看法及展望。上海醫藥集團副總裁張耀華圍繞上海醫藥創新發展戰略,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陳威仁通過視頻圍繞兩岸生物醫藥交流合作前瞻方向作了精彩的演講。 與會嘉賓還舉行了微沙龍活動,醫藥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高港區委副書記陶旭專題推介了泰州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投資環境、產業基礎等內容。台灣大健康產業聯盟協會、默樂生物、合富集團、荃信生物、偉禾生物、中慧元通、鯤魚健康等企業和單位的7名嘉賓代表,圍繞深化兩岸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微沙龍由美亞生物科技集團董事長吳宜蓁主持。吳宜蓁表示,作為紮根於祖國大陸這片熱土上的台胞,我們深入全面地瞭解到祖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更加深刻感受到民族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和強勁勢頭。祖國大陸的蓬勃發展為廣大台胞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充分嫁接兩岸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的優勢,將有助於我們打造一流的生物科技產業集群、人才高地。兩岸企業家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協作,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爭做 「逐夢者」、「引夢人」,共同分享祖國大陸構建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機遇,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據悉,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的要求,以「融合創新 健康共贏」為主題,圍繞推進兩岸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合作舉辦系列交流對話活動,推動兩岸企業加強交流合作,促進泰台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論壇還將舉辦大健康產業對接交流會、中國醫藥城投資環境考察等系列活動。

兩岸金融合作又添新案例 仲信租賃獲9億元銀團貸款

〔本報特約記者 趙強 儲瑋瑋報導〕 兩岸金融合作又增添一鮮活案例。18日上午,仲信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仲信租賃」)廈門分公司揭牌,與此同時,仲信租賃與9家銀行簽訂9億元(人民幣,下同)銀團貸款,其中,有5家系已「登陸」的台資銀行。據瞭解,此次銀團貸款中,廈門銀行為牽頭行兼代理行統籌主辦,上海銀行、華南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玉山銀行為共同牽頭行,富邦華一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廈門國際銀行、上海農商銀行為參貸行。據仲信租賃總經理秦煥富介紹,本次銀團貸款原計劃募集6億元,參貸銀行超額認購率達152%,最終銀團貸款金額為9億元。仲信租賃為台灣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設立的第一家融資租賃公司,2012年進入大陸市場經營租賃業務,是國家業務主管部門核准設立的台資融資租賃公司。而仲信租賃廈門分公司是繼東莞、蘇州分公司之後,仲信租賃在大陸設立的第三家分公司,也是中國(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首家台資融資租賃機構。仲信租賃董事長沈仁德表示,廈門是仲信租賃業務拓展版圖的一個「新座標」,未來仲信租賃將依託廈門核心產業優勢,在多方合作與支援下,快速發展。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牽頭項目的廈門銀行是大陸首傢俱有台資背景的城市商業銀行,也是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立行以來,廈門銀行穩健耕耘,在兩岸金融合作方面不斷先行先試,致力於打造「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廈門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專案是廈門銀行首筆作為牽頭行兼代理行籌組的台企銀團貸款專案。以此次與仲信租賃的合作為新起點,未來將持續助力台資金融企業在大陸更好發展,促進兩岸金融機構合作,為區域高品質發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融匯兩岸金融資源共同支援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