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2 月

2022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慶冬奧 同胞親 共奔跑—— 2022年「兩岸共跑212」活動啟動

〔本報特約記者 龔常報導〕 2月12日上午,慶冬奧 同胞親 共奔跑2022年「兩岸共跑212」線上、線下活動準時啟動。近萬名跑者在兩岸上百個城市一起樂跑,用健康奔跑的方式開啟新征程,傳遞健康生活理念,跑出新年新氣象。 2022兩岸共跑活動分為線上賽和線下聯動。線上活動目前共有11000餘名跑友報名參與,涉及北京、廣州、上海、台北、高雄等25個省區市。線下活動分為全國聯動和全省聯動,其中全國聯動涉及上海、杭州、奉化、甯德、福州、晉江、深圳、廣州、貴陽、昆明、武漢、宜昌、台北、高雄、南投、桃園等兩岸16個城市,800餘名跑友參與;全省聯動已覆蓋浙江全省各個地級市,共有50餘個縣市區,近2500餘名浙江省內跑者共同參與。為回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本屆「兩岸共跑212」以「線上大規模+線下小組合」的形式展開。自1月18日奉化桃花馬報名平台開啟,得到了線上、線下眾多跑友的積極回應與熱情參與。「兩岸共跑212」線上賽成為近萬人報名的「百城歡動、激情共用」嘉年華。「兩岸共跑212」線下樂跑活動於12日同步展開,當天上午9時30分,「兩岸共跑212」的線下樂跑活動起跑儀式在16座代表城市舉行。跑友代表手持 「兩岸共跑212」活動旗幟,帶領線下跑友通過共跑9.9公里的形式,一起跑出虎虎的健康、虎虎的快樂,跑出虎虎生威。據活動組委會負責人介紹,「兩岸共跑212」源自寧波奉化海峽兩岸桃花馬拉松,2019年成功舉辦了首屆活動,通過每年2月12日兩岸跑友共跑9.9公里的方式,表達兩岸跑友天長地久的情誼,深得兩岸跑友的喜愛。2022年奉化海峽兩岸桃花馬拉松推出第三屆「兩岸共跑212」活動,兩岸跑友用一場樂跑開啟新的征程,傳遞健康生活理念,享受跑步這項運動帶來的快樂和健康,也為促進兩岸民間體育交流貢獻一份力量。

2022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開幕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2022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12日在福州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啟幕。 此次活動以「民俗心·兩岸福」為主題,內容涉及上百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項目,現場設置十福迎賓、兩岸民俗展示館、街頭藝術集萃等6大功能區模組,展現兩岸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民俗文化。同時,此次活動在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選出7座已經修繕好的古民居,作為福州6區6縣、高新區以及台灣的展示館,使民俗展示融入村落,還原民俗生活原貌。啟動儀式上,有關嘉賓為福州市第五批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代表授牌。台灣手藝人黃守堃以「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項目」入選《福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當天也獲授牌。「年年寶島處處兩岸情,歲歲榕城滿滿同袍心。」走近此次民俗文化節的台灣展示館,凸顯榕台情的楹聯格外醒目,營造出節日的喜慶氛圍。館內集中展示食鶴拳、風獅爺、剪紙等台灣特色民俗、手工藝品,並推介旅遊、開展直播帶貨。黃守堃帶來一件還未完成的作品。在他手中,一塊舊門板被設計成乾泡茶台,主體部分進行填漆、推光,呈現出如鏡光亮和豔麗色澤,他用漆藝寫上各種字體的紅色「福」字;原本用來嵌置門栓的兩個平行凹槽內鑲嵌軟木,從而成為一件軟木畫、漆藝與福文化相結合的裝置藝術品。2017年,黃守堃從台灣來到福州,成立福建木石戀文化藝術有限公司,開展大漆藝品修復與綜合材料創作,同時在兩岸開展授課、收徒等傳承工作。「希望整合兩岸的非遺手藝人,在福州打造一個『非遺文創手藝村』。」黃守堃表示,身為福州市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要更努力去落實「傳承」的責任。「兩岸一家親」閩台兩岸歌曲專場音樂會、兩岸同讀一本書主題閱讀活動等,讓海峽情、榕台緣成為貫穿這場民俗盛會的主線。此次民俗文化節還設立了馬祖分會場,通過連線「雲端」展演《擺瞑》《白馬尊者》《田都元帥》等馬祖特色民俗節目。

上海彩燈亮相2022年台北燈節

〔本報特約記者 徐瑞青 何自力報導〕2022年台北燈節11日晚開幕,以「上海童樂園」為主題的上海彩燈亮相。花燈耀眼璀璨,市民紛紛拿起手機合影留念。 據上海彩燈台北合作團隊成員姚靜宜介紹,彩燈整體風格以科技感的概念元素勾勒出童趣、玩樂與互動的設計,彩燈背景以LED霓虹燈勾勒出上海城市建築輪廓,變幻的色彩表現了現代上海城市風貌。中心主體是卡通虎的城堡造型,搭配兩側的機器人與飛行器,歡迎年輕遊客前來互動體驗。上海旅遊節吉祥物小鹿「樂樂」也隨彩燈來到台北,與民眾共慶佳節。前來觀燈的台北市民黃小姐說,因為疫情,已經有兩年多沒有去大陸旅遊了,帶小朋友參觀上海彩燈像是在旅遊一樣。「希望疫情快快結束,我們能去上海旅遊、親身體驗上海的風土人情。」據介紹,2022年台北燈節將持續10天,於20日結束。

「兩馬同春鬧元宵」二十載 馬祖鄉親在榕賞花燈

〔本報特約記者 閆旭報導〕「我是福州人。我是長樂人。」11日晚,祖籍福州長樂的馬祖知名人士曹爾忠攜妻兒,一起來到福州馬尾逛「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賞花燈。 農曆虎年元宵節將至,由福州馬尾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和馬祖經貿文化交流聯誼會聯合舉辦的第二十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在此間舉行,邀請在榕過節的馬祖鄉親「賞花燈、鬧元宵」。自2001年《福州馬尾—馬祖關於加強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簡稱「『兩馬』協議」)簽訂以來,馬尾、馬祖實現雙向直航,經貿交流、人員往來愈加活絡,文化、體育等交流也穩步推進。「兩馬同春鬧元宵」成為兩岸文化交流重要品牌,「馬尾·馬祖元宵節俗」也由海峽兩岸共同申報,於2008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曹爾忠是「『兩馬』協議」簽訂者之一,見證和親歷了「兩馬」民間交流交往的發展。當晚,他提著一盞小老虎花燈,沿馬尾東江濱大道觀賞著璀璨華燈,感慨萬千。「『兩馬同春鬧元宵』從早期的簡單舉辦到後來互送花燈,每年元宵節,馬尾的花燈點亮馬祖夜空,讓馬祖民眾同享『兩馬同春鬧元宵』的氛圍。」曹爾忠說,元宵節本來就象徵著團圓,「兩馬」民眾同享元宵佳節別具意義。今年「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以「盛世華燈、光耀兩馬」為主題。為做好疫情防控採用散點佈局,馬尾在東江濱公園、船政文化城造船廠片區、特色歷史文化街區、羅星塔公園等處,佈置了「盛世歡歌寅虎鬧春」「船政之光兩馬濃情」「紅紅火火璀璨夜色」「兩馬濃情同根同源」四個篇章燈組。位於東江濱公園的大型花燈「萌虎迎春」,左邊以馬尾特色建築代表馬尾,右邊以天后宮、東引塔等「地標」代表馬祖,一隻憨態可掬的萌虎笑容滿面,手提「福」字送祝福。最令曹爾忠動容的是,花燈上兩個「馬」字緊緊寫在一起形成一個「馬」,成為「兩馬同春鬧元宵」活動的標識。「這表示我們『兩馬』同心、『兩馬』協力,大家一起努力。」他相信兩岸秉持著這樣的同理心,和平穩定發展的大道可以期待。「馬祖民眾的生活圈跟福州相連,馬祖鄉親常來福州購物,福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曹爾忠說,福州市提出建設「福馬共同家園」,是兩地民眾共同期待的願景,相信會助力馬祖發展得更好。馬祖鄉親、台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福州辦公室主任劉連官,一直致力於在大陸推廣金門、馬祖、澎湖觀光旅遊。一邊觀賞花燈,他也一邊許下新年的願望:期待虎年能順順利利,大陸民眾早日平平安安赴馬祖旅遊。這個春節,劉連官忙著在祖籍地長樂走親訪友,體驗和馬祖相同的新春習俗。劉連官表示,希望「福馬共同家園」建設,讓兩地旅遊越來越融合。「期待疫情早點結束,邀請福建的居民到馬祖、金門觀光。」

《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公佈

〔本報特約記者 李寒芳 劉剛報導〕記者2月14日從澳門特區政府土地工務運輸局獲悉,經過法定程式,特區政府已完成編制《澳門特別行政區城市總體規劃(2020-2040)》,並刊登於當天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規劃於2月15日起生效。據介紹,為訂定澳門特區的空間整治、土地使用和利用的條件,並對公共基礎設施與公用設施作出合理的綜合部署,澳門特區政府根據《城市規劃法》和《城市規劃法施行細則》的規定進行規劃。總體規劃以澳門特區的發展定位,為推進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致力發展產業多元化、保護澳門歷史文化遺產為目標,並以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美麗家園」為城市發展策略主軸編制,總體規劃由規劃規章、整治規劃圖和發展條件圖組成,將作為編制詳細規劃的依據,約束並優於詳細規劃。規劃提出,要配合粵港澳大灣區規劃,體現澳門特區作為大灣區中心城市的定位,加強其國際和區域地位,並深化其空間功能,同時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為澳門特區長遠發展開闢空間。規劃綜合了當前統計分區的人口分佈、特色和功能,提出將澳門土地劃分為18個規劃分區,分為居住區、商業區、工業區、旅遊娛樂區、公用設施區、生態保護區、公共基礎設施區、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區等。特區政府後續將依次開展各區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以總體規劃作依據,就各規劃分區詳細訂定和規範土地用途、建造條件,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及公用設施的佈局等。此外,第6/2022號行政法規《土地分類及用途》亦同時公佈,法規細分土地使用類別,訂定在城市規劃的編制、檢討和修改程式所須遵守的土地分類和用途的準則,為展開詳細規劃的工作創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