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專校師讓38學生共用針頭 校方對學生展開半年追蹤

宜蘭縣耕莘健康管理專科學校,9日爆出外聘老師在實驗課時,讓38名學生共用12個針頭練習抽血。校方得知後立刻啟動標準處理程序,針對學生自當日起展開半年的追蹤,外聘老師也停止授課接受調查。校方發布新聞稿表示,對於9日在微生物免疫學實驗課發生的事件深感抱歉,原實驗規劃僅部分學生實作,但外聘老師求好心切,希望每位學生都能親自練習,並表示只要針頭用酒精棉片擦拭過就可以共用,學生向班導反應事件才曝光。該外聘老師為羅東某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在宜蘭醫療界小有名氣。該校副校長表示,針頭取得並不困難,教室內的櫃子都有擺放足夠的針頭,難以理解這位老師當時為什麼會做這樣的決定。校方表示,學生依照流程應追蹤4次,衍生的相關就醫、檢查費用,學生完全不需負擔,校方也會監督與確認學生後續檢查結果,且全面盤點侵入性實驗及實作教學計畫,將此事件作為前車之鑑,不讓類似事情再發生。衛生局也強調,縣府的第一考量是保護學生的安全,已要求該醫師所屬的醫院與學校,必須對學生健康作後續追蹤,以確保學生健康及心理支持,也要釐清真相,醫師所為不是沒有罰則,都有相關規定,但是否為醫療行為、以及違反相關法令等還須與中央討論。

太魯閣號事故偵查終結! 李義祥過失致死加肇事逃逸求處最高刑度

〔本報綜合報導〕台鐵太魯閣號2日發生出軌翻覆意外,歷經15天偵訊調查,花蓮地檢署16日下午偵查終結,主任檢察官周芳怡公開說明偵結情形,表示共搜索23處,訊問109人次,強制處分10人,羈押禁見2人,依過失致死罪嫌起訴工地負責人李義祥、越南移工華文好、聯合大地監造主任李進福及衛生人員張齊富財。其中李義祥除主要的過失致死罪嫌,也涉及過失毀損軌道及肇事逃逸罪嫌,遭檢方一併起訴,求處最高刑度。周芳怡表示,這起事件在今年1月就已有端倪,工務段人員發現預拌混泥車曾好幾次在邊坡髮夾彎卡住打滑,要求李義祥及李進福限期改善;加上李義祥肇事後第一時間竟不是通報警方或台鐵,而是打給合夥人林長清,認定有肇事逃逸犯意。另關於工程借牌標案,檢方也依違反政府採購法、商業會計法及稅捐稽徵法起訴李義祥及林長清、明隧道工程承包商東新營造負責人黃平和等人。

林佳龍給台鐵人的一封信

《給台鐵人的一封信》 前年的小年夜,我與許多台鐵第一線執勤的同仁,擠在七堵調車場狹窄的辦公室裡共進晚餐,慰勞大家春節留守的辛勞。我記得那天外頭濕濕冷冷的,但當時每一對交會的眼神,以及你們炯炯有神的雙眼,我到現在都還感受得到溫暖。那時的台鐵,才剛經歷一場嚴重的挫折,我記得你們講話總是很害羞,對這位「新來的交通部長」看似有期待、但想必也有疑問和觀望。而我則在心中提醒自己,應該背負起改革台鐵責任的,是我、是政府、是整個台灣社會,而不單是辛勤付出的台鐵同仁。這些日子以來,多虧了許多台鐵同仁的努力,我們一起爭取到生活津貼、員工待遇與薪資結構合理化的改善,並展開全國軌道安全大巡檢、邊坡防護加強、改善準點率及行車事故等;我們也在歷經一年的爭取,終於從今年初展開列控4.0的改善計畫。然而,短短三年之間,台鐵發生了兩次嚴重的事故,悲劇過大,不只家屬親友心碎,社會的悲痛很深,每一位乘客和國人的無助與憂慮更是沈重。有人怪台鐵、罵台鐵。但我知道,在這麼辛苦的努力下,發生這樣的悲劇、甚至痛失最優秀的夥伴,對每一位台鐵人來說,何嘗不是難以承受的傷痛。傷痛之後,必須痛定思痛。台鐵的改革已經展開,但從事故率來看,改革顯然不夠好、不夠快。這些責任,本應由我承擔。台鐵有很多默默工作的夥伴,是台鐵最寶貴的資產,值得被善待。在改革的路上,必須傾聽基層的心聲,由下而上。我也認同,在組織改造之前,要先改革;而這次的改革,當然也必須包括交通部在內率先以身作則。我從小在艋舺車頭旁長大,還曾住在緊鄰中華路軌道旁的木造房子閣樓上,每個夜裡和清晨,在火車呼嘯而過的咚咚聲中睡著和醒來。孩提時代的我,跟許多人一樣,都曾把帥氣的列車長和台鐵服務人員視為偶像。長大後,入伍、就業、返鄉等人生轉折的關鍵時刻,多少分離與重逢,也都曾在台鐵的車站或月台上留下歲月的印記。數十年來,台鐵溫柔地陪伴台灣走過多少風雨;如今它年紀大了,需要重獲新生,給它最大的支持和勇氣,是你我共同的使命。我在善後工作告一段落後,堅持辭去交通部長的職務,除了是為了希望對社會、也對自己的良心負責,更盼能喚起各界和政府對台鐵投入更大的支持並加速改革,以告慰逝者、撫平傷者,伴隨台灣人民一起走出災難事故的陰影,並且確保不再發生這樣的悲劇。但請各位放心,未來在改革的路上,不會讓你們孤軍奮戰,我會繼續努力,與你們作伴。佳龍 敬上 2021.4.12

蘇貞昌批准林佳龍辭呈 20日生效

〔本報綜合報導〕台鐵太魯閣號2日出軌釀重大傷亡,交通部長林佳龍第一時間口頭請辭,隨後遞出書面辭呈。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15日表示,蘇貞昌13日約談林佳龍後,昨天向總統蔡英文報告,隨即批准林佳龍辭呈,將於20日生效。羅秉成15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表示,事故發生後,林佳龍第一時間趕抵現場,全心全意投入搶修工作,並在3日先口頭請辭,由於當時林佳龍希望先完成搶修、搶通的善後工作,蔡英文與蘇貞昌也認為以搶修搶通為優先,暫不討論請辭問題。羅秉成表示,善後工作已經告一段落,因此蘇貞昌13日約林佳龍到行政院討論請辭問題,林佳龍辭意甚堅,要負起政治責任請辭,希望蘇貞昌成全。蘇貞昌進一步詢問若准辭何時適合,林佳龍表態希望將善後工作完成,並以交通部長身分出席公祭,盼20日辭職生效。羅秉成說,蘇貞昌14日將此事向蔡總統報告後,蔡總統也尊重並理解部長決心,已經批准林佳龍辭呈,生效日4月20日;至於誰來接任交通部長?羅秉成表示,已在徵詢當中,確定後就會對外宣布。

華視新聞上架52台 預計4/19開播

〔本報綜合報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在去年11月18日否准中天新聞台換照後,中天新聞所在的52台即從去年12月12日空頻至今,上月底NCC通過華視新聞資訊台移頻52台申請案,13日發函系統業者。中嘉數位表示,14日開始頻道跑馬燈,預計4月19日旗下12系統正式上架,播出華視新聞資訊台。NCC在3月31日審議通過中嘉數位旗下12系統以及聯維、寶福、南國3獨立系統,申請華視新聞資訊台遞補52台申請案,13日發函系統業者,按規定,業者只要跑馬5天讓觀眾得知資訊後,就可以播出華視新聞資訊台。中嘉數位表示,14日開始在旗下系統頻道跑馬5天,預計4月19日開播位於52台的華視新聞資訊台。不過,全台只有124.5萬戶會在52台收看華視新聞,其餘有線電視系統的52台短期仍會繼續空頻,如果系統之間後續完成合約洽談,也可能再送件華視上架52台。華視日前也宣布,資深主播陳雅琳已經辭任壹電視新聞台總編輯,將接任華視新聞資訊台台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