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

瞭解協商民主 暢談兩岸融合發展——2022年「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活動在閩舉行

〔本報特約記者 肖逸晨 李慧穎 鄧倩倩報導〕2022年「走進政協.台灣青年說」活動1日在福州市舉行。活動中,台胞們對協商民主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表示對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更加充滿信心。本次活動是第十屆海峽青年節集中活動之一,以「協商民主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打造講述「協商民主故事」與「兩岸融合發展故事」相結合的特色品牌,助益廣大台灣青年加深對祖國大陸政治體制的瞭解,積極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思路。「1997年從台灣來到福州, 2005年開始列席福州市政協會議。我想通過親身經歷,談談對政協制度的感想……」全國台企聯副會長陳奕廷在「暖場」視頻中講述了自己的「政協情緣」,「黨委、政府對政協委員履職過程中提出的意見建議相當重視。事實證明,以人民為中心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讓民主道路越走越寬廣。」范薑鋒來自台灣桃園,在廈門打造台灣青年創業基地,曾獲省級五四青年獎章。「我和團隊在福建南平參與鄉村振興文化專案,親眼見證當地政協通過調研、座談、溝通,逐一找問題、提建議、促共識、找方法,高效推動問題解決。」他說,自己要把在大陸的親身經歷傳遞回台灣,吸引更多台灣同胞踏上這片熱土。來自台灣雲林的吳妘蓁隨父母在泉州生活了22年,是福建向金門供水的見證者。「一條管道,連接兩岸,28公里管線,協商了20年,送水用時2分鐘。」吳妘蓁感慨道,通水歷程背後是大陸堅持不懈的努力。「登陸」前忐忑不安,「登陸」後收穫驚喜……台青陳筱婷在福州從事自媒體行業,從尋找拍攝資源到制定商業計畫、開辦公司,每一步都得到了福州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大陸對台灣青年的幫扶,細緻又貼心,讓我們快速在大陸發展、融入。希望我的分享能讓更多台胞擁有‘登陸’的勇氣和動力。」陳筱婷說。談張德是生活在大陸的第三代台胞,在台盟福州市委會工作,先後被推薦為區級和市級政協委員。「台盟是由生活在祖國大陸的台灣省人士組成的參政黨。這些年,我親歷、見證了台盟省、市委會積極履行職能,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兩岸關係發展建言獻策。」談張德表示,作為台灣省籍政協委員,自己將持續發揮優勢、不斷提升能力,更好地履職盡責。「我今年獲聘成為福州市政協智庫成員。」台灣教師陳昭志說,去年和前年自己受邀列席福州市兩會,並與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發展「四有」好福州,共建閩台第一家園》提案,得到省、市政協高度重視與採納。據瞭解,本次活動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辦公室、福建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福州市政協、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主辦,台胞代表、台盟青年盟員、政協青年委員等近百人參與。

中國援多哥醫療隊舉行義診活動

〔本報特約記者 田耘報導〕中國第25批援多哥醫療隊11月30日在該國佩萊省阿代塔鎮衛生所進行義診活動,為當地民眾提供診療服務。醫療隊隊長劉鈺介紹,義診當日,醫療隊接待當地患者200多人,診療內容包括內科、普外科、婦產科、骨科等。醫療隊為患者提供治療方案和免費藥品,並向衛生所捐贈醫療物資。佩萊省省長布萊烏西出席義診活動並向醫療隊表示感謝。她說,中方的幫助造福了當地民眾,是「崇高的行為」。此次義診得到中國駐多哥大使館的支持,使館還通過醫療隊向參與義診的患者發放大米等生活物資。中國第25批援多哥醫療隊於10月26日抵達多哥首都洛美,隊員來自山西省忻州市人民醫院。

西北地方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西安東站正式開工建設

〔本報特約記者 王連香報導〕據「中國鐵路」公眾號消息,11月30日,西北地方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西安東站正式開工建設。西安東站位於西安市高鐵東城中央商務辦公核心區,是集高鐵、普鐵、地鐵、公交於一體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車站車場總規模13台27線,其中西渝高速場5台9線、西武高速場4台8線、西康普速場4台10線,預留城際場。同時,車站還配套設置動車運用所、走行線、普速存車場等設備設施。車站建築總規模為39.4萬平方米,其中站房10萬平方米,整體建築氣勢恢宏,寓意「秦山渭水、絲路長安」。屋面採用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菱形形態,展現了「八百里秦川」的恢宏氣勢。立面運用靈動弧線造型,勾勒出絲綢飄動的飛舞之勢,寓意西安東站將成為新時代「一帶一路」上的新地標。西安東站作為西北地方特大型鐵路綜合交通樞紐,建成投用後,車站旅客年發送量預計將達到3650萬人次,將極大緩解西安鐵路樞紐客流壓力,對提升西安在大陸鐵路網中的區位作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支撐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大陸多家銀行積極試點特定養老儲蓄產品

〔本報綜合報導〕11月25日,大陸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首批23家商業銀行可正式開通個人養老金帳戶。根據銀保監會此前通知,開辦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儲蓄存款(包括特定養老儲蓄,不包括其他特定目的儲蓄)可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範圍,由參加人通過資金帳戶購買。試點銀行表示,後續將向客戶提供多樣化的養老金融產品和服務,助力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開展。11月30日,中國銀行在合肥、廣州、成都、西安和青島五個試點城市推出特定養老儲蓄產品。此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三家試點銀行的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已分別於11月20日、11月29日在這五個試點城市正式發售。根據銀保監會規定,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種類型,產品期限分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檔,產品利率略高於大型銀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掛牌利率。儲戶在單家試點銀行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存款本金上限為5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