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聞

臺灣疫苗已買到1981萬劑 蔡總統會帶頭打? 疫苗掮客多

[本報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近日表示,臺灣目前已透過國際間管道買到1981萬劑疫苗。指揮中心目前規劃購買3000萬至4500萬劑武漢肺炎疫苗,包括牛津AZ疫苗1000萬劑、莫德納約500萬劑、透過武漢肺炎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約500萬劑、國產疫苗約2000萬劑,以及還不確定是否能買到的500萬劑輝瑞BNT疫苗。首批武漢肺炎疫苗最快月底前抵台,總統是否帶頭接種,引發關注。對此,陳時中表示,總統負責國家重責大任,是否接種將由醫療小組判斷。臺灣最快將於2月底透過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取得首批牛津AZ疫苗約20萬劑,但因AZ疫苗在歐洲引發安全疑慮,總統蔡英文、重要政府官員是否帶頭接種,引發各界關注。 陳時中在記者會中表示,大家都很關心他是否要打疫苗,他很想說他每一種疫苗都要打,但專家想必不會同意,因此他維持一貫態度,如果大家都想打、疫苗不夠打,他絕對不跟大家搶,但若接種意願不高、疫苗有剩,他一定率先代表打。至於其他重要官員,陳時中說,行政院長蘇貞昌列在第二優先順位,希望蘇貞昌能打則打;總統是否接種疫苗,陳時中說,會尊重醫療小組的專業意見,畢竟總統負責國家的重責大任,指揮中心會提供安全資料給醫療小組做正確的醫療判斷。22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拿資料指出,美國接種mRNA疫苗後,約25%民眾出現發燒症狀,反觀AZ疫苗在歐洲發燒比率約10%至20%。由於AZ疫苗在歐洲替醫護人員接種時,不良事件頻傳,因此部分國家已緩打,外界好奇政府是否瞭解臺灣民眾接種AZ疫苗的意願。在各疫苗副作用方面,羅一鈞解釋,目前武漢肺炎疫苗大致可分為2類,一類是腺病毒載體疫苗,例如AZ疫苗,另一類則是遺傳物質信使核糖核酸(message RNA, mRNA)疫苗,例如輝瑞BNT、莫德納(Moderna)疫苗。羅一鈞指出,相較之下,外媒報導法國、瑞典民眾在打完AZ疫苗後出現發燒的比率約10%至20%,並沒有比mRNA疫苗副作用高,且當地也沒有其他疫苗可以進行比較,未來會持續觀察媒體和官方資料監測AZ疫苗副作用狀況。陳時中在被問到購買輝瑞BNT疫苗細節時表示,由於這支疫苗是由美國輝瑞和德國BNT公司合作研發,其中美國輝瑞在台有分公司,臺灣不會放棄這管道,很早就和輝瑞展開洽談,這才知道原來臺灣地區的疫苗不歸美國輝瑞管,因此最後才轉和德國BNT洽談。正因如此,最近愈來愈多人宣稱有獲得美國輝瑞授權,來跟指揮中心談,陳時中說,目前經過向輝瑞查證、厘清,確認都不是真的。另據外國研究顯示,曾感染武漢肺炎者接種1劑疫苗即可。陳時中說,目前各界普遍認為打2劑效果較好,會持續搜集相關證據並聽取專家意見。 

羅秉成揭新國防部長邱國正上任 「重大任務」:國防改革

[本報綜合報導]總統府日前宣佈國安團隊新人事,由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代表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主持「國防部部長交接典禮」,並肯定前國防部長嚴德發任內的卓越表現,並期許國軍在新任部長邱國正的領導下,精益求精,傳承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使命。典禮上午在博愛營區舉行,羅秉成首先布達新任部長任職命令,隨即監交印信。他隨後致詞指出,嚴德發在107年2月26日就任後,帶領國軍順利執行各項演訓任務,積極推動國防自主,參與防疫消毒及各項救災,捍衛台澎金馬領空與海疆,實現「有了國軍保護,民眾一定平安」的信念。羅秉成表示,嚴德發在任內完成空軍勇鷹高教機首飛與F-16V構改升級,海軍潛艦的開工建造與佈雷艇交艇、塔江艦下水等,推動情監偵、指管及武器系統的現代化,不僅具體展現蔡總統「國機國造、國艦國造」政策的決心與努力,更大幅提升國軍「快速移動」、「有效反制」及「不對稱作戰」等全方位戰力。羅秉成委員進一步指出,邱國正是陸軍官校65年班畢業,歷任陸軍六軍團指揮官、後備司令部司令、國防大學校長、國防部軍備副部長、陸軍司令、參謀總長、退輔會主任委員及國安局局長等重要職務,可說是學養豐厚,術德兼備,是不可多得的高階將領及政務人才;邱國正卓越的建軍規劃、領導統禦與國安歷練,銜命接任部長一職,相信對國軍接續推動國防改革,定能一展所長,並在既有堅實的基礎上,創造更輝煌的施政成果。最後,羅秉成指出,嚴德發達成階段性任務,另有任用,其任內對國軍重大貢獻,必定名留青史。

業者年節商品卡在海關導致無法銷售 關務署:業者未拆櫃 與總統行程無關

[本報綜合報導]16日,針對媒體報導有業者年節商品卡在海關導致無法銷售,財政部關稅署今天澄清,報導所稱延誤通關的貨櫃在2月8日已到台北港,是否拆貨櫃是由業者決定,跟海關及總統蔡英文9日慰問行程無關。電視台報導有業者稱年節商品來不及開賣,業者表示根據報關行說法,原本可以如期交貨,但因為蔡總統2月9日視察台北港耽誤行程,變成要到2月17日開工日才能拿到貨品。財政部關務署今天發佈新聞稿澄清,快遞貨櫃的排櫃與拆櫃通關順序,是由各快遞倉儲專區業者與報關業者協調決定,海關並不介入。報導所稱延誤通關的貨櫃在2月8日已到港,當天業者只有申請拆8只貨櫃通關,未拆的貨櫃也是由業者決定,跟海關無關,更與總統慰問行程無關。關務署表示,據瞭解,台北港倉儲專區業者2月9日為整理場所及保養設備所需,已經與快遞業者協商當天拆櫃數量與時間,因此部分貨櫃未能拆櫃通關,是出自於業者的商業考量。關務署強調,基隆關台北港為配合農曆春節前讓快遞貨物盡速交付到收貨人手上,在年節前2周(含週六)就每天加班協助業者通關。春節期間海關也沒有休息,每天都有派人輪班提供通關服務,如果民眾與業者有通關需求,海關都配合提供服務。

陽明交大終於走完合校之路 正式合校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本報綜合報導]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前後歷經20年終於走完合校之路,2月1日正式合校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英文名稱National Yang Ming Chiao Tung University(簡稱NYCU),上午先在臺北陽明校區揭牌,新竹光復校區的新校銜揭牌儀式則在下午舉行。校銜揭牌儀式上,記者發現,臺北陽明與新竹光復校區的字體不同,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表示,尊重兩校原來傳統,保留某些記憶,逐步融合。林奇宏在揭牌典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合校後最迫切要做的是要凝聚大家對「新學校」的認同,因兩校都有很好的傳統、在各自領域有很棒的發展,將在100天內提出一份具有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也就是1份具10年展望前景的3年計畫藍圖。兩校合併後,希望能讓臺灣的高等教育大步向前邁進,不拘泥現在的學校排名指標,希望未來在智慧醫療、AI、健康保健等領域,都能有更好發展,另也會打造產學共創機制的試辦場域,與民間產業一起為臺灣高教努力。

哪家醫院? 陳時中不該再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 蔣德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1月30日記者會上說「新增4例本土案例,『另一家醫院』目前安全無虞」。那麼「桃園的病人能去哪家醫院或不能去哪家醫院?」這句話是幫生病者及陪病者問的,不問清楚不行,因為889個案導致908個案確診,如果指揮中心清楚公佈染疫醫院,原本是可以避免染疫的。指揮中心30日記者會說,確診的908個案因陪媽媽就醫,23日在「第二間醫院」與889個案接觸20多分鐘導致感染,29日採檢後,於30日確診。目前該醫院已經匡列了18日、23日889個案就醫時間前後半小時的242人,均為病患及陪病者,接下來還會擴大匡列。須注意,指揮中心24日記者會曾說,889個案在1月8日前往部立桃園醫院住院,11日出院,其間與12日宣佈的染疫醫師838個案接觸而感染,23日確診。30日記者會竟說,18日889個案前往「第二間醫院」就診、23日與908個案在「第二間醫院」接觸,導致908個案感染。陳時中18日「說溜嘴」證實「北部某醫院」就是部立桃園醫院,但如果12日就宣佈染疫醫師838個案所屬就是「部桃」,889個案身體不適或許就能有所警覺,而不會貿然於18日到「第二間醫院」就診,「第二間醫院」對於從「部桃」過來的889個案也會有風險意識,不至於23日再就診時才確診,也不應該有23日889個案接觸908個案的機會而導致感染、確診,不是嗎?如果陳時中沒有隱瞞「北部某醫院」、「第二間醫院」,病人、陪病者與醫院診所就能有風險意識,889個案、908個案就是在不知道哪家醫院出現防疫破口、又未被匡列疫調情形下接觸,沒有風險考量而不幸感染。陳時中不該再玩「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趕快「說溜嘴」,才不會造成民眾更大的恐慌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