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 月

台灣學生北京體驗滑雪:「三億人上冰雪,台灣同胞不缺席!」

〔本報特約記者 朱賀報導〕「通過一整天的滑雪體驗,大家一定能深入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最重要的是,『三億人上冰雪』,我們台灣青年沒有缺席!」8日,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台青陳文成對記者說。當天,由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主辦的滑雪體驗活動在北京延慶的滑雪場舉行,作為「兩岸大學生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之一,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八所高校近50位在京台籍學生參加。「報名表發出不到三分鐘,名額基本就滿了,」參與組織活動的陳文成感受到了台生們對冰雪運動日益高昂的熱情。他們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參與雪上運動。站在滑雪場上,有台生覺得「滑雪比想像中要簡單一點」,有的則想在「玩轉」雙板滑雪的基礎上嘗試單板。冬奧將至,這場開在「家門口」的體育盛事,讓在北京生活了十餘年的陳文成與有榮焉,他希望帶動更多台灣青年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通過活動幫助他們瞭解大陸基礎設施建設、人文等方面的發展。「我們不僅要瞭解冬奧、體驗冰雪專案,還想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陳文成說,北京冬奧會招募志願者時他在第一時間完成報名,後將這則資訊轉給在台灣的朋友,還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向島內青年普及冬奧知識、介紹冬奧會的籌辦情況。陳文成向記者介紹,在2021年兩岸青年交流合作北京峰會上,海淀台灣青年城市志願服務崗正式成立,十餘位入選的在京台生將在1月底上崗,在北京冬奧會賽事場館外提供志願服務。今年,滑雪運動資深愛好者陳文成的「雪齡」已滿十年。地理位置使得台灣少見冰雪,「只有冬天會在高山上飄著小雪」。2012年,剛來北京求學一年的他見到成片的落雪十分興奮,迫不及待地到滑雪場近距離體驗,「當你學會滑雪,尤其是感受到這項運動帶來的速度與激情的時候,就會愛上它!」「剛剛滑最後一段,我專門加速,聽到腳下的雪摩擦出『唰唰』的聲音!」滑道下方,完成一次單板滑雪的台生林家萱興奮地做出「勝利」的姿勢。數次練習後,她已漸漸掌握了單板滑雪的要領。談到本屆冬奧會的賽事項目,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的她最期待花樣滑冰,「想看兩屆冬奧會花樣滑冰冠軍羽生結弦,會在北京書寫怎樣的神話。」

台灣音樂製作人的「登陸」圓夢記

〔本報特約記者 楊佩佩報導〕「如果說,台灣是我音樂夢開始的地方,那大陸就是我追夢圓夢的舞台,在這裡,音樂發展充滿無限可能。」憶及16年的「登陸」圓夢之旅,台灣音樂製作人張士茗如是感慨。張士茗從小就喜歡音樂,12歲開始接觸,那時便樹立了自己的音樂夢。大學時期,張士茗雖然學習電子工程專業,但他從未放棄音樂。組建樂團、琴行代課、酒吧演出……讓他越來越熱愛音樂。大學畢業後,張士茗選擇從事與音樂相關的工作。「能夠將喜歡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職業,十分快樂。追求夢想的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但因為喜歡,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我都不會放棄。」2006年,懷揣著音樂夢想的張士茗決定獨自來大陸闖一闖,在他看來,大陸發展機遇多,音樂發展前景廣闊,相信能夠在此圓夢。在大陸工作生活的這16年,讓他堅信當初「登陸」的選擇是對的。「登陸」半年後,機緣巧合之下,張士茗從湖南衡陽來到山西太原,在這座城市發展自己的文化事業,並紮根於此。回想剛到太原時,他調侃道,「那時的我沒錢,沒朋友,只有音樂夢。」談及選擇太原的原因,張士茗坦言,太原是省會城市,距離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近,音樂市場空間大,期望在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同時,他也希望以音樂為紐帶,為推動海峽兩岸交流盡微薄之力。此後的十餘年間,張士茗成立工作室,並和北京、台北的音樂團隊合作,參與眾多大陸及港台地區明星的音樂製作,用音樂架起兩岸溝通之橋。其間,他對山西有更多的瞭解,還將極具特色的山西民歌與流行音樂相結合。「我製作的《新人說山西好風光》,將山西的歷史文化、旅遊景點等融入其中,希望更多的台灣民眾通過音樂瞭解山西。」張士茗說,希望用音樂這種方式讓更多的台灣青年感受祖國大陸的變化,吸引他們來大陸發展。張士茗介紹,兩岸音樂發展各有特色,台灣音樂發展較早。近年來,大陸音樂市場發展迅速,隨著網路新媒體的發展,兩岸在音樂上的交流、融合更為緊密,如今大陸很多流行歌曲也都已經「火」到台灣。「登陸」十餘年,張士茗在這裡不但結識很多朋友,還成了山西女婿,現育有一女,目前就讀於太原一所小學。對他而言,山西就是自己的家。此前,山西多地遭受嚴重雨澇和地質災害,張士茗和多位在晉台灣青年共同創作歌曲,用音樂表達對山西的加油與支持。張士茗告訴記者,大陸音樂市場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他對未來更加期待,同時也希望自己成為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的「擺渡人」。

浙台武術愛好者雲上交流以武會友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 日前,浙江台州與台灣的武術愛好者相逢雲端,舉辦了2021台台武術雲上交流大會。本次大會由台州市武術協會、台州市海峽兩岸交流協會、台灣中華洪門武術聯盟、台灣傳統武學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協會共同主辦。活動吸引了台州21個武術團體、台灣13個武術團體,近千名武術愛好者踴躍參與。大會在舞獅表演中拉開了序幕,25個武術節目輪番上演。舒展優美的太極簫、柔中帶剛的雙截棍、簡樸實用的心意拳、勁道剛猛的八極拳等,為網友們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值得一提的是,24式太極拳(球)、功夫扇、健身養生功等6個節目,是台州、台灣兩地武術愛好者同屏表演。據瞭解,台州市已經連續8年舉辦台台兩地武術交流活動,為兩岸武術愛好者搭建了一個交流切磋的平台。受疫情影響,去年和今年的交流活動改為線上舉行。「台州與台灣的武術,同宗同源,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台州市武術協會負責人表示,「我們有著傳承民族武術、弘揚中華文化的共同心願,通過交流,相互學習,彼此間的心也更近了。」

國圖館藏「天祿琳琅」修復完成

〔本報特約記者 陳雪報導〕「《永樂大典》修復專案在21世紀初取得了很大成果,『天祿琳琅』的修復則是又一個里程碑項目。」日前,國家圖書館召開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復項目重大成果新聞發佈會,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宣佈: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歷時8年修復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華古籍保護計畫」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針對國圖珍貴古籍的專項修復行動。「天祿琳琅」是清代乾隆皇帝將皇宮各處藏書中宋、金、元、明版舊書進行擇選,掇之菁華置於昭仁殿而成的重要藏書。但從建立直至20世紀50年代,幾經坎坷,磨難頻生。其間火、盜、兵、蠹,致使藏書大量損佚,664部中已有近60部不見影蹤,倖存者幾經聚散大都收歸公藏。國家圖書館藏「天祿琳琅」279部,其中宋、元刻本占比較大,並且保存著《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中最為珍貴的大部分古籍。這些書不僅刊刻年代久遠,有些書還是存世孤本,彌足珍貴。據瞭解,今年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還將舉辦「天祿琳琅」修復展,並出版相關修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