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1 月

韓粉擠爆韓國瑜見面會 李正皓:藍營冒牌軍可以退場了

(圖/翻攝自韓國瑜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前高雄市長韓國瑜2日舉辦新書《韓先生來敲門》見面會,吸引大批韓粉到場支持;時事評論員李正皓對此表示,政治真的永遠都不怕冷場,「現在藍營那些冒牌軍,可以退場了,正牌的韓國瑜來敲門了」。韓國瑜自2020年6月被罷免後,開始投入公益活動並出書,2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舉辦「善良微光見面會」,未邀請黨內大咖出席就吸引上萬韓粉將現場擠爆,現場宛如選舉造勢會場。李正皓對此表示,不管承不承認,看到韓國瑜見面會的人潮就證明了「韓粉沒有消失」,「現在藍營那些冒牌軍,可以退場了,正牌的韓國瑜來敲門了」。韓國瑜同日也宣布,將擔任「台北市典亮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一職。李正皓分析指出,他早就說過韓背後一定有火力支援,絕不是光棍司令,隨著韓國瑜新身分的公布,「韓國瑜的後台已經非常清楚,中天生技集團總裁路孔明。」李正皓出示1張台北地方法院公告,內容可見典亮慈善基金會成立於2020年4月20日,財產總額登記為1000萬,捐助人為路孔明。李正皓指出,中天生技集團最有名的事業體合一生技,因爲新藥讓股價在2020年初到年中曾大漲20倍以上,當時韓國瑜也在財產申報中被發現持有該公司股票100張,媒體預估韓從最低點到最高點,至少賺進4000萬元。李正皓表示,韓國瑜出任由中天生技集團總裁出資成立的基金會董事長一職,未來復出之路的火力與子彈支援會少嗎?「韓先生真的來敲門了,只是這次敲的是國民黨的大門。」

退黨後披綠袍選桃園? 于北辰:絕不可能

(圖/翻攝自于北辰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前國民黨黃國園黨部主委、退將于北辰在2021年最後一天宣布退出國民黨,並表示「2022年要走自己的路」,有傳言指他可能披綠袍參選桃園市長。對此于北辰表示,這簡直就是笑話一則,絕不可能。于北辰日前宣布退出國民黨並表示「2022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正確的判斷」,引發各界關注他的下一步。國民黨副發言人楊植斗在臉書表示:「期待于北辰先生退出國民黨後,代表民進黨投入桃園市長選舉。」讓于北辰可能披綠袍參選桃園傳言四起。于北辰3日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專訪,被主持人黃暐瀚問到「會不會很快加入民進黨?會不會代表民進黨選2022桃園市長?」于北辰強調「絕不可能」,他表示,他離開國民黨,不會因為要求官而加入其他政黨,也不會掛任何政黨去選舉。桃園市長選舉,民進黨、國民黨已經有很好的人選了,他從來沒有想過這一幕,也不可能會走到這一步。

林智堅棄選能解決竹竹併爭議? 柯文哲:這不是選舉問題

(圖/翻攝自林智堅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對於新竹市長林智堅宣布不參選縣市合併後的「大新竹」市長,台北市長柯文哲認為,棄選與縣市合併是兩回事,強調國土重劃是很嚴肅的事,但民進黨現在只對《地制法》改一個字就想為竹竹併解套。為止血「因人設事」爭議,林智堅上月27日晚間宣布不參選2022大新竹合併後首任市長,希望這樣的決定促使各在野黨停止政治操作,讓大新竹升格有助國家戰略產業發展、提升區域治理效率的討論回歸正軌。對此,柯文哲28日受訪表示,林智堅參不參選都是出於個人意願,他沒有意見也表達尊重,但這能否解決縣市合併問題?「當然是兩回事」,國土重劃是很嚴肅的事情,特別是《國土計畫法》、《財政收支劃分法》應該要處理,但民進黨現在什麼都不做,只把《地制法》修一個「且」字,讓原本升格門檻的必要條件變成不再必要。柯文哲指出,竹竹併不是單獨議題,而是要討論整個國土規劃,他認為其實台北、新北的設計就很奇怪,「怎麼會一個直轄市包住另一個直轄市」。當初他跟政務委員張景森討論過,包括軌道運輸、公宅、都市計畫、水利等涉及跨區計畫,都應該先透過整合、在行政院底下成立專案辦公室,有一個成績出來才能做行政區重整,北市府曾送「北北基辦公室建議案」到中央,行政區域要整合談何容易?都要有前置作業。媒體詢問,民眾黨立委高虹安先前就傳出有意角逐新竹市長,是否有勝算?柯文哲表示,今天不是要討論選舉,他強調「六都的設計已經不對」,要在不對的基礎上搞第七、第八都非常奇怪,呼籲政府做事應有長遠規畫、按部就班,「該討論的是台灣國土重劃問題」。

力拚彰化升格第7都 王惠美:沒比別人卡細漢

(圖/翻攝自王惠美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大新竹合併議題各界爭論不休,彰化縣長王惠美上月27日表示,「彰化沒比別人卡細漢」,不用修法就符合升格資格,力拚彰化成為台灣第7都。王惠美表示,彰化人口數早已達升格直轄巿法定門檻125萬人,不用修法就可升格,特別是總統蔡英文很關心的風力發電產業有80%在彰化,加上隱形冠軍、各項產業發展,她認為彰化升格第7都「當仁不讓」,27日已將升格計畫書送出,內政部表示將依《地方制度法》相關規定辦理。王惠美說,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這當中的台南、台北都升格了,就歷史文化而言,彰化也沒有輸。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別的地方升「都」紛擾不斷,而彰化各黨派立委、民代都支持,最沒有紛擾。若有資格的沒辦法升格,未達資格的反而升格,相信縣民一定會跟她有一樣的感受。王惠美指出,北部有新北、台北、桃園三個直轄市,南部有台南、高雄,中部只有台中,若彰化升格與台中成為雙引擎,對整體產業、地方發展都更好。王惠美說,彰化縣升格後營業稅可以有50%,遺產稅也可成為縣府稅收,對整體財政會更好,且升格為「市」,民眾尊榮感也會更高。

空污費因「疫情」未調?! 洪申翰批:這種理由怎敢拿到國會?

(圖/翻攝自洪申翰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民進黨立委洪申翰上月27日怒批,環保署以「疫情」為由至今未提高空污費率,還拿公務預算新台幣25億元撥補不足的空污基金,完全亂了套,「這樣的理由怎麼敢拿到國會?」環保署2020年預告修正《固定污染源空氣污染防制費及收費費率》草案,主要為提高空污季費率、降低非空污季費率,相關辦法原訂2021年實施,但環保署竟以「疫情影響」為由暫緩檢討空污費率,導致該草案至今未果,讓洪申翰氣得提案要求凍結環保署「一般行政」預算1億元,直至環保署提出對應空污防制成本的費率調整草案才可動支。洪申翰表示,學界、產業界都有台灣空污費率太低的共識,認為應提高4至6倍才有效;2020年環保署本打算調降夏季、調漲冬季空污費率,但經過一年還是沒調,還稱是疫情緣故,但固定污染源排放明明來自製造業,疫情期間製造業訂單接到手軟,怎麼會繳不出原就偏低的空污費?「我覺得被羞辱了,這樣的理由怎麼敢拿到國會?」洪申翰續指,環保署因現在空污基金不足,所以拿公務預算25億元撥補到空污基金,但原本應該要和製造業大戶徵收的空污費,如今卻拿全民稅金來填補大洞,完全亂了套。對此,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對於未能調整空污費率感到抱歉,空污費調整上想先視各縣市所訂空氣污染防制計畫(SIP)推展及減量情況來調整,減碳和空污改善是並行工作,因此想和碳費徵收併同考慮。至於撥補的25億元,張子敬解釋,因汰換老舊柴油車與機車成果超過目標,加上移動污染源費率是隨油徵收,才會針對改善移動污染源撥補空污基金,強調撥補的基金只會用在移動污染源,不會用在固定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