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2022 年 3 月

台灣健身教練成都創業:遭疫情「大起大落」 遇愛情「堅持到底」

〔本報特約記者 王鵬報導〕「當時我準備在成都大幹一場,投入了幾萬元(人民幣,下同),不料遇到疫情,幸虧有女朋友支援,撐了下來。」近日,談及近年來在成都的創業經歷,台灣健身教練張逸傑直言「大起大落」。31歲的張逸傑來自台灣新北,大學讀運動管理專業。2017年7月,聽聞大陸健身產業發展迅猛,他與台灣朋友遂來此「淘金」。 「我們當時一共11人,都是健身教練。」站在記者面前的張逸傑身材健壯,回憶剛來大陸的雄心壯志,卻滿臉苦笑。他說,團隊先後輾轉重慶、成都,試圖以台灣團隊承包運營健身房,但事與願違,「這邊只是聘請我們當普通員工。」在重慶和成都碰壁後,團隊決定去深圳最後試一試,「如果還是簡簡單單打工,那乾脆回台灣,至少還更熟悉。」最終,團隊在深圳依然「事與願違」,其他人全部回了台灣。只有張逸傑一人,選擇返回成都。「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已經認識了成都的女朋友;另一方面,聽說成都是一座『準備起飛』的城市,我決定再回來試試。」就這樣,張逸傑在成都找了個健身房上班,後來又去騰訊成都分公司擔任健身教練。從2018年5月到2019年11月,他在騰訊工作了一年半。2020年底,他辭掉工作,投入資金,籌備起了自己的健身工作室,「找了幾個出資者,因為過年之後健身產業一般都是旺季。」後來,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躊躇滿志的張逸傑也是其中一個。「那段時間,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個大谷底,整個人很頹廢,什麼都不想幹,總想著,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遭遇打擊的張逸傑有些「一蹶不振」,但女朋友一直在他身邊,默默支持、鼓勵。在愛情的滋養下,張逸傑逐漸走出了「至暗時刻」。後來他開始當自由教練,學員在哪裡,就去哪裡上課。也是在女朋友的鼓勵下,2021年6月,他開啟了新身份——視頻博主。 最初,張逸傑的視頻內容鎖定在「台灣人」身份,聚焦台灣人在成都的生活體驗,同時講述台灣的生活差別。後來,他將重心放在駁斥台灣綠媒的謊言上。「他們不是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和榨菜嗎?我就做視頻給他們看看,大陸人到底吃的什麼。」張逸傑說,在大陸這幾年,自己認識到兩岸之間的「資訊差」,影響了兩岸民間的互相瞭解。他希望傳遞出台灣人的真實聲音,也讓台灣人瞭解真實的大陸。雖然自己在大陸的創業經歷「大起大落」,但張逸傑仍鼓勵台灣青年多來大陸看看,「我是遇到了疫情,不然也不至於這樣。」對於想來大陸發展的台灣年輕人,他建議想清楚從事的行業,打聽清楚目標城市的產業發展和薪酬,「目前來看,科技業和農業會比較吃香。」「未來我肯定會一直待在成都,一是要把視頻做起來,二是等疫情放緩了把婚禮辦了。」採訪最後,張逸傑終於透露,去年11月已與女友領證結婚,從此他又多了一個新身份——成都女婿。

健保費將調漲!衛福部有錢保高端 沒錢顧健保?

■ 轉載自臉書/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在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情況下,國人現在連生病吃藥、檢驗的部分負擔費用也將調漲。衛福部健保署近日預告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包括急診、藥品、慢性處方箋、檢驗檢查都將增加自費額度。國民黨團今(22)上午召開記者會,質疑衛福部長陳時中曾說2年內不調整保費,結果最近公告調漲保費,衛福部失信於民,陳時中打臉違反當時承諾,國民黨團要求陳時中必須說清楚、講明白。有鑑於當前萬物齊漲,唯有薪水不漲,經常性薪資還負成長0.04%的情況下,此時政府還帶頭調漲健保費用,國民黨團不能接受,要求民進黨再多聽聽各界意見,現在還在公告期間,國民黨團具體建議「暫緩實施」,不要成為帶動萬物齊漲的關鍵。總召曾銘宗表示,去年健保署宣布健保費率由4.69%,調漲為5.17%,漲幅為10.23%,當時衛福部長陳時中曾說2年內不調整保費,結果最近公告調漲保費,衛福部失信於民,陳時中打臉自己違反當時承諾,國民黨團要求陳時中必須說清楚、講明白。此外,根據衛福部公告調整健保新制,在醫學中心部分從現在720元,調高到最高1250元,調幅69%;區域醫院由現在590元,調高到990元,調幅68%;地區醫院由現在的430元,調高為530元,調幅為23%;基層醫療診所由現在的400元,調高為500元,調幅25%。曾銘宗指出,衛福部健保署公告調整幅度這麼高,將會影響1300萬人到1500萬人的權益,在萬物齊漲的情況之下,政府帶頭調漲健保費率,是否帶動民間業者也調高物品價格,引發通貨膨漲?在目前萬物齊漲、薪水不漲,經常性薪資還負成長0.04%的情況下,此時政府還帶頭調漲健保費用,國民黨團不能接受此提案,建議民進黨再想想看,暫緩實施該方案,再多聽聽各界意見,現在還在公告期間 不要帶動萬物齊漲,國民黨團具體建議「暫緩實施」。衛環委員會召委林為洲表示,衛福部健保署預告五月調高民眾看病的自付額部分比例,未來到醫院看病,不管是藥費、檢查費用都會調高,簡單來說,自付額的部分都會增加,尤其是地區醫院以上的醫療院所,通通都會增加費用。最近也看到包括便當、手搖飲料、衛生紙等萬物齊漲,去年才漲健保費,現在又要調漲看診自負額,將來不管去地區醫院以上的醫院,幾乎都要增加費用,包括如檢查、檢驗費用,過去若醫生囑咐檢查、檢驗毋須收費,將來都要收費,等於民眾買單,來補健保整體經費不足。林為洲指出,衛福部提出調漲理由,主要著眼在以價制量,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出國人看病一年15次,如果透過這次健保改革可少看一次,每年可省300多億元, 等於健保就少300多億元支出;換言之,增加看病費用,讓國人少看病。林為洲質疑,健保署這邏輯有矛盾之處:第一、提高看病費用,一年增加100多億元。第二、因為健保改革政策,讓國人少看病,又可增加300多億元。健保署的說法相互矛盾,健保署認為抑制看病人數,哪來增加300多億元?又哪來增加100多億元收入?不去看病,健保哪來增加費用?林為洲表示,健保署的做法,就是把民眾當作提款機,好讓健保延續,健保是好的政策,到底是保險制度?還是社會福利?台灣健保比較傾向社會福利,例如拿菸捐挹注健保,目的就是增加社會福利,健保改革恐怕不是一直把民眾當提款機,未來應該要考慮家戶所得更高者,是否負擔更高健保費?讓弱勢真正得到健保社會福利,國民黨團支持健保改革,但不能只有把民眾當提款機方案。副書記長謝衣鳯表示,衛福部健保署調高健保費門診、門診檢查、門診藥費和急診部分負擔,主要是台灣健保財務循環,進入健保赤字緊張期,衛福部在去年初就調高健保費率,但是健保署這次為了不調高費率,但又要增加收入,衛福部提出調高門診費用的方案,將會影響到門診檢查、慢性病處方箋收取藥品負擔的部分。謝衣鳯指出,在新增檢驗、門診檢驗、部分負擔與檢驗費用,分別調高10%(地區醫院)、20%(區域醫院、醫療中心),且按照轉診與未經轉診訂定不同的上限,推估多收63億元,但影響1318萬人。謝衣鳯進一步指出,在調整門診藥品部分負擔,含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比例,地區與區域醫院都是20%增加,將多收43億元,影響所及人數達1285萬人。謝衣鳯表示,健保署此次調升費用,美其名是強化分級看診,實質上用台北人的角度看健保改革,變相處罰中南部與偏鄉民眾。以慢性病來說,這是一個持續的病況,提高部分負擔,等於是要生病的人多繳錢。以糖尿病為例,根據統計糖尿病引起腎臟病變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失明4倍、心血管疾病2倍、中風5倍,若沒有治療,10年到15年內有80%機率轉成腎病變。謝衣鳯再提出案例指出,一位中年人患有糖尿病必須定期追蹤檢查,而檢查項目不只三項,如果只做三項檢查,如糖化血色素、蛋白檢查就要超過500元,如果根據健保署調高門診費用新方案,就要再加收部分負擔,這樣合理嗎?尤其對於偏遠地區與經濟弱勢民眾,這不是再增加他們的負擔呢?而且這次健保改革,增加第一次慢性處方箋藥品部分負擔,並不會提高醫療品質,也不會緩減糖尿病患人數,更不會減少藥品費用的支出,健保署真正應該做的,是不是該針對這類慢性病人,提供整合性醫療照顧,真正緩解慢性病情發展,更減少慢性病嚴重併發症,真正達到整體性,減少醫療支出?行政單位沒有注意到目前健保財政負擔逐漸增加情況下,一昧開放萊豬、核食會增加民眾健康負擔的政策,現在又要調高健保費,讓台灣民眾為民進黨政策買單?

【2022選微鏡(47)】「眼高手低疏於自省」 柯文哲執政滿意度再次墊底

■ 本刊特別報導 針對台北市柯文哲在聯合報公佈的執政滿意度再度墊底,台灣基進左營楠梓市議員參選人陳子瑜,21日對柯文哲會走到這般田地提出4點分析;鳳山市議員參選人李雨蓁痛批,中國國民黨還要拱這種貨色高雄選市長?「以為高雄人跟你們一樣傻?」;桃園市議員參選人藍士博則說,柯文哲滿意度墊底,還在肖想藍白合?陳子瑜分析柯文哲「榮登六都墊底王」的4個理由,首先,留不住人才:從第一任期以來,柯市府接連出走許多有能之士,如簡余晏、蘇麗瓊、許立民等,市政推動自然受到影響。其次,團隊沒人和:他直言,從日前四叉貓事件可看出,柯文哲領導的組織,不管是北市府還是民眾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精神都放在打擊自己人,民眾觀感自然不佳。此外,缺乏大格局:他認為,柯文哲以首都市長自豪,卻動輒批評高雄、跟基隆吵捷運、與中央鬧防疫,固然博取一時聲量,但也暴露出沒有一個全國性領導人該有的格局與眼界。「眼高手低疏於自省」,陳子瑜表示,結合前三項理由,不難發現柯文哲的心力都放在自己的前途,而不是台北市長的職責,再加上缺乏有力的人才、團隊難以團結,政績當然會乏善可陳。尤其是柯文哲「表面自我檢討,實際非我的錯」這種個性早已為人所知,可說是要為民調墊底負起最大的責任。陳子瑜狠酸,陳佩琪醫師與其繼續問「為什麼元旦讓柯文哲吹7分鐘冷風」,或許問「為什麼柯文哲民調六都墊底」會來的更實際。藍士博指出,柯文哲2018年曾說「實力不夠,大小聲會被笑」,柯文哲滿意度墊底還在肖想藍白合?李雨蓁表示,聯合報開出6面向滿意度評比,柯文哲有4項墊底,其中含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改善交通、維護市容和環境品質、長照資源與服務,慘慘慘慘!這種貨色,中國國民黨邱于軒、王鴻薇等人,竟還好意思一天到晚主張「藍白合」, 要拱柯文哲來高雄選市長?「以為高雄人跟你們一樣傻了是不是?」李雨蓁痛批,尤其邱于軒,當年力拱韓國瑜,也拿下六都的最後一名,好不容易高雄人靠自己的力量結束惡夢,現在又想弄一個墊底柯P來,「邱于軒這是恨高雄入骨吧」,說什麼藍白合,其實根本只是烏合之眾,這些人寧願吃柯P豆腐,也要羞辱高雄人,「年底還是讓你們早點回家吃自己!」

【話山論見】役期延長是否需要修法?

■ 本刊特別報導 (圖/軍聞社提供) 役期是否延長議題,近來引發各界熱議,國防部長邱國正23日上午在立法院備詢時證實,國防部已編成專案小組研議,但依法公告後要1年才會實施,而此事他不打算透過「修法」來達成。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則說,依法那就只有恢復1年義務役,或維持4個月軍事訓練役。依《兵役法》第16條規定:「常備兵役之區分如下,現役:以徵兵及齡男子,經徵兵檢查合格於除役前,徵集入營服之,為期一年,期滿退伍。軍事訓練:經徵兵檢查合格男子於除役前,徵集入營接受四個月以內軍事訓練,期滿結訓。後備役:以現役期滿退伍或軍事訓練結訓者服之,至除役時止。」邱國正23日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針對役期是否延長表示,評估有很多因素要考量,一定要以敵情考量,防衛作戰需要以兵力考量,不會因為要把這些人抓進來,「志願役就停了」,這畢竟是累積多年的經驗,是專長專業培育出最好的人才,絕對不會浪費掉。羅致政提醒邱國正,軍事訓練役若要延長,恐怕需要修法,因為法定軍事訓練役就是4個月,要延長就要修法。但邱國正回應,不準備修法,因為過程太冗長。羅致政說,不修法只有兩個選擇,軍事訓練役維持4個月,或是回復義務役役期1年。

【如視我聞】國民黨的「和稀泥」文化要不得 羅智強聲援「黨中央應向徐巧芯道歉」

■ 映丞 (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 關於近日傳出國民黨中常委的選舉爭議,羅智強強調:「即便是程序上的疏漏,國民黨也欠徐巧芯一個道歉!」他還說,「徐巧芯是國民黨非常珍貴的資產。」國民黨中常委選舉期間賄選、換票風波滿天飛,黨主席朱立倫日前宣示要「徹查」。以第一高票當選中常委的花蓮立委傅崐萁,遭同黨議員徐巧芯檢舉賄選,考紀會最後認定「證據不足」不予懲處。不過,檢舉人徐巧芯的名字卻被黨中央公佈,引發黨內人士不滿,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跳出來質問黨中央「搞什麼」;同為台北市議員的羅智強也要求國民黨向徐巧芯道歉。「徐巧芯,委屈了。誠懇建議國民黨,向徐巧芯道歉!」羅智強23日上午在臉書發布貼文聲援徐巧芯,他指出,這麼多年來,徐巧芯一直是國民黨內最有戰力、最敢言也最有正義感的戰將,這一次中常委選舉的賄選風波,他走遍台灣「人人皆罵」,雖然可以理解國民黨講求證據的謹慎態度,因此必須接到證據才能夠進行考紀程序,但徐巧芯有勇氣「具名檢舉」,不代表名字應該被公佈。羅智強認為,在國民黨長期「和稀泥」的文化裡,需要很大的正義感才能夠勇敢的「具名」檢舉,因此他肯定徐巧芯的勇氣;他感嘆,不具名檢舉,黨中央不受理就算了,徐巧芯具名檢舉竟然還被公佈名字,更稱「我希望這是一個程序上的疏漏」。替徐巧芯發聲的還有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她在臉書上感嘆:「我不知道,現在的國民黨怎麼了?」她談到,自己和羅智強、徐巧芯都是2018年一起當選的,大家都滿懷希望與鬥志,接著透露,這四年來除了要面對民進黨的攻擊外,面對黨中央這樣的做法,更有「深深的無力感」。其實國民黨考紀會主委李貴敏把檢舉傅崐萁的吹哨者徐巧芯名字公佈,只證明了一件事:國民黨黨主席姓「傅」不姓「朱」。這幾個月朱立倫被戰鬥藍公開建議或批評的次數沒有100次也有50次,每一次朱立倫都笑笑帶過。但唯獨這次,徐巧芯具名檢舉傅崐萁後,不僅黨中央全力護航、無視徐巧芯提出證據,考紀會主委李貴敏更公開在媒體前把徐巧芯捅出來,這擺明了國民黨的態度就是「侮辱朱立倫黨可以忍,但侮辱傅崐萁就是不行」。