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1 年 9 月

2021年服貿會:數位開啟未來,服貿正值芳華

〔本報特約記者 賴志凱報導〕數位開啟未來,服貿正值芳華。2021年服貿會9月2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區舉辦。2021年服貿會繼續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辦,突出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特點,為全球展客商搭建服務貿易展示、交流、洽商、合作平臺。展會內容設置上突出數位經濟和數位貿易,專門設立數位服務專區展,並圍繞數位經濟和數位貿易策劃舉辦數位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中國電子商務大會等2場高峰論壇以及近20場專業論壇。在首鋼園的電信、電腦和資訊服務專題展,下設5G通信服務、軟體與資訊服務、超高清視聽服務、「碳中和」綠色技術服務等4大特色板塊。專家表示,面對數字經濟帶來的新趨勢、新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服貿會變成展覽展示、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消費者將感受到國內外企業提供的各類「創新服務」產品和新技術,特別是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服務。

劉玉蘭 助人無數的網壇貴人(下)

■ 圖/文轉載自 四維體育推廣教育基金會網站 劉玉蘭樂於助人的特質與清廉正直的個性逐漸傳出口碑,之後被調往中正機場(現改名桃園機場)台銀分行,她擅長交際的親和力和來者不拒的人生哲學,在經常必須送往迎來的台灣最大機場,簡直如魚得水,不管認識或不認識,受過劉玉蘭幫忙的人不計其數。以網界人士來說,已故韓國教練黃文哲某年率隊出征台維斯盃,到了機場才發現公款兩千美元忘在家中,眼看班機即將起飛,劉玉蘭二話不說,立刻從自己帳戶提出兩千美元救急,讓黃文哲感恩在心,比賽結束回國後立刻歸還。有一年某教練率領六、七位選手準備前往日本參加日航盃,不料路上塞車,眼看check in時間即將截止,卻還有四十分鐘才能抵達機場,教練急電劉玉蘭,問她怎麼辦?劉玉蘭於是利用私人關係,直接到櫃台拜託地勤先幫所有人完成check in手續,等到人員一抵機場便帶著行李直奔登機口。王宇佐有一年也是臨時要出國卻訂不到機位,只好找劉玉蘭幫忙,網壇大姊大不僅幫他喬到機位,還因經濟艙客滿,地勤直接幫王宇佐升等商務艙。此外,不少球隊出國時,行李超重也會找劉玉蘭解決;外隊來台參加國際軟網賽,抵達後不願繳交落地簽證費,劉玉蘭也是先行代墊。劉玉蘭助人不僅限於她認識的人,有時陌生人若有困難,她也會義不容辭伸出援手。「有人經常會拿一元美鈔來換銅板打電話,因為結匯要填寫交易申報書,如果每個人都拿一美元來換,單子不就寫不完,所以有時我就直接從口袋裡掏出五元或十元銅板給他,讓他可以打電話。」劉玉蘭透露,某日她正準備下班,有一男子拿著外幣來換錢,說是要搭國光號回台北,當時銀行已經停止營業,若要重新開門實在麻煩,於是她就陪同那人前往巴士購票處,掏出一百多元幫他買了一張車票,「所謂好人有好報,沒想到回家路上竟然撿到一張十元美鈔,等於還有賺。」劉玉蘭高興地敘述這段往事。 與夫婿施教松 儘管在工作或網球場上都是一帆風順,受人尊敬,劉玉蘭在感情道路卻遇人不淑,曾任前奧會主席沈家銘秘書的夫婿施教松,雖然很支持太太在網球場上的發展,自己卻未盡到一家之主的責任,劉玉蘭因此決定斬斷這段不幸福的婚姻,母代父職,自己一人養大三個女兒,並把她們全部栽培成留美碩士。劉玉蘭大女兒施綺婷從商,英文能力極佳,高中二年級便考上托福,一進入台北商專就前往愛荷華大學就讀,並取得碩士學位。二女兒施綺華擁有美國物理與電機雙碩士,育有二女一男,目前定居芝加哥。么女施綺年是位才華洋溢的音樂家,主修聲樂,副修鋼琴,直到2021年才完成終身大事。 培養三位女兒全成為留美碩士 多年前,劉玉蘭曾遭遇兩次身體健康上的危機,兩次都住進加護病房,並被醫院發出病危通知。第一次是2014年下半年陪伴小女兒施綺年前往北京參加演唱會,不料碰到沙塵暴襲擊,整個人的呼吸系統大當機,只能趕緊搭機返台,隨即入院檢查,一住就是好幾個月,「以前總仗著身體好,沒有買保險,結果這次住院花了我一百多萬。」劉玉蘭無奈地說。有趣的是,當年謝淑薇老爸謝子龍也因糖尿病被醫院發出病危通知,劉玉蘭出院後還特地前往振興醫院探視,當謝子龍得知謝家班第一個貴人也才大病初癒,仍有力氣陶侃她說:「怎麼是病危通知的來看病危通知的呀!」2017年3月,劉玉蘭又因身體不適就醫,住院時卻因醫院輸錯血,再度被發出病危通知,經緊急送至台大醫院急救才脫離險境。「當時把我輸錯血的那間醫院竟然沒有救護車,還好我有認識一位台大主任,火速派車才把我送到台大急診室。」這段在鬼門關前徘徊的過程,劉玉蘭多次在受訪中陳述:「當時我已經插管,但意識很清楚,我感覺到許多人都在我身旁幫我禱告,我甚至看到天花板上有黃、紅、藍三種顏色,心想糟糕,上帝在呼喚我了,但又想說去就去吧,不料一周之後,我竟然拔管痊癒,身體也愈加健康,可以繼續在球場上馳騁。」出院隔天,劉玉蘭接到一位正在日本在推廣迷你網球的田中日出男先生電話,對方說他要辦比賽,希望台灣能派隊參加。劉玉蘭詢問田中:「我又不認識你,為什麼會找我?」田中答覆說:「因為日本網協告訴我,台灣網球的事,找劉玉蘭就沒錯。」就這樣,劉玉蘭找上和她姓名差一個字的前國手兼球評劉虹蘭,組成三男五女、連家長加教練、領隊總共十三人的代表隊前往日本參賽,網協還特別提供國家隊制服給代表隊成員,以示隆重,最後女子隊奪冠,男子隊獲得亞軍,劉玉蘭又完成一次成功的國民外交,她說:「大概是老天爺認為我的任務還沒結束,所以在醫院沒帶我走吧!」 受田中日出男(右一)之邀,劉玉蘭(右二)2017年率隊前往日本參加迷你網球賽 時間回到近半個世紀前,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劉玉蘭和一群年紀相仿的軟硬網選手組成彗星女網隊,隊員包括已故作家劉慕沙、前國手江勁彥母親許靜枝、已退休的文化體育系教授彭淑美等人。楊斌彥在1974年經由彗星隊教練黃健財介紹認識劉玉蘭,並在她的引薦下踏入網球界,擔任彗星女網隊領隊,帶領這支平均年齡近40歲的媽媽級球員南征北討,接著劉玉蘭再把張約翰教練指導的竹崎幫推薦給楊斌彥,同時在1980年成立四維女網隊。1977年溫布頓之後,劉玉蘭卸下國手資格,網協也決定開始換血。為了培養新秀,在四維資助下, 1979年劉玉蘭率領台灣第一支青少年網球隊前往西德受訓兩個月,陣中三男二女,包括曾任彭帥教練的馬偉開,佛教、回教、基督教都曾信奉過的李紀唐,年紀最大的龔飛彪,以及兩位竹崎女將溫秀專和謝麗娟。 前往西德受訓的台灣青少年代表隊,右起馬偉開、李紀唐、龔飛彪、劉玉蘭、楊斌彥、謝麗娟、溫秀專 多年之後,龔飛彪曾任台維斯盃國手,目前仍在球場作育英才。馬偉開晉身國際知名網球教練,現於廣州開設星河灣職網俱樂部。溫秀專1981年在東京拿下台灣聯邦盃史上首勝,謝麗娟入選國手多年,也曾出任杜哈亞運教練,現任職台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教授。自1980年初開始,劉玉蘭從選手身分成功轉換成教練角色,儘管當時仍在台銀任職,只要有機會帶領國家代表隊出國比賽,包括世少、世青、聯邦盃等,台銀都會給予公假,讓她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帶隊,「十分感謝台銀當年的支持,我才能在網球場上盡我微薄的力量。」從四維1990年初贊助王思婷開始,劉玉蘭便居中扮演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當王思婷逐漸淡出網壇之際,劉玉蘭又給自己許下使命:「尋找下一位台灣女網接班人。」當謝淑薇不到十歲在四維盃學童賽嶄露頭角時,劉玉蘭認為她是一位可造之材,但也發現她家太過貧困,因為謝子龍一人帶六個小孩,經常連吃飯都成問題,於是拜託台銀總經理何國華,是否可以想想辦法,提供這位網壇璞玉一些協助?「礙於規定,台銀只能從籃球隊的經費挪出這些錢來幫助淑薇,雖然金額不多,我們仍感謝台銀籃球隊總教練田希和當時的通融。」儘管已過了二十幾年,謝子龍仍感恩地說。2001年四維開始贊助謝淑薇也是經由劉玉蘭居中牽線,而當謝淑薇負氣離家,流浪日本,仍是劉玉蘭拜託日本友人畠中君代幫忙照顧。「劉阿姨是我們家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謝家班所有成員異口同聲說。 楊斌彥(右二)當年贊助謝淑薇(右一)是經由劉玉蘭(左一)居中牽線 謝淑薇在2003至2005浪跡日本那段期間,常在當地參加有獎金的巡迴賽,由於沒有工作簽證,就算打到冠軍也無法領取獎金,因此在劉玉蘭請託下,畠中君代幫謝淑薇申請到工作簽證,「雖然當時她還沒18歲,名義上卻在Big K網球學校當起教練。」劉玉蘭緩緩道來。劉玉蘭認為,謝淑薇的網球技術、手感都沒話說,但就差在腦袋不轉彎,嘴巴不夠甜,例如她內心覺得不公平,為何YONEX對於一些成績比她差的日本球員,贊助金卻給的比她還要高,因此合約期滿後不願續約,最後演變成贊助金她「一毛都不要」。 畠中君代(左)的Big K網球學校創校40周年時,謝淑薇(中)和劉玉蘭(右)前往祝賀 「有一位日本企業家原本表明要贊助謝淑薇,但她打了冠軍也不去感謝拜會一下,人家當然就沒有下一次了。」劉玉蘭苦笑說。古道熱腸的劉玉蘭透露,她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懂得如何拒絕別人,就算人生已經過了86年,每當別人有求於她,例如跟她借錢,只要身上有錢,她很少說不,幾乎是有求必應,「這樣好像很糟糕齁?我就是不知道如何跟人家說不呀!但也沒有辦法,我就是這樣子的人!」(全文完)

全球氣候暖化再報警 格陵蘭史上首度降雨

■本報特別報導 (圖/翻攝自Pixabay圖庫) 近期全球極端氣候事件頻傳,熱浪高溫、森林大火肆虐北美、土耳其、南歐等地,西歐、德國、中國也遭罕見暴雨致災,還有北極圈內出現38度的高溫,屬熱帶地區的巴西卻遭罕見極端寒流侵襲,體感溫度只有零下25度。在在的異常警訊都提醒人類,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正逐漸讓自己的生存遭遇危機。8月14日,格陵蘭冰層出現自1950年開始觀測以來的首次降雨,且一下就是持續9小時,氣溫也升至冰點以上;之後在14日至16日短短3天,格陵蘭全境共降下70億公噸雨水,也成為1950年展開記錄以來的最大降雨量。為因應從未經歷過的天氣事件,位於格陵蘭冰原頂端的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觀測站必須改變測量方式。美國哈堤地球觀測站冰川學家達斯(Indrani Das)指出:「這對冰層來說並非好事。冰層上有水是壞事……會使冰層表面更易融化。」因為,水不僅溫度比雪高,顏色也較暗,因此會吸收更多陽光熱能,而非反射出去。在此之前,丹麥氣象專家斯坦德爾(Martin Stendel)指出,格陵蘭島頂峰過去2000年只出現過6次冰點以上氣溫,但是在2012年、2019年和今年,頂峰觀測站都觀測到了高於冰點的溫度,相當於不到10年的時間,冰點以上氣溫已出現3次。受到全球暖化影響,格陵蘭島在過去20年中快速消失,今年7月底更曾在1天內就有超過85億噸的冰層融化,單日融冰量足以使面積相當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地區積水達5公分深。最新研究指出,2019年格陵蘭冰蓋總共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融化後的雪水流入海洋,導致全球海平面永久上升1.5毫米,融冰速度約平均每分鐘流失100萬噸冰,每秒鐘足以將美國第三大州加州整個覆蓋。迄今,全球海平面已經上升了20公分,若融冰將成「不可逆轉」趨勢,低窪地區和島礁小國遲早會完全遭海水淹沒。融冰還有另一大隱憂,就是永凍土層內可能蘊藏的病毒或細菌,如西班牙流感、天花或黑死病等將可能復活。2016年夏季熱浪使北極圈西伯利亞永凍土層解凍,暴露了一頭感染炭疽病的馴鹿屍體,造成一名12歲男孩被炭疽感染後死亡,至少20人住院治療。科學家認為,這疫病來源是75年前,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不會是單一個案。根據難民觀察機構在今年5月發表的聯合報告指出,流離失所者有高達四分之三為極端氣候的受害者,然而這僅只是開端。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近日表示,過去半世紀以來,與極端氣候有關的災難平均每天都會發生,洪災與熱浪等天災數量在過去50年來增至5倍,造成超過200萬人因此喪生,平均每天奪去115人的性命,而旱災是奪取人類性命的最大元凶,其次則是風暴。國際氣象專家警告,極端氣候將可能成為「新日常」。各國在控制化石燃料排放方面已拖延了太長時間,使全球暖化在未來30年加劇,基本上已「不可避免」。正在發生的極端氣候事件已顯示出跡象,全球氣候變遷可能比專家預測的最壞情況還要糟糕。

【話山論見】藍營一邊超打一邊罵人 國民黨宛如迴力鏢自傷

■ 映丞 藍營連日質疑「第二類」之中央及地方政府官員施打情形。二類施打名冊中,多數都是軍警及其他防疫人員,中央官員僅1710人,光地方就超過28000人,據傳彰化縣最多,有8238人佔27%,其次為雲林南投跟嘉義市,也都超過3千人,而且還全都是藍營執政的縣市,占比高達73%。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日前率先開砲,質疑「第二類」的官員人數從9萬一路膨脹到27萬,AZ、BNT「任君挑選」,結果最後讓一般民眾「不是沒疫苗打,就是只剩下高端可以打」。媒體人李艷秋也質疑,指揮中心應公佈這批人「到底是誰」,「怎麼老打不夠?這次又要膨脹多少人來跟老百姓搶BNT?是該拍桌的時候了!」第二類「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施打情形,指揮官陳時中今(31)日說明,當中,中央官員造冊僅佔1710人、地方官員造冊2萬8794人。據掌握,全國各縣市提報「地方官員」名冊中,人數最多的前4個縣市分別為彰化縣8238人、雲林縣5499人、南投縣4710人、嘉義市3842人,皆為藍營執政縣市,光這4個縣市提報人數就高達第二類地方官員總數的77.4%。這個結果一出來,民眾罵翻了,原來是藍營的執政縣市爆量,是否有灌水,民眾質疑,原來藍營想利用這個事件狠狠地修理執政黨,但是沒想到國民黨宛如迴力鏢自傷,難怪民怨四起,這種傷人三分自傷七分的方式希望國民黨能先清醒一下。宛如自己挖坑給自己人跳,自己執政的縣市頭上三條線,藍一邊超打一邊罵人,難怪江啟臣的言論反而拉抬蔡英文的民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