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2023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創意登場

■記者/游宏琦 高雄報導2023年10月21日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及台灣區印刷暨機器材料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的「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為全台首創印刷設計特展。此次展覽匯聚國內卓越印刷品牌,以「印刷設計加值」為核心,呈現產業精湛技術與發展趨勢。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印刷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中心陳正剛董事長與高雄市印刷商業同業公會林伯瑜理事長表示:「今年首屆展覽以「印刻美好生活」為主題號召,單元涵蓋「台灣金印獎—2023獲獎精選」、「未來進行式—創新數位印刷」、「擁抱低碳—綠能永續」、「印刷精品—台灣印刷設計量能」、「玩美技法—專精印刷加工」、「創意生活—美感文創」,展現台灣印刷產業巨大的量能,讓更多民眾更能親身體驗印刷與設計的獨特魅力。」 印研中心陳正剛董事長、高雄市政府市長室李幸娟與南部印刷設計學界、產業界代表共同出席活動開幕。印研中心提供 這次活動機會印研中心也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四校簽署策略聯盟學研合作MOU,藉此縮短學術與商業應用用的落差,加強產業連結,為產業育才,提升產業競爭力,串連產官學界三方,促成未來多元合作夥伴關係。國際交流面向上特別規劃「AAD跨界國際展區」邀請來自日本、香港、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台灣、中國等9位設計師與高雄在地獨立服裝品牌IDENTITY STUDIO合作,共同創造出8件服裝作品。 印研中心陳正剛董事長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四所學校單位代表簽署學研合作意向書。印研中心提供 透過每一位設計師獨一無二的風格開展出多元的美感語彙,發掘不同亞洲文化的深度量能,展現了台灣印刷產業在織品服裝領域的卓越能力。「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品牌識別以「Print」、「Design」為設計主軸,取用字首「P」與「D」、加入「輸送紙夾」元素意象,融合為貫穿品牌核心的識別標誌—「印」。標準字以明體為基調,傳遞品牌專業性與卓越價值,並同時定調了本展之於產業既有展覽品牌所對應的品牌高度。 如何符合永續低碳的世界趨勢,是此次展場中一個關鍵重點。 展覽期間將帶來印刷設計交流小聚,邀請業界專家、設計師和印刷愛好者交流經驗洞見;亦透過體驗工作坊,帶領民眾一探印刷用品如何豐富我們的日常風景!高雄市政府市長室李幸娟主任也歡迎大家除了觀賞本次活動,順道在駁二藝術特區感受設計美學及文藝氣息。美好生活的構築擔落在這片土地上的你我肩上。「台灣卓越印刷設計展」以專業、創新的姿態展示台灣印刷設計產業實力,描繪永續價值的展新篇章,一同感受台灣印刷設計的影響力!展出日期:10月21日至10月29日展出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B6蓬萊倉庫展覽開放時間:平日10:00-18:00假日10:00-19:00

蘇永安:關鍵時刻 華僑華人要把反獨強音傳遞到臺灣島内

 本文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務顧問蘇永安,在由菲律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和平統一亞洲論壇上之發言,他表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兩岸百姓最大的福祉,要如何讓島内民衆全面、深刻地了解、理解「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内涵,需要海外暨境外華僑華人的力量,向島内傳遞「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文 | 蘇永安目前,臺灣島内各路人馬正在為明年大選拼力衝刺,其中包括不少台獨分子蠢蠢欲動,台獨言論甚囂塵上。如果島内民衆被這些人士與言論蠱惑,對台獨的危害與危險不能深刻認識,不僅將會給兩岸關係帶來嚴重危害,更可能觸犯《反分裂國家法》而引發我們都不願意看到、但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又不得不做的武力解決。現在的世界可以說很不太平,俄烏戰爭,使得烏克蘭這個工農業都曾經輝煌的國家滿目瘡痍,民不聊生。最近的以巴衝突,更是囑目驚心,慘不忍睹;其關鍵是美西方不願真正執行聯合國的「兩國方案」,放任以色列不斷蠶食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將原屬於巴勒斯坦國的土地侵佔了80。臺灣問題則是中國内戰的延續,分裂局面從內戰一直延續到現在;眾所週知,當年的東、西徳,南、北越;當今的南北韓與台海局勢無不是美國一手造成的。更有甚者,由於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中國的科技水平、軍事力量也得到了逐步提升,這就動了美西方的奶酪。近10年,我們可以看到,爲了阻止中國的和平崛起,美西方開啓了全面的對華遏制,從經濟上的貿易戰,到科技上的絞殺戰,更進一步意圖通過引發戰爭來打斷中華民族復興的和平環境。我們看到,美西方就釣魚台問題鼓動日本與中國發生海上艦船衝突,就西藏邊界爭端慫恿印度與中國強化陸上軍事對峙。當日本、印度不願牽頭與中國全面對抗以免誘發戰爭之後,改向臺灣下手,督促島内台獨勢力鋌而走險的意圖越來越明確。大家都知道,自從民進黨2000年第一次獲得政權,就不斷深耕台獨土壤。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加上老一代與大陸親情、感情深厚的群體逐漸凋零,台獨理念對民衆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國家觀念、國族認同的改變及影響是巨大的。和平解決台灣問題,是兩岸百姓最大的福祉,要如何讓島内民衆全面、深刻地了解、理解「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内涵,特別是讓島内民衆充分認識到台獨分子爲了自己的政治與經濟利益,他們的所作所為可能帶來戰火,造成重大災難。目前,由於島内媒體多數為台獨勢力控制,長期不遺餘力地向民衆灌輸對大陸善意的不信任感,島内有不少民衆確實對大陸的善意表達,難以迅速入心。而在這個時候,我們高度贊成國家統一,也希望和平統一的海外暨境外華僑華人,就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因爲我們身處海外,華僑華人的言論反而在某種語境下具有客觀中肯的優勢,相對容易被臺灣島內民眾所接受。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妨且, 對臺灣島内民衆來説,與華僑華人的親情是天然的,一般不會因爲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的不同而產生心理抗拒。華僑華人以這樣的身份,向島内傳遞「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提醒島内同胞對武力解決台獨勢力的戰火危險,相信島内民衆更容易被接受,使上述觀點更容易產生影響。也就是說,我們海外華僑華人解析「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優點與善意,提醒島内民衆對台獨引發戰爭的高度警惕,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明年一月將產生新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對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發展來説,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反對「台獨」分裂、促進中國和平統一,是當務之急,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值此臺灣選舉新的地區領導人的關鍵時期,我呼籲全球華僑華人動員起來,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將「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善意與好處全面地傳遞到島内,將「台獨」分裂並將導致的戰爭危險明確地傳達到島内,讓臺灣民衆利用自己手中的選票,爲了自身的利益,選擇能夠保障海峽生命財產安全的臺灣地區領導人。

〔各地風情〕

新疆尉犁:沙海胡楊惹人醉      10月14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沙漠、胡楊、河流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近年來,隨著塔里木河中下游綜合治理,下游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復,呈現出綠進沙退的景象。汪志鵬攝江西仙女湖:金秋魚滿倉10月15日清晨,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巨網秋捕現場呈現一派魚躍滿倉的壯觀豐收景象。據悉,今年仙女湖秋季捕撈持續近40天,秋捕起網100萬斤左右。採用網眼直徑16釐米的巨網捕魚是仙女湖傳統的捕撈生產方式,以捕大留小為特點,每年盛產的鱅魚、鰱魚、青魚等魚類暢銷大陸市場。趙春亮攝四川南充:第一所大熊貓學院成立近日,由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省管理局)與西華師範大學攜手共建的大陸第一所大熊貓學院在四川南充揭牌成立。大熊貓學院是大陸踐行生態文明思想,高品質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實踐。四川是大熊貓模式標本產地和現今分佈中心,肩負著保護好大熊貓的任務和職責。成立大熊貓學院,開啟了四川大熊貓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新征程。南海流沙灣:巨無霸「糧倉」助力向海圖強在南海流沙灣,巨型智能養殖平臺「海威2號」載著約100萬尾、20多萬斤金鯧魚苗「遊牧」深藍。據瞭解,「海威2號」為半潛桁架式漁業智能養殖平臺,長86米、寬32米、高16.5米,養殖水體3萬立方米,單個週期可養魚百萬斤以上。「海威2號」通過搭載太陽能電力系統,可實現綠色能源的自給自足,同時也可實現無人值守和即時遠端監控。劉大偉攝

正式簽約!中國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

〔本報特約記者 喬雪峰報導〕10月17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中國中車旗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長客」)與塞爾維亞建設、交通和基礎設施部正式簽署了塞爾維亞高速動車組車輛採購商務合同,這是中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的重大突破。此次簽約列車為動力分散型電力動車組,包括20輛(5列)高速動車組,車輛採用4輛編組(2動2拖),最高運營時速200公里,計畫將於2025年投入使用。此次簽約的高速動車組是基於技術成熟、安全可靠的技術平臺,根據歐洲互聯互通技術規範(TSI)和歐洲技術標準,以及匈塞鐵路具體需求,為匈塞鐵路量身打造的電動車組,具有更智慧、更綠色、更舒適等特點,依據歐洲行業標準,這也是中國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動車組首次出口歐洲。匈塞鐵路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專案,線路全長341.7公里,其中塞爾維亞境內長183.1公里,匈牙利境內長158.6公里。該項目投入運營後,匈塞兩國首都之間的旅行時間將由8小時縮短至3小時。

大陸已累計建成數位化車間和智慧工廠近8000個

〔本報特約記者 白湧泉 鄒明仲報導〕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10月18日發佈的《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報告(2023年)》顯示,近年來,大陸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目前,大陸已累計建成數位化車間和智慧工廠近8000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2萬億元人民幣。近年來,大陸工業互聯網從探索進步到快速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大陸相關部門連續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並創建多個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開展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試點和城市試點工作。目前,大陸31個省區市均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政策或行動計畫,5G邊緣計算、工業大資料、通用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正在加快。工業互聯網網路平臺資料安全體系不斷完善,穩步推進建成國家、省、企業三級聯動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百餘所院校增設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一批人才實訓基地在各地佈局,多地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工業互聯網影響力持續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