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 月

「我的城,我來守護!」

■ 本報特約記者 劉峰 新年伊始,河南多地突發疫情,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者等各方力量迅速反應,聞「疫」而動。這其中還有許多剛剛放假返鄉的大學生們,他們放下行李,穿上志願紅馬甲,再度集結逆行出征!疫情雖險,但他們從未缺席。「我的城,我來守護!」2021年12月31日,河南新安發現4名無症狀感染者,青年志願者們迅速集結,雖然疫情來得突然,但卻讓大家的心又一次凝聚在一起。「請出示您的健康碼和行程卡」,在新安縣天寶花苑社區門口,兩個紅馬甲格外亮眼,這是張昊楠與同伴正在查驗進出人員的健康碼、行程卡。19歲的張昊楠是鄭州大學醫學院的學生,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向團新安縣委報名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19歲的張昊楠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 在全縣首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進行時,張昊楠已經站在志願崗位上協助醫護人員維持現場秩序,解答社區居民疑問。「聽說我是學醫的,大家都很相信我,主動配合我的引導進行核酸檢測」,說這話的時候,張昊楠的語氣裡透著自豪。同樣堅守在新安抗「疫」一線的,還有19歲的郭雅鴿,在新安首輪全員核酸檢測時,她看著現場忙碌的工作人員,萌生了做志願者的想法,便立即向當地團組織報名。 在核酸檢測現場,郭雅鴿協助工作人員 在核酸檢測現場,郭雅鴿協助工作人員錄入居民資訊,組織人群、維持秩序,統計省外返鄉人員資訊,在村口輪流值守、排查風險。瑟瑟寒風中,郭雅鴿瘦小的身影令人動容,她的一句話讓現場所有人都破防了,「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她!因為這份愛,我要以實際行動為家鄉的疫情防控出力,我的城我來守護!這是我們青年人應有的擔當!」「這是我們生活的地方 理所應當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2022年1月2日,河南禹州發現2例無症狀感染者,緊急通告全域只進不出,連夜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家住禹州市火龍鎮任莊村的鄭州科技學院學生陳冰倩,義無反顧加入志願者隊伍中。「在進行志願服務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我『你們是自願報名的嗎?還是學校強制要求的?』我會堅定地回答,『我們每個人都是自願的』,儘管寒風中工作數小時,但想到所有人都平平安安一起迎來戰『疫』的勝利,就可以再堅持下去。」對於鄭州工商學院的楊新蕊來說,這次禹州疫情爆發的很突然,晚上就通知全員檢測,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有些害怕和無措,但為了自己的家鄉能夠儘快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她還是義無反顧爭取到了志願者的名額。穿上了紅馬甲的楊新蕊耐心召集社區人員核酸檢測,「掃小程式填寫資訊」「請站在這裡不要動」「按剛剛的順序排隊檢測」,成了她這幾天的口頭禪。 穿上了紅馬甲的楊新蕊耐心召集社區人員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兩天一次,每次都是通宵,讓她中途想過退出、放棄,但看到醫護人員每天24小時的堅守,還有許多和她一樣的青年志願者們手把手向老人説明、進行資訊登記,不厭其煩地回答問題,她馬上調整情緒繼續投入工作。「這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理所應當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我相信我的家鄉定能扛過難關!」青春無悔,戰「疫」有我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冬日凜冽的風雪,與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們再集結。團蘭考縣委發出青年集結號角,目前已有180餘名返鄉大學生迅速集結,再聚抗「疫」一線,而這支隊伍仍在不斷壯大。冬日的蘭考寒風蕭瑟,卻阻擋不了他們保衛家鄉的腳步。 青春生而無畏,他們用最堅韌的意志與最可愛的行動,時刻踐行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青年風采,共同助力家鄉疫情防控工作。在洛陽市汝陽縣城關鎮,返鄉大學生志願者們積極投身抗「疫」一線。他們身穿紅馬甲,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基礎上,在卡點值班值守對進出人員測溫、登記、查驗健康碼和行程碼併入戶發放疫情防控告知書,成為疫情防控的「好幫手」。「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這是我的家鄉,能出一份力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義務。」寒風凜冽,他們一站就是七八個鐘頭,但沒有一人喊苦喊累,用辛勤和汗水守護著社區群眾的安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勇敢和擔當,築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長城。 此時此刻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無數河南大學生志願者或在防疫一線堅守,或正在奔赴一線彙聚成不懼不退的青春力量。他們用年輕的臂膀呵護著家鄉的平安與健康,用無私的奉獻詮釋著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用堅定的信念守望著雪落疫散的黎明和朝陽。感謝所有青年志願者們,感謝所有堅守防疫一線守護家鄉、守護同胞的平凡英雄,這場中原戰「疫」河南一定行!

2021年三北防護林工程營造林1343萬畝 科學綠化實現良好開局

鄂爾多斯高原的溝壑生態圈 〔本報特約記者 余璐報導〕記者近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2021年,三北防護林工程(以下簡稱「三北工程」)共完成營造林1343.8萬畝,占年度計畫任務的95%,其中山西、遼寧、黑龍江、甘肅、寧夏5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超額完成了全年計畫任務。三北工程建設是同大陸改革開放一起實施的重大生態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標誌性工程。4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在大陸北疆築起了一道抵禦風沙、保持水土、護農促牧的綠色長城,工程建設取得巨大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為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成功典範。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三北工程科學綠化實現良好開局,退化林修復有序推進。修編《三北工程總體規劃(2021年修編)》、編制《三北六期工程規劃(2021-2030年)》,五期工程總結評估、規模化林場中期評估、精准治沙總結評估基本完成,謀劃啟動「綠色生態屏障」重點專案等重點工作。2022年,三北工程將緊扣建設大陸北疆綠色生態屏障目標,按照「規模化建設、系統化治理、集約化經營、林場化管理」模式,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啟動六期工程建設,落實科學綠化,推進「綠色生態屏障」項目建設,推動退化林草修復,加快建設智慧林草系統,探索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兩岸青年探索「舌尖美味」 攜手創業「逐夢」山西

〔本報特約記者 楊佩佩報導〕 「作為一名在大陸工作生活多年的台商,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微薄之力為兩岸青年搭建攜手創業的平台,此次助力兩岸青年餐飲孵化器落地山西太原,正是為了推動晉台兩地青年融合發展。」台商蕭迪爾1月13日接受採訪時表示。 蕭迪爾所創立的山西迪爾海峽兩岸青年基地與山西太原百花雲廚簽署戰略合作協定,並在百花雲廚掛牌「山西迪爾海峽兩岸青年基地城市會客廳」,吸引多位陸青、台青簽約入駐。蕭迪爾希望這裡成為晉台兩地青年攜手合作、情感交融的平台。作為山西迪爾海峽兩岸青年基地負責人,蕭迪爾表示,創立基地就是要協調相關單位説明在晉就業、創業與投資的兩岸青年,促進晉台兩地青年多層面、多層次的對口交流合作,同時為山西招商引資、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引進人才及資源。「百花雲廚提供兩岸青年餐飲專案培訓、實踐、場地支援及專案孵化,兩岸青年在此一起工作生活。」太原百花雲廚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建成說,百花雲廚是山西首家兩岸青年合資創立的餐飲孵化器,以實際行動投資太原,在此創業,攜手深耕兩岸餐飲文化,成為晉台交流的紐帶。此次簽約入駐百花雲廚的台青鄒珂橦告訴記者,她希望通過此平台與兩岸青年加強合作,加深感情,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實踐者和受益者。「我要把握大陸發展機遇,在這裡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很期待與台灣朋友分享這件事,希望他們也來此發展。」

兩岸三農作者在京交流研討共話三農創作經驗與機遇

〔本報特約記者 曹帥兵 符海川報導〕 1月13日,「了不起的農創人」百度百家號兩岸三農作者交流研討會在京舉行。活動由百度百家號主辦,天津市台辦、四川省台辦、河北省台辦協辦,來自三農領域的百家號優質創作者與台灣青年代表,一道分享三農創作經驗,探討新時代的三農領域新機遇。 2021年,國台辦等部委聯合出台了《關於支援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農業林業領域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推動農林領域研發創新、開拓內銷市場,回應鄉村振興。此次兩岸三農作者研討會,作為豐富兩岸交流形式的積極探索,鼓勵台農台青在把先進農業生產帶到大陸的同時,更好地利用平台,與大陸農民朋友分享經驗,共同成長。隨著技術與傳播生態的門檻降低,更多的三農內容進入了大眾的視野;鄉村振興政策以及平台變現通路打通,進一步刺激了三農相關內容的生產。百度副總裁、百度APP總經理平曉黎表示,百度將通過內容生態建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搭建兩岸農業融合的橋樑紐帶,增進創作者內容共建,助力三農創作與產業發展。百家號總經理楊瀠透露,近半年,百家號三農作者量提升68%,內容量提升59%,三農優勢垂類凸顯。各具特色的創作者IP結合豐富三農場景,讓優質創新內容爆款頻出。會上還提出,百家號在2022年將推出了「了不起的農創人」台農扶持成長計畫、面向三農領域的「甘霖計畫」,為創作者帶來全方位成長扶持。台農青年宓欣怡感慨道,中央對台胞的照顧及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讓他們的三農事業不斷向上攀登,也越來越有信心帶動更多三農夥伴一起致富。

大連台胞台屬逛大集、品民俗、迎新春

〔本報特約記者 張艾翊報導〕近日,大連市台辦組織在連台胞、連台婚姻家庭成員及眷屬參加「迎新春 品民俗 逛大集」活動,分別參觀了小窯灣國際商務區、金石灘風景區和金石灘集市,並召開了在連台胞台商座談會。 金石灘大集擁有100多年的歷史,10多個區域、2000多個攤位,各色商品應有盡有。台胞吳志淳說,由於疫情原因今年無法回台灣過年,但在大連有很多人關心、陪伴,讓台胞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大連市台協秘書長簡志宇表示,兩岸血緣相親、文化相近,感謝台辦的貼心安排,讓這些無法回台過年的同胞在連幸福過年。座談會上,大連市台辦負責人表示,新的一年,將通過「台商看大連」等系列活動組織台商實地參觀企業,瞭解大連市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情況,提振廣大台商在大連投資興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