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科技

2022年大陸科幻產業總營收超870億元人民幣

〔本報綜合報導〕日前,由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共同編撰的《2023中國科幻產業報告》發佈。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大陸科幻產業總營收877.5億元人民幣。據介紹,報告聚焦2022年度中國科幻產業典型業態中的科幻閱讀、科幻影視、科幻遊戲、科幻衍生品、科幻文旅五大板塊,重點研析中國科幻產業年度現象與發展趨勢。整體來看,中國科幻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各板塊展現出較強的發展勢頭。

「神箭」成功發射「神十六」!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告捷

〔本報綜合報導〕神舟十六號(簡稱:神十六),是中國發射載人航太工程的第十六艘飛船。2023年5月18日,根據中國載人航太官網公佈的2023年度載人航太任務基本情況,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於五月發射。5月22日,神舟十六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由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太空人組成。5月30日16時29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對接於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埠。隨後,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翹盼已久的神舟十五號太空人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入駐「天宮」。6位中國太空人太空聚會,中華航太英雄勝利會師。

長江幹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正式投運

〔本報特約記者 李思遠報導〕長江幹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近日通過交通運輸部竣工驗收,6月1日起正式投入運行並對外服務。借助該系統,長江船舶導航精度可提升至亞米級。長江幹線北斗衛星地基增強系統工程是大陸內河航運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組網結構最複雜、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北斗服務系統,於2018年11月開工。工程總投資1.07億元人民幣,在西起雲南水富,東至長江口長約2800公里,寬約30公里的長江幹線帶狀區域,建設完成106個基準站、56個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播發站、154條網路通道、12個新建機房、2個資料中心,實現了長江上北斗衛星地基增強信號的全覆蓋。

鵬城實驗室發佈星雲系統

〔本報特約記者 葉青報導〕5月22日,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鵬城實驗室主辦的2023年大灣區科學論壇人工智慧分論壇——第四屆廣東人工智慧發展論壇暨2023新一代人工智慧院士論壇在廣州南沙舉行。論壇上,鵬城實驗室發佈了鵬城·星雲系統與鵬城·星方資料集。當前大科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海量資料研究挑戰,海量的遙感資料和資訊產品是全球變化、碳中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核心科學資料。隨著各種大型巡天計畫的開展,海量的天文資料量及其複雜度都對天文探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AI由於其理解多尺度、複雜系統的學習能力,為遙感和天文資料分析提供了新的工具,有寬闊的應用前景。星雲系統依託具有強大E級人工智慧算力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鵬城雲腦Ⅱ,構建的一個面向遙感和天文的科研雲平台,能提供多域多模態資料智慧生產服務、多域AI+學科演算法研究服務、跨學科協同研究交流服務三大功能。星方資料集是基於星雲系統而生產的就緒資料,可直接被用於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