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朱立倫揭韓國瑜「求官說」 媒體人分析:怕選贏被搶功

〔本報綜合報導〕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表示早前邀請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擔任副主席一職,事後又透露其實是韓國瑜「主動提的」,「求官說」讓韓國瑜非常難看。據悉,當初這個建議讓朱立倫很生氣,媒體人黃暐瀚分析,關鍵在於若是贏了就怕大家都以為是韓國瑜的功勞,輸了朱可能就得請辭黨主席。中廣集團董事長趙少康17日在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談及朱、韓之間「副主席一說」內幕,表示據說當初讓韓當「副主席」這個建議讓朱立倫很生氣,但他不解大家所想的都是希望國民黨能選得好,「選好最後的功勞給誰?當然是朱立倫是最大功勞嘛,侯友宜若當選,立委能多上幾席,這個光環到時候是誰的?是朱立倫的!他(指朱)幹嘛排斥這個、排斥那個呢?我就不懂!」趙也引述風傳媒報導表示,朱竟寧願說成是韓國瑜求官,這讓韓國瑜非常生氣,本來韓國瑜要親自駁斥的,後來旁邊的人勸阻他,大局為重,說朱立倫這樣無異是自掘墳墓,韓國瑜不用再引爆黨內紛爭,這樣可能會傷害國民黨選情。對此,黃暐瀚認為,若是韓國瑜真的親自講自己要輔選然後要當副主席,「當場來了一位猛將」,朱立倫恐怕就是當天宣布了,何必「等到三個月之後再面試」,但關鍵在於有沒有「收入麾下」,若是贏了就怕大家都以為是韓國瑜的功勞,輸了朱可能就得請辭黨主席。

郭台銘連署站被爆行賄 1嫌依選罷法聲押獲准

〔本報綜合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以獨立參選方式角逐2024總統大選,近日持續衝連署門檻,不過,士林地檢署接獲檢舉,指有連署站疑花錢買個資來衝連署書數量,22日深夜證實依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的連署行賄罪嫌偵辦中,已1人聲押獲准、6人交保。士林地檢署21日指揮台北市警察局刑警大隊針對部份雙北地區連署站的可疑連署書進行查察,並約談多名連署人到案,其中有證人表示,自己沒有參加連署,不知為何自己的個資被寫在連署書上。士林地檢署22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經檢察官訊問第一層被告後,依其供述內容即刻向上溯源,因而連續幾天先後查獲至第四層共犯,並依他們所涉犯行情節輕重,做出強制處分,其中陳姓、謝姓、尤姓、江姓、周姓及溫姓等6名被告以新台幣1萬5000元至300萬元不等金額交保,另有1名沈姓主嫌聲請羈押禁見獲准。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87條規定,對連署人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使其為特定被連署人連署或不為連署,可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金。對此,郭辦23日聲明回應重申連署「三不」原則,絕對不能有金錢對價關係、不能有不當利益、不能偽造個資。「三要」原則,要遵守《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要正確填寫連署資料、要慎防詐騙或有心人士竊取個資。

【社論】全球地緣政治風暴愈演愈烈 台灣半導體業面臨嚴峻挑戰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衝突是中東地區長期存在的複雜和敏感問題,涉及到多方利益和紛爭。美國一直在這一地區發揮著重要角色,而這個角色的性質和影響在不同政府領導下有所不同。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色列的主要盟友,支持以色列的政治立場。美國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中經常使用否決權,以保護以色列免受國際指責和制裁。美國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包括武器和軍事裝備,以加強以色列的國防能力。另外,外交和和平進程,美國一直是中東和平進程的重要仲介,試圖促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對話和談判。美國曾多次提出和支持各種和平計畫,但這些努力在過去多次失敗。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政策導致了巴勒斯坦對美國的不信任。巴勒斯坦認為,美國在和平進程中的中立性受到質疑,因此不願意接受美國作為獨立的仲介。美國曾提供援助給巴勒斯坦領土,以支持經濟發展和人道主義援助。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美國減少或中止了對巴勒斯坦的援助。巴勒斯坦試圖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以在國際舞臺上維護其權益。他們曾提出國際社會主導的和平解決方案,以減少美國的直接干預。美國在以巴衝突中發揮了重要的政治、軍事和外交角色。美國的政策和干預對於地區的穩定和和平進程有深遠的影響,但也引發了爭議,因為不同政府和政治派別對中東問題持不同的立場。這一複雜的局勢使得解決以巴衝突變得更加困難,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以找到可持續的和平解決方案。在世界的戰火燃燒,地緣政治風暴愈漸擴大之際,台灣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衝突,黎巴嫩的不穩定,以及伊朗的影響力,都在世界舞臺上掀起了波濤。謝金河董事長的警告,以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言論,突顯了地緣政治對半導體產業和台灣的深遠影響。在這篇專文中,我們將探討這些問題,關注台灣半導體業在地緣政治風暴中的未來。半導體業的全球化與地緣政治變遷半導體產業一直被視為全球化的業務,因為它的產品應用範圍幾乎遍及整個地球。然而,地緣政治的變遷正在改變這一格局。哈瑪斯與以色列的衝突,以及可能牽動伊朗、黎巴嫩和敘利亞等國,將中東變成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地區,對全球供應鏈構成了威脅。在這個背景下,台灣半導體業是特別脆弱的。台灣以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主導地位而著稱,而台積電更是半導體領域的巨頭。然而,張忠謀的警告表明,地緣政治變遷可能會對這一局面帶來重大挑戰。台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台灣一直是地緣政治角力的焦點之一。其位於亞洲的戰略位置,以及其對半導體產業的關鍵貢獻,使得它在全球政治舞臺上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不僅如此,隨著烏克蘭北約危機的爆發,以色列的新危機,南北韓和台海的局勢也更加引人關注。任何亞洲情勢的劇變都將對台灣產生無情衝擊。地緣政治的金融衝擊以色列與哈瑪斯的衝突已經在金融市場上引起了震盪。股價下跌,恐慌指數飆升,黃金價格飆升,這些都是戰爭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者變得謹慎,金融市場受到更大的毀滅風險。台灣半導體業的未來挑戰在這個地緣政治風暴下,台灣半導體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地緣政治變遷可能會對半導體供應鏈帶來不穩定性,這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威脅。同時,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張忠謀的警告表明,台積電將在未來面臨更多挑戰,因為其他公司可能會利用地緣政治趨勢來擊敗它。地緣政治風暴正在改變全球局勢,並對半導體產業和台灣產生深遠影響。台灣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和半導體業的全球領先地位使其特別脆弱。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地緣政治的變遷,以確保台灣的半導體業能夠應對未來的挑戰。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台灣和全球都需要謹慎應對地緣政治風暴所帶來的挑戰。

史上最大規模亞殘運會開幕!為夢拼搏的人,加油!

■本報特約編輯 方一 10月22日晚,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舉行。開幕式以「心相約,夢閃耀」為主題,用滿滿的看點傳遞美好送上祝福。深情唱響《我的祖國》國旗入場時,兩名聽障兒童佩戴人工耳蝸與健全兒童一同深情唱響《我的祖國》伴隨國旗行進。舞臺上,聽障兒童手執國旗在樂音中堅定走向旗幟台。升國旗,奏國歌!本次開幕式採用共「唱」的形式來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著嘹亮的國歌聲響起,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場地中的手語老師帶著殘疾演員,深情地用手語與大家合「唱」國歌,同心共唱愛國深情。 10月22日,杭州第4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開幕式現場。 10月22日,聽障兒童手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入場。 中國亞殘運代表團入場開幕式入場儀式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登場全場沸騰。祝福中國運動員!中國隊加油!輪椅舞者與健全人舞者共舞開幕式上,場地內如同玉石印章般的運動圖示流轉,身穿紅衣的健全人舞者和輪椅舞者共同起舞!這世界不分殘健,在奔赴夢想的征途上我們並無不同。亞殘運會主火炬點燃在亞殘運會開幕式上,主火炬由戴有智慧仿生手的中國游泳運動員徐佳玲和杭州亞殘運會吉祥物「飛飛」一同點燃。從智慧仿生手的應用到吉祥物「飛飛」的出現,杭州亞殘運會開幕式的點火方式兼具科技與溫暖。 10月22日,中國大陸代表團在開幕式上入場。 大家合「唱」國歌 杭州第四屆亞殘運會共設射箭、田徑等22個大項、564個小項。中國亞殘運代表團共計723人,代表團運動員439人包括男運動員221人、女運動員218人。他們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平均年齡26.5歲。年齡最大的是乒乓球運動員高延明,58歲年齡最小的是國際象棋運動員楊亦瀟13歲。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參加全部22個大項、397個小項的比賽。 旗手是女子輪椅籃球運動員黃曉連男子輪椅擊劍運動員孫剛 杭州亞殘運會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亞殘運會讓我們一起為亞殘運會的運動員們加油期待他們的精彩表現!

【話山論見】中國開放製造業外資准入 打造全球供應鏈強國

■ 理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佈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為全球經濟發展開啟新的機遇。這一重大決策釋放了「中國對外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信號,鼓勵外商投資製造業,將有助於鞏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推動中國由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中國的開放之路從自貿試驗區開始,逐漸擴大到全國範圍。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減至27項,其中禁止類17項、限制類10項,實現了自貿試驗區製造業負面清單條目清零。此舉顯示出中國不僅在特定地區,而且在全國範圍內鼓勵外商投資。白明,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研究員,指出這一決策的重要性。他表示,這不僅是自貿試驗區的製造業負面清單清零,更是擴大到全國的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釋放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越開越好的信號」。這表明中國願意吸引更多外商的投資,並為外國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這一舉措對中國經濟有著深遠的影響。根據「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3」,去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達1891.3億美元,增長4.5%,按人民幣計首次突破1.2兆元。尤其是高技術產業成為了外資投資的重要增長點。歐盟(EU)和東盟(ASEAN)對中國的投資分別增長了95.3%和9.5%。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4萬家,增長35.7%。這一增長趨勢反映出外商對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中國的製造業一直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全面取消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將進一步強化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地位。外商的投資首先看中中國市場,其次看中中國的營商環境和要素成本。只有當整體需求充足、價格相對穩定時,中國才能繼續吸引外商的投資。因此,著力擴大總需求對於維持經濟增速、推動外商資本和技術外溢效應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面對美國提出的「去風險」經濟戰略,中國應採取三方面行動。首先,繼續改革開放,成為全球化的堅定捍衛者。其次,著力打造更強韌的供應鏈體系,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最後,努力擴大總需求,確保經濟增速符合潛在產出水準,有利於推動外商資本、技術外溢效應的持續增長。中國的全面開放製造業外資准入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也是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活力。中國將繼續秉持開放的理念,吸引更多外商投資,推動自身經濟的升級和轉型,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繁榮作出貢獻。這一決策不僅對中國有利,也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多機遇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