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財經

中國大陸核電事業的加速崛起之路

■本報特約編輯 翟子驍 從中國自主核電誕生地秦山到中俄元首見證發展的田灣,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三門灣到華龍騰飛的三福之地,從國際旅遊島到閩南熱土,從祖國的天南到海北中國核電始終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魅力核電之歌,唱響祖國大江南北一幅青山綠水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國之光榮」——秦山核電從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驅車沿翁金線一路向南行至秦山腳下便可來到我國首座自行設計、建造和運行管理的核電站——秦山核電。山巒之上錯落有致的高壓鐵塔架起粗大的電線將秦山核電發出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地匯入華東電網,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貢獻著不竭的能源。這裡是中國核電起步的地方是中國核電的「紅色根脈」和「紅船」被譽為「國之光榮」。 秦山核電 中國大陸第一度核電 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時間回到1970年當年2月8日,上海市傳達了周總理關於建設核電站的指示精神。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也被命名為「七二八」工程。1991年12月14日深夜秦山核電站的主控制室裡擠滿了人,然而現場卻異乎尋常地安靜,牆上的石英鐘滴答跳動。歷史性的一刻即將到來!1991年12月15日0時15分秦山核電成功並網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這塊石英鐘的指標永遠停留在0時15分。從這刻起華東電網有了一股可靠的電力供應源泉大大緩解了阻礙上海經濟發展的電力緊缺問題。從1970年周總理的囑託到1991年秦山核電站成功,並網發電21年間無數設計者和建造者嘔心瀝血,砥礪前行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設計自主建造核電站的國家。隨後,秦山二期工程、三期工程方家山工程相繼建設。從30萬千瓦到100萬千瓦,如今的秦山核電站是中國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全面的核電基地。見證著中國核電的跨越式發展,時至今日秦山核電站已安全運行30餘年。截至今年8月,秦山核電累計發電超7300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6.8億噸植樹造林457個西湖景區為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助力。浙江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作出了積極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國之光榮」! 中俄核能合作典範項目——田灣核電清晨,秋日的暖陽為田灣核電站披上了一層金色薄紗,清脆婉轉的鳥鳴將整個電站。從清冷的秋夜中喚醒,一條條延綿千里的高壓線,將綠色核電輸送到華東電網,自然之美和工業之美在這裡交相輝映。這裡是中俄核能合作的重要基地這裡是綠色核電的誕生之地這裡是發展之美的共贏之地……今天,這裡正在進行一場「減碳」行動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責任和擔當。 田灣核電站 被中俄兩國元首點贊2017年7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接受俄羅斯主流媒體採訪時讚譽「田灣核電站是中俄核能合作的典範項目」,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新華社獨家專訪時也表示田灣核電站擁有非常好的口碑。2018年6月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了田灣核電站7、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4號機組框架合同的簽署,這是迄今為止中俄核能合作最大的項目。2021年5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分別在人民大會堂和克里姆林宮通過視頻連線共同見證了田灣核電7、8號和徐大堡核電3、4號機組開工儀式。非凡十年,田灣跨度2007年5月17日田灣核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同年8月16日田灣核電站2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標誌著田灣核電站一期工程全面投入商業運行當天,包括中外專家在內的所有田灣人都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2012年12月27日田灣核電二期工程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基礎上開展了21項重大設計改進以及433項設計改進,實現了常規島98%國產設計和建造進一步提高了機組安全性、技術先進性滿足國際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要求。2022年5月27日全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工程——田灣核電蒸汽供能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力爭2023年底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後每年將為徐圩石化基地提供480萬噸清潔工業蒸汽,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40萬噸。每年可為石化基地節省70多萬噸碳排放指標,為連雲港石化基地能源供給貢獻綠色力量也為全國石化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能源示範方案。2022年9月全球首個核光儲多能互補項目全球最大的海上光伏電站——中核田灣200萬千瓦灘塗光伏項目實現陸上升壓站及儲能項目開工。「國家名片」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核電2021年1月30日東海之濱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五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這一刻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後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核電技術水準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解碼「華龍一號」177堆芯 CF3先進核燃料元件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抗九級以上烈度地震、抗大飛機撞擊完整自主智慧財產權符合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華龍一號總師邢繼回憶我們曾在核電裝備供應上受制於人哪怕交了學費國外的專案經理還是拒絕回答問題:「複印我的資料就行了你不用搞清為什麼」邢繼很生氣也下了決心核心技術必須自主研發! 福清核電 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海南核電在海南省西北部的昌江縣海尾鎮坐落著我國最南端的核電基地——海南核電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海南核電實現一期工程1、2號機組全面建成投產並保持良好運行業績,二期工程3、4號機組——「華龍一號」機組多用途模組式小型核反應爐「玲龍一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形成「三堆共建、雙龍齊飛」的格局,如今,海南核電基地成為同時擁有二代改進型、三代、示範小堆多種堆型機組,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強勁動力。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綠色核能引擎安全穩定的電力供應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基礎和保障。截至目前海南核電一期工程累計發電量超過560億千瓦時約占同期海南省用電總量的1/3左右。「雙核」驅動徹底根治困擾海南多年的電源性缺電問題使海南省一躍成為全國核電占比最高的省份,並逐步形成核電、煤電、水電氣電、風電、光伏等多能源齊頭並進、多元互補的電源新格局生態文明實驗區建設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核電的發展歷程印證了一句話:「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必須靠自力更生」。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 海南核電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連續十年全球前三

〔本報綜合報導〕11月7日,大陸相關部門聯合發佈《2021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2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788.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3%,連續十年位列全球前三,對外投資大國地位穩固。公報顯示,2021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79萬億美元,連續五年排名全球前三。2021年中國雙向投資規模基本相當。202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涵蓋國民經濟的18個行業大類,其中,八成投資流向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製造、金融、交通運輸領域,流量均超過百億美元。2021年末,租賃和商務服務、批發零售、金融、製造等行業投資存量均超千億美元,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持續增長。截至2021年底,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企業超過1.1萬家,約占中國境外企業總量的四分之一。2021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241.5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占中國全年對外投資流量總額的13.5%;年末存量2138.4億美元,占存量總額的7.7%。地方企業對外投資方面,2021年,中國地方企業對外非金融類投資877.3億美元,占57.7%。2021年末,地方企業在境外設立非金融類企業數量占比達86.3%,廣東、上海、浙江列前三。

從新媒體到元宇宙的變與不變 躍進技術心繫人文

■ 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 鍾婷 視訊連線上海,與兩岸媒體人、學者、專家,共同交流新媒體相關心得 這幾年因為疫情,許多兩岸交流活動都無法順利舉辦,幸好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會排除萬難,以視訊形式完成。昨(11/2)以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身分應邀前往台北花園大酒店參與盛會,與兩岸媒體人、學者、專家,彼此交流新媒體相關心得。以下是我個人發表的心得論述:敬愛的各位媒體先進,很榮幸再次參與一年一次的海峽兩岸新媒體產業研討盛會。身為媒體人,也是教育傳承者,更是新媒體的執行者。我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跨足到元宇宙。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及媒體觀察,簡短與在座各位分享。十七十八世紀處於平面媒體,有:活版印刷、報紙、雜誌;十九世紀進入電子媒體,有了電話、廣播、電視;廿世紀來到了網路、手機和元宇宙。媒體的載體迭代日益快速,我們有幸活在這個變動極大的年代。雖有令世人措手不及的Covid-19,還有疫後帶來的全球性通膨,但我們的科技依然持續躍進,從沒有網路到有網路,從連網時期到全網的物聯時代,甚至來到了虛實交替的元宇宙。我們面臨的市場轉變太大,我們具備的認知來不及轉化,不如就回歸本質,釐清眼前錯綜複雜的媒體生態。一般來說,媒體有分新聞編採和節目製播,新聞強調真實、即時;節目則須滿足市場需求,完整論述,達到省思或娛樂的目的。隨著載體一直不停演變,產生越來越多樣貌的多元內容與型態,唯獨媒體賦予的功能不變,那就是:資訊散佈及教化傳承。至於追求流量,講究吸睛文案的商業宣傳,都屬後期市場供需的始作俑,那些並不是媒體標榜無冕王「守門人」角色最初的存在意義。元宇宙已來!無論是區塊鏈的智能合約,還是ARVR沉浸體驗,或是顛覆市場價值的NFT,對於媒體從業人員來說,個人認為有三個技術發展值得關注。一是AI人工智慧從語音辨識文字,到多國語言翻譯辨識,再到文字辨識成影音動畫。網路內容的製作過程越來越快速,輾壓傳媒製播能力,完全展現新媒體的特性。但當粗枝濫造,急就章的庶民文化內容,多過精心編採製播的優質內容時,劣幣驅逐良幣的下場,優質內容無法獲利生存,內容逐漸走向單一化,淺顯化,受眾將失去選擇權,只能一昧接受劣質內容所帶來的粗俗。所以,我們該如何掌握新媒體,善用AI工具,補足我們的缺點,提供受眾最直接最快速最完整最優質的內容,將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二是虛擬主播延續前者,人工智慧能取代大多數人類的制式運作,甚至超越人類成為某些單一領域的佼佼者。與媒體息息相關的主播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人會疲累!人會有緋聞,人會有一切不可抗力之因素的變動,但機器不會。所以,當360度攝影技術可一比一捏臉出主播樣貌後,就能靠編輯台所製播的文稿,直接串出真人主播播報式的影片內容。大大提升內容產出速度,主播本身也能透過即時翻譯,講出多國語言,進行充分交流。面對如此強大的工具,快速產出已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我們該思索:我們到底要說甚麼?要傳遞甚麼內容給哪些人?三是全息投影能穿越古今,跨足虛實的全息投影,是比ARVR更加沉浸且令人動容的科技。我們可緬懷逝去故人,讓故人的身影栩栩如生在面前;也能透過傳輸,將遠方的人事物,如實真切地展現在面前,甚至做出多視角隨時切換的「全息演唱會」,增添情境重現、沉浸體驗的真實感。身為媒體從業人員,是否該重新定義「優質內容」到底是追求快速?還是內容完整?抑或是受眾共鳴?甚至是大眾所喜好或關注的議題? 當元宇宙相關技術逐漸普及後,新媒體工具取得越低廉越便利時,人類將能輕易實現無限想像。當人類無所不能時,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明辨力與自制力,去辨別良善與真偽,明白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是我們所有媒體從業人員需努力的,要將道德倫理灌注在每一份產出內容中,把持住最終那條屬於人類有溫度的底線。社會組成的情理法,三者缺一不可。可惜面對變化快速的新媒體世界,及元宇宙世代,法律制定太慢追不上,唯有靠天理事理的輪迴運轉,及人情世故的包容與理解,才能讓我們身處的環境更加有溫度與和諧。身為媒體人中一員,我們能否延續傳統媒體的精神,融入新媒體技巧,重新詮釋無冕王身分,達到「守門人」的價值,發揮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真善美,將是我們兩岸華人的共同目標。

京台業者共話鄉村建設與民宿產業發展

〔本報特約記者 劉玥晴報導〕2022京台美麗鄉村論壇21日在北京懷柔和台灣高雄同步舉行。100餘位兩岸鄉村休閒農業、民宿產業從業人員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話京台兩地鄉村建設與民宿產業發展。「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台灣中華兩岸人民和平交流協會理事長強富翔,借杜甫詩句向北京會場的嘉賓致以問候。他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盼新冠疫情早日過去,兩岸民眾能夠面對面交流。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光連表示,希望京台兩地就民宿發展、休閒農業、生態涵養區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等問題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出一條鄉村富民之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遊大資料研究院執行院長鐘櫟娜在發言中指出,疫情以來,中長距離出遊受到限制,「微度假」迅速崛起,鄉村民宿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她認為,大陸民宿發展韌性足,正改變著城市居民旅行方式。北京懷柔井鄰栗林花園民宿負責人石晶告訴記者,她曾於2014年赴台灣交流學習民宿經營經驗,結識了多位當地民宿主,其中有幾位專程到懷柔體驗了她經營的緊鄰慕田峪長城的民宿。石晶說,許多台灣民宿主非常喜歡這裡的景色。台灣民宿的文創產品對顧客極具吸引力,希望兩岸加強文創合作,使民宿文化更加生動。美伽福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台胞鄭素絹與家人出行時通常選擇民宿。她表示,近幾年懷柔民宿在人文關懷和主動服務方面有所進步,日後可考慮將民宿與康養相結合,打造多元化養老模式。當日,高雄市民宿發展協會與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民宿旅遊協會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在品牌策劃、產品包裝、文化創業等方面進行合作,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和線上線下交流,攜手助力京台兩地民宿產業發展。

中國—東盟合作結碩果 RCEP開啟合作新高度

〔本報綜合報導〕9月16日,以「共用RCEP新機遇,助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為主題的第十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南寧開幕。今年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局之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實施的第一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建設即將啟動。本屆東博會展覽總面積達10.2萬平方米,首次設立東盟和RCEP精品展區,吸引1600多家企業現場參展,約2000家企業「雲」參展,充分發揮出交流平台與對話視窗的作用。自2004年成功舉辦以來,東博會日益成為中國與東盟間的重要對話合作平台。18年來,在聯通區域、促進合作方面,東博會的平台魅力日益凸顯,迄今共吸引約101.5萬名客商參會,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一帶一路」項目建設助力,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