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2 月

大陸已建成869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

〔本報特約記者 趙文君報導〕記者2月14日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截至目前大陸已建成869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集中監管倉對海關口岸放行的進口冷鏈食品入庫統一消殺、統一檢測,獲得出倉證明後,方可進入市場銷售。集中監管倉對於切斷潛在疫情傳播管道、提升問題凍品應急處置效率、節約處置成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推動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資訊化管理,建立集中監管倉主體資訊、進口冷鏈食品追溯資訊電子檔案,動態更新資料,開展網路巡查,及時風險預警,形成責任閉環。據介紹,大陸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於2020年12月上線運行,構建國家級平臺、省級平臺和企業級平臺共同組成的三級架構,旨在形成畜禽肉、水產品等重點進口冷鏈食品全鏈條資訊化追溯。目前,一些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向平臺即時對接集中監管倉視頻資料,實現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網路巡查、遠端監管。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依託集中監管倉,升級打造平臺,持續強化進口冷鏈食品風險防範。

濃濃中國風 歡樂慶佳節

〔本報特約記者 劉陽報導〕大陸2022年元宵晚會於2月15日元宵夜隆重推出。整台晚會以「歡樂鬧元宵、濃濃中國風」為主題,在歌曲、舞蹈、相聲、戲曲、武術、魔術等表演中,生動展現神州大地歡歡喜喜鬧元宵的喜樂氛圍。創意節目《齊天樂》將中國空間站傳來的太空音樂祝福和晚會現場的激昂民樂演奏巧妙融合,創造出穿梭宇宙、天地合鳴的神奇相遇,用新科技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雋永魅力;原創歌曲《虎步舞》用傳統醒獅與機械老虎、VR繪畫等科技元素相融合,營造出天南海北共度元宵佳節的喜慶色彩。今年的元宵晚會充分運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與高科技融為一體,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受。

創歷史!中國代表團已奪六金 刷新冬奧歷史最好成績

〔本報綜合報導〕2月5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中國隊奪得冠軍,參賽隊員是曲春雨、範可新、武大靖、任子威和張雨婷。 2月7日,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男子1000米決賽中,中國選手任子威以1分26秒78奪得冠軍。 2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第5個金牌日的戰幕率先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中拉開。備受關注的中國選手谷愛凌排在第8位出戰,並最終以188.25分的總成績拿下自己在北京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 2月12日,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再度見證歷史——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賽中,中國選手高亭宇以34秒32打破冬奧會紀錄奪金,實現了中國男選手在速度滑冰專案上冬奧金牌「零」的突破。 2月14日,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中,中國選手徐夢桃獲得冠軍。2月15日,在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決賽中,中國選手蘇翊鳴奪冠,這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的第六枚金牌。這個成績也超過此前在溫哥華冬奧會獲得五金的最好成績,創造了中國隊在冬奧會中金牌數量的歷史。

王詩玥/柳鑫宇刷新中國冰舞塵封30年的冬奧會最好成績

〔本報特約記者 張寒報導〕2月14日,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比賽中,中國冰舞組合王詩玥/柳鑫宇以一套中國風的《功夫魔琴:大提琴的崛起》獲得自由舞111.01分,以總成績184.42分名列第12位,改寫了中國冰舞塵封30年的冬奧會最好成績。中國冰舞此前的冬奧會最好成績為韓冰/楊暉於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上獲得的第18名。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 點亮港都閃耀台灣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本報綜合報導〕睽違20年,2022台灣燈會重回高雄舉辦,除首創愛河灣、衛武營雙主場展區,共規劃超過80件作品、32組精彩節目,近100公頃的場域面積,成為近年來其他縣市主辦台灣燈會的2倍大之外,還有《光啟愛河灣》與《武營晚點名》台灣燈會賀歲鉅作,自大年初一開始、2月每日晚間定時展演,閃耀全台灣!衛武營展區位處舊市區、鳳山交界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帶領高雄藝文發展達到更高境界。「2022衛武營新春燈會系列」於整個2月安排戶外劇場、北側廣場、四個廳院與多處公共空間,規劃時尚設計展、沉浸式AI導覽、戶外光影劇場、音樂舞蹈傳統戲曲演出、文創餐飲市集等,打開觀眾五感感受燈會之美。 (圖/空氣人/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圖/衛武營中央燈區/翻攝自高市長陳其邁臉書) 2月每日晚上登場的《武營晚點名》「島嶼記憶·光舟劇場」,由視覺總監王奕盛、舞台設計張哲龍、燈光設計沈柏宏、車克謙與音樂設計柯智豪五位大師聯手合作,將衛武營 381 公尺純白建築體幻化為巨大光舟,加入對島嶼的豐厚文化與記憶,創造震撼巨幅光影劇場,讓建築本身也成為一座主燈,訴說台灣與高雄的種種故事,引領觀眾一起走入島嶼記憶。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愛河灣展區全新蛻變的高雄愛河灣,近期除正式啟動「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邁向高科技智慧城市發展,由全球照明領導品牌昕諾飛Signify打造愛河沿岸,全長7公里、涵蓋6座橋梁的全台最長「愛河主燈」,搭配專案燈光設計十聿照明設計總監賴雨農,以每盞具有1600多萬種色彩的「光」串聯起愛河流域及灣區,創造出多元吸睛的動態燈光效果,並將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建築外牆燈光納入系統中,讓歷史港都晉升「台灣光城」。 (圖/大港虎橋/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本次燈會最大亮點莫過於《聚光台灣 虎星高照》全台首次高規格1500台無人機展演,由市府費時半年構思、結合國際一流團隊,燦爛起飛演出6大主題,分別為「虎嘯迎春威武除煞」、「藍鯨躍昇福爾摩沙」、「世界公民平等互助」、「科技台灣接軌全球」、「振奮人興高雄起飛」與「黃虎生豐新年快樂」。精彩的無人機展演透過1500台無人機完成罕見完整且細膩的動畫內容,近9成皆為3D立體動態圖形,除有屬於「高雄燈會特別版」的巨大旋轉地球,直徑逾40層樓高(近130米),比東京奧運開幕式的旋轉地球直徑增加35米,更融入許多台灣與高雄的在地元素,可以看到福爾摩沙島嶼、奧運英雄戴資穎等。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高雄將這場最特別的展演,作為送給全台灣朋友的節慶禮物,將台灣人祝福的心意化成璀璨星光,由衷感謝過去捐贈疫苗給台灣的國際夥伴,在疫情嚴峻時期與台灣並肩作戰,祈願全球疫情早日落幕。 (圖/翻攝自高市府臉書)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見證了這20年間高雄的轉變。愛河灣的浪漫與遼闊貫通了城市之心,在港灣的夜空中,燈會作品的光影有時夢幻、有時出奇,倒映入港,點亮海灣,波光鄰粼,交織繽紛燦爛的水岸風光,也寫下高雄人最絢麗的記憶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